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8日 20:34

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 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

肥胖本身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同时还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某

些癌症等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程度日趋严重。据世

界卫生组织统计,1975—2016 年全球肥胖人数增长近三倍,2016 年全球有超 19 亿超重成

人,6.5 亿肥胖成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近年来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4.3%和 16.4%,与 2002 年的 22.8%和 7.1%相比显著上

升。超重和肥胖可引发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国

政府高度重视肥胖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普及健康生活、

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把持续减缓我国居民的肥胖增长率作为健康

中国行动的主要目标。《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把控制体重作为慢

性病防治的重要举措之一,包括提倡树立健康体重的理念,保持合理体重, ;在促进形成

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原则下,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

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主题行动。积极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高

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各项政策的实施,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牵头成立《中国成

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修订委员会,对 2003 年发布的《中国成

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进行修订。修订委员会汇集全国不同领域、学科和机构的专

家,根据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防控现状,收集整理我国人群的研究资料,为超重和肥胖判

定标准的补充提供了重要证据。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将在我国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中,为争取

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促进多部门协作、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防治的积极性、营造有利的社

会环境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实用的防控措施和方法。本《指南》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医院、

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提高对超重和肥胖的认识、了解超重和肥胖开展

防治的现行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供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个人作为体重管理的参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1 年 7 月

(1)

前言

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在全球范围内急速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问题日趋严重。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监测数据,中国成人超重率从 2002 年的 22.8%上升到 2012 年的 30.1%,年平均增速为 2.8%;

肥胖率从 2002 年的 7.1%上升到 2012 年的 11.9%,年平均增速为 5.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

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2015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4.3%

和 16.4%,与 2012 年相比,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 4.5%和 11.3%,表明近年来

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加速度都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

2 型糖尿病、高血压、许多癌症的直接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

危险因素之一。2010 年中国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主要慢性病合计经济负担高达

907.68 亿元,占主要慢性病经济负担的 42.9%,中国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呈上升趋势,占 2010 年卫生总费用的 4.5%,因此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已经刻不容缓。积

极、有效地实施超重和肥胖防控措施,不仅可以减缓超重和肥胖的发展趋势,还可以提高国

民健康水平,减轻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2002 年,

由陈春明教授带领的原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完成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试行)》的编写工作。该《指南(试行)》于 2003 年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正式发布,在指

导我国成人肥胖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新发布了许多相关政策,

同时影响我国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因素逐渐发生变化,原《指南(试行)》已不适应现在的需

要。为此,2018 年 5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健康所组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修订。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负责组建修订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含全国多领域、

多学科、多机构的专家。为了保证修订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多次组织专家咨询会、专家

研讨会,确定本次修订的内容和方法。参考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结果,为我国超重和

肥胖的判定标准提供充分证据。通过广泛征求政府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临床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营养学专家、体育科学专家、临床和社区医生以及疾病预防控制

专业工作人员的意见,完成指南的修订工作,形成《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

(2021)》。本《指南》旨在明确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的可靠性,理清实施成人超重

和肥胖的预防控制流程,针对不同人群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指南》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阐述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并提供相关证据;第二章介绍全球及我国成人超

重和肥胖的现况和流行趋势;第三章阐述超重和肥胖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第四章介绍超

重和肥胖对成人健康的危害;第五章介绍超重和肥胖的干预策略和措施。为了便于指南的实

施,在归纳总结以往干预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同时在附录中介绍了一些通过膳食管理和增加

身体活动防控超重和肥胖的具体实例。

与原《指南(试行)》相比,本《指南》内容更丰富,涵盖范围更广,防控流程更清晰,防

控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指南》强调证据和依据的科学性、可靠性,注重干预措施

和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将为我国开展成人超重和肥胖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为个人、

家庭、社区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超重和肥胖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措

