首页 资讯 【前沿】儿中心江帆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成果,揭示睡眠问题转归变化与儿童…

【前沿】儿中心江帆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成果,揭示睡眠问题转归变化与儿童…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06:15

12月14日,国际权威期刊 JAMA Network Open 在线发布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江帆教授、王广海研究员团队利用大型人群队列,揭示的儿童早期睡眠与情绪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通过对17182名3-4岁学龄前儿童从初入园始开展了3年追踪,发现在这一年龄段儿童睡眠问题得到缓解,可能会有利于其情绪行为问题的改善;而持续存在的睡眠问题或者新发的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一研究结果提示,要高度重视年幼儿童的睡眠问题,尤其对于持续存在、干预效果不佳的患儿,家长应积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江帆教授所在的教育部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长期关注儿童睡眠健康,实验室创立之初在首任主任沈晓明教授带领下,系统开展了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现状以及睡眠问题的干预策略研究,最终研究成果推动了政策出台,助力改善学生睡眠健康,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这一科研成果也作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的成功案例被医学权威期刊Lancet报道。近年来,江帆教授传承实验室儿童睡眠研究传统,并带领团队研究儿童睡眠、身体活动、屏幕暴露等生活方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在市教委大力支持下,团队建立起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儿童队列(SCHEDULE-P),深入开展生活方式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同时研究成果也在教育部、市教委学生健康睡眠促进工作中得以应用。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而言睡眠所占的比例更高,睡眠的时间更长。健康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孩子的体格生长,还有助孩子的脑发育、语言、认知及社会情绪发展。睡眠问题是儿科门诊中家长常见的就诊主诉之一,来自欧美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6岁以下儿童中患有或曾经患有睡眠问题的发生率约为20%-30%,而在我国这一发生率为30%-40%。与此同时,睡眠问题与儿童日间过度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尽管已有一些临床研究项目以睡眠干预为突破口,拟打破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的恶性循环,但在小年龄儿童中暂未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学龄前阶段,随着脑发育的不断完善成熟,儿童睡眠问题和情绪行为问题可能自然缓解,同时也有可能会新发或者慢性迁延,两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其中,睡眠问题的动态发展变化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一直未得到深入研究。

本研究率先揭示了学龄前儿童中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发现对于初入幼儿园时即有睡眠问题的儿童,其中50%在幼儿园毕业时睡眠问题仍然持续存在。当学龄前儿童存在持续性的睡眠问题或在这一阶段新发睡眠问题,会更容易导致新发情绪行为问题,且已有情绪行为问题会更难消退。睡眠问题的好转,尤其是睡眠抵抗、睡眠焦虑、睡眠持续时间不足、异态睡眠问题的好转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好转密切相关。因此,早期预防和干预儿童的睡眠紊乱,可能是预防和干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有效、可推广策略。这些结果将为指导建立精准睡眠预防和干预体系、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促进儿童睡眠和心理健康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医生邓玉娇博士,邓博士在导师江帆教授带领下长期开展睡眠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临床和机制研究,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美国睡眠学会官方杂志Sleep、国际睡眠学会官方杂志Sleep Medicine上。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以及江绍基院士优秀住院医师等荣誉。本研究队列建设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同时得到巴黎大学Karen Spruyt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育部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军教授的帮助。

近年来,江帆教授团队组织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童保健、儿童睡眠相关学组成员,与来自19家医疗机构的全国同道一起,在循证专家指导下,历时16个月完成了《中国6岁以下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治疗指南》,于今年5月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该指南是国内第一部6岁以下儿童睡眠循证指南,针对儿科医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临床问题给出循证推荐意见。目前,课题组团队正在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婴幼儿睡眠的临床干预研究,同时利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脑智发育平台,深入研究睡眠及睡眠干预对婴幼儿脑智发育的影响及潜在神经机制。

【6岁以下儿童健康睡眠贴士】

1. 睡眠环境

卧室应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有需要可在卧室开盏小灯,睡后应熄灯。不宜在卧室放置电视、电脑、游戏机等设备。

2. 睡床方式

婴儿宜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与父母同一房间。幼儿期可逐渐从婴儿床过渡到小床,有条件的家庭宜让儿童单独一个房间睡眠。

3. 规律作息

从3月龄到5月龄起,儿童睡眠逐渐规律,宜相对固定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但也不提倡过早上床。节假日保持固定、规律的睡眠作息。

4. 睡前活动

安排3~4项睡前活动,如盥洗、如厕、讲故事等。活动内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固定有序,温馨适度。活动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儿童处于较安静状态。

5. 入睡方式

培养儿童独自入睡的能力,在儿童瞌睡但未睡着时单独放置小床睡眠,不宜摇睡、搂睡。将喂奶或进食与睡眠分开,至少在幼儿睡前1小时喂奶。允许儿童抱安慰物入睡。儿童哭闹时父母先耐心等待几分钟,再进房间短暂待在其身边1-2分钟后立即离开,重新等候,并逐步延长等候时间,帮助儿童学会独自入睡和顺利完成整个夜间连续睡眠。

6. 睡眠姿势

出生婴儿建议仰卧位睡眠,不宜俯卧位、或侧卧位睡眠,直至婴幼儿可以自行变换睡眠姿势。

原标题:《【前沿】儿中心江帆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成果,揭示睡眠问题转归变化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布最新儿童睡眠白皮书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研究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科研团队揭示遗传因素在母婴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新闻—科学网
《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
公卫学院李立明教授、黄涛研究员团队在《PLOS Medicine》发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CKB)最新研究成果
健康睡眠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广州揭牌成立—新闻—科学网
上海医疗团队端粒研究新成果:为抗心脏衰老提供靶向治疗新依据
长三角遗传咨询诊疗网络副理事长单位揭牌仪式及第三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前沿研究论坛”在我院隆重举行
JAMA子刊:全面揭示间歇性禁食与健康的关联
又一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教育部批复

网址: 【前沿】儿中心江帆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成果,揭示睡眠问题转归变化与儿童…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0119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