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科学网—饮水与健康

科学网—饮水与健康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1日 10:43

饮水与健康

肖长来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21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任何有机体和细胞成活的保证。水在人体所有生命活动中起着媒介的作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酸碱平衡的维持以及体温的调节等都需要水的参与。人们若能及时、科学地饮水,对于促进健康长寿十分有益。

一、泉水与水井

泉水作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地下水源。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发现许多用泉水命名的地名,如桓泉、麦泉、来泉等等。

我国人民至少在6000年前就懂得挖井饮水。古人通过生活实践,既懂得挖井而获取井水,又认识到井水比之江湖塘水更为清洁卫生。

我国最早的地理专著《山海经》中也辑录的泉的信息,如“大荒西经”中“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辑录了大量的泉水资料,例如“国风•邶风•泉水”中的泉水,“国风•卫风•竹竿”中的泉源,“小雅•节南山之什•小旻”中的泉流, “小雅•谷风之什•下泉”中的下泉,“小雅•鱼藻之什•采菽”中的槛泉,“黍苗”中的泉流,“大雅•生民之什•公刘”中的百泉、流泉、“大雅•荡之什”的泉流、檻泉,“商頌•殷武” 中的冽氿泉,“商頌•四月”中的泉水。

《水经注》中记录了一百多处泉水,典型的包括温泉、寒泉、神泉、龙泉、汤泉、石泉、泥泉等。

水井是人们开发地下水的一种工程构筑物。据考古发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有四个文化积堆层,第一层距今5000年,第四层距今7000年,河姆渡古井位于第二文化层,距今5600年,是为我国最早的水井。河姆渡古井是一口相当精巧的方形木结构井,井深1.35m,边长为2m。由此推断,原始形态的井的出现,还要早得多。

公元前4000多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好的水土环境,人美而寿;坏的水土环境,人丑而夭。

中国古代饮用水质处理方法:煮沸碱沉;以桃杏仁净水;明矾、硫磺净水;红胶泥净水;木炭、草木灰净水;沙过滤水,实际上包括殊井(淘井),煮沸,凝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灭菌等方面。

二、饮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淡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分布极不均匀。地球上所有的水中,只有2.5%是淡水。全球40%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医学追踪发现,全球80%的疾病和劣质饮用水有关。垃圾、污水、农药、化工燃料等废弃物中的有毒成分,很容易通过地表水或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当被污染的动植物和饮用水进入人体后,就可能使人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等最终要溶于水才能被血液输送、被组织吸收。因此,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生活饮用水质准则》中指出了理想的健康水应具备的特征:

1、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水硬度(以CaCO3计)适中(30-200mg/L);

3、人体所需矿物质含量适中,比例适宜;

4、pH值呈中性或微碱性;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溶解氧大于等于6mg/L,二氧化碳在10-30mg/L);

6、水分子团小(半幅宽小于等于100Hz);

7、水的营养生理功能(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氧化还原性)较强。

三、常见地方病与饮水常规组分

饮水作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必需物质,与人体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饮用不洁净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产生,长期饮用不健康的水,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一些常见地方病多数与饮用水有关系。

1.氟中毒

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必须元素,在人体中80~85%集中于骨、齿中,是构成骨、齿的重要元素。人体中含氟过剩,会使骨、齿病变。轻者“斑釉齿”,重者“氟骨症”,甚至四肢变形、瘫痪,在低氟区,氟不足会影响骨、齿生长发育。导致佝偻病、质松脆、龋齿,甚至有龋洞,掉牙等后果。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病。全世界44个国家已有报导。我国除上海市区外,亦已发现30个省市(含台湾省)有本症流行,病区人口高达3.3亿。

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骨症、氟斑牙和龋齿等,与饮水水质密切相关。氟病和龋齿是因为环境中氟的过剩或不足引起懂得两类性质不同的地方病在世界上广为流行,危害极大。

一般来说,饮水中氟(F)含量高,氟病发病率高,氟含量低,发病率也低。世界各地均如此。

氟的天然来源:(1) 岩石和矿物的风化溶解;(2)火山喷发。

在湿润气候区的灰化土带,森林灰棕壤带和热带的红壤带,为酸性淋溶环境,利于氟迁移,土壤中氟含量比较低,为1.3×10-2~1.8×10-2%,干旱和半干旱草原的黑钙土、栗钙土含氟量较高,为2.4×10-2~3.2×10-2%;在土渍土和碱土中,氟含量更高。