施。《指南》修订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指导和项目支持,特此表

示感谢。目前关于成人超重和肥胖防控的相关研究进展迅速,将会涌现更多更新的干预措施,

待今后收集更多更充实的科学证据之后进行补充,本次修订工作限于时间、水平和经验,难

免存在不足之处,望各界专家和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修订委员会

2021 年 7 月

1 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列入疾病分类名单(肥胖,Obesity ICD:E66.9)。

2020 年,WHO 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超重不仅是肥胖的早期表现,还是肥胖形

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预防肥胖的关键时期。超重和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或数

量增加造成脂肪堆积,体内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升高。如果脂肪在某些局部过多沉

积,如在腹腔内或脏器周围蓄积过多,则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无特殊病因

的情况下,体内脂肪过量积累或分布异常均会影响人体代谢功能,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人的体重主要包含体内水分、骨骼、肌肉、脂肪和内脏等的重量。一般成人不仅内脏、

骨骼和肌肉的重量不会显著增加,而且体内水分也随内脏和肌肉稳定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因

此人的体重水平与身体中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对人体外表的观察通常可以大致估计肥胖或消

瘦的程度,但无法定量评价。BMI 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是评估超重和肥胖程

度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常用于人群超重和肥胖的筛查。但 BMI 不能区分体内水分、骨

骼、肌肉和脂肪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在评价肥胖程度或类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对肥

胖程度或类型进行明确诊断,还要通过 CT、磁共振、双能量 X 线等专业设备测量人体中的

脂肪分布和重量,或身体中脂肪的百分含量。由于设备和检测费用昂贵,一般仅限于临床或

科学研究中使用。生物电阻抗测量法是方便、快速、对人体无损伤的体成分间接测量方法。

其原理是低压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由于不同组织导电能力不同,可以根据人体导电性推算

重要组织的含量。研究人员需依据本国人群特点建立推算方程并对其进行调整,以便提高对

特定人群体成分测量的准确性。

1.1 BMI

BMI 是计算身高别体重(weight for height)的指数,也称为体重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

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 BMI=体重/身高 2(kg/m2)(身高和体重

测量方法参见附录Ⅰ)。判定肥胖程度时,使用 BMI 这个指标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身高对体

重的影响,便于人群或个体间比较。

1.2 腰围

腰围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腰围测量方法参见附录Ⅱ)。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

简单且实用的指标。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疾病有

更强的关联。腹部脂肪增加是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使用腰围和 BMI 可以

更好地估计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1.3 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

由于遗传因素影响人体组成,不同种族人群 BMI 对肥胖程度的判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以

BMI 对肥胖程度进行分类时,应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相应的判定标准。WHO 制定了 BMI 界限

值,即 BMI 在 25.0~29.9kg/m2 为超重,≥30kg/m2 为肥胖(参见附录Ⅲ附表 1)。 WHO 肥

胖专家顾问组认为,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存在特殊性。因此,

2002 年根据肥胖相关疾病患病危险度提出亚洲成人的 BMI 和腰围界值,即 BMI 在 23.0~

24.9kg/m2 为肥胖前期,≥25kg/m2 为肥胖(参见附录Ⅲ附表 2)。 WHO 肥胖专家顾问组建

议各国收集本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以及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数据,从而确定本国

人群的 BMI 分类标准。本《指南》 采用 2013 年 10 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

标准 《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作为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定依据,分别以 BMI 和

24 腰围作为判别指标,对成人的超重和肥胖状况进行判定(详见表 1 和表 2)。

表 1 成人超重和肥胖分类

------------------------------------------------------------------------------

分类 BMI 值(kg/m

2

肥胖 BMI ≥28.0

超重 24.0B≤MI <28.0

体重正常 18.5≤BMI <24.0

体重过低 BMI<18.5

----------------------------------------------------------------------------------------------------------------------------

-表 2 成人向心性肥胖分类

----------------------------------------------------------------------------------------------------------------------------

