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科学网—新书访谈

科学网—新书访谈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09:43

微信:点击阅读微信原文

c523f6c6d529f24de09dc71f5896c9c2.jpg

新书访谈致力于邀请各学科的作者为读者介绍最新出版的新书以及他们所在研究领域的工作。Springer很荣幸邀请到清华大学的张寅平教授作为主编,携最近出版的大型参考书《室内空气质量手册》来介绍有关环境建筑、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的相关故事。

01 作者/主编介绍

b952938bfcc68586329c298d666296a7.jpg

张寅平教授,清华大学

张寅平博士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教授,北京市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为健康和节能的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机理和关键技术。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杰青、重点、科技部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863课题和多项国内外横向课题。发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290余篇,SCI他引13000余次、h因子67(WoS核心合集),其中13篇ESI(高被引)论文, 从2014年至今连续入选Elsevier颁布的中国高被引论文作者榜单。作为第1作者出版编著7部,主编或参编40余部国际、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获发明专利20余项。4次应邀在室内空气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大会Inter. Conf. of Indoor Air上做大会特邀报告(2008年丹麦哥本哈根;2014年中国香港;2016年比利时根特;2020年韩国首尔)。

现任Academy of Inter Society of Indoor Air Quality Fellows的会士和主席, 中国室内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Energy and Buildings、Carbon Neutrality副主编,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Sustainable City and Society、Indoor Air、Science Bulletin、Frontier of Architecture Research等编委,曾担任Building and Environment、PLoS ONE编委,国内期刊《科学通报》、《暖通空调》、《太阳能学报》、《建筑节能》等编委。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2015)、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和日本空气调和与卫生学会井上宇世亚洲国际贡献奖(2022)。

2e22541a303e536f4189be700cff799f.jpg2e22541a303e536f4189be700cff799f.jpg

Philip K. Hopke教授,美国克拉克森大学

Philip K. Hopke博士是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Bayard D. Clarkson杰出荣誉教授,空气资源工程与科学中心(CARES)前主任,以及可持续环境研究所(ISE)前所长。他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气溶胶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并在罗切斯特大学医学和牙科学院的公共卫生科学系任兼职教授。Philip K. Hopke博士是美国环保署清洁空气科学咨询委员会(CASAC)的前任主席,并曾在环保署科学咨询委员会(SAB)任职,系美国气溶胶研究协会(AAAR)前任主席,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多个委员会委员,国家研究委员会环境研究和毒理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气溶胶研究大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气溶胶研究协会会士,AAAR的David Sinclair奖的获得者、东部分析研讨会化学计量学奖和分析化学会议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在2008-2009学年,他曾在美国国务院担任杰弗逊科学会士。

Philip K. Hopke教授在室内空气质量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包括氡和氡衰变产物的行为、室内大气化学和二次粒子的形成、室内气溶胶动力学以及烹饪和其他初级室内颗粒物的来源。他现任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联合主编,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和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编委,曾担任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编,Health Physics、Atmosphere, Air Quality & Health编委。他出版了专著1本,编著5本,并发表了64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

Philip K. Hopke教授在三一学院(哈特福德)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结束博士后并在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亚学院做了4年助理教授后,他加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晋升为环境化学教授,1989年到克拉克森大学成为首位Robert A. Plane教授并在化学系担任院长职务。2000年,他担任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院院长。2002年,他成为克拉克森大学教授和CARES的主任。2010年7月1日,他成为ISE主任,负责克拉克森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环境科学学位课程,并管理其可持续发展方案。2016年5月,他转为荣誉教授。

1cbd8f874bcb09937762e282bf075c97.jpg

Corinne Mandin教授,法国建筑科学与技术中心

Corinne Mandin博士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获得环境化学博士学位。此前,她在蒙彼利埃大学国家化学学院获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并在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她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类在室内环境中的化学品暴露,首先在INERIS(法国国家工业环境和风险研究所)工作了8年,在2009年加入CSTB(法国建筑科学与技术中心)。

