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无法完全替代教练,
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将非标内容标准化,
并弱化“人”的因素。
健身行业的零售化进程,推动了健身内容的爆发。而健身内容的春天,本质上是新中产人群对消费升级的追求。
科技健身:
高效健身 + 去“人”化 + 数据驱动
「科技健身」泛指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练,提升用户健身效率的解决方案。其核心的优势为:
✔ 引入新技术手段,提升单位时间健身效果
✔ 弱化“人”即教练的不稳定因素,提升服务的标准化与一致性
✔ 天然具备数据优势,便于实现个性化的健身体验
基于以上三点优势,「科技健身」现阶段的主流形态有两类:
✔ 以EMS电脉冲为代表,利用新型设备提升用户健身表现与效率的黑科技。
✔ 以虚拟教练为代表,基于大数据与AI为健身行业赋能的软硬件产品。
EMS电脉冲健身 + 虚拟教练
EMS电脉冲健身
(Electronic Muscle Simulation)
EMS 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人体大脑生物电信号,将中低频率脉冲电流导入到运动神经,通过调控脉冲电流的强度、频率、间歇时间等因素指挥肌肉协同工作,达到减脂塑形的目的。这类健身体系最早应用在医疗康复领域,后逐渐延伸到健身市场。
EMS 这类业态最大的卖点是“电击20分钟 = 健身两小时”,即用极短的时间实现传统健身方式下两小时的健身效果。
在20分钟的训练里,电脉冲能够高效激活与刺激指定部位的深层肌肉群。一改过去用户利用各种健身器械与小工具主动寻找肌肉发力位置的模式,以精准的被动的电刺激加上主动的对抗性动作完成对全身肌肉群的训练。可以说,一台占地1~2平米的 EMS 设备相当于一个50平米自带各类器械的健身工作室。
一般来说, EMS 的训练内容对运动量以及动作的要求均不高,主要以拉伸、深蹲、高抬腿等基本动作配合正确的吐纳。
简单的说,EMS有着耗时短、学习门槛低,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降低了培训教练的门槛。通过设备使用手册的学习与培训 ,教练在1个月内可以完成整个EMS 体系的培训。
从商业层面分析,由于 EMS的训练体系只需要“1人+1设备”,它对场地的大小、环境、健身工具的要求并不高,从单店模式上看,EMS 会比24小时健身房规模化复制能力更强。
虚拟健身
相比 EMS 依靠黑科技在设备层面为行业带来新的健身体系与方法论,人工智能与健身行业的结合将会长出一个新的产品形态 —— 虚拟教练。
虚拟教练包含:
以线上为主,通过获取用户多维度数据标签,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精准训练方案。
以线下为主,通过融合多种AI算法,利用传感器或摄像头等硬件方案,实现健身动作的监督与纠正。
虚拟教练的核心价值在于:可低成本规模化复制,比教练更懂用户。
第一类虚拟教练代表公司是近期宣布获得 1.27 亿美元 D 轮融资的 Keep 。
AI 在 Keep 的落地场景目前有两个:在app上利用大数据和算法进行智能分发,实现千人千面和精准推荐;在跑步机等硬件上搭载传感器等技术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标准度并采集数据,进而更有针对地提供运动指导方案。
科技“教书”,教练“育人”
科技的引入能否为线下健身业态带来改变?
我们可以先把视角投向教育行业。
健身与教育极其类似:市场极为分散、重体验、强调优质内容、产品非标、规模化复制困难。过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资本的助推以及AI的应用,教育行业已经为健身行业提供了模板与启示。
所以,科技在未来一定能够部分替代教练授课的职能,通过自适应的方式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方案。但是健身的过程是痛苦且反人性的,它比教育更重视体验感与氛围,健身需要大家一起坚持、共度难关、教练在一旁大喊着激励、好身材的同伴在身边刺激自己、一面大镜子毫无保留地暴露身材的不足和展示进步,这也是人们去健身房健身、参加团操课的重要原因。
标准化、高效的内容体系固然重要,但“健身氛围”与“教练参与辅导”同样不可缺少。所以不难理解,Keep 要成为健身领域的巨头,线下是注定要啃下的一块骨头。
科技健身将会成为主流健身业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将承担提高坪效、优化人员结构、吸引人流以及标准化健身内容的职能。
而健身教练将如未来的老师一样,从过往的“重”教书“轻”育人”逐渐过渡为“轻”教书“重”育人。
未来,最合理的健身业态会是:你来到离公司或离家最近的健身房,健身房被分成不同功能区,有夜店风的团操区域,有私密性极好的私教区域,也有如EMS一般的各种提升运动技能的黑科技设备。
每天的授课内容由机器决定,授课则由机器为主,教练为辅。通过大屏幕与多个深度摄像头,机器通过语音以及可穿戴设备实时校准用户的健身姿态。而教练主要的工作则是研发优质的健身内容、陪伴学员以及管理店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