分类 腰围 值 /cm

向心性肥胖前期 85 ≤ 男性<90

80 ≤女性 <85

向心性肥胖 男性≥90

女性≥85

----------------------------------------------------------------------------------------------------------------------------

BMI 和腰围是从不同角度判定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BMI 以体重为主,腰围则以脂肪分布

为重点,两者可以独立作为超重和肥胖的判别标准。同时这两个指标也分别是超重和肥胖相

关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种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可以

叠加。

1.4 BMI 和腰围判定标准的依据及相关证据

原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汇总有关我国人群研究的大量测量数

据,分析了 BMI、腰围与相关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危

险度分别随着 BMI 或腰围的增加而升高,若 BMI 和腰围同时增加,相关慢性病危险度增加

幅度高于 BMI 或腰围单独增加导致的结果。2002 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汇总分析了 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 13 项包含体格测量指标和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

查,共计约 24 万成人的数据。结果表明,BMI≥24kg/m2 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

的 3~4 倍,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2~3 倍,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

的 3~4 倍(危险因素聚集指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 5 个主要危险因素中,具有 2 项及 2 项以上的现象)。

BMI≥28kg/m2 的肥胖者中,90%以上患有上述疾病或有危险因素聚集。男性腰围达到或超

过 85cm、女性腰围达到或超过 80cm 者患高血压的风险约为腰围正常者的 3.5 倍,患糖尿

病的风险约为腰围正常者的 2.5 倍;其中有 2 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的风险为腰围正常者

的 4 倍以上。在 10 个地区对 24 900 名 35~59 岁人群开展的前瞻性调查中,超重肥胖对冠

心病事件、总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归因危险度分别为 32.0%、30.6%和 53.3%,即这

些疾病的发病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的可能性很大。2020 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中,我国成人体质指数与主要慢性病死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显示,超重和肥胖的 BMI 切点分别为 24.0kg/m2 和 28.0kg/m2;BMI≥35.0kg/m2 时死亡风

险显著增加。向心性肥胖的腰围适宜切点男性为 85cm、女性为 80~85cm。不调整 BMI 时,

腰围过大(≥95cm)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进一步调整 BMI 后,死亡风险随腰围增

加而上升,腰围超过 90cm 者死亡风险明显提高。若将 BMI 控制在 24.0kg/m2 以下,或将

腰围控制在男性 85cm、女性 80cm 以下,均可以防止约 50%人群的危险因素聚集;将 BMI

控制在 28.0kg/m2 以下,则可以防止约 20%人群的危险因素聚集。

2 超重和肥胖的现况和流行趋势

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改变、身体活动减少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国家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长更为突出。

2.1 全球超重和肥胖现况和流行趋势

据 WHO 统计,截至 2016 年全球主要国家成人(调整年龄后)超重肥胖率(BMI≥25.0kg/m2)

分别为:美国 67.9%、加拿大 64.1%、英国 63.7%、澳大利亚 64.5%、中国 32.3%、日本 27.2%;

肥胖率(BMI≥30kg/m2)分别为:美国 36.2%、加拿大 29.4%、英国 27.8%、澳大利亚 29.0%、

中国 6.2%、日本 4.3%。

据 Lancet 杂志发表的汇集195 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研究显示,1980—2013 年 BMI≥25kg/m2

的人群占比,男性从 28.8%上升到 36.9%,女性从 29.8%上升到 38.0%。过去 30 年超重和肥胖

的流行率大幅上升,但各国超重和肥胖的水平和变化趋势具有不同的区域模式。自 1980 年

以来,70 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翻了一番。美洲国家人群超重率从 1980

年的 45.3%上升到 2015 年的 64.2%,肥胖率从 12.9%上升到 28.3%。欧洲地区人群超重率从

1980 年的 48%增加到 2015 年的 59.6%,肥胖率从 14.5%增加到 22.9%。澳大利亚统计局(ABS)

2018—2019 年的一项全国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超重和肥胖成人占总人口的 67%,