她主持法国室内空气质量观测站,这是一个由法国政府在2001年创建的研究项目,对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全国性的调查。Corinne Mandin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人类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微粒和纤维的暴露,特别是在住宅、学校和办公大楼。

她是法国环境卫生署“与空气有关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她曾在2009年至2013年担任“IAQ指南专家委员会”主席。她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她参与了多个欧盟研究项目(SINPHONIE、OFFICAIR、ALDREN)。在担任研究副主席(2016-2018)后,她2020-2022年期间担任国际室内空气质量和气候学会(ISIAQ)主席,现任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秘书长(2022-2024)。

02 关于本书 

7ee16ec436dcfe22d53d859a3d19d5fd.jpg

大型参考书Handbook of Indoor Air Quality由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美国克拉克森大学Philip K. Hopke教授和法国建筑科学与技术中心Corinne Mandin教授担任主编,由来自美、中、英、法、丹麦、德、日、瑞典等19个国家的136位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撰写完成。该书介绍了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基础知识、知识体系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过去20多年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研究前沿与进展。主要包括十二个部分:导言、室内空气化学物质、室内空气颗粒、测量和评估、源/库特征、室内化学、人类对室内污染物的暴露、健康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和认知性能、标准和指南、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以及各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内容共72章,2100余页。该书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John D. Spengler教授作序,他既是一位对室内空气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开创者,又是全球首本 Handbook of Indoor Air Quality (2001年由McGraw Hill出版)主编。此外,本书还邀请了一些在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顾问或审稿人,对全书框架和章节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本书注意兼顾专业性和科普性,旨在对室内空气质量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广泛和深入的帮助,也希望对其他领域的专家和普通读者快速了解室内空气质量领域全貌或局部提供科普式帮助。

03 作者专访/主编访谈

1.  您可以讲述一下,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建筑环境领域,并选择室内空气质量作为主攻研究方向呢?

回答:我本科、硕士和博士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1997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入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专业。如何结合国家和专业发展需求,并考虑自身学术特点,扬长避短地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成为我当时考虑的主要问题。1998年,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江亿教授(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安排我上专业骨干课“热质交换原理和应用”,并让我参与其负责的美国联合技术研究中心(UTRC)项目“透湿膜性能和应用研究”,使我对建筑环境领域的传质研究开始有了一点认识。1999年,本研究所德高望重的赵荣义教授对我说:“你应该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领域,这在国际上开展不久,在我国尚未很好开展,你的工程热物理专业特长在解决这领域的问题时可以发挥作用,容易做出成绩。” 他的话对我启发很大,我逐渐认识到,当时建筑环境领域关注传热问题的很多,关注传质问题的很少,但后者在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社会需求和科学问题会与日俱增,譬如建筑环境污染物和湿度控制中存在大量的工程热物理问题,其中涉及的传热和传质理论具有高度相似性,很多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异体同构。从此,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上。赵荣义教授也一直对我们该方向的研究给予指导和帮助,直到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前还一直参加我们研究组的学术研讨,二十年不缀。

我们在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切入点基本上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需求,研究的问题依次为:室内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源头控制问题,空气化学污染净化问题,室内PM2.5及其复合污染控制问题,各种空气污染单独或综合暴露问题,室内空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问题,室内空气质量综合控制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考虑满足健康舒适目标,而且要考虑满足节能低碳约束。从基础层面看,涉及建筑环境、环境科学、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公共卫生、化学等学科;从应用层面看,涉及建材、家具、家电、建筑工程等行业。

