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欢迎来到廊坊公安,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分享给朋友吧!
提到“心理健康”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尤其随着近几年全国上下大力推广、媒体广泛宣传以及社会需要的与日俱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这个词汇了。然而,当谈及“心理健康”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清楚,这里所指的是究竟什么?以及是否清楚为什么我们要花精力来关注它?
我们说“心理健康”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日常的闲谈间提及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话题。但多数人往往是泛泛而谈可以(比如无特定对象地聊两句)、谈谈别人可以(比如我认识的某人最近得抑郁症),反正就是不能谈及自己。万一有人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好或健康不良,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还以颜色。
也对,谁会闲着逢人就说自己焦躁或是抑郁了呢?可是,当我们说某人的心理不健康的时候,是否就是意味着在说他可能罹患了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或某种你其实听不懂但感觉却很严重的“症”呢?
这,就是当下很多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误解之一。因为见诸新闻报道的或者见诸文学影视作品的,往往都是这些“症”。如某某明星因为罹患抑郁症自杀了,某某伤害他人的犯罪嫌疑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又或者如某某电影中描述的连环杀手被鉴定为血族妄想症,某某小说里的人物实际上是所谓的“人格分裂”等。当然,作为一个正常人,谁都不会认为、也不会愿意自己和这些听起来、看上去很可怕的“症”有任何关系。
似乎,心理健康莫名其妙地“被”成为了不能碰触的禁忌!所以,但凡谈及自己的心理健康出问题了,那真是天大的冤枉:我并不想自杀,我也根本没疯,我更不是变态!
既然说这是误解,那么自然必须来说说正解。广义上所指的心理问题,的确包括心理异常的情况;但狭义上而言,心理不健康和心理异常是存在本质性区别的两种情况。那些新闻报道或文学作品里常见的各种“症”,是属于心理异常的范畴。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患者往往已经出现了主观体验和其所处的客观世界不匹配的情况;又或者患者的知、情、意活动出现了严重的失调(比如理性上自己遭遇了悲伤的事情,但情绪上却感到很愉快)。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那么应当在第一时间选择就医。
可是,重要的是:我们一般说的心理不健康,并不是指心理异常的情况。心理不健康是指心理正常的情况。没错,它是指一个人心理正常,但当下状态不够良好的情况。举例来说,是今天因为工作上的失误被责骂了,因而感到内疚和委屈;或者最近一两年面对工作有较强的倦怠感;又或者和青春期的孩子在学业问题上发生了冲突使得心情郁闷不已;再或者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因而感到焦虑并使得睡眠质量下降等,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些好像不是多大点事情嘛!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比如某些特殊任务结束了,工作压力就小了;比如孩子逐渐长大渡过了叛逆的青春期,亲子冲突就减弱了;比如有了转换岗位的机会,倦怠感就消失了;比如某些误会解释清楚,社交关系焦虑就变小了。
的确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会随着时间推移得到改善,有些则只需要通过稍微地努力就能改善。因此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某天听到有人说我们的心理不健康,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灾难;更不是要往自己脑门贴上什么恐怖的标签。
这不过就是说,你的心理特别是情绪状态不如平时那么好了,需要你花点时间关注一下来确保它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心理健康呢?
看到这里,你也许在想:既然心理不健康并不是多大点事情,那我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它呢?有这个时间,我可以做不少事情了。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关注心理健康这种事太过于婆婆妈妈,诸如谈谈感受,聊聊情绪之类的,都是女性才会去做的事情。坚毅果敢的男性是不需要的,或者至少是不应该明确表达出这种需要的。
抛开这种对于心理健康的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回避的借口不谈,当下有一部分人对于关注心理健康这个爱自己的行为本身存在偏见的看法,也是对于心理健康的常见误解之一。
首先,心理健康并不是只应该女性关注的“婆婆妈妈的事情”,而是所有人都应当关注的事情。这是因为,生而为人,我们不论性别如何,事实上在漫长的一生当中,都会反反复复地出现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就像我们的身体难免会拉个肚子或者感个冒一样)。因此,这是一件不区分性别(也同样不区分民族、年龄)的事情。
其次,我们如今谈论心理健康,并不是基于某个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个人的生活经验或哲学思辨,而是基于科学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我们如今谈论的心理健康,是身心一体观的心理健康。这意味着,当我们在说某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不良情况的时候,有一定概率也意味着他的身体(生理)健康出现了某些与之对应的问题。
例如,工作超负荷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后,某人出现了明显的焦虑或抑郁的情绪(但还没有严重到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程度),那么,这个人也有一定的概率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如入睡困难或容易惊醒等)、饮食质量下降(如食欲不振或食欲过盛等)甚至可能还会出现免疫机能下降(如容易感冒、出现病毒性感染、出现胃肠道疾病或头疼乏力等)。
反之,当我们在说某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同样有一定概率意味着他的心理健康出现了某些与之对应的问题。例如,某人最近出现了严重的过敏或正在经历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感染症,那么这个人就有一定的概率出现抑郁情绪,并进而使得他出现对外出活动、参加社交、完成学业或工作等的兴趣降低。不难看出,其实很多问题几乎是所有人都曾经过,或正在或将来可能要面对的。因此,对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也是必要的。至少,我们得花一些时间来观察自己的状态(不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是否正在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在朝着越来越糟糕的状态演变。
心理健康是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如今我们谈论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提供的一些帮助手段,并非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伪科学的、玄学或神秘学的、心灵鸡汤式的;或者个人经验、个人思辨的;心理的帮助是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的。
例如,当我们建议某人和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并以此来调整不合理情绪的时候,我们深知这样做之所以会发生作用,是因为一旦这么做了,我们大脑额叶皮层的神经元就可以协调一致地对以杏仁核为核心的边缘结构的神经元的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使自己感到舒服。
又如,当我们指导某人进行正念训练以达到缓解焦虑的目标时,我们深知这样做之所以会发生作用,是因为我们的丘脑会集中地增强从感觉皮层发来的神经信号,并因此不再放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强度。
再比如,当我们建议大家在白天多接受光照以达到改善情绪的目标时,我们深知只要这么做,日光就会刺激视网膜上的视神经,而其中一部分直接和脑干上合成5-羟色胺的神经元相连,这样就会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让我们的脑干开始合成5-羟色胺(情绪安定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增加了,我们前额叶和边缘系统上的神经元就不会过分活跃,就可以在夜间安睡。
所以,这些就是我们要关注心理健康的理由。心理健康并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属问题或者某个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思辨;它既不“婆婆妈妈”,也不“神神叨叨”,更非“玄之又玄”。
相反,它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健康,不只是单纯的心理健康,而是身心健康;对它忽视会有一定的风险让我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恶化。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关注它所采取的是科学的态度:既有科学视角,也有科学数据,更有科学方法。
因此,花一些时间来关注心理健康,不仅不会让人看起来婆婆妈妈或者神神叨叨,还会切实地提高您的战斗力,提高您的综合健康水平,提高您的人际舒适度,提高您的生活质量。我们来到这世界的一个基本命题,不就是“更好的生活”么?
素材来源:警苑心语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原标题:《【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心理健康,判断
【心理健康】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提高基层健康科普能力,让群众心暖、身健、有奔头
心理健康名词
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
网址: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7490.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181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39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3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83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8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57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5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9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