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 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及分布特征
1.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背景
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则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1]。为提升健康素 养,国家政府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提出开展健康知识普 及行动,推动全国健康素养水平全面提升。计划中特别强调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将提升妇幼健康素养 作为政府和社会的工作重点[2]。妇女健康素养是公民健康素养的组成部分,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育龄期女 性作为妇幼人群中最为核心的人群,其健康素养状况更值得重点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15~49岁妇女为生 育期妇女,其年龄跨度达35岁,人口基础大。提高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素养水平对改善其生殖健康状 况有重要作用,对个体生殖健康及其后代孩子均会产生重要影响[3]。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平行会议——妇 幼和生殖健康论坛达成共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非常重要,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合作,提高妇女文化 素养和健康素养”[4]。
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在当代女性健康问题中依然凸出。关于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概 念的产生源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殖健康正式定义为:“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和过程中的身 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5]。既往调查表明,人工流产妇女的重复流产 率高达49.88%[6]。遍及15省的已婚女性中发现42.9%患有至少1种生殖道感染疾病,而流动人口女性的生殖健 康问题更为显著[7]。
尽管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等健康素养对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十分关键,但我国生殖健康 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却不容乐观。一项关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的调查发现女性在计划生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体 征和症状等知识缺乏,其中生殖道感染知识的知晓率为42.9%,婚前检查知识知晓率为38.6%,而计划生育知 识知晓率最低仅26.3%[8]。多项调查发现,我国育龄妇女存在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较狭窄、妇科常见病患 病率高、对相关保健知识的了解少等情况[9,10]。
对于育龄期女性而言,除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知识外,生命早期1000天的知识对她们而言同样重要。生 命早期1000天指的是从受孕开始至2周岁的这段时间,包括胎儿期约280天,婴儿期约720天。该时期胎儿的 细胞处于分裂、分化状态,组织器官开始形成。该时期的营养情况将影响着胎儿代谢模式的建立,并且该代谢 模式会持续终生,影响儿童期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发育的风险[11]。世界卫生组织将生命早期1000天定义为生长发 育的“机遇窗口期”,在这1000天中给予良好的营养和科学的养育,不但能更好地支持胎儿和婴幼儿的体格发 育和脑发育,还可以大大降低幼儿成年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甚至对未来三代子孙都会产生正面影响。
前瞻性 队列研究表明,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支持除对未来的体重影响关键外,婴儿期前6个月的营养状况对于成年 期的身高发育等生长迟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12]。生命早期1000天的阶段同样是婴儿大脑发育最快速的时期, 该时期母亲的心理健康可以明显影响幼儿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早期营养不良对幼儿生理发育和认知发展所造 成的不良影响将无法逆转,但缺乏亲子心理健康的单纯营养改善,同样无法达到幼儿早期发展干预的近期效果 和远期效果[13]。此外,生命早期1000天是出生缺陷的高发敏感期,因此需通过定期体检关注胎儿在宫内的成 长,尽可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2]。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女性生殖健康的问题凸出,且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生命早期 1000天作为“婴儿早期营养改善的关键窗口期”和“婴儿大脑神经快速发育的关键期”,该方面的健康知识对育 龄期女性而言格外重要。因此,课题组开展本次全国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调查研究,调查内容涵盖生殖健 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现状等内容。
2.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方法
