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7日 03:00

移动医疗( m-Health) [1]的概念首次以“ 无线电子医疗”的形式提出。之后无线通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可穿戴的用于移动医疗的系统逐渐普及。谓移动医疗,就是把移动计算技术、医学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医疗服务。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 对移动医疗的定义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嵌入式设备、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的体系非常庞大,组成比较复杂,从行业角度来分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行业或者人群参与:一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了远程交互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通道;二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提供了各类生理传感器模块以满足具体的医疗需求;三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大中小型医院这些传统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有远程医疗资源需求的患者,包括患有慢性病或者需要健康监护的老年人,都是移动医疗的直接使用者。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TD-LTE”高清、移动、无线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过治疗的 “黄金半小时”;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随时请大医院、大医生进行远程会诊;社区医疗信息平台,可以用短信、彩信、WAP、呼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预约挂号等服务。移动医疗当今正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MobileHealth (移动医疗)在刚刚结束的201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吸引了诸多与会者的眼球,甚至包括了知名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包括NTT DoCoMo、 AT&T以及沃达丰等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也纷纷进军这一领域。

让医疗服务“随手可得”

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是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医疗服务,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

为公立医院改革“添把火”

2010年10月起,国家卫生部决定启动全国近百家医院和部分区域的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卫生部领导在公开场合表示,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信业的下一座“金矿”

移动医疗对于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等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是一座“金矿”、一项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咨询公司Parks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仅美国市场,与无线配件、应用等相关的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在2011年有望翻一番,达到13亿美元。   

对于运营商,可以借助与SP的收益分成,变单纯的“管道工”为“智能管道”。例如,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就给出了“智能管道”的一个范例。2010年,NTT DoCoMo的“智能管道”平台,让用户和各种专业医疗和保健服务提供商共同拥有了一个符合标准的、安全可靠的生命参数采集和分发平台,从而架起了用户与医疗保健机构沟通的桥梁。而在收费模式上,运营商代收费模式值得借鉴。如卡塔尔电信就专门为用户设置了一个MobileHealth(移动医疗)账号,以便用户支付移动医疗费用。   

对于医疗器材制造商,无线宽带网络、RFID芯片与传统诊疗设备的全新组合,让传统诊疗设备跳动了一颗“智慧心”。美国的GE公司2009年就研发了一种名叫“Vscan”的手机式超声仪,在中国市场的前期测试中反响相当好,“就像现在的血压仪、听诊器,医生手中拿到这个超声仪,可以一下提高好多信息辅助诊断”。   

对于SP们,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也让他们在这杯移动医疗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中国有家医疗网站“好大夫”,在线推出了完全免费的iPhone客户端。截至目前,好大夫已经收入全国3100多家正规医院、26万余位大夫,通过手机,可以检索到包括所有常见疾病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大夫的相关信息,患者可浏览检索到当地医院介绍、科室介绍等相关信息,也能查询到大夫的简历、出诊时间等,甚至可以查看患者对该医生的打分评价……

目前在全球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可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无线语音、网络呼叫、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可以说,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因为移动应用能够高度共享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并使系统更具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移动应用的另一个显著贡献是减少医疗差错。在对病人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护理人员交接环节的失误,以及在发药、药品有效期管理、标本采集等执行环节的失误。据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每年有超过1500万例的药品误用事故在美国医院内发生。为了避免这些失误,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地得到和确认患者的医疗信息,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病人,进行正确的治疗。

作为移动医疗产品,在硬件方面,测量数据用于对身体健康情况的判断,甚至会应用于临床,所以测量器械一定要是专业的医疗器械。涉及到健康的事儿都不是小事儿,测量的每一个数据都要确保准确。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与多年的研发经验,并不是电器或手机厂商通过转型就可以模仿生产的。在软件方面,如何实现对用户健康的系统管理,怎样的分析图表更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这也只有长年与医疗机构有共同研究背景的企业才有这样的实力进行研究开发。移动医疗产品不单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而应该是融合了硬件和软件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但是,前景虽好,时至今日,移动医疗行业还没有出现一个可以称之为成功的商业模式,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典型商业模式与构建设计策略分析报告》中的企业商业模式的来看,由于参与者还相对较少,在商业模式的构建上也各有侧重和亮点,但总体上仍表现出盈利模式不清晰、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较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尤其是移动医疗应用企业)等。根据成功商业模式的评判标准,需要具有创新性、盈利性、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而目前国内的主流移动医疗企业大部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低成本的手机及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明显为这种医疗概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移动通信技术始终坚持以下发展方向:小型化、速度更快及成本更低。这些特点在软硬件的应用、网络访问、标准及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未来也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现在,大量的服务都可以通过更加统一、快速且便宜的带宽接入实现;网络也具有很强的能力,覆盖范围更宽。这些都对推进mHealth应用的持续发展并超越简单的单向数据服务模式提供了条件。   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统计,目前约有64%的移动电话用户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预计到2012年,所有边远地区的居民将会有一半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移动电话的普及,为使用移动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提供了关键的基础。   据业界人士预测,仅以中国为例,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十亿元人民币,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直接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