氟的分布极不均匀,其含量在大气中为0.05~0.10mg/l(大气水);海水中为0.1mg/l;河水0.03~1mg/l,温泉水1.5mg/l;盐湖水20~40mg/l(最高),潜水中0.02~18mg/l,承压水一般0.5~1.0mg/l,高矿化地下水中3~5mg/l。

氟的迁移方式:酸性环境中以络合物的形式;在碱性环境中多呈离子状态,其分布与气候带密切相关,与地貌和微地貌相关密切。

人体每天摄入的氟,约有1/3来自饮水,且大部分为人体所吸收,饮水与氟病、龋齿直接有关。

2.大骨节病

1848年尤连斯基(И.М Юренский)在赤塔州的乌洛夫(yxob)河流域发现了乌洛夫病(大骨节病)。以后人们研究了饮水中无机物(Fe、Ca、Sr、F、Pb、Cu、Zn、Ni、Ag、En、Mo等)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有的还研究了水中有机质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饮水中腐殖酸(-OH)含量高,Se、Mo含量低,大骨节病发病率高,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病区。饮水中腐殖酸低的适度硬水,Se、Mo、Mg含量高,为非病区。

饮窖水、沟水者发病率很高,可达51%;饮清泉水、深井水者发病率很低,甚至不发病。

病区饮水水质不洁,感官不良,味道不佳,长期饮用各种不适反应和病症。

患病饮水:严重着茶色~较轻着色,有黄、红、铁锈、蓝、绿、灰等色,有明显异味~较轻异味,各种絮状沉淀物很多—沉淀很少,腐殖酸含量>0.1mg/g,高者可大于0.5mg/l,为水质极差~中等的水。

健康饮水:着色极浅或无—透明无色,很难觉有异味—无异味,清甜可口,沉淀较少或者无沉淀,腐殖酸为0.1mg/l以下,为水质较好—好的水,一般地方病情很轻或无。

3.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地方性疾病,蔡丁(Chatin,1850~1860)发现这种病与水土中缺碘有关。1894年Bauman发现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含量。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母亲患病易使后代患病,主要特征是聋、哑、傻、矮、终身残废(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所以又称为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饮用水中碘(I)含量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发病率高,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大山脉、山区石灰岩分布区。饮用水中I、Ca、Mg、Mn含量高,发病率低,主要分布于平原、沿海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该病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国家,患者约2亿(1960)。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1762个县属于碘缺乏病区,受威胁的人口达到4.25亿。

此外,还发现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的分布亦不均,在极地、高山少,洼地,滨海多;湿润地区少,干旱地区多;花岗岩,石英岩中少,玄武岩海相页岩中多;灰化土、沙土中少,沼泽土,腐殖土,黑钙土,盐渍土中多。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含碘量约为50mg,在30g重的甲状腺内就达到10mg碘。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碘100~300µg,而在本病流行地碘的摄入量一般都低于50µg,饮水中的碘与本病有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影响人体吸收碘的因素有很多,如饮水中有较多的Ca、F、Mg、Mn等元素,或富含腐殖酸、微生物都能影响碘的吸收与利用。食用碘盐、海藻可防治本病,饮水中碘应大于5µg/l。

4.克山病

克山病因1935年冬在黑龙江克山县的一种急症流行致人大批死亡,病因不明而得名,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病程的地方性心肌病。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14个省区有分布,病因学说有生物病因说,营养缺乏说,水土病因说,后者分为中毒说(亚硝酸盐中毒,Ba中毒和有机物中毒),缺乏说(Se、Mo、Mg缺乏等)。

一种与低硒环境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首先在黑龙江克山县被发现的一种地方病。

病区人反映病区环境腐殖质丰富,水质不良,水多受有机污染。测试分析表明,在150患病饮水中,腐殖酸(—OH)平均含量为0.18mg/l,在52个健康饮水中仅为0.06mg/l,较重病村大于0.26mg/l,轻、非病村小于0.10mg/l,在各病区内,凡饮水中腐殖酸含量小于0.04mg/l,很少见克山病。说明病区饮水中-OH含量与克山病呈明显的正相关。而对其他元素分析,没有发现那种元素与克山病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癌症

