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doc
《预防医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doc(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绪论 一、预防医学 1.预防医学的定义: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制订并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防制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2.生命质量LQ:生命体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优劣程度及其生存、繁衍、发展的能力,他与生存相关。 3.生活质量QOL:指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状态以及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程度、实现自我需要层次高低等。 4.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①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规律,探索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劳能力的措施。 ②评价和研究环境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及居民的健康情况的评价方法。 ③研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完善卫生保健服务措施。 ④探讨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5.预防医学的特点: ①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人和处于临床前期的人。 ②研究重点是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③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客观的观察分析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④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二、公共卫生 1.公共卫生的定义: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并能发挥个体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可简述为3P: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健康保护。 2.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三大特性,它的使命是预防疾病,保护环境,预防意外伤害,健康促进,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理,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可概括为: ①公共卫生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居民健康,特别是延长寿命。 ②以人群为研究重点 ③其实质是公共政策,必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 ④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强调社区的广泛参与。 ⑤必须有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队伍作为支撑。 3.公共卫生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并支持的、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和治疗于一体的公共卫生工作系统。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政府公共卫生的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公共卫生学术机构、主要从事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及媒体等。 4.公共卫生的功能:除了评价、发展政策和保证三个核心功能外,主要功能有以下: ①健康监控和分析;②对疾病暴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③建立并管理或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项目;④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⑤制定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公共卫生执法;⑥增强社区的公共卫生意识;⑦建立和维持各级政府间、部门间和卫生部门内部的合作;⑧发展和维持一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队伍;⑨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创新性研究。 5. 联系 工作内容的区别 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的措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没有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公共卫生将成为无源之水 侧重于微观调控和检测,探究群体疾病病因,防止疾病流行,研究预防疾病的对策,既包括群体预防也包括个体预防,外延很大,但仍属于医学范畴 公共卫生 以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预防疾病和保障人群健康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公共卫生措施)的总称。没有公共卫生实践,预防医学将成为空中楼阁 除了与预防医学相重合的部分外,主要是以卫生政策、卫生规划、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法规、卫生经济、卫生工程等宏观调控为主,范围比预防医学广泛。公共卫生的实质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主角是国家,不属于医学范畴 三、医学模式的演变及其意义 1.(填空题):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高度哲学概括。因此,医学模式就是医学观。 (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人体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共同制约着人类健康和疾病,有时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三者是相互影响的。 四、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预防政策 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996年提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该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预防策略与措施 ①三级预防(考):以人群为对象,以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而制定的卫生策略与措施。 (考选择题):心血管疾病选取哪种预防:二级预防 ②五层次预防:即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围绕社会组成系统的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和国际五个层次展开预防工作,使预防工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入。 预防层次 特点 主要内容 举例 目的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促进健康。范围广、工作艰巨、投资少、效益高 非特异性措施 卫生立法、保护环境、健康促进或保健行为,合理营养和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等 防止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 特异性措施 计划免疫、消除病因、职业预防、高危人群保护、婚前卫生工作、妊娠期和儿童的保健 第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 保护健康。控制疾病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 早期发现、早期报告 定期筛查,自我检查 防止疾病发展,降低死亡率 早期诊断、早起隔离 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 早期治疗 早期合理用药、防止恶化、转移、防止并发症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恢复健康。