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症
概述
由于肠道菌群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 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 多见于老年人及婴幼儿 症状一般几日内会渐渐缓解疾病定义
肠道菌群失衡 (imbalance of gut microbiota)又称肠道微生态失衡,主要是指由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活性变化或菌群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
肠道菌群失衡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稀水便或黏液便,有时带有脓血)、腹痛、腹胀等症状。其病因与年龄、环境、饮食、药物、免疫状态、胃肠动力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临床常见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人群,多见于老年人和婴幼儿。但国内外关于此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
疾病类型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正常微生态的失调。根据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病特点,可分为比例失调、定位转移、自身感染三大类型。
比例失调
是指肠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或被抑制而消失,非定殖菌增多,引起感染症状。
定位转移
又称易位,是指肠道细菌及其产物越过肠道黏膜屏障向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肠外组织迁移的过程。
自身感染
因各种原因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机体感染。
病因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复杂多样,一般认为是一种或多种因素促使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转移和生物学特性上发生变化从而染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药物、饮食、年龄、肠道动力异常及免疫功能障碍等。
基本病因
正常情况下,肠道各菌种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一旦受到宿主及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因素
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及抗肿瘤等药物的应用,将会抑制或促进部分肠道菌群生长,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这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最常见的原因。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年龄因素
肠道菌群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增加,肠道抵抗能力下降。 婴儿的免疫力低下,也容易罹患本病。
肠道动力异常
正常的肠道运动具有清除细菌的作用,小肠动力障碍时,食物推进速度减慢,细菌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免疫功能障碍
肠道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例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缺乏,肠道细菌会因失去监控而过度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症。
其他
化学制剂、辐射等均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此外,多种原发疾病也可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包括: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肝脏疾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精神疾病、肿瘤等。
诱发因素
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有益定殖菌被抑制,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常见的诱发因素。此外,手术、外伤、化学物品、应激状态等也可诱发肠道菌群失调症。
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表现为腹泻(稀水便或黏液便,有时带有脓血)、腹痛、腹胀、肠鸣,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液检查可发现水电解质紊乱、低白蛋白血症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典型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按照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程度,可以分为三度。
一度失衡
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菌群组成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为可逆性改变,去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
二度失衡
又称局限微生态失衡,不可逆,在临床上可有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腹泻、腹痛等,去除病因后仍维持菌群失调状态。
三度失衡
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肠道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临床表现病情急且重,甚至出现休克症状,多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伴随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很多因素导致的一个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腹泻、腹痛、呕吐、发热、消化不良、消瘦、或水肿等症状;当持续腹泻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水分丢失过多,将出现休克症状。
就医
本症以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别是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即有可能发生本症。当患者怀疑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症时,应及时就医。
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根据主要包括:
病史中具有能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因素。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实验室依据:如粪常规检查、粪便菌群涂片或培养检查等。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
就诊科室
最常见的就诊科室是消化内科。部分患者需治疗原发疾病可到其他专科就诊。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包括大便隐血试验,涂片查白细胞、红细胞、未消化的食物等,可以判断是否伴有肠道感染及消化道出血;而涂片查粪便细菌、真菌及大便细菌培养可以分析菌群类型及数量。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验,有助于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鉴别诊断。
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必要时行胶囊内镜等检查,可以直观观察消化道情况,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内镜下常可观察到,患者肠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分支模糊不清或消失;同时可用内镜取活检并吸收肠液进行检验和培养,明确菌群类型及分布。
鉴别诊断
肠道菌群失调症需与其他肠道疾病(食物中毒、旅游者腹泻、感染性腹泻)进行鉴别。临床中常需要完善粪便检查及内镜检查排除上述疾病,进行鉴别。
食物中毒
此类患者常有致病源接触史,常见致病源包括:化学药物、重金属(砷)、杀虫药、毒蘑菇、过期的食物等。
食物中毒患者,常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对其近期食物进行毒物分析、粪便检验分析与肠道菌群失调症进行鉴别。
旅游者腹泻
患者近期常有外出旅游、活动经历。旅游者腹泻85%是由细菌性病原体引起,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是其最常见的病原体。此类腹泻常与服用带有病原体的水或食物有关,发病急且重,可以对其进行粪便分析予以鉴别。
感染性腹泻
包括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种类多,需要进行粪便检查及内镜进行鉴别。
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病因复杂,常需要进行综合防治,主要治疗原则包括:
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诱发因素。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合理应用微生物调节剂,如活菌制剂等。患有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患者如果能尽早接受治疗,能显著改善腹痛、腹泻症状,加快该病的康复。
一般治疗
祛除诱因,包括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使用、肿瘤放疗等。适当补充水分及盐的摄入,纠正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应积极补充营养,保证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强肠黏膜局部屏障防御功能,防止细菌易位。药物治疗
止泻药
止泻药种类繁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选用。常用包括以下几类:
双八面蒙脱石散、碱式碳酸铋、医用碳等,主要作用保护胃肠黏膜。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可以减少肠蠕动,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生长抑素、消旋卡多曲等,可以抑制肠道过度分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微生态制剂