英国医生A.Hariland(1868)发现英格兰的威尔斯地区胃癌的分布与地貌、岩性有关。A.Voison(1959)出版了《土壤、草地与癌》,论述了癌症的分布和病因。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患者大多难以彻底治愈,许多类型的癌症至今仍是“不治之症”。据统计,现在世界上每年有千分之一的人患癌症。每年有300余万人死于癌症,约占全世界人口死亡总数的1/4。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先进工业国的癌症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大部分的癌症是由于环境中的化学致癌因子造成的,而这些因子又广泛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经过处理的饮用水中。到目前为止,美国饮用水中被发现的化学污染物已超过2100种,其中已确认是致癌物和可疑致癌物的有97种,另有133种是致突变、致肿瘤或有毒污染物,其余90%的污染物中有没有或有多少是致癌物目前还未能确定。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致癌因子主要是来源于工业废水、化肥和农药。但与饮用水中致癌因子聚集直接相关的石棉污染和加氯消毒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职业性接触石棉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癌症之间的关系,证明接触石棉会引起较高的癌症发病率。他们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当饮用水中含石棉纤维时,饮水者死于胃癌、小肠癌、肠胃癌和肺癌的机率较高。

6.脑溢血

1950年渡边首次发现日本的脑溢血病与水土因素有关,其它研究结果相似,但是H.A.schroeder(1960)在美国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饮用水中SO42-、SiO2高,pH低,发病率高,日本和田县短命村,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等国;饮用水中SO42-、SiO2低,pH高,发病率低,见于日本和田县长命村,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等国。

7.心血管病

许多学者继Schoeder(1960)之后对美国、瑞典、荷兰、芬兰、加拿大等国研究发现,心血管病死亡率与饮水硬度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局部也有相反现象。

该病与Ca、总硬度、PH、Mg含量有关。当饮水中Mg<15mg/l而其它含量低时,心血管发病率高,分布与美国东部沿海、大湖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俄亥俄州南部;当饮水中Mg>15mg/l而其它含量低时,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低,分布于美国中、西部各州、俄亥俄州北部,

四、饮水水质毒理学指标与人体健康

水中存在的对人体必需的生物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是Fe、Zn、Cu、I、Mn、Se、F、Mo、Co、Cr、Ni、V、Sn、Si。生物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促进酶的催化作用;参与激素的分泌活动,如甲状腺,肾上腺分泌激素的活动;是遗传物质核酸的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如参与人体内氧化还原系统的活动。

近年来,重金属残留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日趋加剧。有些重金属在饮用水中含量达到ppb(浓度单位,以10的-9次方为一单位)量级时,会对物质代谢起到催化作用,使肝、肺、心脏等发生病变。正是这些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在人的人体内不断地积累,才导致了机体畸变、癌变的发生。因此,劣质水是一系列疾患发生的温床。

1.砷

天然水中含微量的砷,水中含砷量高,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是工业废水和农药所致。

砷化物是水中主要有毒物质。可从呼吸道、食物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大部分经尿、粪便排出,一部分贮存于肝脏、胃肠、头发、指甲、皮肤、骨质内。

砷化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干扰代谢过程,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致癌的可能。砷与镉能诱发畸胎。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防止人在食用含砷水体和水生生物后造成的潜在性危害。

据国内外资料表明,饮用水中砷含量0.05mg/l时,对人体健康未见任何有害影响,是安全的。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5mg/l。

2.镉

镉是水中主要有毒物质。食用镉污染的食物、水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身体疼痛,腰关节受损,骨骼变形,身躯缩短、肌肉萎缩、疼痛难忍,死亡率达58%)就是典型例子。

1972年,世界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确定从食、水和空气中摄入的总量不得超过每人每周0.4~0.5mg。

我国饮用水原标准限量为0.01mg/l,现修改为0.005mg/l。

3.铬(六价)