促使患者功能恢复,能参加社会活动 防治病残 通过合理治疗,防止恶化,转移、防止并发症、后遗症和防止病残 防治病残、促进康复,提高生存率 康复医疗 开展功能性康复及心理康复,使患者做到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提供适宜的康复机构和就业机会,社区康复、延长寿命、临终关怀 3.中医预防思想(填空,记四个标题):①未病先防(包括微而未显(或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或仅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或未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或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或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或表现出或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②欲病救萌;③既病防变;④瘥后防复 4. 社会适应健康包括:个体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发挥; 有效地扮演与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5.考2016的膳食指南,6条,12分,每条至少2句话 ①25种以上;各种食物 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运动。 ③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优先选择鱼和禽。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⑥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熟透。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多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传承优良文化,兴饮食文明。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 1.环境:指人类和生物共同生存的空间和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也是地球表面的物质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统一体。 按其因素属性和系统构成分为:自然环境:只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社会因素: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根据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及它们目前所保存的结构形态、能量平衡可分为: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指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所致的环境。 2.生物圈:只有正常生命存在的地球部分,具体为海平面以下约12Km到海平面以上约10Km的范围,主要由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组成,是人类生存必要的基本物质条件。 3.生态系统:指人类或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所共同构成的功能系统。 4.生态平衡(考填空):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性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5.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这种生物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6.环境的构成因素(四个标题考选择):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④社会心理因素 7.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①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②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③人改造环境的能动性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1.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有害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改变,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2.公害:指因受到废水、废气、废渣的严重污染,或者其他一些因素,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以致影响人的生活,妨碍了人的健康,破坏工业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民生民安全,对社会造成公共危害。 3.(考选择)哪个不是自生病?选地化病(是环境病) 4.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共同发生条件,5分):1.建有大量工厂,“三废”; 2.地势低,不容易扩散,稀释 3.有特殊的气象因素,气温低,气压高 (以上具体自己扩展) (考)1930年比利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粉尘 (考)1943年美国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酊类、过氧羟基、臭氧)事件 污染物是汽车尾气 1948年美国 多诺拉镇烟雾事件 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 1952年英国 伦敦烟雾事件 污染物烟尘和二氧化硫 (可能考)1968年日本 爱知米糠油事件 污染物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 1955~1972年日本 富山痛痛病事件 污染物含镉废水污染的稻米 1953~1956年日本 水俣病 污染物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 1961年日本 四日市哮喘病 污染物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 5.公害病:指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产生的地区性疾病.公害病具有法律意义,需经鉴定和国家认可. 特征: ①公害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疾患. 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很复杂,有一次和二次污染物;有单或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污染源往往同时存在多个 ③一般具有陆续发病的特征 ④公害病在疾病谱中是新病种 6.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物 7.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生产性、生活性、其他污染 8.环境污染物的转归: ①化学转化:指化学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中和、或水解反应发生的转化 ②生物转化:指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转化 9.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特征 生物性迁移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浓度会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即为生物放大作用,也称生物富集作用。 ①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⒈急性毒性作用:指机体一次性大剂量接触或在短时间内多次接触环境化学毒物引起的快速而强烈的中毒反应,多为突发事件。 ⒉慢性毒性作用:指环境化学物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人或动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甚至终生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作用。