2.1 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8岁至49岁的中国育龄期女性。调查时间自2021年11月10日-11月30日,利用“问 卷星”网络调查平台开展线上调查。本次研究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2 研究内容
生殖健康相关知识
(1)妇科健康知识
根据妇科常见问题设置5个模块和20道问题评估妇科健康知识水平,被调查对象对每个问题进行判断,回 答选项为“对”、“错”和“不知道”。
(2)生命早期1000天知识
根据生命早期1000天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设置7个模块和33道问题评估妇科健康知识水平,被调查对象可 对每个问题进行判断,回答选项为“对”、“错”和“不知道”。
2.3 统计方法
(1)差异性分析:对于生殖健康知识、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在不同人口学特征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 有统计学意义。 (2)回归分析:将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划分为“较差”、“一般”和“较好”三个等级,因此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 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较差组别作为参考系),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结果
3.1.1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调查3210人,其中有效问卷3153人,有效回收率98.2%。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分布如下,14-19岁 166人,占5.3%,20-29岁1826人,占57.9%,30-39岁1091人,占34.6%,40-49岁70人,占2.2%;收入 方面,月收入0-3000元319人,占10.1%,3001-8000元922人,占29.2%,8001-11000元711人,占 22.6%,11001-30000元930人,占29.5%,30000元以上271人,占8.6%;
婚姻状况方面,已婚者2172人, 占68.9%,未婚者981人,占31.1%;在教育水平方面,高中及以下202人,占6.4%,大专432人,占13.7%, 本科2318人,占73.5%,硕士及以上201人,占6.4%;在人口类别方面,常住居民1980人,占62.8%,流动 人口1173人,占37.2%。现居住于东部地区者1054人,占比33.4%,中部地区630人,占比20.0%,西部地区 1155人,占36.6%,东北地区314人,占10%。户籍为城镇者有1984人,占比62.9%,农业户籍者1169人,占 比37.1%。
3.1.2孕产史及生育意愿
在所调查人群中,怀孕状况方面,备孕中411人,占比13.1%,怀孕者288人,占比9.1%,产后哺乳阶段 者253人,8.0%,属于其他情况者有2201人,占比69.8%,(其中丁克者共有142人,占其他情况者中的 6.5%,暂时不打算要孩子者有513人,占其他情况者中的22.3%,目前已有小孩并已结束哺乳者共有1260 人,占其他情况者57.3%,其余则是都不符合者。);在生育史方面,未曾有过生育者1447人,占比 45.9%,曾生育过者1383人,占比43.9%,生育完半年内323人,占比10.2%;在孩子数量方面,在调查中有 孩子的共有1697人,其中有一个孩子的1294人,占比76.3%,1个以上有403人,占比23.7%人。
3.2 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情况及分布特征
3.2.1 妇科健康知识得分情况及分布特征
调查对象在妇科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答对率最高的为有关人工流产对生育功能的危害情况的知识,如“人 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对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存在明显损害,可能导致流产并发症继发不孕等情况”达到 90.2%,其次为长期月经紊乱的治疗措施相关知识,如“长期的月经紊乱,需要通过药物的调整治疗”达到 87.8%。有关乙肝传播途径知识如经性行为传播答对率最低,占比26.8%,其次为补救避孕失败的最佳方式相 关知识答对情况,占比46.9%。
对调查对象得分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可得,总分居于80分者最多,达到453人,其次是75分以及85分, 分别是412人、405人,达到高分(90分及以上者)共576人,得0分、5分者极少,仅为2人和7人。得分越高 者则表示对妇科知识掌握的就越好。
在调查人群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得分低于60分者共有500人,占比15.8%,高于80分者共有981人, 占比31.1%,其余则是处于60-80分以内者。14-19岁人群得80分以上的比例最低,仅为18.7%,其总体分布 差异显著(p<0.001);已婚者中得80分以上的比例(32.8%)高于未婚者(27.4%),p<0.001;高中及以 下学历者中80分以上的比例(21.3%)低于较高学历者(本科及以上),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 较低月收入者(低于3000元)中80分以上的比例(23.8%)远低于较高月收入者(高于3000元),其总体分 布差异显著(p<0.001);
孕妇中得80分以上的比例(24.0%)低于备孕(32.4%)和产后哺乳阶段(36.3%),而其总体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3);未曾生育人群中得80分以上的比例(27.5%)低于曾生 育过的人群,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得80分以上者得比例均低于东部地区,分 别为25.2%和27.9%,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农业户籍人群得80分以上的比例(34.6%)低于城 镇户籍,p<0.001。
3.2.2 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知识得分情况及分布特征
