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1.健康
健康是一个动态且不断发展的概念。人类的健康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对自身的不断深入了解而变化的,传统的健康观念是“无病即健康”。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了著名的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1989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道德健康,因此目前健康的概念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层次,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因为易理解和易操作受到较多国家的认同。
⑴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⑵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⑶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⑷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⑹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⑻能适度地宣泄和控制情绪。
⑼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上述十条标准,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实际上大多数人不会完全符合这十条,少部分人有心理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3.判断心理异常三原则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以下三条原则可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
据。
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应该与客观环境一致。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则可推断产生了幻觉。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规律,则可推断产生了妄想。当出现幻觉和妄想时,不能主动审视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一致性,提示心理异常。
⑵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部分。如果各种心理过程之间不能协调一致,就会产生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如面对应该高兴的事却悲伤,面对非常悲伤的事却开心,就是异常心理了。
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人格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忽然发生变化,如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忽然变得郁郁寡欢,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忽然变得冷漠无情。这些偏离了正常轨道的精神活动就属于异常心理。
相关知识
健康与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男性有哪些健康黄金标准
女性朋友有哪些健康标准
中年人身体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男性饮食有哪些健康标准
老人是否健康 参照这8个标准
健康饮食有哪些新标准
从尿液看健康 健康尿液的6大黄金标准
【心理健康】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宝宝喝水有哪些健康标准
网址: 健康与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5955.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671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498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199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085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897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394
- 7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162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152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08
- 10打完新冠疫苗后能喝绿豆汤吗?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