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教育教学论文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摘要: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发展备受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发展最快也最关键的时期,在儿童时期的心理成长有可能决定人的一生。而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结构等诸多方面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首先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作概念界定,然后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多个方面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建议或是措施。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Abstract:Children as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motherland,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era,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is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from all walks of life,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Childhood is one of life i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also the most critical period, the fastest grow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may decide one's life. The family as a child of the first learning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family material conditions, family atmosphere parents education way, the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member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will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Therefore, first of all to affec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nd family environment definition, and then use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from multiple aspects of family environment factor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the las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n how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or measures.
Key words: family environmen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influence factor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现状
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初步形成阶段,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那么究竟前人对这些因素作了怎样的研究呢?
薛庆兰(2009)[1]认为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第一,学习方面的问题;第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第三,情绪方面的问题;第四,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而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许晓杰(2008)[2]认为造成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重要因素,此外儿童的自身身心发展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包括三方面:一是小学生的妒忌心理,二是小学生不被尊重引起的苦闷心理,三是小学生网络迷恋综合症。
与此相似的是卫萍,陈雪梅(2007)[3]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个体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二是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三是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四是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针对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有许多研究者做了专门的调查。
马梁红,蓝琼丽等人(2007)[4]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柳州市四所小学三、四年级1781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检测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49%,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高达64.79%。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控制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
谭晓云,李宁燕(2008)[5]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宣武区某小学1-6年级的在读学生,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用Epidata软件包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数据后,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有异常行为的子女多发生在父母是高中文化以下的家庭;家庭经济收入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不明显,这一点与其他研究者所得出的家庭经济对子女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存在差异。综上所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非常重要影响。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有不完善或存在一些争执的地方,因此,继续探讨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都包含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见一斑。有言道,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往往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道路。
刘国龙在《浅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2013)[6]中比较笼统的谈到了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创设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他还把家庭环境界定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与此相似的是宋亚玲,她在《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2011)[7]着重对家庭环境进行了界定,把家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并重点分析了精神环境多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付崇苗,在《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2007)[8]中对此问题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第一,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二,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三,期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林运清在《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2005)[9]中具体论及的五大家庭因素:一是家庭生活气氛;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三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四是父母自身的素质;五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除此以外还提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方法:第一,作风民主,和蔼可亲;第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第三,乐观向上,兴趣高雅。
综上所述,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非常重要影响。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有不完善或存在一些争执的地方,这些研究要么太过笼统,要么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都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么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出现的问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也不会只是过去那些陈旧的方式。因此,继续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结合自身经历,我认为在完善前人的研究时,应该对因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而且要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且这些办法是切实可行的。
(二)选题缘由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而这些成长环境中,家庭环境无疑是其中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儿童心理健康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与家庭环境都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且更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应该得到深入全面的研究。再者,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也有一些切身体会和自己的的见解。
