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发展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11:57

1、第四章 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发展第一节 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婴儿期:0-3岁(一)新生儿期儿童心理的发生期1. 年龄阶段:出生-1个月2.一般特点: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生活。个体的心理现象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新生儿一方面软弱无力,需要成人的关怀和照料,也存在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新生儿需要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内外环境。约2周出现条件反射,心理现象的出现才真正成为可能。,(二)乳儿1.年龄阶段:1个月到1周岁2.一般特点:人类三大本质特点:直立行走、双手动作、言语均已出现。,二、婴儿的年龄阶段和特点(一)年龄阶段:0-3岁(二)一般特点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言语能力获得很大发展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知觉行动性。,三、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情况,(2)皮质中枢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儿童身体和相应动作的发展,先从中部开始,由近及远,由中央到外周,依次进行。(3)大脑单侧化(补充课外内容;见下页)(二)婴儿生理发育的正常值148&149,幼兒慣用左右手問題,一.錯誤觀念-左利者

2、心智能力較低至目前為止上無法證實,其可能原因是因所有智力測驗大多數皆為右利者所設計二.慣用左手的由來一腦神經學動作控制:左腦控制右邊動作,右腦則想反思考能力:左腦負責語言表達能力,右腦則負責辨認圖形.空間關係等,幼兒慣用左右手問題,當左腦半球機能優於右腦半球機能時,則喜用右手,反之則用左手二習慣和訓練的影響例如文化(尤其是東方文化,包含教育).文字結構等三.使用左右手的發展情形1歲半5歲間是用手偏向顯現的時期,約至4.5歲時始能固定,四.輔導左利者的幾則原則一提供多用右手的機會二年齡愈小愈容易改三左利並非怪現象強行糾正左利易造成幼兒口吃與神經質,影響嬰幼兒動作發展的原因,一.健康狀況1長期營養不良2患病,如軟骨症.小兒麻痺等3官能的疾病,如視覺.聽覺等缺陷,而失去方向感二.身體結構如過胖.頭大,身體與腿不成比例等幼兒行動不便或自卑三.智力問題低能兒走路時間:25.1個月,正常兒平均13.9個月,而天才兒童則平均12.8個月,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发展特点主要集中在:行走动作和手的运动技能发展规律: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對生存無價值, 出生後

3、不久即消失的反射動作有:(各反射解釋參考課本),1.巴氏反射出現時間:八個月消失時間:學走路時2.摩羅反射,又稱驚嚇反射出現時間:出生消失時間:四個月(六個月後依然存在,可能表示中樞神經功能異常),對生存無價值, 出生後不久即消失的反射動作有:(各反射解釋參考課本),3.達爾文反射,又稱握抓反射出現時間:出生消失時間:二個月4.頸緊張反射出現時間:出生消失時間:二十週5.退縮反射,對生存無價值, 出生後不久即消失的反射動作有:(各反射解釋參考課本),6.行走反射消失時間:二個月7.游泳反射消失時間:六個月8.尋覓反射出現時間:出生一.二週,(二)格塞尔关于婴儿动作发展的研究,理论核心:“成熟势力说”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更重要。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预先成熟助长论 动作扮演主持者角色,动作加速和提前了心理发展可能成熟诱导论 动作是必要前提,动作诱导了心理发展助长论与诱导论,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重要通过动作,儿童与客观世界建立了直接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4、,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建立了自我和客体的概念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的分化动作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诱导作用,又有促进作用。,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一)感觉的发生,(二)知觉的发展1.图形知觉2.空间知觉 深度知觉:视崖实验,2个月婴儿能分辨视崖两边。方位知觉:以自身为中心,新生儿具备基本听觉定向能力,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距离知觉:新生儿对空间逼近的物体有反应,2-3个月闭眼反应。,课外补充材料,感知能力的发展课外,Molyneux问题课外,如果教一个生来就失明的成人用触摸的办法来辨别同一种大小差不多的金属立方体和球体,以便在他触摸时说出哪一个是立方体,哪一个是球体。然后假定把立方体和球体放在桌子上,使这个盲人复明,请问:在他触摸这两个东西之前,他是否能够用视觉来辨别出哪个是球体,哪个是立方体呢?,Molyneux问题课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来自以下方面:1、关于新生儿知觉能力的研究;2、关于那些在生活早期被剥夺过视觉之后又恢复了视力的个体的知觉能力研究;3、关于成人对失真视觉输入的适应能力的研究。,婴儿感知觉的研究,婴儿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既不

5、能用言语报告自己的知觉活动,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研究者能否机智地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推断他们感知觉活动的指标,就成为婴儿知觉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外补充材料,1、偏好方法,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在范茨的“偏好方法(preference method )”中,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于对另一对象的注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课外补充材料,1、偏好方法,1、偏好方法,出现这一“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研究发现,甚至新生儿也表现出了某种知觉偏好:偏好相对新颖、清晰、复杂、对称、和谐的刺激。婴儿觉得新异、复杂或惊奇的事物,随着他们认知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课外补充材料,1、偏好方法,婴儿从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种对视觉刺激的主动需求。原因一,可能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视觉刺激输入。婴儿运用视觉能力的先天倾向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原因二,可能在于婴儿所倾向于注意的环境信息,正是那些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刺激