其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5.6%和 31.3%。

第三次美国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NHANES Ⅲ,1988—1994 年)显示,成人(20~74 岁)

超重和肥胖人数达到 9 700 万。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分别为 39.4%和 24.7%;肥胖率分别为 19.8%

和 24.9%。1999 年的调查显示,美国成人超重率为 34%,肥胖率为 27%。1999—2000 年美国

成人肥胖率为 30.5%,严重肥胖率为 4.7%,成人肥胖率和严重肥胖率明显升高。2017—2018

年美国健康与营养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 岁以上成人调整年龄的肥胖率(BMI≥30kg/m2)

为 42.4%,男性、女性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严重肥胖率(BMI≥40kg/m2)为 9.2%。

2.2 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现况和流行趋势

根据 1992 年我国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20~60 岁成人 BMI≥25kg/m2 者占该人群的比

例为 14.4%。对 20 世纪 90 年代 24 万名 20~70 岁居民调查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 为

25~29.9kg/m2 者占 22.4%,BMI≥30kg/m2 者占 3.01%。1995—1997 年 11 省(市)调查资

料发现,BMI 为 25~29.9kg/m2 者占 21.51%,BMI≥30kg/m2 者占 2.92%。以我国《成人体

重判定》(WS/T 428—2013)标准(超重 24.0≤BMI<28.0kg/m2,肥胖 BMI≥28kg/m2)作

为判断依据,2010—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

超重率为 30.1%,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超重率分别为 30.3%和 29.9%。肥胖率达到 11.9%,其中

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率分别为 12.1%和 11.7%。向心性肥胖率为 2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向心

性肥胖率分别为 26.1%和 25.4%。我国成人超重率高于肥胖率,肥胖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中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超重率从 2002 年的 22.8%上升到

2012 年的 30.1%,增幅为 32.0%。农村居民超重率增长幅度高于城市居民,城市女性超重率

增幅较小。肥胖率从 2002 年的 7.1%上升到 2012 年的 11.9%,增幅为 67.6%。农村居民肥胖

率增幅远超城市居民,成年男性肥胖率增幅高于成年女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

告(2020 年)》显示,2015—2019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4.3%和

16.4%,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持续上升,与 2010—2012 年调查结果比较,超重率增幅为

14.0%,肥胖率增幅为 37.8%。向心性肥胖率远远高于依据 BMI 判断的肥胖率是我国成人肥胖

的特点,提示我国成人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严重,由此造成的健康损害亟待重视。虽然我国

成人的肥胖率仍低于西方人群,但由于超重率远远高于肥胖率,庞大的超重人群是肥胖的潜

在人群。我国居民肥胖率的快速增长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有效控制减缓超重率和肥胖

率的增速对控制慢性病有重要意义。

3 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超重和肥胖是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科学研究发现,受遗传、环

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消耗和体重调节的反应不同。相对遗传因素而

言,环境和社会因素是引发超重和肥胖的外在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膳食、身体活动、家庭、

社区、卫生保健体系等。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经济、国家政策等。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相

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并且表现为个体特有的生活方式。因此超重者和肥

胖者的生活方式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超重和肥胖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状

况,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因素解释。

3.1 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肥胖者的基因可能存在多种变化或缺陷。一些对

双胞胎、领养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亲均为肥胖者,子

女中有 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 40%的人较

胖。人群的种族、性别和年龄差别均影响其对致肥胖因子的易感性。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

肥胖形成的作用占 20%~40%。众所周知,遗传变异是非常缓慢的过程,但在 20 世纪后期,

肥胖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疾病之一,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肥胖发生率的快速增长主要不是

遗传基因发生显著变化的结果,而应归因于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因此,改变环境和

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且防控实践也证明了其有效性。

3.2 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

膳食是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膳食的数量和构成是影响人体能量摄入的重要因素。随着