在室内空气质量研究方向,我国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向国际同行学习。2001年我去丹麦技术大学参加Roomvent会议,认识了室内空气科学领域泰斗丹麦技术大学Fanger教授(他是丹麦工程院院士、美国、英国等国外籍院士,2005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国际室内空气领域著名期刊Indoor Air主编Sundell教授(2011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等,亲眼目睹了该领域顶级专家和研究中心(Inter. Center of Indoor Environment and Energy)的风采,也充分感受到当时我们和他们研究水平和实验条件的巨大差距,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和追赶意识。2005年4月江亿院士敏锐地注意到我国迅速增长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需求,申办了我国第251届香山科学会议“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与改善”,我作为秘书长协助他筹备和组织了此次会议,结识了参会的约50位国内外该领域著/知名专家,譬如中科院化学所的赵进才院士、香港大学的李玉国教授(2016-2018任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主席、后任国际室内空气领域著名期刊Indoor Air主编,2022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美国雪城大学的张建舜教授(美国家具污染标识BIFMA技术负责人)、北京大学的田德祥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创始人)、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旭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首任主任委员),这些专家在后来对我本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和职业发展都帮助很大。2005年9月, 江亿院士、赵荣义教授、陈清焰教授(美国普渡大学)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室内空气领域最著名的国际学术会议10th Inter. Conf. of Indoor Air,该系列会议由Fanger教授1978年发起,每3年举办一次,在中国举办的第10届是该系列会议27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我参与了筹办工作。会议大大拓宽了我的学术眼界,也结识了不少国内外同行,如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Little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的Weschler教授(2014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日本早稻田大学的Tanabe教授(2008-2011任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主席,2016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Nazaroff教授(2011-2014任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主席,2018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orsi教授(2014-2016任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主席)、德国弗朗霍夫木材研究院的Salthammer教授(2014-2016任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主席,2020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并在后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或朋友。我们也注意走出去,主动拜访国际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著名专家,除先后访问了上述教授及其实验室外,还先后访问了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Spenger教授(2001年第1版由McGraw Hill出版的Handbook of Indoor Air Quality主编,2002-2005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主席,2008年国际室内空气学会最高学术奖Pettenkoff奖获得者),美国杜克大学Jim Zhang教授(国际暴露科学学会最高学术奖获得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大学张源辉教授、日本东京大学Kato教授和Ooka教授、法国建筑科学与技术中心的Mandin博士(2020-2022年任国际室内空气学会主席)。

2002年起,我们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重要期刊不断发表,逐渐引起了国际权威学者的关注。2006年我收到Fanger教授邀请,作为2007-2008年间丹麦技术大学的Otto Mønsted访问教授,在那里做了为期3个月的访问研究,并在2008年丹麦技术大学主办的11th Inter. Conf. of Indoor Air上做大会主旨报告。这些研究和国际合作经历提升了我在国际学术舞台的自信心和影响力。

2.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近些年,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

