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饮食失调症

饮食失调症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30日 23:47

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饮食失调症被定义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包括神经性贪食症与神经性厌食症。在最新的第五版中,饮食失调症的类型划分在第四版基础上进行了丰富,还划分为暴食障碍、异食症等多种类型。饮食失调症中,厌食症与贪食症是最主要的两种综合征,害怕发胖和对体形、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心理病理特点 [2]。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简称厌食症,是表现为对发胖具有病理性恐惧,进食过少和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健康标准的饮食失调症。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简称贪食症,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食和暴食后清除食物的代偿行为,对发胖具有病理性恐惧的饮食失调症 [3]。

“厌食”一词是指食欲不振,“神经性”则表明这种食欲不振与心理因素相关。但厌食症患者大多仍保持有正常的食欲,只是为了保持偏低的体重而过分地节制饮食。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为0.2%~1.5%,发病高峰为14~19岁 [4],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10倍 [5]。1874年英国医生威廉·古尔(William Gull)在文章中使用“神经性厌食症”这一术语 [6],并将其作为一种心理障碍,被认为是对该病认识的开端。

神经性厌食症分为两种亚型,一种为限制型厌食症,另一种为暴食-清除型。限制型厌食症患者会过分控制热量摄取,排斥甚至完全拒绝高碳水化合物以及含脂肪的食物,并可能通过过度锻炼来消耗能量。暴食-清除型患者会陷入暴食与清除的循环,会在暴食后自我诱导呕吐或不当使用泻药、利尿剂等来清除已经吃下的食物,也有患者会在摄取少量食物后进行清除行为 [3]。

流行病学

中国尚缺乏有关进食障碍的全国范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很多调查采用自评问卷进行估算,数据存在偏倚。据估计,在美国一般成年人群中,神经性厌食的终生患病率为0.6% [8]。由于一些人存在隐瞒疾病的倾向,这些估计值很可能偏低 [7]。一般人群中,神经性厌食发病年龄的中位数是18岁。神经性厌食在女性中更常见。一项2007年进行的美国全国代表性调查中,估计的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终生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0.9% vs 0.3%) [8]。临床上,患病女性与男性之比从10:1到20:1不等 [9]。

临床表现与诊断

厌食症患者对其体重的增加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即使在极端消瘦的阶段,仍害怕体重的增加。患者会对自我身体意象产生扭曲知觉 [10],觉得自己某些部位还需要减肥,并否认自己患病。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需患者满足以下每项条件:

A.相对于需求而言,在年龄、性别、发育轨迹和身体健康的背景下,出现了因限制能量的摄取而导致的明显的低体重。明显的低体重即低于正常体重的最低值或低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最低预期值。

B.即使处于显著的低体重水平,仍然强烈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有持续抑制体重增加的行为。

C.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型的体验障碍,体重或体型对自我评价的不当影响,或持续地缺乏对目前低体重的严重性认识。

神经性厌食症现有的明确亚型:

限制型:在过去3个月内,个体没有反复的暴食或清除行为。体重减轻主要通过节食、禁食和过量运动。

暴食/清除型:在过去3个月内,个体有反复的暴食或清除行为 [11]。

贪食症(Bulimia)一词来源于希望,意思为“如牛般饥渴”,贪食症患者表现为频繁、不可控制地快速摄入大量食物,并且为了阻止体重增加,伴随补偿行为,例如催吐、禁食或过量运动。神经性贪食症发病率为1%~3%,发病高峰为15~21岁。根据患者的补偿行为,贪食症可分为泄出型和非泄出型。泄出型会在贪食后规律性地进行自我诱导呕吐或不当使用泄剂。非泄出型会使用其他的不当补偿行为,如禁食或过度运动 [12]。

流行病学

根据14个国家(部分欧洲国家、部分拉丁美洲国家、新西兰和美国)的成人全国代表性调查汇总结果,估算神经性贪食的终生患病率(即有生以来得过此病的人数在整个目标人群中的比例)为1.0%,12个月患病率(即过去12个月内,患病的人数在整个目标人群中的比例)为0.4% [13]。

神经性贪食在女性中更常见 [13]。美国的一项全国代表性调查估计,女性的终生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1.5% vs 0.5%) [8]。临床上,首次诊断神经性贪食的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甚至更高(女:男=13:1)。中国尚缺乏有关进食障碍的全国范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9]。

临床表现与诊断

贪食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暴饮暴食与代偿行为,患者的进食数量比大部分人在同样条件下更多,且患者不能控制自己,在暴食后出现代偿行为。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对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A.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列2项为特征:

1.在一段固定时间内(在任意2小时内)进食,食物量明显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2.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B.反复出现不恰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重增加,例如自我催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等。

C.暴食和不恰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并且出现频率维持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