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知识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育龄期女性健康意识,在调查对象中对于早期预防出 生缺陷途径有关知识答对最多的是“积极进行孕前检查和早期筛查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方法”,正确者占比最 高达到94.6%,其次答对较多的题目为“孕期吃减肥药的危害”,占比93.8%。此外,答题情况最不理想的为叶 酸补充量相关知识,占比仅达9.7%,其次,对于补钙途径相关认知即“多喝骨头汤有助于补钙”此题,答对者 也相对较少,占比36.5%。
对调查对象在此模块的答题情况进行数据整理以及汇总可得,得分处于80-90分者居多,达到853人,此 外得分于70-80分也较多,达到779人,得分达到90-100分之间者共有343人。
在调查人群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得分在60分以下者共有521人,占比16.5%,得分在80分 以上者共有1196人,占比37.9%,其余则是处于60-80分的人群。14-19岁人群中得80分以上者(21.7%)的 比例远低于其他年龄层,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未婚人群中得80分以上的比例(28.2%)高于未 婚人群,p<0.001;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中得80分以上的比例(33.8%)远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其总体 分布差异显著(p<0.001);
较低月收入(低于3000元)人群中得80分以上的比例(45.8%)远低于较高月 收入(31.0%)人群,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备孕状态的人得80分以上的比例(40.3%)低于产 后哺乳人群,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未曾生育人群得80分以上的比例(32.1%)低于曾生育过的 人群,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得80分以上的比例低于东部地区,分别为35.5% 和32.7%,其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农业户籍得80分以上的比例(40.4%)的高于城镇户籍人口, p<0.001。
3.3 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及分布特征
3.3.1 自评健康情况
本次调查中,自评健康较差者共有1074人,占比34.1%。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的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 (41.6%)高于本科及以上人群,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43);较低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人群自评健 康较差的比例(41.6%)高于较高月收入(3万元以上)人群,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16)。产后哺乳阶段 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40.7%)高于备孕和怀孕阶段,p<0.001;有生育史的对象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 (36.2%)高于未曾生育的人群,总体分布差异显著(p=0.010);流动人口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35.7%) 高于常住人口, p=0.010。
3.3.2 妇科症状分布状况
在对育龄期女性妇科症状的现患率调查中发现,月经症状(月经周期不规律、痛经、月经量异常增多等) 的现患率最高(50.8%);其次是阴部及白带症状(白带增多、白带呈豆腐渣状、白带有臭味、阴道疼痛、阴 部瘙痒等),现患率达为30.2%,有乳房症状(乳头溢液、乳房有肿块、乳房刺痛/胀痛等)者和高雄激素表 现症状(如上唇、下腹部、大腿内侧多毛)者现患率分别为20.5%和9.2%。
在不同人群各类妇科症状分布方面,30-39岁群体妇科症状的现患率(72.3%)高于其他年龄段,且总体 分布差异较为显著(p<0.001);已婚者妇科症状的现患率(73.7%)高于未婚者(p<0.001);本科学历中 妇科症状的现患率(72.5%)高于其他学历水平,且总体分布差异较为显著(p<0.001);月收入较高的两个 群体中及11001-30000、30000元以上妇科症状的现患率最高,分别是75.8%、75.3%,且总体分布差异显著 (p<0.001);产后哺乳状态的女性妇科症状的现患率(79.1%)相对其他不同阶段者较高,且总体分布差异 显著(p<0.001);生育完半年内的群体中出现妇科症状的现患率高于未曾生育过和生育过的群体较高,且总 体分布差异显著(p<0.001);中部地区出现妇科症状的现患率(76.5%)高于其它地区,且总体分布差异显 著(p<0.001)。
4.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53名育龄期女性(14至49周岁)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调查 研究,描述了育龄期女性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以及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分布特征,分析了育龄期女性健康知识 的影响因素,为提升育龄期女性的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4.1 健康知识
(1)妇科健康知识知晓率现状:育龄期女性妇科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总体尚可,但在部分知识上仍存在认知偏 差,15.8%的人群其生殖健康知识掌握较差(低于60分,百分制),31.1%掌握较好(高于80分)。本次调查 中最为常见的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偏差(回答错误或不知道)依次为:“乙肝可以通过发生性行为传播”、“紧 急避孕药是补救避孕失败的最佳方式”、“若孕前或孕期感染艾滋病,没有预防性手段能避免艾滋病的母婴传 播”、“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是有效的避孕方法”、“将节育环放置到女性子宫内,可以百分百避孕”和“口服 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等)是有效的避孕途径之一”,其认知偏差的比例分别为73.2%、53.1%、52.1%、 41.2%、36.4%和35.2%。