那么,要此进行探讨就首先需要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第二章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
一、概念界定
(一)儿童心理健康
首先就心理健康来讲,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关注的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论述,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而儿童心理健康对象限定为儿童,本文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基本为以下几点:
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比如儿童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各方面符合其年龄特征。
2、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的儿童,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心理健康的儿童应活泼开朗,对人热情诚恳,能够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3、能正视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儿童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儿童,拥有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来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很好的融入集 体,具有集体意识、团结精神。
5、稳定、协调的个性: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儿童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6、热爱生活:心理健康的儿童会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二)家庭环境
要分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应该对家庭环境作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第一场所,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庭环境当中包含着很多因素,“家庭环境”在这里还是一个比较笼统比较模糊的概念,因此要对它稍作界定。刘国龙在他的《浅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认为“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硬环境和家庭软环境。一般来说,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硬环境的影响和家庭软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条件环境,家庭软环境是指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以及情感关系等”[6]。
本文比较赞同这种观点,家庭硬环境就是家庭的物质条件环境,主要指向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家庭软环境就是指除了经济状况之外的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因素。由于家庭环境中的软环境涵盖面极为广泛而且比较具体,从实际中来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更加倾向于探究家庭软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前面已经明确了家庭环境的基本内涵,那么家庭环境到底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家庭硬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硬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条件及环境,比如经济基础。研究发现,生活在物质条件好的家庭的儿童,自卑、害羞、不自信等不健康的心理会少一些,积极、主动、乐观的健康心理会多一些,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优越感。但是, 这些孩子也会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傲慢、自私、依赖性极强等不良心理现象会比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家庭中的孩子严重。可见家庭硬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不能笼统的评判是有益还是有害,无论是优越的还是相对较差的家庭物质条件及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都要涉及其他很多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家庭软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了。
三、家庭软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前面已经对家庭软环境作了分析,家庭软环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一)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一个家庭的组成方式和各家庭成员的总体状况。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多子女家庭孩子所处位置上。
首先,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具有独特的成长环境,这必然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相应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中,无论是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注,还是对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家长都会倾注所有的精力和财力,所以,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中的独生子女)一般都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但由于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并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常会导致儿童的能力(尤其是自理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的降低,且心理压力常常高于非独生子女。有学者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方面低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
然后,从父母婚姻状况上来讲单亲家庭最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出现问题。王玉风等[10]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19.4%;谢广英等[11]发现,单亲家庭儿童在心理上通常有孤独、无助、命运不公之感,心情抑郁、不安,情绪低落,感情脆弱、敏感多疑、心态冷漠、嫉妒甚至仇恨,行为上表现为对家庭集体漠不关心,逆反和报复心理强,他们厌烦、对抗、攻击他人,甚至产生对社会的破坏性。
最后,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一些多子女家庭中,孩子所处的地位与其心理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自身经历本文着重探讨三个孩子的家庭中处在中间位置的儿童的心理健康。三个孩子的家庭有很大一部分是两女一男的情况,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前两个孩子为女孩时中间那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在还没有弟弟妹妹时他(她)都是父母的掌中之宝,因此父母对其是疼爱有加,他(她)得到了充分的关爱,因此一般来讲即便她是女儿也不会在心理上出现什么问题,而当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第二个又是女孩但第三个是男孩的时候,中间这个女孩就极有可能被父母忽视,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会抛弃第二个女孩或是将她交给其他亲戚朋友代养,那么这时这个孩子的成长史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爱的,他在心理上已经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当她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父母已经习惯了关心其他两个孩子,姐姐和弟弟已经相处很好很难接受甚至相当排斥突然回家的“多余”的人,这时本身心里就有一定阴影的她就会自卑、孤独、胆小,也很难融入这个家,就极容易产生极端或是不良情绪与想法。
(二)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谐的家庭氛围主要是指家庭关系和谐民主,亲子关系融洽和睦,生活空间舒畅宽松,家庭沟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事方式民主,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关心,以及其他温暖的感觉,易形成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孩子需要温馨、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这种氛围是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命激素”。总之,丰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不和谐的家庭氛围易造就儿童不
良的心理问题。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儿童就容易情绪紧张,长期生活在这样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就会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冷漠等不良的品质。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 使孩子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 即便是不缺乏来自父母双方的温暖和关心, 但也很容易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父母自身素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人的因素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父母自身的素质则会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显著影响,本文所要谈的父母自身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理健康状况两面的内容。
1、 父母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决定着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较大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高,其心理问题发生率低,文化程度低的发生率高;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对儿童焦虑的影响就越大。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背景比较高,其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他们关心孩子的成长,会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和财力去教育子女,并普遍注重启迪孩子的思维,注重品德操守、能力意志、价值观念等的培养,更注重教育子女的方法以及与子女情感的交流,注意个人言行在孩子面前的表率作用,通过潜移默化,逐渐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性格特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终身教师。父母的思想作风、待人接物、赏罚褒贬等各方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
