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芳:心理学视野下的“单独二胎”
1月16日浙江省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全国首个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省份,随后全国各省份也陆续正式或计划实施。半年来,是否生二胎以及家庭面对两个孩子等问题成了许多家长们关心的话题,并持续发酵。许多父母已经计划或已经孕育着第二个孩子,可家中独子抗拒父母生二胎的新闻却接连爆出:诸如离家出走、不想上学、要扔掉未来的弟弟妹妹等抗议行为时有发生。显然,“单独二胎”政策下父母的心理准备和对第一个孩子的心理关注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湖州电视台采访了我市资深临床心理治疗专家,中国心理网、沟通网创始人,中华心理学会秘书长,湖州心助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心理督导史金芳老师。
笔者整理了采访内容,分享如下:
记:我省“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由此而带来的改变,史老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史:是的,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中国妇女报》曾经对7、8岁的孩子有过一个调查,说九成孩子都拒绝要个弟弟妹妹。在媒体上也能经常看到家中独子抗拒父母生二胎的新闻,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焦虑到不想上学,有的甚至扬言要把未来的弟弟或妹妹扔进河里。在我们的日常心理咨询门诊中,也经常遇到类似问题的求助者。我觉得重视这个问题,给予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学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同胞竞争”,说的就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微妙关系。不管是父母的爱,还是个人的表现,有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孩子之后,他们之间必然会有比较和竞争,关键是要父母去妥善平衡其中的关系。
记:那针对这个问题,父母要和第一个孩子怎么沟通呢?
史:简单地说就是生二胎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在我的心理学团队里有几位心理咨询师是小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她们也时常向我反映当学生听说父母计划生第二胎的时候,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些孩子们普遍担心父母的爱会被人分享,会被剥夺。比如他们说:“如果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会不会不那么疼我了?会不会不象以前那样喜欢我了?”事实上心理学家曾有研究发现,在小宝宝出生后,母亲投注在老大身上的感情和注意力的确会减少。孩子的占有欲是很强的,同时敏感程度也十分高,二胎的出生势必会分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所以这种潜在的敌对心理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压力,这种压力远比父母感受到的要强得多。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而无法疏通后,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甚至引发悲剧。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忽略他们的心理感受,也不要简单地把他们的威胁话当玩笑。我的团队里还有一位湖州交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是双独家庭,有两个儿子,他分享说很早以前就告诉老大要老二的计划。这样老大就会有玩伴不孤单,而且还能给将来的弟弟或妹妹做老师,保护和照顾他们,让老大明白做哥哥或姐姐是一件非常光荣和有责任感的事情。后来,老大接受的很好,也很喜欢并懂得照顾弟弟。所以生二胎是需要提前和老大沟通商量,并及时做好引导的。工作做好了,才能预防。不过上个月我接的一个咨询倒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来访者是单独家庭,从计划到怀胎一直和老大有沟通,老大对母亲肚子的弟弟或妹妹十分喜爱,甚至还会和父亲一样去听听他的心跳,但五个多月时突然羊水破了,不得不做引产。来访者痛彻心扉的同时,最不能面对的却是老大的期待和任性的哭泣。我想这个意外的个案也提醒我们在引导和沟通上度的把握。
总之,生二胎的父母一定要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千万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要尽量事事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会因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减少,老大原本得到的爱和温暖并不会改变。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生二胎是爸爸妈妈自己的事情,并且是一件好事,因为弟弟妹妹是爸爸妈妈送给他的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可以通过照顾布娃娃、带他和小伙伴玩耍等方工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老大喜欢弟弟或妹妹,要让老大了解父母对他的爱是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生命而减少,他原本享受的爱和温暖并不会改变,他的生活只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让他的情绪渐渐正常化。孩子出生后,父母需要注意维持家庭情感的平衡。有些老大表面看上去很懂事,在小宝宝出生后,他们甚至还会帮忙碌的父母一起照顾小宝宝,但事实上孩子的心里未必是真正快乐的。孩子的心灵有时非常敏感,他们都需要妈妈的拥抱和一个爱的承诺。父母千万不要在老二出生后,就忽略了老大。父母应尽量做到事事公平,实事求是对待孩子。平时教养中,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要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比如给小的喂奶,也把大的搂过来,不要让他们有差距感,进而觉得父母有偏向。当孩子产生排斥情绪时,要表示理解;当孩子还不能完全接受时,应适当接受孩子的坏脾气。再比如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就给老二买一个新玩具。即使其中一个孩子老是犯错,也要抓住机会表扬他、肯定他;要确保两个孩子的心理平衡,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爱,千万不能出现偏爱或情感倾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当孩子发生冲突闹矛盾时,如果父母出面干涉,无原则偏帮小的,老大肯定不服,等父母走开,就要报复性欺负小的;而对于有些很逞强的老二,家长更不能一味地护着,这不但会让老大产生心理不平衡,更会滋长老二逞强的性格,加深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如果老大已经懂事了,可以让其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来,例如让其为弟弟妹妹喂辅食等,从而培养同胞间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有人陪伴,所以不会孤单。有时,也可以特意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互助能力。父母还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让孩子们参加某项活动,在陌生的环境中,让两个孩子体会团结互助的力量。另外,父母也可以告诉老大,以后爸爸妈妈老了,如果多一个弟弟妹妹,就有两个人一起照顾父母,可以减轻他的辛苦。
