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科学是解释人体运动时各种生理变化现象和原因的技术和方法。
是生命科学的新领域
是健康科学的新版图
有运动表现和运动健康不同应用领域
强身健体,是开展体育运动的第一目标,然而当下学校体育却处于尴尬的自我矛盾和摇摆之中。
学校体育作为传统竞技体育在校园的延伸,在层次上比不上竞技体育的高度,但在形式上是高度一致的,主要在体现在各类、各级别的运动会。
它的自我矛盾和摇摆是伴随着学生体质标准出台和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而出现的。众多的专家没有搞明白竞技体育和健康干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没有理解课程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学校的体育人才培养和学生体质之间的混淆,运动会的功利色彩逐渐加强,与健康密切关联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被分数化,这些趋势和现象的出现都是证明。
对体育课的深度剖析中,和运动密切相关又是学生们亟需解决的肥胖-身高这两个主要问题的解决不尽如意,和运动有关联的视力问题也处于同样处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类该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情形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体育在少儿群体中的拓展运用了。传统的体育认识是聚焦于运动项目和运动成绩,如今被归入运动表现的范畴,而强身健体是体育在健康干预领域的应用,此时体育仅仅是一个干预手段,这个时候体育就恢复为体育运动的初始面貌:体育围绕的是意识形态(如荣誉、集体、竞争、协作等)的宏观和微观领域;运动针对的是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等与生理健康紧密关联的领域。
意识形态的宏观方面主要是三观塑造,体育是参与学科和内容之一。而微观领域则指的的个体的心理干预,体育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抗挫能力、拼搏精神、专注能力……
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是运动对个体生理状态的最重要影响结果。传统的竞技体育看重的的是运动素质,当前的学校体育则是三者兼顾,结果是哪个也没抓住。原因很复杂也很深刻,不提也罢,反正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难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青少年群体出现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被发现和被关注。
青少年群体出现的健康问题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恰恰对应了体育所包括概念中的意识形态微观领域和运动所对标的生理健康领域。
健康问题的主流处置途径是医疗方法,医院是卫健委庞大体系中直面社会群体的部门,也是人民群众传统的健康护航保驾部门。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人体这个复杂的生物体系面前,以药物为主要处理手段的医疗部门并不都能得心应手。
体育运动的健康属性重要性此时就凸显出来。
体虚瘦弱、感统—共济失调、身高潜力、体态体型、代谢性慢病、脑年龄退变、肌骨功能异常、肥胖超重等生理方面在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所面临的健康威胁;自闭、抑郁、多动等在不同年龄段潜伏的“炸药包”;唐氏、脑瘫、渐冻等先天疾病和后天意外造成的各种肢体缺失和功能障碍。
对于这些影响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延续的横跨健康与疾病的各种复杂情况,中西医虽然均有对应的治疗手段,但因为效果不显著、见效慢甚至副作用多而一直有争议。
而随着运动健康的兴起,运动这个古老的人体活动方式开始异军突起。
随着生理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运动对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理特点被揭示出来后,越来越多关于不同运动形式对人体不同生理状态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运动科学就是在这个趋势上因运而生的生命科学分支。它的基础是在现代生理学在竞技领域的运用,在对运动项目的剖析和运动员个体生理特征的起点上,逐步开始把运动项目的规律细化到动作的价值上,开始把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在人体生理极限的规律应用到普通人所需的健康干预领域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是良医,动作是良药的认识逐渐形成,然而当前的研究和进展陷入了常规医院模式的瓶颈限制:分科特征。
而运动科学的兴起,正在打破这个惯性,参考借鉴私人和全科医生的小众和新医学模式,以个体全生命周期的生理特征和个人特点相结合,将运动在人体解剖、生理、心理中的干预手段因人而异的应用的不同顾客的服务过程中。
“脱离运动项目制约,摆脱体能概念陷阱,透视运动生理本质,服务运动健康干预”是运动科学在健康干预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运用于竞赛领域的运动表现,则是运动科学在传统体育领域的另一个用途。就好比同样是核科学,核武器是应用,核医学也是应用,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本、硕毕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医学方向),助理研究员。
从事体育科技工作二十多年,熟悉国内体育行业、运动队的训练及管理。
有感于“健康中国”氛围中国内高涨的运动氛围,而广大群众普遍缺乏对运动科学的系统认识,在运动过程中走过的弯路甚至错路极多,尝试通过对科学运动理念和方法的阐述,让更多的运动者便捷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收益!
用专业知识背景和独立思考分享个人见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