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100问(17) 原创 王维洁 洁姐育儿信箱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幼保健院 王维洁 主治医师
91、宝宝一块头皮不长头发是为啥呢?
答:宝贝出生后不久,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宝宝头、颈部,尤其多见于头皮上出现境界清楚、隆起的圆形小结节,淡黄色至灰棕色,有蜡样外观的皮疹,局部无毛发生长或长有稀少毛发。这是什么呢?这种皮疹的名称叫做: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是皮肤中皮脂腺异常增多所致的增生性疾病。不用年龄时期皮疹呈现不同的表现,儿童期表面光滑;青春期皮损肥厚呈疣状,有密集乳头瘤状隆起;老年期有些皮损失呈结节状增殖。
儿童期皮脂腺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家长注意观察,随着年龄增长局部皮疹表面发生变化请及时皮肤科就诊手术或激光等治疗。
92、宝贝生了“水猴子”怎么办?
答:儿保门诊中大月龄的婴儿皮肤上会出现局部皮肤上累似小乳头状肤色凸起,宝宝有时会搔抓,数目会越来越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皮肤病变称为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上海话俗称“老鼠奶”,病变的外形就像老鼠的小乳头,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儿童以颈、背、面部、四肢、臀部多见。
本病是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形丘疹,呈灰白色或珍珠色,中间有个小凹陷,微痒,软疣的数目少则3~5个,多则数十个,散在分布而不融合、微痒,通过搔抓可自身播种,即沿着搔抓处及周围产生更多新的软疣。
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有这种皮损表现请儿童皮肤科就诊、早期治疗。防止宝宝搔抓引起自身传染,幼儿园或集体生活需要隔离,衣物消毒、洗浴用品分开。
93、家长觉得孩子的粪便有异常,怎么给孩子正确粪便化验检查?
答:微博和门诊中经常有家长拿着宝贝的尿布和尿布湿内排泄物照片给医生看:“医生,你看一下宝贝的粪便正常吗?看着有奶瓣不消化,有粘液是肠炎吗?”“我家宝贝为啥大便是绿色,气味有点酸味,是着凉了吗?”家长对孩子的粪便有疑问,最简单的方式是化验一下粪便!
粪便取样和送检要求:粪便化验需要取两小时以内的新鲜粪便,选家长认为可能异常的粪便部位(有粘液、脓血、奶瓣的部位),放入干净容器内(清洗干净的药瓶、保鲜袋等),不要包在尿不湿里送检,这样粪便中水份被吸收没法取样,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94、宝宝尿液检查有大学问!帮宝宝留尿检查有啥要求呢?如何帮宝宝接尿呢?
答:门诊中遇到一位三个月宝宝反反复复发烧好几次,医院检查治疗但是总反复,医生建议化验一下尿液,结果提示孩子包茎引起反复尿路感染导致发烧,所以尿液化验可以了解孩子有无尿路感染、有无肾尿路疾病等,家长需要正确方法留尿。
需要留中段尿:清洗外阴后,排尿前面的尿液排掉一点,防止存在尿道口的细菌污染尿液标本,留中间段的尿液进入指定尿杯或干净容器中送检化验。
接尿和储尿的容器:干净无污染,医院里有专用的留尿杯和储尿容器,尿杯留好尿储存在专用有盖的容器内:家里留尿可以选择清洗干净的空药瓶或保鲜袋,送检时注意盖好盖子或把保鲜袋袋口扎紧。
送检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拉完尿直接化验,如果留尿到化验大于两小时容易环境、空气等原因污染影响检查结果,尽量1小时内送检化验。
家长认为给孩子留尿是个大工程,能不能尿布里挤出尿来化验呢?
新生儿和6月龄以内的小婴儿:泌尿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排尿间隔比较短,每次尿量比较少,留中段尿就会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在奶后帮宝贝清水清洗屁屁,让宝贝躺着或由一位家长抱着打开尿布,用干净的容器接尿,接尿时家长可以嘴巴里发出“嘘嘘”声或打开水龙头让孩子听听水流声音,促进孩子排尿,留中间段的尿液。
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这个月龄婴儿脊柱逐渐出现腰曲来促进宝宝完成“坐”的脊柱支撑。宝宝可以坐稳时,家长可以尝试把尿。
在孩子喝完奶、喝水后等半小时左右,先帮孩子先用清水清洗屁屁,家长取坐姿,宝宝坐在家长腿上,把宝宝的屁股架在家长的大腿上,家长双手托住宝宝大腿,分开宝宝大腿,另一位家长用干净的容器接尿,接尿时家长可以嘴巴里发出“嘘嘘”声或打开水龙头让孩子听听水流声音促进孩子排尿,留中间段的尿液。这样就不会影响宝宝脊柱发育,又容易留到无污染的尿液样本。
95、宝贝2岁讲话出现结巴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治疗呢?
答:当孩子的年龄已经满了一周岁之后,会通过一些简单的音节,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说的词语也更加丰富,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会说话不流畅,出现口吃,可能是生理性口吃期。
家长需要了解口吃可能产生缘由:在孩子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发生改变,或者遇到特殊情境后,突然出现口吃,家长要早发现早注意,改变可能因素,进行早期家庭心理疏导。同时,家长的争吵、愤怒、西斯底里等负面情绪最好不要经常表现在孩子面前;突发事件后要注意和孩子多聊天和玩耍,让孩子忘却让他产生恐惧和惊慌的因素。
家长错误的应对可能会让孩子生理性口吃变成病理性哦!正确应对可以使生理性口吃期快速度过!
1、忽略疗法:当孩子出现“口吃”时,家长不要“急”!好多家长一味制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不要这么说话”、“重新讲一遍、慢慢讲”、“这样讲话妈妈不喜欢”家长的这些话语看似在纠正孩子的“结巴”,实际上这样强调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你的言语是在告诉孩子不要和不可以,同时让孩子产生恐惧讲话和自卑心理,孩子越想表达却越恐惧表达。
作为父母要学会忽略,在孩子口吃时,家长要学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急于及时纠正,当做孩子没有口吃一样交流。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2、转移疗法:家长要注意在孩子讲话出现“结巴”时,学会转移和孩子交流的话题,或改变交流的方式,分散他的注意力,陪孩子玩耍和唱歌,巧妙地转移可以让孩子避免尴尬地交流。此外,建议经常让孩子听听儿歌、童诗、童谣等,妈妈和孩子一起跟着音乐唱歌、念儿歌能增加孩子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