D.自我评价受到身体体型和体重的过度影响。

E.该障碍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厌食症的发作期 [11]。

基因、下丘脑功能减退、神经递质异常等生物学因素与饮食失调症有关。但社会文化因素对于饮食失调症的发展也有显著作用。社会对于瘦体型的推崇和理想性的赞美,使得人们对肥胖的负性态度也在增加 [14]。影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上的女性身材也几乎是以苗条为主,逐渐形成了“瘦即是美”的观念。在主流媒介的影响下,女性为了追求理想的身材,容易陷入进食的误区 [15]。在这样的社会压力驱使下,运动员及演艺人员的饮食失调比例也高于平均水平。涉及暴食行为的饮食失调症也被认为是一种应对痛苦情绪的不良策略,患者可能存在情绪调节困难的问题。

饮食失调症患者及其父母存在刻板、严谨、情感过分参与、批评性评论、充满敌意等人格特点,厌食症患者具有完美主义、害羞以及顺从的人格,贪食症患者具有戏剧性、情绪不稳定、外向等人格 [16]。一些饮食失调症患者的家庭特征也较为复杂,患者常常自我报告家庭矛盾频繁 [17],患者在儿童期遭受性虐待比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18]。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看,参与食欲调节的皮质边缘环路功能异常可能是造成神经性贪食的原因之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提示神经性贪食患者发生过量进食的原因可能在于不能准确识别饥饿和饱腹感(前岛叶被认为参与整合摄食的感觉信息)。此外,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神经性贪食患者存在脑部结构改变,包括额叶和颞顶区域 [19]。

生理危害

神经性厌食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结构性异常,包括心脏质量减少、心腔容积减小、二尖瓣脱垂和心包积液。神经性厌食患者可能会发生生殖系统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可导致继发性闭经的事件,许多患者存在闭经现象(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神经性厌食患者也常存在内分泌并发症,包括可导致严重骨丢失的下丘脑-垂体异常。此外,神经性厌食患者均会出现胃轻瘫 [20]。

贪食症患者由于暴饮暴食和代偿行为,身体伴随脱水、电解质失衡、月经失调等现象,代偿行为导致的胃酸倒流、食道破裂可能会引发胃肠道并发症 [21]。神经性贪食的消化道并发症包括:腮腺和下颌下腺(唾液腺)肿大,伴脸颊浮肿或肿胀、食管动力障碍、食管撕裂、食管破裂(Boerhaave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22]。神经性贪食或暴食可能引发多种长期心脏并发症,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心理/行为危害

很多贪食症患者因为高昂的食物花销带来经济困难,甚至产生偷取食物的窃取行为,患者也会因为自己的暴食及随后的补偿行为而感到羞耻、内疚、自我否定。清除性厌食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强迫性行为,如偷窃、酒精和物质的滥用。厌食症患者对体重尤为看重,微小的体重增加都可能引发患者的惊恐、焦虑和抑郁 [23]。

共病性

饮食失调症与很多其他诊断共病,如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品行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状 [24]。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会增加贪食症的患病率,而贪食症症状也对抑郁症状有预测作用 [25]。厌食症患者经常会并发强迫行为,另外,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都容易发生物质滥用的并发现象 [12]。

当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时,应当住院治疗其并发症。饮食失调症治疗目前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心理疗法。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减少患者的暴食和清除行为,一些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帮助减轻症状,一些抗精神病药可以使神经性厌食症个体增重 [26]。厌食症患者可接受个人认知心理治疗 [27]、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 [28]以改善其饮食及生活习惯,正视其对纤瘦的过度推崇,帮助患者恢复可接受的体重。对大部分患者来说,与信任的人讨论自己的烦恼尤为重要,这能够帮助患者更正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

贪食症患者也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29]、人际疗法 [30]、行为疗法等调整对进食行为的认知,处理与进食行为相关的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应对暴食的技巧等。相关机构可编写关于饮食失调症的手册,包含完美主义、身体意象等内容,有助于患者和有饮食失调倾向的人自助。

目前对于饮食失调症的预防可分为三种类型:

1.心理教育法。对儿童和成人进行有关进食障碍方面的教育,以防止他们出现有关症状。

2.减少社会文化的影响。帮助儿童和成人抵制社会文化对瘦的要求和压力。

3.风险因素法。让人们了解进食障碍的风险因素(如:对体重和身材的关注、限制进食),并让他们做出相应改变 [31]。

一些交互式而非说教式(如演讲)的活动对饮食失调症状有良好的预防性干预作用。其中一项叫做减少干预法,重点弱化社会文化影响,另一项叫做健康体重干预法,将关注点放在危险因素上。使用减少干预法的青少年群体组队进行交谈,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描绘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挑战社会中人们形成的对美的固有观念(如理想中的苗条身材)。健康体重干预法则让参与者们一起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育锻炼设立目标和计划 [32]。

暴食障碍

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BED)成为一种单独的病症。患有暴食障碍的人通常反复暴食,并在暴食发作期间失去控制,体验到暴食带来的痛苦。同时患者还具备一些其他的特征,比如饮食速度较快、经常独自吃饭等。暴食障碍与神经性厌食症的区别是,暴食障碍患者没有体重的减轻;其与贪食症的区别是,暴食障碍患者没有补偿行为(导泻、禁食或过量运动) [11]。