其主要类型如下: ⑴非特异性影响:指长时间下,机体生理作用、免疫功能可受到显著影响,对生物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健康状况逐步下降,表现为人群中多发性慢性疾病患病率、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⑵直接造成某些慢性疾病:如与大气污染物长期作用和气象因素变化有关的慢性阻塞型肺部疾患 ⑶持续性蓄积危害,主要有: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⒊特殊毒性作用包括(考判断):Ⅰ致癌作用; Ⅱ致畸作用:是胚胎毒性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Ⅲ致突变作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Ⅳ免疫功能作用 :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免疫功能抑制 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EDCs):只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可模拟或对抗天然激素生理、生化作用,干扰或抑制生物体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诸多环节的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产生可逆或不可逆有害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它的来源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考判断):EDCs与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的发生发展有关。 第三节 环境介质与健康 1. 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或飘尘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亦称为入肺颗粒物 2.急性危害:烟雾事件: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由燃煤产生的烟尘、SO2等 光化学烟雾事件: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下经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烟雾,主要成分为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化基硝酸酯 慢性危害:直接危害是导致慢性阻塞型肺疾病 (四个方面考题):大气污染还通过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和对微小气候及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方式对健康产生间接危害。 3.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重点)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考简答题):主要包括共同存在、相互关联的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这四类污染物 ①化学性污染物:包括CO、CO2、生活燃料燃烧产物、烹调油烟、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②物理性污染物:包括噪声、非典离辐射(主要与使用家用电器有关) ③生物性污染物:各类病原微生物、现代建筑室内空气中特有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军团菌和尘螨。(考填空) 军团菌: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的军团菌病,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性损伤,称为城市文明病(考)。 尘螨:具有强烈的变态反应原性,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及皮肤过敏 ④反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家庭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如氡及其子体(考) (考简答题,10分)要答危害和引起什么病:比如说引起白细胞下降,后红细胞下降,引起白血病,还要答来自哪些家具,比如油漆、涂料、胶、地板、床垫子——神经衰弱、多梦 4.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症状和疾病:病态建筑物综合症又叫不良建筑综合症(HBS,SBS)、建筑物相关疾病(ERI)和化学物质过敏症(MCS,CS) ERI特点:离开工作环境症状也不会消失,能被医生诊断;通常只是个别发生;建筑部件的微生物污染是造成建筑相关疾病问题的主要原因。 5.水污染中的化学性污染:汞、酚、多氯联苯 ①汞(考选择题):发病原因是工厂中的含汞废水被水或底泥中的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 6.水污染中的生物性污染:主要表现为介水污染病和水体富营养化对健康的影响。(考) ①介水污染病:指通过饮用或因为生产劳动接触受人类粪便、污水和垃圾中病原体污染中的水源或引用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发生的传染性疾病(考经粪口途径) 如上海市等三市甲型肝炎是由养毛蚶的水体污染引起的 ②水体富营养化:指大量含氮、磷(考)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 水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以致造成水质恶化,生物种群组成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现象 赤潮(考):现象发生在近海水域 水华(考):现象发生在内陆湖泊 有毒藻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是迄今已发现的最强的肝癌促进剂 7.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产生卤代烃类消毒副产物 8.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①重金属污染(考填空):痛痛病是由镉引起的 ②农药污染: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砷、有机汞、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③生物性污染 9.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 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②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③可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上述相关性。 ⒈碘缺乏病,IDD(考两个填空):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类、流产、早产、死产等。 ⒉地方性氟中毒(考两个填空):基本症状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⑴氟斑牙:亦称斑釉症和黄斑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是慢性氟中毒的一种突出表现。 氟斑牙对牙齿有双重作用,缺氟,牙齿的抗龋齿能力降低。维生素A、D和钙磷的不平衡均可增加氟危害程度。 ⑵地方性氟骨病:是以骨关节损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全身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腰弯背驼为主要表现。 地方性氟中毒治疗大多使用钙制剂。铝盐减少机体对氟化物的吸收,硼盐能与氟硼络合物由尿排出体外。 第四章 职业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性伤害 1.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是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治病条件: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强度或浓度、接触水平 3.影响职业性病损严重程度的因素:环境因素、职业卫生服务、个体易感性 4.职业性损害的种类:包括职业病、工作中有关疾病和工伤。(考三种概念) ①职业病:有广义(医学定义):指由职业有害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特定疾病。 和狭义(法律性定义)之分:及法定职业病,指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用法令的形式对职业病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予以赔偿。 ②工作有关疾病: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职业人群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升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等。 