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15篇【通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15篇【通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1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心理健康2
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人保持心态年轻的技巧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丰富业余生活
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子女长期在外如候鸟般在家与工作的地方迁移,老年人内心难免会有些孤独和无聊。老年人应当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这样既可舒展心情,又能珍惜时光,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精彩。
2.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而人的年龄有限,而知识领域无限。老年人学习看书学习,可以提高老人的记忆力,提高老人的思维能力,丰富老人的见识,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3.保持乐观情绪
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尽量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发挥自己在知识、经验、技4.学会摆脱烦恼
生活既丰富多彩,同时也充满坎坷和烦恼,人生本来如此。大风大浪已经经过,不必为小事烦恼,更不要处于郁闷状态,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保持一份好心情。
5.家庭和社会关心
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生病时需要照顾,不但给予物质上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
6.加强人际交流
老年人要经常和好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汲取生活营养,使自己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1.怕死心理: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2.幻想心理: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特别不愿意听同龄人身后之事等等,并会常常用幻想自己“健步如飞”等景象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
3.抑郁心理:有些老年人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会显得心理很脆弱,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4.偏激心理: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老人保持心态年轻的技巧
1、多用脑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2、活动手脚
活是指活动手指。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3、体育锻炼
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
4、充足睡眠
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八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5、健康饮食
调即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老年人心理健康3
保持年轻健康的心态,生活才会过得丰富多彩,但是我们都知道,长期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是不太可能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对维护心身健康至关重要。那么,评判老年人心理健康都有些什么标准呢?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界定:
1、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
就是说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
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表现的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
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
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
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
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老年人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以上这五个方面只是界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因为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标准。但无论多少标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基本正常”,即说话办事、认识问题、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都在正常状态之中。只要不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么其心理健康就是达标的。
老年人心理健康4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的关注相对而言比较少。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并运用个案访谈对以不同居住方式划分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并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撤离理论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其关键因素为老年人对生活、人生的态度,即心态。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医疗、经济保障基本健全,老年人物质生活提高,身体健康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老年人安享晚年、家庭发展及社会和谐进步。因此,在如今人口老龄化趋向加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堪忧的情况下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颇为重要。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概念及相关研究
1.相关概念
(1)老年人
所谓老年人,是指其年龄起点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界定。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的界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年联合国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前者一般被发达国家所采纳,后者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我国在20xx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及以上的公民”。此外,学术界一般也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临界点。由此可见,在中国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是较为合适的。因此,本文依据我国界定老年人的标准及相关社会制度,如退休制度等,倾向于将老年人界定为60岁及以上的人口。
(2)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划分
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很多角度,至今也都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亦是如此,学者们众说纷纭。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倾向于人类心理持续状况、适应性及观念态度等。对于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倾向于多条标准共同满足,多条标准涉及饮食运动、学习能力、社会规范等关于人类全面发展。