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元及益生菌(活菌制剂)。益生元是一种营养物质,能刺激特定生理性细菌生长繁殖。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等活菌制剂,可以补充肠道菌群,调节菌群平衡。
微生态制剂通过与致病菌争夺肠黏膜的黏附点,参与构建防卫屏障,抑制条件致病菌繁殖与生长,可调控肠道菌群的平衡,且可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目前研究显示粪菌移植适用于难辨梭菌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
治疗原发疾病
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肝脏疾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精神疾病、肿瘤等,及时纠正菌群的微生态环境失调。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菌群分析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或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症及耐药菌株的扩散和传播。
手术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多采用保守治疗。除原发疾病合并有严重外伤、肿瘤、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特殊情况,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不可能精确地揭示现代微生态学的内容,但中医学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医学。中医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祛邪扶正”治则与微生态学者提出的“矫正生态失调,保持生态平衡”的微生态调整概念有相通之处。中医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前沿治疗
合生元,是微生态制剂的一种,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制剂,或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生物制剂。
预后
轻度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祛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出现明显腹痛、腹泻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的患者,常不能自愈,需要尽早接受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当患者出现严重呕吐、腹泻、脱水、电解质失衡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防病情进展出现休克症状,危及生命。
并发症
当肠道菌群失调症未得到及时治疗时,患者往往会因持续腹泻,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低白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若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患者将出现休克症状。同时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得不到纠正时,致病菌过量繁殖,内毒素产生增多,将引发内源性感染及内毒素血症等并发症。
日常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是因为各菌种及宿主间的平衡被打破所引起。除原发疾病治疗及药物治疗外,患者生活管理及日常锻炼对重新建立菌种与人体间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进行饮食调理、规律作息、身体锻炼等。
家庭护理
当患者在家中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症状时,可酌情服用益生元及益生菌药物,同时需注意患者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避免生硬、辛辣、生冷食物。腹泻症状明显时,视病情选择服用止泻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按时按量用餐,不暴饮暴食。起居规律,不吃油腻夜宵,不熬夜晚睡,减轻精神压力。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除红豆、绿豆等粗粮外,木耳、海带、菌类同样富含膳食纤维。食用富含益生元类食物,如洋葱、大蒜、姜黄、豆类等食物,能够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食用富含果胶类食物,如苹果、山楂、香蕉等,此类食物能为肠道有益菌提供能量,同时抑制致病菌生长。禁止吸烟,禁饮酒、咖啡、浓茶,禁食生冷、辛辣类食物,少吃不易消化、刺激性食物。及时补充水分,保证盐分摄入。积极锻炼,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日常病情监测
定期复诊,遵从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尤其需注意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的使用。患者可以记录大便情况,如颜色、大便量、黏稠度、成形情况及便中是否带血等,评估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咨询医师,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特别注意事项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症状为腹痛及腹泻症状,很多患者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常盲目使用止泻药物。
而止泻药治疗属于“治标”治疗,不“治本”,它可以减少排便的次数、排便量,以及与排便相关的症状(如腹痛),但不能逆转肠道菌群失调症。所以在应用止泻药治疗的同时,对因治疗不可忽视,以免贻误病情。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功能锻炼有助于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预防和治疗。
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液质的患者,当需要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的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同时配合使用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
参考资料
[1] 刘慧, 孙涛.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 20(03):468-471. [2]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2016版)[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06):621-631. [3]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 王兴鹏.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治疗建议[J]. 中华消化杂志, 2009, (5):335-337. [4] 吴国琳, 余国友, 范小芬, 等.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份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09):134-136. [5] 孙英姿等, 人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现状.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22): 第5313-5314页. [6] K Tremellen KP. 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ta (DOGMA)–a novel the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J]. Med Hypotheses, 2012. [7] Y Furusawa YO, S Fukuda TAE, Nakato G. Commensal microbe-derived butyrate indu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olonic regulatory T cells[J]. Nature, 2013. [8] Vemuri, R.C., et 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gut dysbiosis and related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 antibiotics, probiotics or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Benef Microbes, 2017. 8(2): p. 179-192.以上内容由杨红教授参与编审
相关知识
肠道菌群失调平时饮食如何调节?
猫狗肠道菌群—“主子们”的健康新领域
早期饮食塑造肠道菌群
人肠道产甲烷菌与肠道健康
养菌生活(轻松告别老、胖、累!医学博士、明星调理师夏梦,中医调节肠道菌群开山之作!)
Nature首次证实:节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增加致病菌
腹泻的原因、症状、调理改善:助力肠道健康
健康新知|低碳饮食减重的决定因素竟然是肠道菌群?
益生菌: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肠寿=长寿!
剖腹产vs顺产?什么在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
网址: 肠道菌群失调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27450.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10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11
- 3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445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71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65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43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47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13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1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