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治疗肥胖和慢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王佳仪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启动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专家表示,要通过营养干预治疗肥胖,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种指标帮助判断是否肥胖
超重肥胖,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影响社会经济负担的民生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7.9%,18岁以上的居民肥胖率为16.4%。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体重管理的一大目标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肥胖,是很多慢病的根源。”庆阳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韩文彪表示,“肥胖对于儿童和成年人有不一样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讲,肥胖会影响生长发育,尤其会影响性早熟、心肺功能以及免疫力。”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缓解“健身去哪儿”难题;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医学上,评价是否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身高以米为单位),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标准: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韩文彪介绍,儿童肥胖的诊断和成年肥胖的诊断是不一样的,根据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儿童肥胖的诊断会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BMI标准,如6岁男生BMI大于16.4为超重,6岁女生BMI大于16.2为超重,12岁男生BMI大于20.7为超重。
“BMI只是初筛,营养门诊中还有更多指标配合判断是否肥胖。”韩文彪表示,“肥指脂肪,脂肪超标;胖指体重,体重超标。胖不一定肥,也许是壮,肥不一定胖,也许是肌肉减少的瘦子。胖是肥的基础,胖往往导致肥,但肥不一定导致胖。肥胖,一定得肥,不一定胖;胖不一定引起健康问题,但肥迟早会引起健康问题;胖了一定要重视,要预防转为肥,既胖且肥就要及早治疗了。”韩文彪建议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脂肪、肌肉含量,能更精准的诊断肥胖。
四点因素阻碍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究竟难在哪里?专家表示,主要有4点因素在阻碍体重管理。
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有的人喊着减重,却越减越重,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有的人过度节食,缺乏碳水、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必要摄入,引起代谢减慢、紊乱;或为了保持饥饿感,耗尽意志力后,反而容易吃得更多;还有的人选择倍受追捧的所谓的瘦身食品,有时反而更易让人长胖。
二是运动方式不科学。有的人仅依赖单一的运动方式减重,短期内能看到一定效果,但长期下来,身体逐渐适应这种运动强度,进入“平台期”后,效果就会逐渐降低;有的人由于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一次性消耗大量卡路里”后就难以坚持,很容易出现反弹。
三是天生“易胖体质”。有研究显示,人的胖瘦,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比例为40%—70%。有的人可能因为天生具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占了每日能量消耗的“大头”,因此,不怎么锻炼也不会发胖;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天生新陈代谢速度慢,更容易积累脂肪;还有的人受“贪吃基因”(FTO基因)的“操控”,难以抗拒高糖、高脂肪食物的诱惑,增加了体重管理的难度。
四是越累反而越胖。对上班族而言,工作负担过重时,“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指数就会相应升高,此时大脑会发出信号,不断提醒身体补充能量,从而导致摄入过多;有的人久坐办公,日常能量消耗本就较少,熬夜加班又导致“饥饿素”快速增加,使得胃口大开吃夜宵,于是形成了“过劳肥”。
体重管理是“打持久战”
对于肥胖诊治,首先要寻找肥胖的病因,比如甲状腺功能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就会引起肥胖。生长激素的积累,生理作用是降解脂肪、增加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于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脂肪不容易被降解,蛋白质也不容易被促进合成,新陈代谢减慢,肥胖概率会相对升高。
韩文彪介绍,此外,还要做鉴别诊断,原发性肥胖居多,但是继发性肥胖也不可忽略。以原发性肥胖思路诊治继发性肥胖,通过营养指导,并加强运动行为纠正,没有解除病因,治疗也不是有效的。除此以外,肥胖并发症也应进行同步评估,要排除脂肪肝和胆囊性疾病,还要做呼吸睡眠监测、肝肾功能检测,以及检测有没有蛋白尿、肾功能受损、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血糖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等并发症。
“要治疗肥胖,共有3个方案,一是生活方式干预,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基础方式进行干预;二是药物治疗;三是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核心和基础,药物治疗是手段,手术治疗是救命。”韩文彪介绍了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CL),TLC是肥胖慢病精准干预,第一步是全面评估,通过生活方式测评、人体成分检测、连续血糖监测等手段,找出肥胖的原因和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第二步是明确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减重目标,包括减重速度、健康指标改善、行为习惯改变等。第三步是制定方案,结合目标和身体状态制定包含饮食、运动、行为和心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第四步是互动干预,营养师全程在线,观察减重情况、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随时答疑解惑。第五步是行为重塑,不良生活习惯被改善,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建立健康记忆。
韩文彪表示,TLC的干预特色是科学系统的评估、精准的仪器检测、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全程监督指导、健康指标改善和生活方式重塑。“TLC干预不只是减肥,而是一整套的慢病管理和干预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和行为。减重只是干预效果之一,更重要的是健康改善和生活方式的重塑。”
韩文彪介绍了一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一个月里,男孩体重从62.8千克减至57千克,肌肉重量由20.6千克减至19.6千克,脂肪重量由24.1千克减至19千克。因肌肉量少,第二个月调整营养干预策略,体重从57千克变为57.8千克,体重没有减少。但改变了身体成分,肌肉重量从19.8千克变成24.1千克,肌肉明显增加,达到正常值标准,脂肪重量从19.0千克变成14.5千克,脂肪进一步减少,体重变化不大,但是男孩明显瘦了很多。在控制体重或减重的过程中,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和调整膳食结构非常重要。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更强调平衡膳食,应该在膳食能量推荐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即吃饭八分饱。在减重的过程中,推荐选择小份食物,脂肪的能量占总量的20%—30%,蛋白质占15%—20%,碳水化合物占50%—60%。
专家表示,有的人把减重视为“紧急任务”,希望在短期内能取得显著效果,甚至为了快速瘦身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殊不知,这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实际上,体重管理,重要的是建立一种长久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保持热量“收支平衡”。虽然“管住嘴、迈开腿”已经被说了无数遍,但注意饮食、积极锻炼的确是体重管理的关键。一头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每日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一头要增加身体“活跃度”,通过规律的运动来消耗热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或者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还可以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如选择步行或骑行来代替开车等,这些都有助于“燃烧卡路里”。
另一方面,树立持久“战斗”意识。体重管理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习惯,而不是依赖速成的方式。可根据个人体质、生活实际,来设定合理目标、制定运动计划,并持之以恒的执行。同时应放平心态,健康减重。注意食物的热量,但不必陷入“卡路里焦虑”中;关注体重秤上的重量,但不必被数字所捆绑。体重管理是慢慢又漫漫的一段路,需要持续前行。“通过营养干预治疗肥胖和慢病,我觉得最大的获益就是重塑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远期获益的。”韩文彪说道。
《中国食品报》(2024年07月17日03版)
(责编:王佳仪)
相关知识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肥胖慢病患者的最佳选择!
前沿解读|《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重磅发布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重磅发布!
生活方式减重法远离腹型肥胖
肥胖是一种病,得治!超重/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
精准营养于疾病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肥胖是种病,得治!肥胖会有这些危害!
打破肥胖认知错位,早干预降低共病风险
【健康真相知多少】肥胖可诱发多种慢病病,如何科学减重?
医学营养疗法:通过个性化饮食建议和干预来管理疾病
网址: 营养干预治疗肥胖和慢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27678.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842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26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2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77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7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53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1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1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5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