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疫情防控缓解后的心理调适

疫情防控缓解后的心理调适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7日 20:51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国家、政府履行人民生命至上的宗旨,为14亿中国人民坚持严防死守整整3年,我们似乎习惯了扫码、亮码再通行的方式,也习惯了张嘴弯腰配合核酸检测,每个人的动作越来越标准,连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这种熟能生巧。但随着病毒特性以及对人体致病影响的种种变化,国家政策也随之调整,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为之,只是一个时间契机,契机到了便水到渠成。

14亿人,在国家政府羽翼护佑之下安全度过了3年,而在此形成的心理安全感,会不会因为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呢?如果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想以此科普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疫情防控政策变动后,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

一、焦虑与恐惧等负面情绪

首先疫情防控力度的减弱,加上我们对新冠病毒肺炎过度解读,亦或者3年来的长期相关信息积累让我们产生焦虑情绪。其次便是担心被感染后的不确定性引发强烈的恐惧情绪。

二、人际交往模式能力改变

现在已经出现了谈“新冠”色变的情况。难以想象,我们身边经过的人可能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接触的朋友、同事甚至是亲人都有可能是核酸阳性者。在这种人际环境之下,我们难免产生孤独和不被需要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遵守防护措施,保持距离,避免接触,难免产生疏离之感。长期以来可能会萌生拒绝社交的心理。

三、人生观念的改变

当然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更懂得珍惜和感激;更加重视亲情和友情,更渴望亲密的联系;有的人在疫情期间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观。相信疫情过后,很多人会去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世间万物都在改变,包括疫情,包括我们的生活、习惯、关系等等,我们要适时适应,不断调节和强大,唤醒积极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1)自我宽容,善待并理解自己,允许消极的状态存在,不对自己批评、指责。2)认识到自己的消极状态是自我经历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出现,且孤立无援的。3)静观其变,科学而清醒地对这种消极负面情绪作出判断,不夸张,不逃避。
    不合理的想法是产生精神压力的重要来源,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发生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紊乱,一夜白头不是空穴来风。过高的精神压力也引起过度焦虑,身体免疫功能也会受创。不合理思维方式可概括分为三类: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认清了三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后,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境,努力保持平常心;对事物尽可能地给予客观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适时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与家人或朋友聊天,这些都可以使自己得到放松。

我们要尝试增加自我掌控能力。无力感源于无法改变,我们常常因为失去自我掌控而情绪低落甚至颓废。先把无法改变的暂且搁下,先做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比如管理我们的身体。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开会吃饭主动间隔就坐,保持一米线,减少一些不自觉的触摸动作。通过管理身体,管理自我的行为,产生确定感,我们内心也会更加安稳。

在疫情中,人们的对照物是过去那个平静有序的生活。但紧接着,我们的参照物可能会变成我们习惯了严管严防又相对安全的生活。无论哪个时期如果去不合理参照可能都是糟糕的。可是,如果你的参照物是地震、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如果我们去参照俄乌战争中饱受战火荼毒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的人们,也许你对现在的生活,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我们要学会改变参照物。

最后,我们要竖立信心,我们还有选择的自由,还有强大的祖国、负责任的政府。当外界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这种选择正会给你带来一直缺少的控制感。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在接下来的非常时期里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不要忘记还有我们,心理工作者一直与您在一起。我们的心理咨询专线:057587271000

相关知识

疫情期间 孕产妇要做好心理调适
疫情环境下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道外开展防控疫情心理健康疏导工作
陆林:疫情后精神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
疫情期间,孕产妇心理调适指南→
中国科学报:疫情后精神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
焦作市开通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热线
疫情防控调整会不会太快?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音乐与心理健康:情绪的调节与压力的缓解

网址: 疫情防控缓解后的心理调适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36814.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