我国多数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较认同于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够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的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国也有许多研究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的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我国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吴振云教授根据以往研究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归纳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应涉及五个主要方面:性格健全,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善于调适;社会适应良好,能应对应激事件;具有 一定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家许淑莲教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划分从老年人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入手进行了概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热爱生活和工作;二是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三是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四是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五是人际关系适应性强。
综合以上讨论,本文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划分倾向于从以下方面为基础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即老年人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思维正常,有良好的记忆;二是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力坚强;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有自我认同。
本文将老年人按居住方式分为三类群体,即:空巢老人、与子女居住老人以及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再对这三类群体的老年人选取进行个案访谈,了解这三类群体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访谈案例作为例证,再结合文献法、实地观察法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最后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年人感知觉、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情绪趋于消极
老年人感知觉敏锐度逐渐下降,身体机能状况越来越差。根据个案访谈对象来看,老年人看待问题更倾向于主观判断,且难以接受其他人的劝告,进而使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等出现失调;个人情绪也会因自身无奈接受身体老化及老年时期遇到的重大事件,情绪、情感趋于抑郁、焦虑等。
2.老年人意志力薄弱
老年人普遍容易受到一些生活事件的打击,尤其是有关事故、死亡的新闻、亲友的离世等,普遍表现出回避、逃避的态度,消极抑郁。
3.老年人自我价值认同度低
通过个案访谈发现,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也是其不愿与子女同住及选择安老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此外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对老年人而言也都是考验。在实地观察中还发现,老年人很难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获得他人乃至社会的尊重与认同。这些状况加速老年人自卑心理的出现,形成较低的自我认同感。
三、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老年人自身因素分析
老年人自身方面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因素的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身体状况
一般来讲,老年人普遍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老年人身体有各种疾病其安全需求未得到满足,其心理就会失衡,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
(2)老年人消极的个性特征
具有积极乐观个性品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通过自我开放缓解内心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调查还发现老年人普遍具有忧心的特点,他们会忧心各种与他们生活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或者人,在与他人交流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老年人内心负担加重,情绪低落。
(3)老年人体育锻炼及交友状况
经过实地观察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进而保持健康的心态。除此之外,表现出愿意与外界接触,多交朋友的老年人,生活比较充实有目标。这些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这与老年人自我开放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2.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是否和谐
一个和谐的家庭预示着家庭成员间关系良好,家庭成员间沟通顺畅。和睦的家庭氛围是老年人心情舒畅的源泉,即使有病痛,经济不景气,和谐的家庭氛围也会克服这些物质上的障碍而使得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家庭成员变故及经济状况
亲友去世或者一些重大变故都会影响老年人脆弱的心灵,并且老年人容易联想自身,产生畏惧感,甚至连这样的消息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心理。
家庭经济状况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地观察中发现这种忧心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体中,因此而产生无用感、自卑等消极心理情趣,影响心理健康。
3.社会因素分析
依据撤离理论与活动理论来分析,撤退理论认为,老年人有脱离社会的倾向,社会现有制度亦会让老年人自动从社会中脱离出来。
(1)老年人社会参与度降低
老年人因退休、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不参与社会工作,这种被迫撤离和主动脱离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主要生活在家里,狭窄的交友圈现状易使老年人与现代社会逐渐脱轨。老年人朋友圈中一旦有人身体疾病加重、去世都会影响朋友圈内老年人的情绪,没有年轻人的老年朋友圈会加重老年人抑郁、低沉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
(2)老年人被重视程度降低
社会对老年人事业的支持程度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反映着老年人群体受到重视的程度。调查发现,多数老年人普遍具有无用感意识,这种无用感不仅来源于身体机能衰弱的影响,还来自于社会外界所传达的信息,社会上人们对老年人的不尊重、对老年人能力的质疑、与老年人沟通减少等方面。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发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心态,其他方面的因素起到间接性影响。由此可以探寻出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途径即为老年人积极心态的形成搭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建辉,吕林,吕牧轩.体育活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杂志,20xx(3):490-491
[2] 张河川,张晓芬,郭思智.独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xx(4):466-467
[3] 王春丽,孙长安,刘洁.老年心理健康障碍原因分析[j].调查研究,20xx(35):159-160
[4] 冯海英.老年人个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xx(18):3579-3581
[5] 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xx(17):3343-3344
[6] 陈昌盛.现代老年心理健康:回顾与展望[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4):78-80.