回答: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领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总体说来,西方发达国家首先碰到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他们的研究开展的更早,做出了很多开创性工作。譬如在室内材料和物品污染物源头控制方面,在室内颗粒物污染防控方面,在室内空气污染引发的疾病负担方面,在室内空气污染暴露和健康风险研究方面,西方学者都率先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但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后才进入城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期,虽然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出现比发达国家晚,但严重性和复杂性往往比发达国家犹有过之。且由于我国国情有自身特点,因此发达国家的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和防控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为此,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先后出现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需求,在借鉴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开展研究,做出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以我们研究所为例,2005年第10届国际室内空气大会至2022年举办的第17届国际室内空气大会上,每届都有我国清华大学建筑环境研究所的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这种一个研究所至少一位研究人员在国际室内空气学术大会上连续8届做大会主旨报告是国际室内空气领域独一无二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学者的研究受到国际或境外同行的关注和好评。在这个过程中,清华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者非常注重和境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我本人就先后邀请了10余位国际室内空气领域著名或知名学者来访并开展合作研究。同时我们也鼓励研究生出国做研究或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新冠疫情前毕业的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基本都有在国外工作半年到一年的经历,都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国际交流为他们拓宽了学术视野,增强了研究自信,也增进了我们和国际或境外同行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和国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我们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清勤副院长、环能院徐伟院长、路宾副院长和邹瑜副院长、孟冲主任等;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李景广高工;中国家电院马德军副院长、朱焰高工等;中国CDC环境产品所施小明所长;中国家具标委会秘书长罗菊芬高工;中国建材院冀志江、王静高工等合作,参与制定他们主编的20余项国际、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也请国内同行参与制定了我本人主编的3项标准;在国家科技部135项目支持下和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等合作开展了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特性和室内控制研究;在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下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旭教授与李睿教授合作,利用动物实验等开展了室内空气污染物致病机理研究;在中国儿童哮喘调研项目中,和重庆大学李百战教授、上海理工大学黄晨教授、中南大学邓启红教授、东南大学钱华教授、复旦大学赵卓慧教授、天津大学孙越霞副教授等我国10余所高校的研究者开展了合作研究,发表了20余篇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在国家135项目支持下,开展了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物疾病负担研究,和北京大学邓芙蓉教授、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和赵卓慧教授等研究者合作发表了多篇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并在Indoor Air上出版了专辑。我们也非常注重和本研究所同事间的合作研究,和江亿院士、朱颖心教授、杨旭东教授、李先庭教授、石文星副教授、赵彬教授、刘晓华教授、莫金汉副教授、许瑛副教授、王馨副教授、李晓峰副教授、曹彬副教授都有合作论文或编著。这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和跨行业的协同攻关。

3.  围绕室内空气质量,会涉及工程热物理(传质学、热力学和物性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公共卫生学等众多学科, 您认为它未来可能面对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回答: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由于不仅涉及到污染源,还涉及环境和人,因此其研究会涉及工程热物理(传质学、热力学和物性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公共卫生学等众多学科。必须以人为本,并全面认知从源-暴露-人的全过程机理,才能对室内空气污染防控提供全链条理论支撑,并指导相关的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编制。未来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可能面对的挑战是:利用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手段,利用更先进的在线人体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和环境参数监测技术与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更深入认知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健康、舒适及工作效率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我国“双碳目标”,研发节能、节资、低碳、智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和工程实现方法。面临的机遇是:我国的“健康中国”和“双碳目标”国家战略,以及各级政府与全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高度关注。此次新冠疫情,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们对室内空气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当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上面提到的很多新技术,我们并不熟悉,因此要有很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此外跨学科交叉合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多政策还不配套;跨行业合作攻关,也存在很多现实困难。只有坚定信心、想方设法、不怕困难并持续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应对好种种挑战。

4.  您为什么计划编著并出版这本室内空气质量的大型参考书呢?希望这本书能对从事这个研究领域的同行们有什么帮助?

回答:2004年我访问美国雪城大学张建舜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Richard Corsi教授期间,购买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John D. Spengler教授主编的Handbook of Indoor Air Quality, 这是国际上首本室内空气质量手册,作为刚进入室内空气质量领域不久的研究者,发现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不仅迅速了解了当时的研究前沿,而且了解了相关方向的知名专家。因此,2016年当Springer Nature出版社驻香港的大型参考书编辑Stephen Yeung 博士来清华大学找到我,希望我牵头组织出版Handbook of Indoor Air Quality时,我欣然接受,觉得有义务和责任回馈当年Handbook of Indoor Air Quality对我研究和职业生涯的帮助。为此,我迅速联系了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Philip Hopke教授、法国建筑科学与技术中心的Corinne Mandin博士共同主编此大型工具书,他们都欣然同意和我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三个人无论在年龄和性别上还是在地域上,以及知识结构上都很互补。同时我们也和香港大学李玉国教授(国际传染病室内空气传播与防控著名专家)联系,希望他在今后方便的时候能联系有关专家,组织编写传染病空气传播和防控方面的有关内容,专门独立出版。

5.  我们都知道,编著这样一本多达2000多页、涉及室内空气质量方方面面的大型参考书非常不容易,需要组织上百位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在咱们这本书的准备过程中,除了主编,还有哪些专家和学者参与了呢? 