工作有关疾病并非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 特点:职业性有害因素虽是该病发生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的唯一病因; ③工伤:又称为职业性外伤,指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可分为机械伤、温度伤及电伤等。现有10类132种。 5.常见职业病危害(考选择题,模拟临床) ⑴旧印刷业的铸版/铸字等均可以接触铅烟;铅化合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生活中汽车尾气、皮蛋、部分玩具、某些药物等也可以接触铅。 铅及铅化合物呼吸道是主要吸收途径,其次是消化道。卟啉代谢紊乱是铅中毒重要和较早的变化之一。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①神经系统,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腕下垂”“足下垂”,烦躁,精神障碍。 ②消化系统:恶心、隐形腹痛、腹胀、腹泻、便秘; 严重者出现腹绞痛(也叫铅绞痛)(考临床症状):多为突然发作,部位常在脐周,多数在上腹部或下腹部,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出冷汗、体位蜷曲。 ③血液及造血系统: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等。 ④其他:在齿龈与牙齿边缘处可出现暗蓝色线线,称为铅线 ⑵一氧化碳中毒 接触机会:冶金工业中的炼焦、炼钢、炼铁;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制造光气、甲醛、甲醇、丙酮、合成氨等;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使用的窑炉;汽车尾气 毒理(考数字):CO与Hb的亲和力比O2与Hb的亲和力大约300倍,HbCO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解离速度慢3600倍。 ⑶苯中毒: 接触机会: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农药、合成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炸药等;生药的浸渍、以及油漆、油墨、树脂、人造革、黏胶和喷漆制造;焦炉气和煤焦油的分馏,石油裂化。 中毒机制(考):急性中毒是苯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作用主要是损害造血系统,可能表现为骨髓毒性和治白血病作用。对骨髓造血干细胞起干扰作用。 (考酚、苯影响什么系统?造血系统,不是血液系统) ⑷矽肺(考选择,定义):是由于在生产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伴有矽结节形成(考症状)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常以石英尘作为矽尘的代表。肺内粉尘蓄积量是矽肺发病的决定性因素。 6.(考填空)汞急性中毒的三大症状:兴奋性增高;震颤(多为意向性);口腔炎 7.有机锡中毒:四肢无力,低血钾,失忆。 8.考判断放射科和印刷是什么中毒,答案铅中毒。 9.(考大题)职业病的特点: ①病因明确,即为相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或消除发病。 ②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③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④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⑤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发现愈晚,疗效愈差,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10.职业病患者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11.职业病的诊断(考4个诊断原则): ①职业史和病史 ②生产环境检测和调查(包括现场劳动卫生和流行病学调查) ③临床表现 ④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内科疾病) 第五章 物质与健康 1、P52必需氨基酸种类: 成人8种: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婴儿加上:组氨酸、精氨酸 2、P53限制氨基酸:指将某种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模式相比较,其中含量不足的某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 3、P53必需脂肪酸种类:亚油酸、α-亚麻酸 4、P55脂溶性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填空题) 5、P56水溶性维生素B2缺乏症状:口腔-生殖综合征、眼的严重反应(选择、填空题) 6、P56影响钙吸收因素:维生素D、钙磷比例、草酸阻碍 1) 膳食中存在的植酸、草酸、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等能与钙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妨碍钙的吸收,是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2) 维生素D、乳糖、氨基酸能促进钙的吸收 7、P57铁(判断题) 1) 二价铁离子更易吸收 2) 粮食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以及存在于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均可影响其吸收,机体胃酸缺乏不利于铁离子的释放 3) 维生素C、某些单糖、有机酸以及动物肉类有促进其吸收的作用 4) 木耳、香菇、海带和绿色蔬菜等含铁丰富 8、P57 小孩从小喝奶缺什么? 铁! 9、P57锌生理功能: 1) 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在组织呼吸、蛋白质合成、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2) 维持食欲、味觉、生殖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功能 3) 保护视力 10、P57锌缺乏症状:易食癖 11、P58膳食纤维的功能(简答) 1) 增强肠道功能,防止便秘 2) 控制体质量、有利于减肥 3) 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4) 减慢血糖生成反应、预防糖尿病 5) 预防癌症 12、P61 2016年膳食指南(大题) 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别为: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4)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13、P62食物的酸碱性(填空题) 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 食品中氯、硫、鳞等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酸性物质,这类食物称为酸性食品。 食品中钙、铁、钾、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碱性物质,这类食物称为碱性食品。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大概看一下吧) 14、P73沙门菌属食物中毒:黄绿色水样便 15、P7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烹调和调制海产品拼盘时可加适量食醋可预防。 16、P7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中毒机制: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和植物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引起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 第六章 描述性研究 1、P8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观察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2) 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 3) 数理法:理论性流行病学 2、P85描述流行病学: 1)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基础 2) 以……为指标?(患病率) 3) 常用方法:横断面研究,又叫患病率研究 3、P91疾病的时间分布: 1) 短期波动 2) 季节性 3) 周期性 4) 长期异变 4、P97混杂偏倚 指暴露因素与疾病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在分析结果时,错误地把某一因素当成某一结果的原因。混杂指所研究因素与结果的联系被其他外部因素(混杂因素)所混淆。 