[7] 傅蓉.近十年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11):104-107
[8] 高艺丹.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科技资讯,20xx(13):249
[9] 杜敏,郭文汇.关于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相关研究的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xx(4):8-10
[10] 段修云.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探析[j].三农探索,20xx(1):48-50
[11] 吴馨献.影响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初探[j].广州科学城中学,20xx:24-25
[12] 张静.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校园心理,20xx(3):206-207
[13] 王嫦娟.上海市独居老人心理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7
作者简介:高杉,1979D,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社区与社会问题。尚祖辉,吉林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
老年人心理健康5
1、感情冲淡法
当家里只剩下“老两口,此时,老人更应关心自己的老伴,两人不仅要常沟通、常交流,做到“体己话唠一唠,“心里事聊一聊,“乐子事摆一摆,通过“话聊进一步密切夫妻间的感情。
外出活动要尽量带上老伴,避免一方外出活动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产生孤独感。
2、爱好冲淡法
可以重拾或是培养新的生活爱好,让自己沉浸在爱好中,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自疗法。可尽快地拾起平日里的各种爱好和兴趣,比如钓鱼、画画、养鱼、打太极拳等。
并根据个人兴趣培养一些新爱好,如旅游、爬山、游泳、打保龄球等。用爱好和兴趣在“空巢内种满笑声,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作息冲淡法
节日期间热闹、和谐、愉快的场面和气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作息状态。
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
4、社交冲淡法
老年人要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在交往中冲淡生活的孤独感。也可以选择外出去探望老友,参加社区联谊会等,用热情、充实的生活内容来填充寂寞和孤独。
二、四种心理有益老人健康
1、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的人更长寿。在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帮助,有益长寿。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议多参加社会组织或者志愿工作。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尽管健康有益,但研究发现,一些长寿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并不怎么锻炼,反而是通过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活动起来更能长寿,比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等。
3、防止过度乐观
过度乐观的人往往没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细心。为了保持健康,小心谨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护,更少从事高风险活动,比如,抽烟、酗酒、吸毒或者飙车等。这些人也会远离有不良嗜好的人群。
4、“好压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讨厌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压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坏压力;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力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产生的压力,就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好压力。 关键一点是,工作必须是你的最爱,而且能让你产生成就感。
三、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老年人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样是很不好的。那么,影响老人健康的不良心理有哪些?快来关注下吧。
1、怕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
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
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2、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
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偏激心理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
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 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4、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5、幻想心理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6、怕死心理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四、老年人吃什么好?7种食物各有益
1、鱼肉有助心脏健康
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却很少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常以鱼肉为食,从而补充了大量的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胆固醇水平,并能预防心律失常,是人类的贴“心卫士。
2、巧克力有利血管健康
在巴拿马附近的一个群岛,同样生活着心脏异常健康的库纳人,他们比巴拿马人心脏病发病几率低9倍,而他们心脏健康秘诀是什么呢?
原因是他们的饮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可可,而可可中含有丰富的黄烷醇,可保护血管机能,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帮助预防2型糖尿病、肾病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适量食用富含可可的巧克力同样促进身体健康。
3、坚果延年益寿
提倡健康生活和素食的美国某团体,研究指出,经常吃坚果的人可平均延长2年半的寿命。
为何坚果有如此神效呢?因为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很好来源,这一点与橄榄油颇为相似,此外,坚果还蕴含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健康物质如抗氧化剂等,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4、橄榄油抵抗老年病
早在四十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研究出橄榄油的神奇作用:橄榄油中的不饱和单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脏病及癌症的发病几率。
现在,人们有了更多的发现:橄榄油中还含有一种功能强大的抗氧化剂——多酚,能帮助人类抵御年龄增长带来的疾病。
5、红酒延缓衰老
适度饮酒可预防心脏病、糖尿病和记忆减退。尽管任何一种酒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佼佼者却非红酒莫属,因为红酒中特有的白藜芦醇能激活控制细胞老化的因子,从而使人延缓衰老,更加年轻。
6、蓝莓保持身体灵活
1999年,一个营养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给老鼠喂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蓝莓提取液,这段时间相当于人类的十年。
结果发现,食用蓝莓的老鼠们在老年以后比普通老鼠具有更好的平衡感、身体协调能力。这也证实了蓝莓中的化合物有助于减轻炎症、缓和氧化损伤,从而提高年老后的记忆力和肢体灵活性。
7、豆腐护肝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6
再婚 有益老年人心理健康吗?