回答:这本大型工具书内容广泛,如何高质量完成是一个挑战。为此,我们首先联系了国际室内空气学会负责人,很高兴学会同意提供学术支持。我们也咨询了国际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一些著名专家,如美国罗格斯大学的Charles Weschler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Williams Nazaroff教授,请他们对我们拟定的全书框架提出修改意见。对涉及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历史与展望的本书第1章,我们邀请了室内空气领域诸多权威专家提供修改建议,我们尽可能多地邀请了愿意完成工作的代表性专家作为负责作者,并请他们邀请年轻作者多做具体工作,这样就既保证了章节内容的权威性,又不至于过多占用这些权威专家本已紧张的时间,同时还锻炼了一些在研究中已露头角的年轻人。本书的三位副主编,就是这样的青年才俊,都有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的经历,且和三位主编的研究方向非常匹配,协助主编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作者中也包括了多位著名和知名学者。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见本书的目录。

6.       可能身边不少人对近些年来,我们日常生活的这个室内空气质量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室内建筑有什么注意事项比较感兴趣,您能给大家科普一下吗?

回答:据报道,人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时间约为87%,在广义室内环境(包括交通工具等)的时间约为93%。人呼吸摄入的空气约占人体摄入总质量(包括空气、水和食物)的80%,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气质量和室内空气质量还有差距。我国每年仅因PM2.5和臭氧造成的早死人数就逾百万,按国家排列全球首位。如何改善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将是我国今后若干年我国建筑环境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必须应对的挑战。即使到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不严重的阶段,如何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构建健康增强型建筑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挑战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技术与手段(譬如在线生理和环境参数监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筑环境综合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节能低碳技术等)的应用和发展都将会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研究者必须加强学习,并善于和相关领域与行业的同仁合作并联合攻关。

7.  在您与来自Springer Nature的编辑们从策划、组织、撰写、审稿、修改、校稿到出版的一系列流程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回答:在我与Springer Nature的编辑们从策划、组织、撰写、审稿、修改、校稿到出版的一系列流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该出版社不愧为全球最著名的出版社,我接触的两位编辑董海芹编辑和Faris编辑都非常认真负责,在准备书稿的最后2年中,我们几位主编、副主编和他们每月开一次视频会,同时有大量邮件交流,他们都及时回复并提供帮助。他们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们在一起合作的很愉快,这些都为该大型工具书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关键保障。

*感谢张寅平教授及其团队提供以上访谈内容。

编辑推荐:

董海芹,Springer Nature 北京办公室大型参考书高级编辑。如果您对出版大型参考书感兴趣,请与我们联系。邮箱 haiqin.dong@springer.com

出版您的图书

欢迎联系我们,交流您的图书选题或者出版计划。 

不论目前您正在思考出版主题、大纲,或者已经准备好了选题计划并开始撰写初稿,都可在线填写简要信息,以获取帮助。我们经验丰富的图书出版编辑将通过电子邮件与您取得联系,与您一起商讨出版思路,解答您的疑问,并协助您顺利完成出版流程!

点击此处,立即在线填写表格。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SpringerNature科研服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2244-1377566.html

上一篇:特刊论文征集| Molecular Breeding果树科学特刊
下一篇:新书访谈 | 专访《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1)》作者王震坡教授

相关知识

访谈
焦点访谈:家门口的健身新模式
健康生活 从这里出发—新闻—科学网
辟谷养生指导网
直播预告:专家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科学健身
互联网+新生儿黄疸监测随访 守护新生儿健康成长
从心理学角度谈减肥
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座谈会规范养生保健类图书出版
科研团队揭示遗传因素在母婴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新闻—科学网
五问养生之三:健康生活类图书也能谈治疗吗

网址: 科学网—新书访谈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04979.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