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如何协同发展?专家建议要建好“入口社区”
从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现在,我国已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地1万多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但因为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存在的大量社区人口,也使我国自然保护地工作更趋复杂。
昨日,在一期线上“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的研讨会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张德辉表示,解决好自然保护地和社区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是解决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发展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长期目标之一。
社区共管是重要方式,但目前社区参与能力不足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希武认为,如何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地管理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改革需要重点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据他介绍,全球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地都涉及社区的问题,自然保护地的设立和建设使得原住居民遭受了生计依赖丧失、生计方式受阻、生计范围受限等影响,导致社区与自然保护地之间出现空间竞争和利益冲突。
“尽管我国世代相传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乡土知识和行为规范,在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人口众多,加上自然保护地多数分布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压力大、阻力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张希武说。
在他看来,社区共管是实现冲突化解和利益共享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效果。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过程中,已开展了大量社区共管工作,但当前社区共管实践中,普遍存在轻视乡村和当地传统,政府部门、管理机构多采用经济补偿方式,虽短时间奏效,但可持续性不强。
此外,许多保护地建立了社区共管组织,但当地社区参与的程度不深,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社区参与能力不足,导致当地社区在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生态保护项目主任华宁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刚刚闭幕,达成了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与目标,这其中就包括通过保护具有生态代表性、连通性和公正治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与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确保到2030年全球30%的陆地与海洋得到有效的保护与管理。“中国在建的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就是具生态代表性的,也是旨在保护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与多样性,保障国家公园内与周边人的福祉的。‘共建共管’正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在不断摸索的治理模式。”
珲春市作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在2021年5月,被选定为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同发展试点市。会上,珲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林波介绍了珲春市通过开展国家公园社区参与项目,引入社区力量共同打击盗猎的例子。刘林波称,这项举措不仅解决了耕地周边和集体林区的猎套问题,还增加了当地社区居民的工资收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了保护地和社区协同发展。这也使珲春市区域内目前虎豹种群成倍增长,数量和密度居全国之首。
作为生态保护的缓冲区,要把“入口社区”建设好
“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社区里的特例,国家公园社区有里边的、有周边的,入口社区处在国家公园的附近,交通便利,以服务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钧介绍,国际上普遍将入口社区作为国家公园社区系统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并致力于完善政府与社区的合作共管模式。
1998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定义为毗邻国家公园或其他保护地的城市或镇,这些城镇通常是游客进入公园的门户和必经之地——游客们在这里露营或住在这里的酒店,在镇上就餐和购物,了解公园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入口社区与国家公园在组织管理、发展目标、土地利用、形象展示、居民构成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张玉钧认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建设可作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缓冲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除了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为国家公园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以外,还能够助力区域的联动发展。
“我国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类型以农村社区为主,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能够依托国家公园提供的动力来源,发展人地和谐的生态产业,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以点带面推动周边社区发展。 ”张玉钧说。
对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国家公园进程中的入口社区建设路径,张玉钧建议首先应明确入口社区的定义和设立条件要求,其次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入口社区发展规划。在管理原则上,入口社区也应实行严格的生态系统保护,以确保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通过提供公共设施等方式,使入口社区具备完善的国家公园服务功能。还应建立共建共管制度以解决土地资源管理权属和使用方式的冲突,促进国家公园与入口社区共同发展。
调动全民积极性,做到惠益于民
2019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首次系统阐述了全民共享机制。“我理解的全民共享是实现全民公益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全民共享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作为一种国民福利游憩的机会,让公众能够充分参与,把全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激发自然保护的意识,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副秘书长闫颜说。
她从资金保障、生态补偿、经营管理、社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了国家公园全民共享的机制和路径。她认为,国家公园全民共享是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的共享,它也兼顾了当代和后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留国家重要的自然遗产以实现世代传承。另外,也兼顾了国内和国际,除了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共享我国的保护智慧、保护方案,积极为全球自然保护贡献力量。
闫颜告诉记者,在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投入仍然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自然保护地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全民共享机制是方法,是路径,更是目标。她也提到,社区治理是全民共享的重要内容之一。
会上,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谢屹以延边州珲春片区为例,介绍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的一些研究发现与思考。研究团队在珲春地区选取了51个村的534个农户,结合实地调研和政策梳理,厘清了选定社区的社会经济特征及资源利用情况。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野生动物保护、限牧禁猎等方面的认识水平较高。
谢屹表示,为进一步加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社区的协同关系,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和谐共进,建议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速种养产品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完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拓展农户保护参与渠道,并提升国家公园社区工作能力与体系建设。应重点扶持发展生态体验、当地特色手工艺制造等产业,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公共品牌。在严格控制规模、有限度新建配套设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住所和生态环境监测设施,提升体验的同时,惠益于民。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张彦君
相关知识
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发展
浅谈我国社区康复中心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建设?
大武口区:家庭医生与社区“微网实格”联动守护居民健康
寒山社区:“党建+健康”,共绘健康社区“新画卷”
以健康社区建设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建设健康社区 呵护居民健康
“联动社群、睦邻共建”社区睦邻节活动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家门口”的服务 上海已建成141家社区康复中心
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docx
网址: 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如何协同发展?专家建议要建好“入口社区”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14174.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20
- 2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682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18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77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72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48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1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16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1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