丧偶的老人再婚以后生活会有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感孤独,觉得生活更有意义。这说明重婚可以解决老年人丧偶后在生活、情感上的痛苦与无助。
首先,一个新的老伴可以共同分享、追忆生活的往事、喜怒哀乐,这样可以排除内心的烦恼、焦虑、苦闷忧郁。使内在的情感与外界的刺激达到平衡。
其次,对于再婚老人来说,有人陪伴度日可以消除孤独。白天做些两个人都感兴趣又对社会有益的.事。晚上一起听音乐、看电视;夜深人静时互相体贴、安慰。这样的生活既解决了平时在生病时有人照顾,又给生活带来了乐趣。
所以,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老年人心理健康7
概 述
老化的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情变化的一种特别的精神反应。这种反应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表现复杂而且特别的明显,严重干扰和损害着老年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和其他的功能,让他们很快的衰老让老年疾病特别容易出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让这些老年人变得越来越不健康,那么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步骤/方法:
1.人到了60岁以后,身体会发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体力和记忆力都会下降。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的心理也发生变化,并且带来一些让他们身体的不好的痛苦。让他们每天过的很不开心。
2.老人退休以后,会面对各种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比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状态越来越不好。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他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些。
3.最多见的就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还有就是社会和家庭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这些都是很不适应的,这样的问题出现了以后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最后慢慢的让老年人变得越来没有精神。注意事项:
老年人是一个需要我们很多人关心的一个群体。我们一定要注意他们每天心理因素的变化。通过上面的介绍我相信很多的人已经知道了怎么才能照顾自己家里的老人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老年人心理健康8
【摘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老年人生活的是否幸福,心理健康是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关爱这一特殊群体应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标准和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目的在于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使老年人具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xx)12-295-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有了较足够的重视,但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老年人已成为最缺乏心理知识的群体。据调查显示,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大脑功能的退化,使60-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0%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充分的关注。
1.1 老年人心理特点
1.1.1 性格: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多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1.1.2 智力:记忆力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亲友几天前来看望过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找不到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缓慢迟钝,易出错,否认新知识看不惯新事物。
1.1.3 情绪:30%-40%的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为小事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1.1.4 自尊:老年人特别喜欢周围的人对他尊敬,尤其是儿孙们对他的尊敬,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有时甚至会象小孩一样幼稚,为一些细微的照顾不周而生气,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
1.1.5 孤独:因刚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或无劳动能力,加上与同事往来明显减少,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子女不在身边,又抱病在身,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无价值感,导致情绪低落,易怒、易烦,从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1.1.6 恐惧与悲观:老年人一般都有慢性病或老年性疾病,当疾病较重时,由于对病情不了解,就会出现恐惧、悲观的心理,因过度紧张而引起心理上的消极状态,造成恶性刺激,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1.1.7 绝望:认为自己已老生活前途渺茫,已濒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疗。
2 老年人心理
2.1 角色转变
这是老年人退休后的首要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正常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感受十分明显,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体力劳动有更充裕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足够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离退休干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广泛社会联系,其生活重心是机关和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2 能力转变
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衰退也非常明显,就使得这些老年人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有人还为此而陷入深深苦恼和焦虑之中。
2.3 经济保障转变
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经济保障相对较工作时减少,且自觉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使得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性情也比较郁闷,处事小心、易于伤感,如果受到子女歧视或抱怨,性格倔强老年人常常会滋生一死了之念头。所以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突显出来,因此急需社会热切关注。
2.4 意外刺激
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长寿,但这种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中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对比和深刻矛盾。如丧偶打击、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因此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将导致老年人早亡。
3 老年人心理保健
3.1 针对老年人心理做好保健工作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离退休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全社会方方面面都要关心有关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支持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以期不断提高全社会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意识。
3.2 宣传老年心理保健的重要性;促进全社会对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认识。据调查,我国在进行老年心理保健教育方面的普及水平还很低,城里老人、文化老人还稍懂一些,而在乡下、文盲老人的绝大部分对老年心理保健还属于一无所知。应该说,我们这方面的工作任务还很大,还必须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老年人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的新理念。
3.3 建立健全专业的老年心理保健研讨机构,总结推广科学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组织一些通俗易懂的老年心理保健的专题讲座,介绍一些科学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离退休工作部门等有关组织,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老年心理保健的咨询服务活动。
3.4 倡导全社会人人关爱和尊敬老年人,形成敬老助老的良好风尚,确实使老年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区,无论走到何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独立,都能无忧无虑,心情舒畅地安享晚年。
4 小结