异食癖

异食癖(pica)患者会持续食用与自身发育需求不符的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如泥土、纸片、污物等)。异食癖的患病率未知,但在智力障碍患者中可能较高。该病最常发病于儿童期,但也可发生于青春期或成年期 [11]。

反刍症

反刍症(Rumination Disorder)是一种少见的进食行为障碍。特征是反复出现食物反流及再咀嚼部分已消化的食物,导致体重减轻或体重不增,而不伴有恶心、干呕或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亦不伴有全身性疾病(如裂孔疝) [11]。

清除行为障碍

清除行为障碍指在不存在暴食的情况下,有反复的清除行为以影响体重或体型(例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 [11]。

夜间进食综合征

夜间进食综合症指反复发作的夜间进食,表现为从睡眠中觉醒后进食或晚餐后过度的进食。患者能够知道和回忆起自己的进食行为。夜间进食不能用外源性影响来更好地解释,如个体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或当地的社会规范。夜间进食可能引起显著的痛苦情绪和/或功能性损害 [11]。

选择性饮食失调症

选择性进食障碍(Selective Eating Disorder,SED)也被称为回避性/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voidant/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ARFID),属于饮食失调症的一种。其特征是由于对某种食物的颜色、质地或气味产生负面反应而持续拒绝吃特定的食物或任何类型的食物 [33]。

选择性进食障碍的特征包括:体重显著下降(或未达到预期体重增加,或儿童生长缓慢);严重缺乏营养;依赖肠道喂养或口服营养补充剂;显著的社会心理功能干扰 [11]。

健康饮食痴迷症

健康饮食痴迷症(Orthorexia Nervosa)一词最初是由医学博士史蒂文·布拉特曼(Steven Bratman)在1997年创造的,指的是对健康或纯粹饮食的痴迷和强迫行为。例如,患者会避免食用含有激素、转基因成分、高盐、添加糖或高脂肪的食物。虽然注意食物的品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当这种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开始对个人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紊乱。与厌食症或贪食症不同,健康饮食痴迷症患者会执着于定义和保持完美的饮食,而不是完美的体重。患者经常表现出焦虑障碍和强迫症的症状。这一症状发生的一个诱因可能是:社会对有机和健康食品越来越推崇,这使得一些人对脂肪、钠和糖等成分感到恐惧,但这些成分对人的身体具有重要意义,若完全不摄入,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4]。

健康饮食痴迷症的常见表现如下:强制检查食品标签,过分关注某些食品成分对健康的影响;每天花很多时间提前考虑食物、计划用餐和购物;缩小饮食范围,只吃自己认为健康或纯净的食物;减少部分成分(如糖、脂肪、盐)和食物(肉、乳制品、动物产品、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避免使用人工色素、香料、防腐剂或杀虫剂等添加剂;对别人的食物选择非常感兴趣,对那些不遵循严格饮食的人产生批判性的想法;避免吃别人买或准备的食物,远离对食物没有相同看法的朋友和家人;为了吃“正确的”食物,放弃自己过去喜欢的食物;在健康饮食的同时,会感到内心平静、自信、可控,打破健康饮食的规则时感到内疚,当没有健康食物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焦虑 [35]。

运动成瘾与饮食失调

英国拉夫堡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安东尼·帕帕索马斯(Anthony Papathomas)认为,运动成瘾一般表现为人着了魔般运动,运动量、频率和时间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一旦停止或不能按照既定计划运动,就会出现心理跟情绪不适,如沮丧、消沉、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失眠等 [36]。

英国饮食失调认证治疗师阿里·西尔弗(Ali Silver)指出,运动成瘾可能源于体型的焦虑,也可能和饮食失调等问题并存。过度运动在50%~80%的饮食失调症中都可能出现 [37]。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参与田径运动和试图提高运动成绩都可能引发饮食失调 [38],尤其是女性专业运动员,出现饮食失调的风险较高 [36]。

过度运动和饮食失调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想避免体重增加。增加体育活动可能会使一个人处于饮食失调的风险中,而饮食失调反过来又会使过度运动的模式持续下去。

饮食失调患者的过度运动可能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看,与饮食失调有关的生物因素有食物限制和血清素功能紊乱(大脑中的化学失衡,与抑郁和焦虑有关) [39-40]。从心理上来说,过度的运动已经被证明是对不舒服的内在状态(如高度抑郁或焦虑)的一种反应。研究表明,饮食失调患者如果过度锻炼,一般来说更容易抑郁。在厌食症患者中,过度锻炼的人通常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41]。

相关知识

肠道菌群失调症
女性内分泌失调症状及食疗
内分泌失调症状
内分泌失调四大症状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
【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内分泌失调有哪些症状表现
荷尔蒙失调症的护理
调理失眠的饮食方法
荷尔蒙失调症
身材和健康之间的真正关系:远离体重偏差症和饮食失调
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症状

网址: 饮食失调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7176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