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最全《婴幼儿辅食添加指南》请查收!

最全《婴幼儿辅食添加指南》请查收!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14:40

宝宝辅食添加,是每位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每天都有很多新手妈妈问,有关宝宝辅食添加的问题,小欧今天就做了一份详细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供宝妈们参考。

辅食添加时间

关于辅食添加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满6个月起添加辅食;欧洲的建议是17~36周之间,纯母乳喂养6个月是理想目标;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则是4~6个月之间。

综合来看,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最早4个月,最晚不过6个月

如何判断是否可以添加辅食

No.1挺舌反应消失

大多数小于六月的孩子,在家长尝试喂食的时候,舌头都会把食物往外推。通常我们将这种动作叫做挺舌反应。当婴幼儿的挺舌反应消失,才可以顺利的喂辅食

No.2对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大人吃东西时,宝宝会盯着看,并且会伸手拿;更有宝宝会看着大人吃东西时,嘴巴不由自主的张合,这也是给宝宝添加辅食的一个信号。

初次辅食添加什么

对于第一口辅食,可以是铁强化米粉也可以是红肉泥,关键是“富铁的泥糊状”食物,当然铁强化米粉对妈妈来说更为方便。

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铁强化”三个字,而不是自己家里用大米研磨出的米粉。无论是铁强化米粉还是红肉泥,都是富含铁的食物,是为了满足宝宝对铁的需要。

宝宝接受第一口辅食后,就应该尽快引入更多的食物,丰富宝宝的“辅食库”。尽快引入也不是毫无规律的,一般要遵循以下三条辅食添加原则:

No.1每次只新增一种食物

丰富宝宝“辅食库”时,妈妈们要切记每次新增的食物应该是单一食物。单一食物可以很好的判断宝宝是否对这种食物过敏,是预防食物过敏非常重要的措施

只有当宝宝几种食物都分别添加过,并且消化吸收良好时,才可以将这些食物混合喂养。

每次新增一种食物时,都要观察宝宝的胃肠道是否耐受,通常来说就是有没有呕吐、腹泻、出疹子等过敏症状的发生。谨慎起见,妈妈们可以在2-3天多次喂养该食物后再确定宝宝能否接受,之后再引入其它食物。

No.2由稀到稠、由少到多

同样一种食物,根据宝宝月龄不同,做法也不同。

食物的性状应该从泥糊状(红肉泥、米粉、菜泥)-半固体(烂糊面、红肉末、软碎菜)-固体(水果粒、菜粒、红薯块)。

除了辅食的性状要循序渐进,每次新增一种食物时,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喂养。

先试喂一小勺,尝试2~3次后,宝宝如果不排斥,那接下来几顿便可以逐渐加量。初开始添加米粉时,一定不要过稠,要细滑,这样宝宝才好接受。

切记每次新增一种辅食时,给予少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填饱宝宝的肚子,而是为了观察宝宝对这个新食物能否接受,有没有发生过敏症状。

要不要加调料

辅食制作时,可以加少量食用油,但不建议添加盐、酱油、味精、鸡精、蜂蜜、醋、酒、芥末、胡椒、咖喱等调味品。

如果通过调味料来增加食欲,宝宝日渐会对调味料产生依赖,口味变重的同时,肾脏的负担也会加重,而且成年以后患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所以1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添加任何调味料,即使1岁以后的宝宝,也建议清淡饮食。

添加辅食的四个阶段

根据宝宝大致的月龄和口腔处理食物的主要方式,我们大致把辅食添加分为四个阶段,大家在制作辅食时可以参考。

No.1第一阶段(6月龄)吞咽期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基本还是整吞整咽(舌头前后活动吞咽食物),食物通常需要制成柔滑的泥糊,稠度参考十倍粥/七倍粥向五倍粥(软粥)过渡。

No.2第二阶段(7~8月龄)蠕嚼期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舌捣烂(舌头上下活动碾碎食物)+牙龈咀嚼,食物通常需要制成稍厚的泥糊,稠度参考五倍粥(软粥)向四倍粥(硬粥)过度。

No.3第三阶段(9~10月龄)细嚼期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牙龈咀嚼,辅食为质地软烂的(5mm左右)碎块,稠度参考四倍粥(硬粥)向软饭过度。

No.4第四阶段(11~18月龄)咀嚼期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牙齿咀嚼,辅食为质地软烂的(10mm左右)小块,稠度参考软饭向成人食物过度

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不要让宝宝一直只吃细腻柔滑的辅食,也不要让宝宝一下子就吃粗糙大块的辅食,辅食质地的变化要循序渐进,品类要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宝宝全面摄入营养,为以后的健康喂养打下良好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
【健康讲座】婴幼儿辅食科学添加及辅食的制作
婴儿辅食添加与制作.ppt
婴幼儿家庭安全知识指南.docx
婴儿辅食食谱大全 添加婴儿辅食时间表
婴儿几款辅食食谱 婴儿添加辅食的方法
【科普营养】这4点!辅食添加,最新版美国膳食指南再次强调!
婴儿应如何科学添加辅食
婴儿要添加什么辅食才好?

网址: 最全《婴幼儿辅食添加指南》请查收!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1081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