6、,如母亲的面孔等。,课外补充材料,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婴儿的吸吮行为可作为评估指标。首先给婴儿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线。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将产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频率降低。,课外补充材料,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婴儿的定向反射将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吸吮行为不再受刺激呈现的影响。(习惯化)如果这时又出现另一个新刺激,婴儿可能又产生新的反射行为,吸吮行为再次发生变化。 (去习惯化),例:语音的范畴知觉(categorical perception),大多数知觉为连续性知觉范畴知觉实验: 先听一个人工合成的b音 一段时间后,婴儿对此厌倦,吸吮速率下降 用两种方式改变VOT(voice onset time) 1、改变VOT,使b变成p音 2、改变VOT,但仍和b属于同一范畴,课外补充材料,例:语音的范畴知觉,研究表明,1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吸吮速率的变化上表现出对b和p两个属于不同音位范畴辅音的辨别能力(范畴间的辨别而非范畴内的辨别),课外

7、补充材料,例:语音的范畴知觉,作用: 使声学提示转化为语音特征 只有忽略大量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语言理解成为可能,课外补充材料,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除注视和吸吮等外显行为外,生理反应也能提供婴儿的感知活动线索,譬如心率变化。 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1) 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2) 婴儿的知觉偏好;(3) 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课外补充材料,听觉的产生,婴儿在出生前已开始有听觉。最清晰地传递到胎儿的声音是母亲的言语声 用塑料玩具狗发出的“唧唧”声为刺激,对42名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测试: 一次刺激引起反应19名(45.2%) 两次刺激引起反应16名(38.1%) 三次刺激引起反应5名(11.9%),课外补充材料,听觉偏爱,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故事并录音,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结果:85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课外补充材料,听觉偏爱,婴儿对说话声音敏感婴儿在听成人讲话时,能使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课外补充材料,深度知觉,早期的婴儿是否具有三维知觉能力 ?吉布森和

8、沃克(Gibson & Walk)发明了一种叫“视崖”(visual cliff)的装置,用于探索儿童这种知觉的发展。,课外补充材料,“视崖”实验,“视崖”实验,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 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方位知觉,上下(3岁),前后(4岁),左右(5岁)从具体方位知觉上升到方位概念需经历较长的时间例:4岁10月,全部完成珠算题后:001,课外补充材料,跨通道知觉,将来自不同通道的信息相互联系起来,而不是将景象、声音和触摸感觉彼此独立地体验,课外补充材料,跨通道知觉,不少研究者(包括皮亚杰)认为,婴儿出生时各主要感觉通道是完全不协调的,只有通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经验,才逐渐学会把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联系起来。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通道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现有证据似乎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这些证据主要涉及三方面:即视觉听觉、视觉触觉和视

9、觉身体运动模仿的跨通道整合。,跨通道知觉,例:58月婴儿面对以下情境:母亲用自己的声音说话母亲用陌生人的声音说话陌生人用陌生人的声音说话陌生人用母亲的声音说话结果:当声音与面孔不协调时,婴儿有不安、烦恼的表现,应用:统觉失调,初入小学,会二位数加法,但不会跳绳原因:爬得少、抱得多 早期教育强调计数、识字,课外补充材料,应用:学习失能问题,一是视觉空间知觉障碍。儿童的视力检查正常,但辨别形状却有困难。例如,难以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识别图形和汉字,分不清字的反转或倒转,典型表现为上与下、6与9、d与b等分辨不清;有时单独一个字能认识,放在句子中就难以辨认。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也较差,不易分清左与右。由于这种视觉空间知觉障碍, 明显影响了儿童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应用:学习失能问题,二是听觉功能障碍。儿童的听力属正常,但辨别听觉刺激的能力很差,如分不清d、t、n、m 等类似音素,对较长的词句难以重复,不能按照大人的指示做事情等。这些也都影响儿童的理解与阅读。,课外补充材料,应用:学习失能问题,三是精细动作障碍。大动作技能:包括走、跑、跳、单腿平衡等;精细动作技能:包括眼睛和手的复杂动作,以及视知觉视动作的协调,例如穿针、刺秀等动作就属此类。阅读、绘画、写字等学习活动更多地依赖于精细动作的参与和协调,尤其依赖于眼与手的协调。孩子在书写时,字或字母过大与过小、间隔不当、字不成行,笔握得太紧,不能一行行地涂色与剪贴纸张;在看书时,不能产生平滑而协调的水平方向的眼睛活动等等,都是精细动作存在障碍的表现。,应用:学习失能问题,四是失败综合征。由于上述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导致儿童认为自己笨,不能很好地接受批评,对集体活动比较淡漠,行为幼稚且畏缩,爱想入非非,依赖性强。,课外补充材料,二、婴儿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159&161&163)(一)注意发展特点出生时:先天的定向反射注意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1-3个月:表现出选择性3-6个月后,平均注意时间增长,偏爱复杂而有意义的对象;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1岁以后,注意与符号联系起来;他人的言语提示和指导对婴儿的注意有一定的制约和调节作用。,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发展》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发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什么?
孕期孕妇的特殊心理发展
婴儿游泳的发展历史
浅议分析幼儿运动与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开展2023级新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早期发展指导管理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的干预作用.doc
当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发展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1)》——肿瘤心理学研究进展篇
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网址: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发展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07578.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