记:嗯,看起来父母的心态也很重要,会不知不觉的影响第一个孩子,那父母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史:政策出台后,我们在沟通网上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有66%独生子女中愿意生二胎;学历越高,经济实力越强,生二胎的意愿也越强;男性想生二胎的意愿是女性的两倍。可见想生二胎的单独家庭是占大多数的,但7、8岁的孩子又都是不愿意有弟弟、妹妹的。这就让这些父母们内心里有了焦虑和犹豫。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很多年前研究过的“独生女子”的问题,一般来说独生子女从生下来就被“4+2”包围着,习惯了所有人以自己为中心,缺少分享的习惯和能力。家长若把精力过多投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忽视了对老大的关心,老大就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就会将父母不再爱自己的责任推到弟妹身上。而对于这种“失宠”的感觉,年纪较小的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而便会展现在行为上。例如他们可能会变得爱发脾气、不讲道理、时常哭闹或爱黏妈妈;有些孩子则会出现退化的行为,也就是恢复到小时候的模样,例如他原本已经不尿床了,如今又开始尿床;或者又开始要求用奶瓶来喝牛奶。其次,孩子也可能会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例如故意捣蛋,或趁父母不注意时,偷偷地打骂弟弟妹妹。这个独生子女问题其实也表现在父母方面,因为是单独家庭,所以父母中一定有一方也是独生子女。本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也一样会因为自幼宠溺而容易自我中心,会因为无力承担两个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而容易发脾气,并且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家庭培养出的父母在处理自己的多子女家庭的时候也是没有经验和容易矛盾的。我们常说孩子的问题99%都是父亲的问题,是父母问题在子女这面镜子上的投射而已。那么作为准备生二胎的父母,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孩子沟通好之后,还要计划好生育的时间,更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维系。比如在时间上可以选择在孩子3~6岁的时候,自理能力逐渐提高的时候再去计划生二胎,这样父母才能腾出更多时间去照顾更小的孩子。心理学认为,如果年龄差别小于18个月,第一个孩子不会嫉妒,因为他还没有理解发生了什么;如果年龄差别2岁,孩子间的竞争就非常突出;而孩子4~7岁的时候,求知欲变强,并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对周围人和事满怀好奇心。在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要保持情绪和教育引导方式的稳定性。有些父母在生二胎的想法上存在分歧,有些父母因为生二胎的问题导致和上一代关系紧张,导致情绪和心态上的变化。我有一位来访者就是这种情况,她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因看管不慎遭遇车祸夭折了,几年后生育了一个女孩,因为是农村户口,是可以再生二胎的。由于工作很忙,加之内心总还有阴影,所以她并不想生二胎,但是迫于丈夫和婆婆的压力,又不得不考虑二胎。所以很焦燥,总是担心生下来自己没时间带,而婆婆带的话又担心婆婆年龄大了带不动,也看不牢。经过十多次心理咨询后,她才终于放下心结,和丈夫一起计划二胎,也才终于有了生二胎的各项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
记:你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看待“单独二胎”政策呢?
史: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孩子的教育、成长来说,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二胎”比“独生子女”要“利大于弊”。独生子女在享受着最大的家庭资源,也存在许多心理上的困难。独生子女天生就是一人,不需要竞争便得到父母的全部的爱。在生物进化中,没有经历竞争的孩子的能力往往弱一些。在成长中,独生子女往往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的关心太多,而且这样的关心很可能转变为一种溺爱,独生子女往往缺乏严格的制度感。独生子女还要经常忍受孤独感。许多家庭常常将假期中的孩子独自反锁在家中,有时还会酿出一些意外。这些孤独感会影响到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有的孩子从小就缺乏交朋友的兴趣。到了社会上,一些独生子女很难适应从家庭的中心地位落到社会的低层地位。心理的失落和对挫折的恐惧会造成孩子回归家庭,变得社会退缩。到了父母的老年,独生子女还会承担独自照料父母的任务,因为没有人为他们分担,巨大的家庭养老责任会让他们苦不堪言。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研究了出生的秩序对孩子的性格影响,他的研究证明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对成长更有利。两个儿童同时的成长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兄弟姐妹的存在,既是多了一个玩伴,也是多了一个竞争者。在彼此的玩耍中,彼此的竞争中,可以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彼此的分享和责任,这一点是独生子女天生所缺乏的。即使发生了兄弟间的矛盾,也会教育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冲突。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多一个人替自己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即使碰到人际的困难,也会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不再孤独。当到了父母的老年,他们一起承担着替父母养老的责任。即便到了自己人生的晚年,也有着自己的兄弟姐妹相互照应。所以,不断增多的“二胎”将慢慢的改变目前教育的格局,缓解家庭压力,促进孩子更加自信的适应社会。
相关知识
深圳单独二胎知识汇总(网友提供)
二胎真的值得吗?那些我们忽视的健康真相!
探讨二胎政策开放背景下大孩心理问题及心理疏导
龙田金秋专家二胎知识普及
我国胎教的历史发展历程
二胎知识普及 龙田金秋专家问答
推荐:2024小学生寒假阅读书单(1
科学孕产:“大龄妈妈”生二胎须知
4.2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有爱不孤独"系列活动温暖启幕
瘦金体
网址: 史金芳:心理学视野下的“单独二胎”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16554.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842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26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2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77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7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53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1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1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5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