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志玲姐的童药圈
哺乳期的母亲因为某种原因需要服药,但是担心药物可能进入乳汁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种谨慎是对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哺乳期用药的注意事项。
01
一般我们认为母乳中药物浓度并不高,但哺乳期的孩子的肝、肾功能相对发育不是很健全,可能药物会累积在肝或肾中,而且新生儿的血浆中蛋白浓度较低,没有足够的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甚至有些新生儿的部分血清蛋白是结合力较低的蛋白,但由于游离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因此,我们建议在母亲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婴儿有没有产生的中毒等情况。
在母亲有效治疗的同时,为减少对婴儿的危险,可采取如下措施:①避免在血液中药物浓度高峰期间哺乳;
②用单剂疗法代替多剂疗法;
③选用短效药物或其他较安全药物,例如母亲泌尿道感染时不用磺胺而改用氨苄西林代替等。
02
药物在乳汁中的分布
药物从给孩子哺乳的母亲的血浆转移进入乳汁的剂量,不仅与母亲用药的剂量和疗程时间的长短有关,也与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等有密切关系。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与母亲血浆中浓度不完全一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低于母亲血浆中的浓度
多数药物在乳汁中浓度低于在血浆中的浓度,所以药物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的量少,不会发挥药理作用或毒理作用,例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唑林、阿托品、苯海拉明、水杨酸、水合氯醛、呋喃妥因、维生素B12.及维生素K等药物。
(2)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相近于母亲血浆中浓度药物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的量,有可能发挥药理作用或毒理作用。该类药物有异烟肼、地西泮、地高辛、茶碱、氯丙嗪、溴化物、磷化物、四环素、氯霉素、磺胺嘧啶、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麦角胺等。
(3)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高于母亲血中浓度
只有有少数药物属于这一类,如红霉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钙、农药、硫氧嘧啶等。该类药物可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发挥药理或毒理作用。
03哺乳期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哺乳期乳母用药对婴儿的影响
由于婴儿每天摄入的母乳量大,某些药物,特别是在乳汁中浓度超过或接近母亲血浆中浓度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一定程度的药物反应。临床可以看到:
(1)给孩子哺乳的母亲如果长期服用巴比妥类或非巴比妥类镇静药、安定药、安眠药、乙醇等药物可能会产生婴儿嗜睡,呼吸反应差,生长发育迟缓等状况。
(2)哺乳的母亲若服用硫氧嘧啶有可能会引起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苯磺丁脲也可能引起婴儿的胰岛功能减退。
(3)母乳含有某些抗生素或抗菌药,如四环素、氯霉家、磺胺、甲硝唑、异烟肼等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现乳牙黄染、高胆红素血症、缺乏维生素B6等症状。
(4)哺乳期的母亲如果在缺乏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情况下,私自服用伯氨喹类药物或吃蚕豆后非常可能使婴儿出现急性溶血的情况。
(5)可待因、美沙酮、苯妥英钠、麦角胺、氨基比林、双香豆素、二氢舉丸酮等药物都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
禁用、少用、慎用药
根据母亲用药对婴儿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大致可分为禁用药物、避免使用药物、慎用药物三种类型:
(1)禁用药物:四环素类、氯霉素、甲硝唑,如灭滴灵、吲哚美辛,例如消炎痛、西咪替丁、他巴唑、二氮嗪、苯茚二酮、苯二氮䓬类、麦角胺、溴隐亭、环磷酰胺、甲氨蝶岭、金盐、锂盐、造影剂、碘及碘化物、放射性碘、光化学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情期间必须使用此类药物,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2)应尽量避免使用的药物:克林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异烟胺、巴比妥类、水合氯醛、苯妥英钠、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茶碱、氟烷、美沙酮、口服避孕药、乙醇等。
(3)应慎用的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甲状腺素、阿司匹林、泼尼松等。
总之,哺乳妈妈生病不用硬抗,照顾好宝宝的同时,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图源: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