人类自然寿命应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但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现阶段危害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而这些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属“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包括不良情绪、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此类疾病即可大大减少。因此全社会应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及时给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以达到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群体。
老年人心理健康9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如下几点:
一、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二、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三、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四、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五、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六、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能经得起悲伤和挫折。
七、态度和蔼可亲。能知足常乐,能制怒。
八、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九、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坚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学习。
十、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如养鱼、下棋、种花等喜好。
十一、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
十二、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老年人心理健康10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老年人而言,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代老年医学研究证实,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11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xx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使得老年问题倍受关注。并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
目前,老年心理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是心理量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我国在研究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所使用的量表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如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康奈尔医学量表(CM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吴振云等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经信度、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适合国情,题目适中,适用于老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李娟等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为研究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测量工具。另外,有些研究会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胜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场所等人口学资料,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计问卷,如:自编老年人孙辈依赖问卷、自编社会参与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等。访谈法一般与问卷调查结合使用,为编制问卷提供资料。
1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概括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理因素有:年龄、性别、疾病增加、自理能力下降、视听功能障碍、认知老化、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有:生活事件、经济收入与文化教育、婚姻与家庭、体能与文体活动;社会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参与和社会闲暇活动、老年社区卫生服务岳春艳等在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时发现男性好于女性,低年龄组老年人好于高年龄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好于农村老年人,高学历者好于低学历者和不识宇者。梅锦荣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抑郁症状,并且对生活有更大的不满。从以往研究来看,社会支持和体育锻炼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1社会支持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指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主观支持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岳春艳等的研究发现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主观支持的相关性最高。这说明主观情感方面的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而提高社会支持度,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度,对于改善老年人的抑郁倾向尤为重要冈。
1.2体育锻炼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形式多样,如:广场集体舞蹈、太极拳锻炼、健走运动等。坚持广场集体舞蹈锻炼有助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网,参加集体型体育锻炼项口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单独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老化,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保持活力,延缓老化,并且在强健身体的同时可以结交很多新朋友,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谐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很好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老年人只要坚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都会有积极的心理效益。
2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2.1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家庭养老者与社会养老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养老者离开了亲人,亲情纽带作用减弱,天伦之乐匾乏,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养老机构目前具有以下4个特点:有需求的多,想要入住的少;床位多,入住率少;要求就业的多,愿意从事养老护理的少;投入多,收益少。孙颖心等的研究表明,虽然家庭养老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社会养老者,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养老机构更加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管理和设施在不断完善。也有研究表明,敬老院中的老年人不仅在躯体方面得到了关心和照护,而且在强迫性症状、焦虑、敌对等心理问题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结构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社会养老功能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2.2知识老年人人到老年,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无用、没有价值了,因而变得消极,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但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老年人,仍然会适当的参加一些工作,进行人际交往,这将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保持。陈天勇等的研究表明,高学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并且显著高于常模回。老年大学学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由此可见,老年大学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新知识,还能够为老年人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优良的内部和外部生活环境。
2.3空巢老年人民政部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生病也无人照顾,情感慰藉更是无从谈起。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相对于非空巢老年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中绝对空巢老人的状况更加需要关注。相对空巢老人尽管不与子女住在一起,但是在同一个城市,联系较方便,而且可以经常相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空巢的消极作用;而绝对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难以及时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照。