2、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心理素质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表现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 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儿童是生活在一种与父母心理的融洽、感应和参与的状态之中, 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敏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 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中找到原因。另外父母的思维观念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父母思维方式刻板、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给孩子成长不利的影响。总之孩子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一切都与孩子的心理成长密切关联着。
(四)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施行者,因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直接影响子女的情感体验及其心理发展。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权威型、纵容放任型和拒绝否定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是最为有利的。那么我们通常把现代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权威型)、溺爱型、放任型四种。
1、 专制型家庭
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分, 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孩子稍有不从就加以惩罚, 父母总是信奉“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器” 的古训。在家里父母的话就是圣旨,孩子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甚至连自己成长的道路都被父母规定了,孩子就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事实上,长期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生活的孩子, 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 凡事要看父母的脸色, 折让孩子缺乏自尊和自信, 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 甚至会形成攻击性行为, 以寻求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另在刘德美和宋梅的《浅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12]中提出日本性格心理学家诧摩武俊的研究证明:专制型家长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信奉“不打不成器”,长期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
2、民主型家庭
民主型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父母(家长)与子女关系融洽,感情亲密;亲子间沟通多且较容易;亲子相互尊重、谅解,彼此了解;有事情父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互相协商,指导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奖惩分明、有理有据、分寸适当。这种家庭中,子女一般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相互信赖。民主型家庭教育有利于发展孩子乐观开朗、合群、尊重、平等、独立性、是非分明等品质,有利于儿童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 培养儿童直爽、亲切、关心他人的品性。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3、 溺爱型家庭
在溺爱型家庭中,孩子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小皇帝”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一味的给予孩子爱并不求任何回报,对孩子过分娇宠,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这让孩子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因此他们只知道索取不会懂得回报。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了,这些孩子就很难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也不懂得如何正确的跟别人相处。父母的过分包办代替,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和寄生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肆、幼稚、反抗、神经质等心理特征,易形成爱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不良行为品性。
4、 放任型家庭
在放任型家庭中,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 他们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不与孩子有更多的甚至没有交流。即便是孩子有意想引起注意,父母也视而不见,在这种长期得不到父母任何关注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做出一些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产生一些反常的行为,这都是因为在父母的漠不关心下他们的心理发育不健康不健全。在这种放任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常常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关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养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产生大起大落、反复无常、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但这些孩子的创造力和社会性发展较好,因此只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科学的教育和管理,给予他们爱和鼓励,他们就会健康成长甚至会有很大作为。
所以,从以上四种类型可以看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是不同的。父母要爱孩子,理解孩子,家长应当选择一种好的教养方式,
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来对待孩子。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是比较可取的。另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与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比例也越高,而且每一文化层次问相差幅度较大。所以,父母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选择更科学的教养方法来指导、教育孩子,让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孩子儿童时期。
(五)父母期望与儿童自身期望因素
1、父母期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心理学来讲, 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 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将影响儿童的未来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乐的研究表明: 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 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少的。但是期望对儿童心理健康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科学合理适度的期望对儿童形成健康上进的心理有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期望有利于孩子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努力,而不是盲目的奋进。这种科学合理的期望是孩子能达到的,因此孩子在实现父母期望达到预定目标的时候就会自信、乐观并继续坚持努力。反之,父母期望过高, 指责过多, 使孩子形成自卑、退缩和压抑的心理。有些家长把自己为实现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或者因为自己的虚荣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比别的孩子优秀,而自己的孩子无法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实现他们的愿望,当父母的期望超过实际,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水平,孩子就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这时父母就会对孩子失望,只会一味地指责孩子。这样孩子不仅不能健康成长,还会形成严重的自卑感,压抑感。这样的期望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孩子遇事容易逃避和退缩,所以心理无法健康成长。
2、儿童自身的期望的影响
儿童自身的期望或来自父母的期望为了使父母满意或来自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的期望,孩子就会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朝着它努力,如果这个目标是切合实际的那么孩子就会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实现自己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自信、乐观、迎难而上。但是当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给自己确立了很难达到甚至根本无法达到的目标而又得不到外来帮助和知道,这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能、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就损害了儿童自身心理健康,不利于自身发展。
(六)家庭沟通