混杂因素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 它必须与所研究的疾病的发生是有关的,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 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 3) 必须不是研究因素与疾病病因链上的中间环节或步骤 第七章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1、P99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种方法 2、P99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P100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以果求因;属于观察性研究;需设立对照;可同时研究多种暴露因子 P100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考选择题) 优点: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 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及暴发研究等 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 的联系,特别适用于探讨性研究 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缺点:不适用于研究暴露率很低的的因素 难以避免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 暴露与疾病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信息真实性差 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疾病的比率 P101选择对照的原则:代表性;可比性 3、P100样本数少时选择:个体匹配 4、P103病例对照研究统计推断:(会计算,要画表,考大题) 暴露史或特征 病例 对照 合计 有 a b a+b 无 c d c+d 合计 a+c b+d a+b +c+d=N 病例组的暴露率=a/(a+c) 对照组的暴露率=b/(b+d) OR(比值比)值:=(病例组的暴露率/对照组的暴露率)=(a/c)/(b/d)=(ad/bc) OR值的意义:OR即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当OR=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当OR>1时,表示暴露因素使疾病的危险性增加,称为“正”关联; 当OR<1时,表示暴露因素使疾病的危险性减少,称为“负”关联,即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 5、P105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会计算只与b、c有关,要画表,考大题) 对照 病例 对子数 有暴露史 无暴露史 有暴露史 a b a+b 无暴露史 c d c+d 合计 a+c b+d a+b +c+d=n OR=c/b(b≠0) P106表格中的120表示:对照与病例服用反应停的各都为120人 (对于罕见病,用个体匹配研究) 6、P107 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 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这些因素与该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指研究对象(人)曾经接触(或不接触)某种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者 处于某种状态。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 队列:指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 7、P108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发生率的差异,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P108队列研究的特点 以因求果;设立对照组;属于观察法;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强 P108队列研究的优缺点:(考选择题) 优点:研究者亲自观察资料,信息可靠,回忆偏倚小 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应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 可证实病因联系 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 缺点:不适合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 依从性差,易出现失访偏倚 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组织与后勤工作也相当艰巨 研究设计要求更严密 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比较: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从果到因 从因到果 不可计算率 可计算率(发病率、死亡率) 时间较短 时间长、代价大 样本小 样本大 稀有病、发病少的 常见病 不可外推(为验证假设提供假设) 因果可以外推 多种因素 不适用于多种因素 选择、测量、信息偏倚 失访、测量、信息偏倚 简单 复杂 9、P111 采用暴露人群所在地区的全人群的发病(或死亡) 率为对照。 10、P112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组别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合计 暴露 a b a+b=n1 a/n1 非暴露 c d c+d=n0 c/n0 合计 a+c=m1 b+d=m0 a+b +c+d=n 式中a/n1和c/n0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 率 1) 相对危险度RR:是暴露组发病(或死亡) 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 率I0是字母I和数字0,并不是数字10!!!之后的一样 的比值 RR=Ie/I0=(a/n1)/(c/n0) RR显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倍数 RR>1,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的关联,暴露强度越大和时间越长,发病(死亡)越多,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RR=1,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联系 RR<1,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负的关联,暴露越多,发病(死亡)反而越少,提示该因素为保护因素。 2) 归因危险度AR:是暴露组发病(或死亡) 率Ie与对照组发病(或死亡) 率I0相差的绝对值,反映了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AR=Ie-I0=(a/n1)-(c/n0) =I0(RR-1) 3)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总人群发病(或死亡) 率It中归因于暴露部分,其大小取决于危险因素RR和人群暴露比较。 PAR= It-I0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相关知识
预防医学.doc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预防医学专业
哪些学校有预防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怎么样
预防医学是干什么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简介
北京朝阳一中学36名学生感新冠 学生在校如何预防新冠
预防早泄 男人要学会这7个方法
学会这12招 帮你预防春季传染病
网址: 预防医学.doc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5988.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652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485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179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066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892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389
- 7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157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147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04
- 10打完新冠疫苗后能喝绿豆汤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