2.4离退休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内容、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原本忙碌的工作生活可能被无所事事取代,因此可能会出现“离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孤独、失落、抑郁和烦躁等负性情绪,有的伴有食欲不佳、睡眠不足和容易疲劳等不适。约三分之一的企业管理者在退休初期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某些群体的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表现良好,如:高校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文化水平高者一般从事脑力劳动,当他们退休后大多仍继续读书,学习,适当的参加一些工作,因此情绪会保持良好。与未参加书法绘画练习的退休老年人相比,参加书法绘画练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网。
2.5代际关系与老年心理健康在家庭生活中,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是影响老年父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对于老年父母而言,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逐渐缩小,亲情对他们的影响更加重要。积极的代际关系有助于老年人提高生活满意度,提升自尊感,提高幸福感;而消极的代际关系会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痛苦、孤独感,甚至会导致老年人自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儿防老的中国传统观念正逐步减弱,这必然对老年人产生冲击,产生心理不平衡或心理失调。
2.6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据卫生部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慢性病。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打针吃药,注意饮食,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情,处处受到限制。身体疾病会导致老年人低落、烦躁等情绪,降低心理健康水平。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与患有白内障、腰椎间盘突出和骨关节病等非心身疾病患者相比,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非心身疾病患者。
2.7失能老年人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并且有逐渐递增的趋势。居家不出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出现卧床状态,并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养老护理员短缺,专业程度低,使失能老年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增多,并且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张国琴等的研究表明,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老年人群,而且失能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低于正常人。失能老年人的机体活动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范围缩小,加之日常生活受限,因此对自身健康的自我评价较差,产生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而且漫长的功能恢复过程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随着时间的延长,失能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将逐渐减少。
3展望
3. 1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目前,对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省会城市,农村老年人的研究比较缺乏,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研究几乎空白。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城市老年人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差。而且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匮乏。总的来说,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形势更加严峻,需要得到高度的关注。
3. 2老年漂问题。老年漂是指为了帮子女照顾新生儿,被迫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离开了熟悉的亲戚和朋友,甚至离开了陪伴几十年的老伴过上了分居生活的老年人。老年漂的出现在我国是一个必然,如今的上班族工作忙,压力大,妇女不能做全职太太或者雇佣保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漂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庞大,这个群体面临着医保、社保、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目前关于老年漂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3. 3充分考虑和利用社会资本,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根据关国社会学家Thomas F Brown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来探讨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可利用的社会资本。为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可利用的微观社会资本有社会支持、组织参与和信任;可利用的中观社会资本有卫生服务机构、慈善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可利用的宏观社会资本有政治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开发利用老年心理健康中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卫生资源压力,在有限的卫生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我国现存的和展望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第一,定期开展老年人健身比赛,如乒乓球比赛,使老年人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增进友谊,提高老年人的精神面貌。第二,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健身娱乐、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临终关怀融为一体,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家园。第三,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增速快、高龄人口比例大的地区成立老年协会,即养老服务协会,由公办或民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组成,以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能够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老有颐养”。第四,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员和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护理水平,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护理理论、老年心理、职业道德、养老形式、政策与法规等方面向参加培训的护理员和服务员进行系统介绍,对卧床老人的生活照料技能和技术护理进行培训,为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生活提供专业服务保障。第五,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高龄、空巢、独居、特困且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体育等服务,采取上门照料或者日托的服务形式,让老人能够平安、健康、幸福养老。
随着我国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深入,获取更多老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尤其是特定群体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资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老年问题,进行积极的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切实可靠的资料,以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确保老年群体的健康、幸福、和谐、稳定,也是确保我国继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保障。
老年人心理健康12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
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
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
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13
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85%的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着老年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加速着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1、精神创伤:
