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有机农业不是低效,土壤健康才是未来——评《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

有机农业不是低效,土壤健康才是未来——评《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09:01

重建全球农田土壤的健康,是我们能够为人类未来做出的最好投资之一。

——戴维·蒙哥马利

社会上对于“有机”这两个字的态度基本上是明确的。大家普遍认为有机食品是清洁、安全的,有机食品是高品质生活的要素之一,但是又都认为有机农产品的产量不高而价格较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甚至于说,如果所有的土地都进行有机农业生产,食物总产量会大幅下降,养活不了全体民众。

事实果真如此吗?

华盛顿大学的戴维·蒙哥马利( David R Montgomery )教授在2007年出版的《泥土:文明的侵蚀》(英文版,中文版2017年出版)一书的最后章节里,已经暗示了他对于土壤侵蚀问题的关注将要集中到保护性耕作和土壤健康上来。那时他就断定,构建以土壤健康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系统是挽救土壤的唯一选择,而采取这样的农业实践并不会造成饥饿。时隔10年,他终于完成了关于土壤问题的又一部力作,也就是现在这本《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英文版2017年出版,中文版201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蒙哥马利老师的《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一书记述了他带着保护性耕作、有机农业、土壤健康等问题进行的一场意义非凡的旅行。作者的足迹不仅遍布美国,他还去了加纳、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寻找到大地边缘鲜为人知的角落里一些热爱土壤的人们,并把他们保护土壤的动人故事讲给我们听。这场宏大的土壤之旅当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也就不难理解《耕作革命》为何历经10年方才问世。

不过作者不是一开始就记述旅行,而是开篇先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即实际上有一种简单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既可以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同时又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农民收益,这就是以土壤健康为中心的保护性农业,具体做法是贯彻3个简单原则:

01

最少地扰动土壤

02

种植覆盖作物并保留残茬

03

不同作物的轮作

这样做能够促进土壤健康并保持种植效益的原因主要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恢复。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了氮以外,都在土壤矿物中充足存在,只需要微生物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形式即可。至于氮素则更简单,空气里有用不完的氮,固氮微生物就是天然的氮肥工厂,所以要种植豆科覆盖作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是互惠互利的,植物根系分泌含糖的物质“喂养”微生物,微生物则发挥其几乎无所不能的“化学家”天赋为植物输送营养元素,同时还附送天然的杀虫剂和抗生素(最初用于青霉素量产的青霉菌就是从泥土中分离出来的)。根系附近当然是土壤微生物最密集的区域,当这一区域长期被有益微生物占据,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要挤进去并不容易。所以在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天然植被群落里,很少见到病恹恹的植株,我们也很少听说杂草生什么病。

农业——准确地说是犁耕农业——出现之前,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已经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达成了默契,它们在没有扰动的土壤中快乐地做着“买卖”,共同见证了千亿次的日升日落。

直到一块沉重的犁头划破土壤,彻底搅乱了土壤生态系统。

新开垦的土壤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以及吸附于其中的矿质营养,这就好像是原来的生态系统经过长期储蓄结余的定期存款,已经达到了自然状态下的最高存款额度。犁耕之后,阳光和空气促进了有机质的分解,释放出丰富的营养元素,这就是开垦初期犁耕似乎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原因。就好比突然把定期存款取出来挥霍一空,而不是存着慢慢生利息。

存款花完之后,只好举债度日。对于土壤而言,债务就是化肥和农药,还有施用这些物质的机器和燃油,这些东西同时也是农民背负真实的债务换来的。

化肥和农药不足以弥补土壤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降低,即便化验出来的营养元素含量并不低于天然未开垦土壤,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群落遭到农业化学物质的严重侵扰,这些微小生命已经丧失了与植物共同维系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农民单靠农产品的产出也不足以偿还债务,石油农业的利润如此之微薄,以至于不依赖补贴就经营不下去。

要改变这种土壤和人类双输的局面,唯一出路就是实行保护性农业。

蒙哥马利老师的观点大致就是以上说的这些,不过见惯了“现代农业”的公众不一定立即就能相信他,所以他在提出总体的观点之后,寻找了一些能够支撑其看法的人和事。这本“土壤游记”由此而来。

作者去访问的那些保护土壤的人和机构颇有些“八仙过海”的意味,他们所践行的保护性农业尚未成为主流,在未来能否成为主流也难以断言,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自己的地界上“各显神通”。

这些“八仙”们有在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搞过多年免耕研究的拉坦·拉尔;有在堪萨斯州40年如一日地培育多年生粮食作物的韦斯·杰克逊;有达科他湖研究农场的主任德韦恩·贝克;有加纳免耕农业中心的主任科菲·博阿(我们可以得知这位主任是星期五出生的,按照加纳习俗,周五出生的男孩第一个名都是“科菲”,所以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也是周五出生的);有宾夕法尼亚州罗代尔研究所(这里进行过最长时间的有机免耕农业实验)的首席科学家克里斯汀·尼克尔斯;有在北达科他州利用高强度放牧来促进土壤健康的盖布·布朗;有发明了生物质炭炉灶并将其引入哥斯达黎加用于土壤改良的阿特·唐纳利;还有唐纳利的朋友,进行具有浓厚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菌肥酿造的费利西娅·埃切维里亚、哈维尔·梅扎和彼得·克林……