我国经济发展,食物供应充足丰富,人们对能量的基本需求满足后,膳食模式发生了很大变

化。动物性食物和各种深加工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谷类食物摄入量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

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没有显著改善。膳食总能量摄入超过消耗量,且脂肪提

供能量的比例显著增加。膳食结构的变化使得肥胖的发生风险增大。因此,合理调整膳食结

构,同时控制总能量摄入是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基本措施。饮食行为、每日进食的时间分布以

及饮食的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不吃早餐常常造成午餐和晚餐摄入的

食物较多,导致每日的食物摄入总量增加,最终使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储存起来。

现在很多快餐食品和外卖餐食因其方便、快捷而受到人们青睐,但快餐食品往往富含脂肪、

高能量,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进食速度快,大脑摄食中枢未能及时对传入信号做出相应调

节,未能及时产生饱足感,不能很好地控制进食量。此外,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

喜欢零食或含糖饮料,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在看电视时进食过多零食等不良进食行为是许

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由于食物丰富,家庭中的备餐量往往超出实际需要量,为了避免

浪费而将多余的食物吃下,也可能是造成进食过量的原因之一。

3.3 身体活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静态生活的时间显著增

加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职业性和家务性身体活动强度下降、时间减少;交通方式的

改变导致交通性身体活动强度下降;坐着看电视、电脑和手机是许多人在业余时间的主要休

闲消遣方式,造成了休闲性活动量下降。另外,某些人因肢体伤残或患某些疾病而身体活动

减少,某些运动员在停止经常性锻炼后未能及时相应地减少能量摄入,都可能导致多余的能

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经常性身体活动或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而且可以提高身

体的代谢率,有利于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还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高强度

剧烈运动不易长时间坚持,中、低强度身体活动可以更多地动员体内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

另外,经常参加锻炼者比不经常锻炼者的静息代谢率高,进行同等能量消耗的运动时,经常

性身体活动者能更多地动员和利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更有利于预防超重和肥胖。

3.4 社会因素

全球超重肥胖率的普遍上升与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有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进食

模式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随着家庭成员减少、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力提高,食品生产、加

工、运输及贮藏技术改善,可选择的食物品种更为丰富;随着外卖配送的普及和便利,购买

现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人越来越多;家庭收入增加使得在外就餐的情况增多,在家就

餐的机会日益减少,常常进食过量,而且往往伴随较高的脂肪摄入。政策、新闻媒体、文化

传统以及科教宣传等,对膳食选择和身体活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新闻媒体(包括网络、电

视、广播和印刷材料)在现代消费群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广告对食物选择有很大影

响。然而广告中所宣传的食品,许多是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因此电

视广告对消费者饮食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

4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已有很多研究评估了超重和肥胖的健康危害。结果显示,BMI 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呈“U 形”

关联,BMI<20.4kg/m2 和 BMI≥35.0kg/m2 时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虽然不同死因别死亡

风险相对的 BMI 范围不尽相同,但总体表现为肥胖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BMI 与死亡风

险之间的关联无性别差异。调整 BMI 后,死亡风险随腰围增加而上升,腰围超过 90cm 者死

亡风险明显提高。

4.1 超重和肥胖与其相关疾病

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肥胖是影响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独

立危险因素。值得警惕的是,向心性肥胖者比全身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疾病危险。BMI 轻度

升高但伴有腰围较大者,其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肥胖者的血脂多在餐后较长时间

内持续在较高水平,其中富含甘油三酯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中体积较小且致密的颗粒有

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重者和肥胖者在未来 10 年内 4 种主

要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2 型糖尿病]发病风

险分别上升了 26%和 59%。按照中国成人体重标准,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 18.5~

24.0kg/m2)可以减少约 12%的主要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按基线年龄分层后结果显示,老年

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也与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相关,由肥胖导致的超额风险较高,提示老年人也