相对于20-49岁的女性,14-19岁的女性其生殖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较高,占 26.5%;相比于东部地区的女性,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更高,分别为18.7% 和17.5%,该比例在东部地区仅12.5%;相对于在婚的女性,非在婚(含未婚、离异和丧偶)的女性其生殖健 康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较高,占20.4%,该比例在已婚女性中仅为13.8%;学历和收入越低的人群,其生殖知 识掌握度较差的比例也更高,如在高中及以下学历女性中,其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为30.2%,该比例在硕士及 以上学历的女性仅为11.9%;
相对于城镇户籍的女性,农业户籍的女性的健康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显著高于城 镇户籍女性(19.8% VS 13.6%);怀孕中和哺乳中的女性相对于其他状态的女性而言,其知识掌握比例较差 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3.9%和11.9%;相对于曾生育过的女性而言,未曾生育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较差的比例 较高,为18.6%,该比例在曾生育过的女性中仅为12.2%。
(2)生命早期1000天知识知晓率现状:育龄期女性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知识知晓率尚可,但在部分知识上仍 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部分人群(16.5%)知识掌握较差(低于60分,百分制),37.9%掌握较好(高于80 分)。
本次调查中常见的生命早期1000天知识的认知偏差依次为:“每天补充低剂量(0.2-0.4mg)的叶酸或 含该剂量的叶酸复合维生素是合理的补充量”、“多喝骨头汤有利于补钙”、“怀孕初期,孕妇的钙需求量与正常 人大致相同”、“孩子6个月之后母乳就没有营养,应改换奶粉添加辅食”和“我本来就很胖,孕期的体重不能够 增加” 其认知偏差的比例分别为90.3%、63.5%、57.3%、53.0%和36.9%。相对于20-49岁的女性,14-19 岁的女性其生命早期1000天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较高,占33.1%;相比于东部地区的女性,西部和东北部地区 女性的生命早期100天的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更高,分别为19.9%和17.8%,该比例在东部地区仅为12.5%;相 对于在婚的女性,非在婚的女性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较高,占27.4%,该比例在已婚女性中仅11.6%;
学历和 收入越低的人群,其知识掌握度较差的比例也更高,如在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女性中,其知识掌握较差的比 例为18.1%,该比例在月入3万元及以上的女性仅为9.1%;相对于城镇户籍的女性,农业户籍的女性的健康知 识掌握较差的比例为20.4%,而该比例在城镇女性显著较低,为14.2%;相对于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未怀孕的 女性健康知识掌握较差的比例较高,为18.1%;相对于曾生育过的女性而言,未曾生育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较 差的比例较高,为23.0%,该比例在生育完半年内的女性中仅为13.9%。
4.2 健康状况
(1)躯体健康状况:育龄期女性总体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达33.5%,且多数育龄期女性(70.6%)在过去一 年内出现过妇科症状,有57.8%的女性因此而就诊,其中828名就诊者确诊患有妇科疾病,占比64.4%。高中 及以下学历的女性其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41.6%)高于较高学历的女性;相比于常住人口(30.7%),自评 健康较差的比例在流动人口(35.2%)也较高;产后哺乳的女性其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40.7%)远高于孕期 的女性(18.4%)。
月经异常症状、阴部及白带异常症状、乳房异常症状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三种妇科症 状,其现患率分别为50.8%、30.2%和20.5%;20-39岁人群超过70%的比例有妇科症状,远高于其他年龄 组;已婚、月收入高于8000元的人群近75%的比例有妇科症状,远高于未婚和月收入较低的人群;相比于西 部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女性有妇科症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2.2%和76.5%;处于产后哺乳和备孕阶段的 人群近80%的比例有妇科症状。调查中确诊的妇科疾病中前六位分别是霉菌性阴道炎(23.8%)、乳腺增生 (18.6%)、盆腔炎(14.2%)、宫颈炎(13.9%)和多囊卵巢综合征(12.5%);相对于无生育史的女性, 有生育史以及生育完半年内者中有妇科疾病的比例较高,分别达69.8%和75.8%。