老人退休后,会面临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等。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2、衰老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的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甚至会出现因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的情况。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烦恼、恐惧心理。
3、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胸豁达,知足常乐。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长寿老人往往都性格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对现状很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练书法、听音乐、观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人老了,空闲时间多了,老年人可借此多学一些东西,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四,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这样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有重要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1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荆门市城区内随机抽取老年人样本,此次调查共计240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根据基本情况调查的项目具体包括:
(1)居住地:城市150人,农村71人;性别:女性115人,男性106人。
(2)婚姻:有配偶148人,丧偶73人。
(3)是否与子女同住:有111人,无110人。
(4)年龄:64以下57人,65岁~69岁之间73人,70岁~79岁之间68人,80岁以上23人。
(5)学历:无47人,小学83人,初中53人,高中18人,大专9人,本科及以上11人。其中在婚姻状况这一项目上,还有未婚与离异两项,因为调查中这两项人数所占比例太少,就只保留了有配偶与丧偶两项。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问卷内容包括2部分。
(1)采用一套基本资料问卷,包括10道小题,涉及年龄、婚姻、学历、职业、业余爱好等内容。
(2)SCL-90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测试者可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1]。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个体。测验目的: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测试结果评定: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此外还有附加项目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评分方法:分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
2.调查方法对荆楚理工学院参加公选课《老年心理学》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统一培训,于20xx年3~5月在荆门市城区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调查与指导,问卷当场收回,对于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现场询问答卷并予以记录。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整理并剔除缺失资料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p<0.05时,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时,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
二、结果
(一)总分与因子分的分析
按全国常模结果[3],总分超过70分,或任一因子超过1分,可考虑筛选阳性,说明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检查。本次调查荆门市221名老年人的总分均值达到了94分,超过70分。各因子分中有5项因子的分数均分超过1分,属于阳性,他们是: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其它,还有人际关系这项因子的均分也达到了0.96的分值,接近1。从总分与阳性因子分来看,荆门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与全国老年人相比较,荆门市老年人普遍存在躯体疾病,在心理层面存在一些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行为,还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同时伴有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扰也比较明显。
(二)老年人各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1.性别、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不显著在差异性统计分析中,性别、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这三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基本无差异,这些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不显著。
2.居住地、学历、年龄、兴趣的广度四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显著在差异性统计分析中,居住地、学历、年龄、兴趣的广度这四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与老年人躯体化、抑郁、偏执、恐怖和敌对这些因素之间有高相关。
(1)不同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住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在躯体化及抑郁两个因子上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F(躯体化)=10.032,P=0.002;F(抑郁)=7.503,P=0.007),p<0.01,两项因子平均分都大于1分,属于阳性水平。数据表明老年人都有明显的躯体化和抑郁问题,躯体不适,疾病多发,在心理层面上很容易产生抑郁、无希望、无助和无能为力的感觉,而这些身体不适和心理的抑郁感农村老年人要比城市老年人更严重,差异显著。在偏执因子得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偏执)=5.389,P=0.021),p<0.05,城市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能比较全面地分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想法,而农村的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更易表现出片面、固执,或倾向于钻牛角尖的状态。
(2)不同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历老年人在偏执这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偏执)=2.548,P=0.029),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随着学历的提高,心理健康指数也在逐步地提高,学历越低,心理健康问题越明显,如无学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最多,平均分大于1,属于阳性,同时大专学历的老年人在这个社会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心理困扰,但并未影响其心理健康。
(3)不同年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老年人在抑郁、恐怖、偏执这三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抑郁)=3.500,P=0.016;F(恐怖)=3.837,P=0.010;F(偏执)=2.910,P=0.035),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年龄段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年龄越大,抑郁分数就越高,更多地表现出无望、无助和无能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恐怖因子的分数也在逐渐提高,怕外出、怕去公共场所、怕人际交往、怕乘坐交通工具等,而70岁~79岁老年人的心理恐惧感在四个年龄段中是最强的,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恐怖因子分数相比于70岁~79岁老年人的得分有所降低,但总趋势还是在上升(见图6)。偏执因子得分在老年人中也随年龄的增长有提高的趋势,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多的会表现出固执、片面。(4)不同兴趣广度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因兴趣广泛度不同老年人在敌对这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敌对)=3.262,P=0.022),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兴趣越广泛,心理就越健康,而没有任何兴趣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反而要高于只有单一兴趣的老年人
三、讨论
荆门市老年人的量表总均分为94分,超过全国常模24分,说明荆门市老年人的健康存在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进入老年期,很多躯体功能会有明显的减退,而躯体功能的减退导致老年人更易受各种疾病的困扰,思维和行动也会有明显不如年轻时的感受,此时更容易觉得自己无用,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形成抑郁的状态;老年期生活中发生严重生活事件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龄阶段都高,老年人会因为恐惧疾病和死亡而产生焦虑。退休后收入减少,意识到经济的窘迫也会使老年人产生焦虑,严重的焦虑会影响人的正常睡眠和饮食,进而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不同地区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存在差异。城市老年人在躯体化、抑郁、偏执这三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这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与医疗水平和保健机制有关。城市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机制比较健全,医疗水平较高、看病方便、确诊率高,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普遍了解,由此带来的疾病困扰相比于农村老年人就少很多;而农村医疗和保健机制不健全,易导致农村老年人躯体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2)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关。城市老年人在这两方面的生活都比较丰富,大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城区中的社区活动、老年大学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外界和人的交流也较多,接受的信息多,生活水平较高;农村的老年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明显的要低,易导致抑郁、偏执。