应控制超重和肥胖。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2 型糖尿病)发

病风险呈正向关联,腹部脂肪蓄积和向心性肥胖是独立于 BMI 之外的危险因素。与非向心

性肥胖者相比,向心性肥胖前期和向心性肥胖者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22%和 45%。

防治超重和肥胖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重本身,更重要的是肥胖与多种慢性病有关,控制肥

胖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 WHO 报告,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相对

危险度(RR)见表 3。

表 3 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疾病或症状的相对危险度*

-------------------------------------------------------------------------------

危险性显著增高 危险性中等增高 危险性稍增高

RR>3 (2< RR≤3) (1 < RR ≤ 2)

-------------------------------------------------------------------------------

2 型糖尿病 冠心病 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癌

胆囊疾病 高血压 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

血脂 异常 骨关节病 生 殖激素异常

胰岛素抵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气喘 脂肪 肝 生育功能受损

呼吸暂停综合征 背下部疼痛、

麻醉并发症

------------------------------------------------------------------------------

*相对危险度是指肥胖者发生上述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该病患病率的倍数。

4.1.1 癌症

与内分泌有关的癌症(如女性绝经后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男性的前

列腺癌)及某些消化系统癌症(如结肠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和肝癌)的发病率与超重和

肥胖存在正相关。各类癌症与 BMI 之间的关联有所不同。随着 BMI 的升高,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宫颈癌以及胰腺癌发病风险上升。腰围增加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结肠直肠癌、宫颈癌、肝癌以及胰腺癌发病风险升高有关

4.1.2 脑卒中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基于 10 个前瞻性队列的分析表明,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

相对危险度为 2.2。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超重和肥胖导致的危险因

素聚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高的原因之一。BMI 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呈正

向关联,趋势接近对数线性关系,BMI 每增加 5kg/m2,发病风险增加 30%。BMI 与颅内出

血的关联则相对较弱,BMI 超过 25kg/m2 时,颅内出血风险增加。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

列研究人群中,9.2%的脑卒中发病可归因于超重和肥胖(BMI≥25kg/m2)。腰围与脑卒中发

病风险呈正向关联,腰围每增加 1 个标准差,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20%

和 7%。

4.1.3 缺血性心脏病

我国 10 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BMI 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事件(指

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其他冠心病死亡)的发生率随 BMI 的上升而增高。高血压、糖

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导致这

些危险因素聚集,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BMI≥24kg/m2 和 BMI≥28kg/m2、有 2 个

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分别为 BMI<24kg/m2 者的 2.2 倍和 2.8 倍。

腰围超标危险因素聚集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腰围正常者的 2.1 倍。以上数据表明超重

和肥胖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缺

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生风险均随腰围的增加而上升。与非向心性肥胖者相比,向

心性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分别增加 29%和 30%。

4.1.4 高血压

随着 BMI 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呈升高趋势。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肥胖持续时间

越长,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越大,尤其是女性。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使体重降低时,伴

随血容量、心排血量和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血压也随之降低。基于我国 24 万人群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BMI≥24kg/m2 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24kg/m2 者的 2.5 倍,BMI≥28kg/m2

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24kg/m2 者的 3.3 倍。男性腰围≥85cm 和女性腰围≥80cm 者,

高血压患病率是腰围正常者的 2.3 倍。一些临床干预试验结果表明,经减重治疗后,收缩压

和舒张压也随平均体重的下降而降低。超重和肥胖引发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代谢

综合征有关。

4.1.5 2 型糖尿病

超重、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是 2 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基于我国 24 万人群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以空腹血糖≥126mg/100ml 或餐后 2 小时血糖≥200mg/100ml 作为 2 型糖

尿病诊断标准,BMI≥24kg/m2 者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BMI<24kg/m2 者的 2.0 倍,

BMI≥28kg/m2 者 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为 BMI<24kg/m2 者的 3.0 倍。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为

≥85cm

和≥80cm 时,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腰围正常者的 2~2.5 倍。肥胖者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

