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8日 00:48

郭宗莉:“会客厅”栏目连续刊登了两期关于“高质量亲子陪伴”的专家访谈,引起了许多父母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四位妈妈做客会客厅,共同交流对于“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的看法,探讨在家庭教育情境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乐妈妈:两期关于“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的内容切中要点,改变了我以往总是认为“要求”和“说理”才是“教育”的误解,很受启发,并且使我认识到亲子关系关键在于两个字:一是“陪”,父母跟随孩子,陪同孩子做适合他年龄发展特点的事情;二是“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仅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也能通过与孩子互动,不断反思自己,实现父母的自我成长。

西西妈妈:可乐妈妈说得很贴切。我看了两期的专家访谈,同样很有触动。父母在长期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用一以贯之的适当方式回应孩子发出的信息,尤其是孩子无助时发出的信息。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明白父母是随时可期待的且态度是连续一贯的,进而感到始终有人照应他,自己值得被关爱。

小天妈妈:我和两位妈妈有同感,但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我感到还是有压力的。我会在陪伴的时间、陪伴的态度、建立亲子关系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我把握不好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常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我回答了他,但他仍不满足,刨根问底地要我解释。虽然我尽可能地回应,但辨别不了这些零散问题的教育价值。

嘉嘉妈妈: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常常和孩子一起阅读科普类的图画书。刚开始,他会觉得新奇、有兴趣,但他的好奇只局限于提问和回答,很难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

郭宗莉:几位妈妈谈到了亲子陪伴的核心问题: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一方面重在亲子关系的建立,现在父母在这一方面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且也有主动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养的驱动力,做得很好;另一方面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陪伴过程,包括对孩子的理解、对发生事件的判断和合理回应以及引导孩子的正向发展。在这方面,目前父母可能在观念上还存在模糊性。尤其对亲子陪伴的出发点还停留在“为了孩子”而不是“基于孩子”,如果从基于孩子的需要、基于孩子的生长规律、基于孩子发展的家庭启蒙的角度来实践亲子陪伴,烦恼和问题便会得到解决。

刚才小天妈妈和嘉嘉妈妈举的例子,实际上反映了3~6岁孩子身心发展中的一个特征:好奇心。我们今天的话题可以围绕孩子的“好奇心”谈起。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心理学研究指出,好奇心既是一种心理特质,也是一种情绪或动机状态,在儿童早期尤为明显。好奇心在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中被认为对于儿童学习和未来发展的成就动机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甚至可以说,好奇心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孩子的好奇心需要我们的悉心呵护,更需要我们去成全。

西西妈妈:我的孩子4岁了。外婆在做面点时,他总是要掺和,我们也都允许,但是他一定要自作主张地做,比如,执意要在面粉里加很多水,想让面团变大;或者捏一个小馒头放在大馒头的“肚子”里,最后弄得地上、衣服上一片狼藉。有趣的是,在揉面过程中,他还提出种种问题:“为什么面粉加水后会黏在一起”“干面粉可以蒸出馒头吗”“蒸好的馒头为什么会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孔”,我们回应他一两句,他听不明白,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可乐妈妈:我的女儿大班了,有一次她得到了一根硬的鹅毛,她在动画片里看到过鹅毛笔可以蘸颜料画画,很想模仿。于是,她用妹妹的彩泥加水调制成颜料,试了几罐彩泥,效果都不好,反而“糟蹋”了彩泥,引得妹妹发脾气。而我面对这样的情境就会认为她在浪费,没有从好奇心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郭宗莉: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不少父母会觉得很麻烦,孩子的小脑瓜里总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问题,让父母不知如何回答。其实,孩子好奇的问题看似很小且无关紧要,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当孩子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时,如果父母给予的情感与语言反馈不积极,孩子便会对自身产生质疑,久而久之,心中好奇的“火花”便会因此被“浇灭”。因此,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天马行空”,肯定孩子的奇思妙想,甚至陪同孩子一起好奇。

嘉嘉妈妈:我想了解,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奇好问、坚持到底?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郭宗莉:孩子的好奇心常常是在生活情境中突然迸发的。我曾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妈妈和孩子走在路上,孩子突然蹲在地上,问:“蚂蚁为什么要排队搬运东西?”妈妈解释:“蚂蚁的身体会释放出一种只有同类才能闻得到的气味,后面的蚂蚁就凭着这种气味跟上,看起来就好像蚂蚁排成了队。”听了妈妈的回答,孩子并不太满意,又问:“如果我在蚂蚁的队伍里放一根小木棒挡住去路,它们是会停下来,还是会绕开木棒继续前进呢?”对于第二个问题,一些父母可能会失去耐心,说“不知道”或者“快走吧,不要管蚂蚁了”。然而,这位妈妈说:“你可以试一下,看看会有怎样的结果。”于是,孩子动手尝试,并且亲眼看到了结果。

由此可见,作为父母,既要对孩子的好奇好问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有兴趣,又要有与孩子一起观看“蚂蚁行走”的热情,还要有陪伴孩子思考与探究的耐心。这个例子表明了孩子能在父母积极的反馈中感受到好奇心的价值,珍视自己的求知欲。

平时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尝试,父母要善于了解、关注孩子这方面的表现,因为这是培养好奇心的良好契机。父母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尊重孩子的好奇好问。对于不少父母而言,孩子的奇思妙想总是让父母不知如何回答。面对这种情况,不少父母往往会搪塞过去:“长大了你就懂了。”然而,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好奇提问正体现了创新能力的潜质和萌芽。据说,爱因斯坦在儿童时期发现了指南针总能够稳稳地指向北方这一现象,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日后提出相对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孩子的好奇心需要我们悉心呵护,更需要我们去成全。

第二,让孩子的好奇心付诸实践。有不少年幼的孩子对自己未知的现象不敢大胆猜测,有的仅满足于答案,而不是连续地有兴趣地追问、有目的地去探索。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让孩子的好奇心付诸实践,并且让孩子感受到坚持所收获到的成果:比如,当孩子看到乒乓球漂浮在水盆中时会提问:“为什么球能够漂在水上?”这时,不少父母会直截了当地回答:“是浮力的作用。”这样的回答可能导致孩子不再继续追问下去,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继续深入思考。父母可以询问孩子:“你知道什么是浮力吗?”无论孩子回答“是”或“否”,父母都可以准备一盆水、一块铁和一个球,和孩子一起做沉浮的小实验。将孩子的好奇心付诸实践,让孩子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趣味,收获难忘的体验与结果,让孩子敢提问、勤探究。

第三,让孩子当你的“小老师”。父母要持续激发孩子好奇好问的探索兴趣,可以将孩子生活中天马行空的想法或问题作为交流的内容。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不必急于回答,而是对孩子说:“我们也不知道,希望你能够在找到答案之后教我们。”有了父母的期望,孩子便有了继续探究的动力。对于孩子自己探寻答案的过程,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提供一些视频,支持他查阅资料以及动手实验,让孩子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孩子在当“小老师”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这时父母不要急于纠正,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得出结论。

希望今天的讨论能给父母带来用爱心和耐心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启示,感谢四位妈妈的分享!

编辑:怡然

相关知识

“亲子”陪伴 “亲自”陪伴
亲子共读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记叙作文
亲子家庭游:陪伴成长的美好时光
亲子陪伴、托育服务...这3场活动,让孩子开心,家长安心!
家长如何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守护心理健康 呵护孩子成长
怎样和孩子搞好亲子关系?过来人分享经验!
全力呵护孩子的眼睛
15个亲子游戏,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doc

网址: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41051.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