如果全世界的大小农场主都向这些“八仙”们学习,都搞起保护性农业,那将是农业化学品企业的噩梦,因为它们的产品再也卖不出去多少了;也一定会让大学和研究所的学者们重新思考,因为一些学者的讲义和研究结果可能与“八仙”们的实践结果对不上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存在这一系列成功的保护性农业实践,不论是在热带雨林还是温带草原,也不论是拉美小型可可园还是北美大农场,那就证明保护性农业的原则是正确的,与有机农业措施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是有效益的,而且效益还很显著。

但是,保护性农业没有一个标准指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农场,甚至一个农场的不同地块都有最适合的方法,这需要经营者通过长期的摸索才能总结出来。这可能是阻碍保护性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内在原因。

从实践层面上看,整个农业系统都趋于规模化和标准化,肥料厂不可能为每一个农场开发针对性的有机肥料,种子企业梦想着整片大陆都播种它们的种子,农产品收购商和加工厂面对一大堆各有特色的农场时也会头疼。规模化和标准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如果推行因地制宜的保护性农业,则整个系统的劳动生产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提高食物价格。这看起来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高效率等于高效益,并且期待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然而,我们如果换个思路,适当地多花些钱购买安全、美味的有机食物,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农民增收,略微牺牲一点效率未尝不可。日本农场的劳动生产率远不及北美,据说在日本做一顿饭的食材花费跟一套厨具的价格差不多,但日本人并不抱怨食物贵,反而为能吃到优质食物而骄傲,也没人认为日本农业不是发达农业的典范之一。当然,保护性农业产生的收益应该大部分由农民享有,这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物流技术体系的发展来加以解决。

从研究层面上看,一般学者们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农场搞案例研究,也不可能扑下身子为每一个农场制订经营计划。一般学者们追求的是一套共性的理论,并期待他们的理论在哪里都能用,不然他们的研究结果就是“不可重复”的,是发不了体现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的。不过,罗代尔研究所的尼克尔斯理直气壮地指出:“如果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方法,那么该机构正走向与农民无关的轨道。”这才是精于实践的农业科学家的心声。但我们不能奢望有足够数量像她这样经验丰富的学者能与农场和农民紧密结合,因为不少学者可能更加热衷于与项目审批者、职称评审者和论文审稿人的紧密结合。

所以,保护性农业没成为主流,并不是技术层面不可行,而是与现有的农业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有底层矛盾,也缺乏学术界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蒙哥马利老师其实也是如此认为,所以才写了一本书呼吁掀起一场“耕作革命”。

前面已经说到,我们可以把全书看成是一本游记,一次对土壤健康和经营效益能否同时获得以及如何获得的深入探寻。既然是游记,文本就注定不会是干巴巴的面孔。这本书的语言比起《泥土》一书更为散文化,作者对每次旅程的叙述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先铺垫了一些受访者的历史、访问地的风土人情,访问过程中也生动展现了那些土壤热爱者和守护者的天真、直率和坚毅,让我们恨不得立刻成为他们的朋友。期待着这样既有严肃的科学观点和坚实的信息来源,又有足够吸引力的著作能越来越多。

有一些科学家苦心孤诣钻研几十年,到了最后却发现某些问题的答案原来是那么简洁、那么朴素。这些科学家在成为长者之后,都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并且以其多年的思想结晶告诉公众哪条道是康庄大道,为后辈学者指出哪些路是弯路。不过很多时候,无论是公众还是学者都容易忽视这样的提示,继续盲目地依赖之前的路径。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如《耕作革命》这样的智慧著作更显得弥足珍贵。

更多土壤科普文章,请查阅:

(1)每个人都应当对脚下的泥土充满敬意——评《泥土:文明的侵蚀》

(2)土壤侵蚀:可持续土壤管理的最大挑战(FAO)

(3)初识《土壤学与生活》(原书第14版)

(4)2019年青藏高原江源地区水土流失现状科考小记

(5)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发展历程

(6)[土壤百科]你对土壤知多少?

(7)[土壤百科]你对土壤知多少?(答案)

(8)2020年东北地区春耕与土壤退化的安全警示

(9)转变粮食和农业系统: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

(10)浅谈土壤胶体

土壤传,告诉你不一样的土壤故事。

土壤,最普通但又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承载希望、延续文明。

关注土壤,重新发现土壤对人、生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投稿请联系:

liuliang171@qq.com;mfnxnky@126.com。

当然,如果您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我们,或直接在公共号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您。谢谢您的关注!

相关知识

黄标滕应: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
从土壤到餐桌:有机食品的魅力、健康益处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探索
有机食物
什么是有机食品?
不打药+不用肥=“有机”?
发展绿色农业 实施减肥增效
有机食品与环保健康.pptx
有机食品:未来的健康之选
什么是“有机食品”?
吃有机食品就能永葆健康吗

网址: 有机农业不是低效,土壤健康才是未来——评《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04361.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