少和受体缺陷,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高,影响对葡

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中心型脂肪分布者比全身型脂肪分布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更

大;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越大。腰围超标、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和空腹血糖异常等危险因素中,如出

现多个因素聚集,临床上定义为代谢综合征,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代谢综合征

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肥胖、腰围超标和缺少身体活动是促进胰岛素抵抗进展的重要因素。

BMI 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呈明显正向、对数线性关联,男性关联强度强于女性,BMI 每增加

1 个标准差,男性和女性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98%和 77%。腰围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呈明

显正向、对数线性关联,男性关联强度强于女性,腰围每增加 1 个标准差,男性和女性糖尿

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113%和 91%

4.1.6 血脂异常

我国 24 万 人 群 数 据 的 汇 总 分 析 显 示 , BMI≥24kg/m2 者 血 脂 异 常 ( 甘 油 三 酯

≥200mg/100ml)检出率为 BMI<24kg/m2 者的 2.5 倍,BMI≥28kg/m2 者血脂异常检出率

为 BMI<24kg/m2 者的 3.0 倍。腰围超过肥胖前期标准者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腰围

正常者的 2.5 倍。BMI≥24kg/m2 和 BMI≥28kg/m2 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35mg/100ml)的检出率分别为 BMI<24kg/m2 者的 1.8 倍和 2.1 倍。腰围超过肥胖前期标

准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检出率为腰围正常者的 1.8 倍。

4.1.7 呼吸系统疾病

肥胖导致的睡眠中呼吸暂停被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颈部、胸部、腹部和横膈部

位的脂肪堆积过多,胸壁的运动受阻,躺着的状态下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

难。因血液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血氧浓度低可抑制呼吸中枢,出现暂时窒息现象。如伴有严

重呼吸道疾病,则容易产生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等。向心性肥胖与慢阻肺的发

病风险增加有关,与腰围正常者(男性 70~85cm,女性 65~80cm)相比,腰围超过 95cm

的男性慢阻肺发病风险增加 90%,腰围超过 90cm 的女性慢阻肺发病风险增加 40%。

4.1.8 其他疾病

4.1.8.1 内分泌及代谢紊乱

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经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向心性肥胖患者的激素

水平改变更大。肥胖者血液循环中的性激素平衡被破坏,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的女性常有排

卵异常、雄激素过多,往往伴有生殖功能障碍。有的中度肥胖女性会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身体活动能通过减轻体重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4.1.8.2 胆囊疾病和脂肪肝

肥胖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 4 倍,腹部脂肪堆积者的风险更大。肥胖者的胆汁中

胆固醇过饱和及胆囊活动减少,可能是形成胆囊结石的原因。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感染率增

加,容易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胰腺炎。腹部脂肪比较容易分解,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肥胖常

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报道称,经 B 超检查 200 名体重超重(BMI≥24kg/m2)

者,伴脂肪肝者达 41.5%,而 574 名非超重者中脂肪肝检出率为 11.3%。另有一些报道称,重

度肥胖者检出脂肪肝、肝纤维化、炎症和肝硬化者较多;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

的脂肪肝更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随 BMI 增加而上升,BMI 每增加 5kg/m2,发病

风险增加 181%。BMI 与肝硬化风险呈“U 形”关联,BMI 为 25kg/m2 左右风险最低。腰围

每增加 1 个标准差,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增加 160%。

4.1.8.3 骨关节病和痛风

临床上常观察到,肥胖者中膝关节疼痛和负重关节的骨关节病较多。另有研究表明,向心性

肥胖者痛风的发生率较高,痛风性关节炎是关节内由尿酸盐形成的痛风石引起的反复发作的

急性炎症,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肥胖引起的代谢变化(内源性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嘌呤

并合成尿酸较多)和饮食因素(摄入含嘌呤较多的动物性食品)有关。

4.2 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由于文化背景、种族等差异,人们对超重和肥胖的态度不同,如在经济不发达时期,我国曾