(2)心理健康状况:在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孕产期的育龄期女性中,48.4%存在明显的孕产期紧张症状 (中度紧张及以上水平),还有50.9%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孕产期焦虑,症状明显(中度焦虑及以上水平) 的女性占总体的17.4%。造成紧张(担心)原因排序前六位分别是“担心婴儿出生是否健康”、“担心能否安全 分娩,如出现不正常状况或剖腹产等”、“担心孩子将来的抚养问题(家庭支持:带孩子等;物质支持:经济来 源等)”、“担心有孩子之后自由时间减少”、“担心有孩子之后被迫放弃工作”和“担心脸上/身上出现妊娠斑或 妊娠纹”,其比例分别为79.4%、67.8%、61.3%、57.8%、53.8%和51.1%;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其中度及 以上的担忧症状比例为31.5%,远低于较高学历的比例为50%左右;月收入低3000元人群其中度及以上的担 忧的比例为40.5%,低于较高收入的中度担忧比例(50%左右);相比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 区的紧张症状明显的比例较高,分别达54.3%和51.4%。孕产期焦虑症状前五位分别是“变得容易烦恼或急 躁”、“对各种事情担忧过多”、“很难放松下来”、“经常感到难过和悲伤”和“不能够停止或控制担忧”,其比例 分别为71.5%、58.7%、38.8%、33.8%和32.9%;相比于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育龄期女性 焦虑症状明显的比例显著较高,达21.6%。
5.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讨论及建议
基于本次研究结果,育龄期女性在生殖健康知识和生命早期1000天的健康的总体认知较好,但是在部分 关键知识上仍存在认知偏差,主要是科学的避孕方法、备孕和孕期的叶酸补充剂量和时间以及孕期钙的摄入来 源。躯体健康状况方面,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较高,且多数在过去一年间出现过至少一种妇科症状。心理健康 方面,近半数的女性在孕期出现中度的紧张或焦虑症状。健康行为方面,育龄期女性的蔬菜水果的达标率总体 较低。本章根据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并提出育龄期女性健康素养提升建议。
5.1 生殖健康认知存在偏差,重点人群需特别关注
本次研究提示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总体良好,仅15.8%的人群掌握较差(低于60分),31.1%的 女性掌握较好(高于80分)。既往研究提示,2018年妇女生殖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80分)为23.4%,2019 年达28.5%,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8],与本研究结论相近。但是性传播疾病和科学避孕上存在明显的认知偏 差。在乙肝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防护措施上均有超过5成的女性存在认知偏差,如不知道乙肝可以通过性传 播和不了解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阻断手段。这一结果表明在性传播疾病的知识普及方面应适当强化。科学避孕是 女性亟待提高的生殖健康素养,超过半数女性认为“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是有效的避孕方式”,该误区将直接 增加育龄期女性意外怀孕进而人工流产的可能性,应当引起重视。
北京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分别有28%和 16%的女性选择体外排精和安全期性交的避孕手段,而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避孕方法的仅13%[19]。造成该误 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可能是伴侣的误导,另一方面则由于女性对排卵期等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国外一项关于妇 女排卵、月经周期等生殖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显示,该人群对月经周期的知晓率为47.4%,排卵期的知晓率 仅为32.8%[20]。因此,科学避孕仍是生殖健康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
本次研究提示育龄期女性生命早期1000天知识掌握现状总体良好,仅16.5%的人群掌握较差(低于60 分),37.9%的女性掌握较好(高于80分)。尽管既往调查显示,受益于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健康教 育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叶酸相关的知识的知晓率和复用率有明显提高[21],但在具体的补充剂量和补充时期 上仍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这表明多数育龄期女性的认知停留在“补充叶酸能预防神经管畸形”上,但是对于何 时(备孕期、孕期等)以及何种使用量(微量、适量等)却不知道,而也应作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内容之一。关 于营养素的补充方面,最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多喝骨头汤有利于补钙”,造成该误区的主要原因则是中国的饮食 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以形补形”的观念,从而认为骨头汤补钙有利于骨骼生长。因此,对于一些常见的饮食误 区同样是健康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
本次研究还提示,较低学历、较低收入、农业户籍等育龄女性群体的生殖健康知识和生命早期1000天的 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的比例较高,与既往的研究结论一致[18]。低学历和出生于农村的女性往往都是较低收 入的群体,而国外研究表明,具备良好经济水平的女性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拥有更好的健康理念[22]。 因此对于育龄期女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应当重点关注此类健康知识较为薄弱的群体,尽管在经济条件的提升有较 高的难度,但是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故而应对该类群体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以提升其健康素养的水平。 此外,未有过怀孕经历的女性表现出更低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但生殖健康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已婚的女性,更 应实现早期普及、及时宣教,让女性更早的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