       目前我国移动医疗市场中体征数据的监测和诊断仍然主要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或者传感功能来实现。但无论从设备检测的精度、诊断疾病的类型和范围、以及穿戴的便携性上来看,智能手机跟专业的可穿戴医疗设备相比都有明显的差距。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信运营商凭借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对移动医疗市场的不断介入,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包括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有望在未来5年进入高速增长期。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调查表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其中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规模约为47.7亿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从2012年的20%提高到2017年的101.2%,可穿戴设备占整体移动医疗市场的比例也有望从2012年的22%增加到2017年的38%左右。

       监测和诊断服务将占到移动医疗市场65%的市场份额。我们看好具备无线技术或正在进行移动化创新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制造商进入移动医疗产业链,逐步替代智能手机履行监测和诊断的职责,并从中获益。在大量需求的推动下,为可穿戴医疗设备提供传感器技术的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会。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移动医疗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前景一片光明。

移动医疗在我国却受到一定的局限性:3G网络的不给力、互联网带宽限制的影响、以及基层医院设备落后均不适合我们开展移动医疗。

国外移动医疗的发展是建立在私人医生的基础之上,随便一个电话,简单一个email就可以解决除手术外的常见疾病。而我国患者群基数很大,尚处在一个看病难的时期。国内医生每天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浪费在接打电话、收发邮件的时间上,更不用说那些医学前辈需要从新学习电脑了。

另外,国外的移动模式是建立在医生一对一的基础上,患者预约排队能够相当的有秩序。当然我国的医生也是一对一的诊疗模式,但前提是一个患者只有仅仅几分钟的诊疗时间。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移动医疗带来的便利,但是程序的开发者也当考虑我们身处的环境。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医者轻松,患者受益的和谐环境,但就目前来说移动医疗只会越帮越忙。总之一句话,在没有解决患者就医难的条件下,移动医疗,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第一,医生的客户关系管理。美国的兽医都有CRM系统,而中国还未起步。这有利于帮助医生把自己的病人管理得更好,为病人或为医生增加价值。

第二,病人的慢性病的管理。中国的慢性病人超过三亿,这个人群就已经大到可以相当于一个顶级的互联网产品的量级了。可以从任何一个慢性病里面,拿到上百万的用户,活跃、专注的用户,看病是病人的刚需。具体产品可以让用户管理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帮助。专注,用户规模上去后,社会和商业价值就将体现出来,很多的企业就会来追着你。

第三,医院信息系统的移动化。中国的电子病例做得不是特别的好,据个例子,某医院的信息系统开发花一千万,每年花一百万维护,因为电子病例系统宕机,医院一天不能开业的情况。如果这事出现在互联网企业,责任人第二天就不用来上班了。因此,基于云端,非常实用,好用,开发和维护成本不高的移动化应用就能找到机会,前期可以从私立医院和诊所开始突破。

第四,微信应用。如果微信上有一个医疗细分领域的“杜杜”,就是杜蕾斯的微信账号那样,天天可以来帮助用户解释诸如糖尿病等细分领域,聚集了有刚性需求的用户后,就能产生商业价值。

第五,病人的实时的监测。如通过移动技术,实时监测的心率、血压,甚至是电解质等,能够帮用户预测未来的疾病,这个在临床上有意义的数据。

相关知识

移动远程医疗手机版
十大移动医疗APP有哪些
拥抱风口浪尖上的移动医疗
移动健康医疗器械的介绍与展望
AppScrip:美国移动医疗APP使用状况的研究
移动医疗与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管理
移动医疗APP,家庭健康管理的新工具
移动App的新趋势:医疗,健康,健身行业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和移动医疗正在推进制药及医疗保健行业发展
国内首个远程移动医疗系统在沪上线

网址: 移动医疗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2384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