在这个经济飞速增长、物欲横流的时代,迫于生计,人们都从早忙到晚。有的父母为了外出务工为了能给孩子创造更好地经济条件就会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抚养,即便是带在身边,除了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就基本没有时间也不会花时间跟孩子沟通,因此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看来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由老人抚养的孩子跟父母不在一起,无法与父母进行沟通,缺乏沟通与隔代教育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孩子作为人有其自身的思想、情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内心世界也会随之变化,这时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父母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建立起了相互信任。在孩子有某些负面情绪或者心理上产生问题时父母就能及时进行开导和教育,使孩子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儿童成长在家庭中,家庭中的任何因素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有赖于在这些影响因素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三章 创设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家庭环境中要注意重视物质环境(硬环境)和精神环境(软环境)并举,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孩子在儿童时期身心的成长更多的依赖于家庭环境,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心理成长的第一个要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硬环境
父母要为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硬环境,这不是指一味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给孩子经济上的满足。更不是在经济上对孩子有求必应,有些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经济上的满足就是给了孩子一切,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所以,作为父母要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合理的经济需要,而且父母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理财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经济观。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软环境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子女家庭做到公平给予爱
家庭氛围和谐的关键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父母双方,为了孩子,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爱的天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教会孩子遇到问题处事要冷静,对待孩子即便是犯错也不能以批评或者暴力为主,这样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暴力处事。父母要营造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父母就算再忙于生计也要定期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试着接受孩子的想法,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心理上有困惑或者不良情绪时父母应该帮助解除困惑、排解不良情绪,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在单亲家庭中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加倍的爱和关怀,重组的家庭中要特别注重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尤其是处于中间尴尬位置的孩子,因为处于中间尴尬位置的孩子他们敏感多疑,缺乏父母的爱,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父母不仅要公平甚至要更加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在子女相处当中父母应该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2、父母要提高自身素养、更新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心理健康水平、更新自身观念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些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水平的文化素养、稳定健康的心理有利于父母选取适合孩子的教养方式。
另外,父母还要学会保持稳定健康的心理,还要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在能够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的基础上要注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及时发现儿童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需要给予多方面的培养。走近儿童的心里,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愿意做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等等。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儿童所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又在儿童们身上产生了很多重大的影响,时代给儿童们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条件,但又赋予他们新的要求。父母必须认识社会大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能守着陈旧腐朽的观念,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对孩子期望适中,适当为孩子减压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一味的给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反思自己,不能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应该适中,符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身心、年龄特征,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在当下,国家和单位选拔人才的方式较为单一,通常还是通过考试,国家的教育仍然带有很浓的应试成分,因此孩子们都背负着很重的升学压力,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使他们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样又增加了孩子的身体上的压力,所以父母应该适当的为孩子减轻压力,在孩子受到挫折或者遭遇失败时应给予鼓励和帮助,让孩子重树信心。其实孩子能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主要责任在于父母,父母要从各方面着手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外来诱惑和其他因素使儿童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港湾,家长应该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是儿童的知心朋友,对儿童的心理世界要给予关怀和爱护,提高和发展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机能。家长应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使儿童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应该继续受到关注,应该继续对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薛庆兰.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J].德育心理,2009,(16):67
[2] 许晓杰.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8,(31):231
[3] 卫平.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4] 马梁红,蓝琼丽.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9):814-816
[5] 谭晓云.李宁燕.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08,(07)45
[6] 刘国龙.浅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J].学周刊,2013,(13):61
[7] 宋亚玲.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1,(02):86-87
[8] 付崇苗.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14):61-62
[9] 林运清.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J].心理教育研究,2005(13):147-148
[10] 王玉风.北京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03):114-117
[11] 谢广荚,王利敏,试析单亲孩子心理、性格弱点的成固及教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7)
[12] 刘德美,宋梅.浅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1)
相关知识
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范文6篇),心理健康论文
体育教学和情商教育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
体育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doc
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
积极推进儿童多源环境暴露的健康影响研究
浅谈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上)
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
网址: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教育教学论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42846.html
推荐资讯
- 1发朋友圈对老公彻底失望的心情 7696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4011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790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40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319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3018
- 7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731
- 8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524
- 9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83
- 10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