把肥胖称为“发福”,并作为富裕的象征。在发达国家和迅速发展的国家,肥胖者常受到来

自社会和环境的偏见和歧视,从小就发胖的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各种社交活动产生畏惧

而不愿积极参与,造成心理问题。肥胖者受社会观点、新闻媒介宣传的影响,会对自身的体

型不满,总认为在社交中会受到排斥。暴饮暴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肥胖者中常见的

一种心理病态行为,其主要特点是常常出现无法控制的食欲亢进,大多发生于傍晚或夜间。

此外,存在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人还在奋力减重的现象。尤其是中、高等教育水平的年轻女

性,更易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把“减肥”作为时尚,甚至因此发生厌食症。有些人怕发胖,

在大量进食后自行引吐,这些与肥胖相伴的心理变化都有害身心健康。

4.3 超重和肥胖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

超重和肥胖不仅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还是许多慢性病的直接危险因素,增加多种慢性病的

发病风险,对已伴随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随着超重率和肥胖率的不断升

高,其带来的医疗和经济负担越来越引起关注。根据 2019 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负

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协作组针对 204 个国家和地区、87 种危险因素的研究

结果显示,在风险因素中高 BMI 暴露量增加最大。2019 年全球水平上高 BMI 成为伤残调整

生命年(DALY)的危险因素,每年暴露量增加 1%以上。2019 年高 BMI 位居女性归因死亡原

因的前五位,归因死亡为 9.8%。饮食质量、身体活动不足和 BMI 升高的巨大综合负担(2019

年所有 DALY 的 11.9%)表明,饮食和身体活动的关系对当前和未来的健康和制定相应的公

共卫生政策至关重要。中国 1990—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提示,超重肥胖分

别与吸烟、饮酒、高钠饮食、缺乏全谷物膳食、细颗粒物污染、高收缩压和高空腹血糖等因

素在死亡人数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占比都超过 5%。

全球许多国家开展了有关肥胖医疗负担的评估,由于肥胖的增加,2008 年美国医疗费用支

出中归因于肥胖的部分约 1 470 亿美元,约占总医疗费用的 10.0%。韩国 2005 年超重和肥

胖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 10.8 亿美元和 7.06 亿美元,约占总医疗费用的 3.7%。2010

年中国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主要慢性病合计经济负担高达 907.68 亿元,占主要慢

性病经济负担的 42.9%。中国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呈上升趋势,占 2010 年

卫生总费用的 4.5%。

5 超重和肥胖的干预

首先树立超重和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理念。超重和肥胖不仅损害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

量,而且与慢性病发生息息相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一定的负担。超重和肥胖的预

防和干预是维护健康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超重和肥胖的干预目标不仅仅是减低体重,更重要

的是减少体内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减少内脏脂肪的沉积,只有这样才能在超重和肥胖的干预

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健康益处。

5.1 超重和肥胖的干预策略

肥胖的干预要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通过筛查划分干预目标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和方案,明确干预目标效果及其评价,保证干预措施的可持续性。首先,采用 BMI 或腰围等

指标对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的筛查,将目标人群划分为:一般人群(18.5≤BMI<24.0kg/m2,

且男性腰围 <85cm、女性腰围 <80cm)、高危人群(24.0≤BMI<28.0kg/m2,或 85≤男

性腰围 <90cm、80≤女性腰围 <85cm)和肥胖患者(BMI≥28.0kg/m2,或男性腰围≥90cm、

相关知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前沿解读|《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重磅发布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重磅发布!
预计2030年我国超六成成年人超重肥胖,官方发布“减肥指南”
超50%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最新共识带来19条健康减重建议
十年内2/3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柳叶刀》子刊报道疾病影响和防控启示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
超50%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最新共识带来19条健康减重建议@MedSci
成人超重和肥胖症管理指南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网址: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62766.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