(二)学历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历的高低对老年人偏执心理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笔者所列的学历分为6种状态:无、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总体上说,心理状况中的偏执因素随着学历的增高而越来越低,学历越高的老年人看问题做事情更倾向于全面综合的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较高。学历越低,老年人思想行为越偏执,这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学历低也即受教育程度低,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增进健康,躯体疾病进而诱发心理困扰。
(2)学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经济独立能力,进而也易因此产生片面的判断思维。
(3)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农村老年人获取资源的途径很少,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当面对问题的出现时会倾向于较为偏执。
(三)年龄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恐惧、偏执三个心理特征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在刚进入老年期的老年人,上述的负性心理增加明显,其精神活动有一定波动,以后随年龄增加,除恐惧性在79岁之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之外,波动趋势趋于平缓。这可能与老年人逐渐适应角色和环境,对生活的要求降低满足现状有关。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患病数目和种类增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从而使老年人开始退出角色或丧失角色,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老年人产生抑郁、恐惧、偏执等心理改变,使老年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和患病后得到的医疗照顾日趋下降,也是老年人心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兴趣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兴趣的广泛度对老年人产生敌对情绪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兴趣越广泛,敌对情绪就越少。到了老年阶段,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主体角色转变成了依赖角色,工作角色转变成了家庭角色,重心已经不是工作,很容易产生衰退感,而此时能顺利适应这种角色转变的老年人大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经常参加兴趣类活动可以继续让老年人有成就感,情绪状态比较平和。还有一些老年人则完全回归家庭,虽然没有具体的兴趣,但是他们大都帮子女操持家务、投身于家庭、带儿孙,由此也能让一些老年人顺利适应老年期的角色转化,这种传统的中国老人的生活状态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无兴趣的老年人敌对情绪反而要低于只有单一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的原因。还有很多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兴趣又很少,社会角色的转变没有相应的衔接,就很容易出现不适应老年生活现象,进而出现敌对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这就需要老年人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激发老年人的多种爱好和兴趣,避免负性心理的产生。
四、结论与建议
荆门市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扰,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同时兴趣的多与少也成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个尺度,兴趣越广泛,心理健康状况越佳。前文的研究结论,为有效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依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老年心理健康,强化为老年人服务,努力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充分运用市财政建设资金的同时,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心理危机干预与社区、农村老年心理救助等特殊优惠甚至免费政策。加强老年工作人才培养,如社区心理指导师,仿照大中小学每个学校都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模式,在社区按一定比例配置相应数量的心理指导师,统一培训上岗,保证专业水准,继而保障服务质量。其二,以社区或老年服务站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以教育为主的讲座,以解决共性问题为主的团体咨询,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实施心理安慰的个体咨询等。也可开展面向更多老年人的心理热线,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情感护理中心等。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立正确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观念,从社会到家庭,从子女到自身,使老年心理保健成为常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主动适应能力,学会求助。不仅追求“健康老龄化”,还要追求“积极老龄化”。其四,丰富社区、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满足老年人高层次需求。在社区和老年服务站,开设书法、绘画、音乐等培训班,丰富老年生活情趣;组织老年人学习养生知识、老龄知识等;让一些高素质的老人参与社区青少年德育教育,在与下一代互动的过程中,真正发挥社区满足老年人的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和老有所为等需求的作用。一个社会懂得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赡养,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老年人的世纪,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强心理卫生工作,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老年人心理健康15
淡泊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人生的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也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更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不战而退。
善良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扶贫帮困;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轻松。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宽容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帮你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陷入悲伤、烦恼、痛苦之中,让人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关知识
老年人健康方案(15篇)
心理健康的作文(通用38篇)
个人健康管理方案(通用11篇)
心理健康讲座通用12篇
老年人健康咨询活动总结范文(通用14篇)
心理健康观后感范文(通用27篇)
小班健康游泳教案(通用15篇)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老年人健康管理年度实施计划(六篇)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案(8篇)
心理健康讲座培训通用12篇
网址: 老年人心理健康15篇【通用】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08840.html
推荐资讯
- 1发朋友圈对老公彻底失望的心情 6121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4002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78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400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314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3018
- 7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709
- 8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524
- 9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83
- 10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