5.2 常见妇科疾病多发,孕期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本次研究提示,育龄期女性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高达33.5%,且有70.6%的女性在过去一年内至少出现过 一种妇科症状,就诊者中确诊患有妇科疾病者占比64.4%。流动人口、较低学历(高中及以下)的女性其自评 健康较差的比例较高,可能原因是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的利用率低,缺乏主动性[23],如出现不适症状不主 动就医,因此影响自评健康状况。育龄期女性妇科症状普遍,阴道炎、盆腔炎是调查对象中最常见的妇科疾 病。
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生殖道感染在我国女性中的患病较高,城市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35.57%~ 40.58%,以宫颈炎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炎,有16.9%~17.8%的女性罹患2种以上的生殖道感染 [24,25];我国农业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58.68%~67.8%,以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26,27]。本次研究发现育龄 期女性就诊意愿较低,反映其就医行为的健康素养相对薄弱,与上节指出农业、低收入人群其健康知识较差可 能存在关联,之前研究亦指出农业女性的关于生殖健康问题的就诊率低且生殖健康知识差的问题[28]。本研究多 因素分析提示,患病妇女的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从侧面提示健康知识与罹患生殖健康相关疾病的关联性。 因此,对于育龄期女性应提倡其关注生殖道感染的健康状况和提高积极就医等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
本研究提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孕产期的育龄期女性中,48.4%存在明显的孕产期紧张症状(中度紧 张及以上水平),还有50.9%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孕产期焦虑。妊娠期压力(紧张)是孕产期最常见的问题 之一,美国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显示,妊娠期轻度紧张、中度紧张和重度紧张的发生率分别为35.5%、 37.3%和27.0%[29];上海市一项孕妇的调查研究提示,妊娠期紧张中度水平者占71.5%[30]。当代女性妊娠压力 最主要的来源是担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和抚养问题所引发的紧张感[30]。孕产期的焦虑症状亦是普遍的心理健康 问题。
既往研究表明,我国的孕早期妇女妊娠相关焦虑为23.2%,远高于美国、荷兰等国家[31]。因此,孕产妇 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身健康学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心理保健技术 学组共同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以三级预防 为核心内容,力求提出综合全面、具体可行的孕产妇心理保健建议,涵盖孕产妇心理健康促进、孕产妇常见心 理问题的筛查与评估、基本处理、随访管理等内容,以提高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健康状况[3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知识
《2022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发布:年轻人成养生主力军
中国健康瘦身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
形体透视生活:中国城市女性形体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人健康状况报告》发布
《2022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出炉 新中式养生正当时
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3
2017年中国城市女性形体健康调研
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心理障碍及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报告
网址: 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 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及分布特征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61808.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556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57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47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98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0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