天然水中铬含量极少。铬常以铬盐、铬酸及铬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工业废水中,造成水中铬含量的增加。六价铬是水中的主要有毒物质,具有很大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和致癌性,干扰很多重要酶的活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见于职业性接触,已发现的疾病有:肺癌、鼻中隔充血、溃疡甚至穿孔,以及其它多种呼吸道并发症和皮肤病。

动物实验表明,大鼠分别饮用含铬浓度0.45~2.5 mg/l的水一年,未见毒性反应。但是浓度高于5mg/l时,发现组织中的铬明显蓄积。

基于六价铬的毒性,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5mg/l。

4.氰化物

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污染,天然水体中一般不含氰化物。氢氰酸的毒性最大,杏、李、桃、枇杷的核仁中都含有氰甙,水解后生成氢氰酸,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浓度为0.1mg/l,木薯、白果中也都含有。口服氰化氢0.06g可致死,氰化钠的致死量为0.15~0.2g,口服杏仁40~60粒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长期饮用含氰化物微量的水将引起甲状腺肿大。

氰化物进入人体,快速从粘膜吸收,在血液中生成血红蛋白而呈中毒症状,可引起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导致脑组织首先受损,而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的致死原因。

动物实验表明,氰化物剂量为 0.025mg/kg时,大鼠的过氧化氢酶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剂量为0.05mg/kg时无异常变化,此剂量相当于0.lmg/l。

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5mg/l。

5.氟化物

氟化物大量存在于矿土、土壤、矿泉水中。一般天然水中氟含量很低,通常含量为0.2~0.5mg/l,地下水氟含量要高一些。地面水中氟含量偏高,往往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氟是人体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水、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成年人每天约摄入0.3~0.5mg,婴儿每天需氟化物0.5mg,儿童则需1mg,以保证牙齿钙化期所必需的氟化物离子。人体中的氟有35%来自食物,65%来自饮水,适宜的饮水含氟量为0.6~1.0mg/l。氟能保护牙齿,降低龋齿患病率,抑制细菌引起的糖分解所需要的酶。

饮水含氟量低于0.5mg/l时易产生龋齿,高于1.0mg/l时却又容易发生氟斑牙。饮用水标准限量为1.0mg/L。

6.铅

天然水含铅量低微,很多种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铅可与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络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72年确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耐受量为3mg。儿童、婴儿、胎儿和妊娠妇女对环境中的铅较成人和一般人群敏感。

研究证实,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30μg/100ml,这对儿童来讲是过高的。如果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入铅量大于230μg,摄入的铅量就会超过总耐受量。

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0.1mg/l、0.05mg/l,目前修改为0.01mg/l。

7.汞

汞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分散,空气、水中仅有少量的汞,由于三废的污染,城市人口从空气、食品中吸入汞,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汞及其化合物为原浆毒,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肝脏和胃肠道,汞可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

汞的化合物有很强的毒性。无机汞中以氯化汞和硝酸汞的毒性最高,小鼠口服氯化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81~0.88mg,人的中毒剂量为0.1~0.2g,致死量为0.3g,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小鼠口服氯化乙基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60~0.65mg。

地面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鱿、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用这些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

基于其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0.001mg/l。

8.硝酸盐

氮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很大。各类氮素化合物的测定,对于研究水源污染、分解的趋势等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夏季低,冬季高,地下水的含量比地面水高。

有资料表明,饮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对婴儿的健康有害。如果饮水中的硝酸盐大干10mg/1,对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能有危害,原因是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之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有人认为某些癌症可能与极高浓度的硝酸盐含量有关。国外报道,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低于10mg/l时,未见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的病例,当高于10mg/l时,偶有病例发生。另有报道,浓度达20mg/l时,并未引起婴儿的任何临床症状,而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基于国内调研资料,考虑到某些水源水硝酸盐的天然水平较高及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标准限值为20mg/l(以氮计)。

9.硒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硒对人体中辅酶Q的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Q存在于心肌内,可防止血压的上升。我国通过大量的观察证明:硒可以有效地预防地方性心脏病(克山病)。有人发现,给人小剂量注射硒或服用含硒食品,能提高视力,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加机体免疫力。有学者发现,硒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污染。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毒,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硒的毒理作用主要是破坏一系列生物酶系统,对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破坏作用。

地方性硒中毒多半由于土壤中含硒较高,致使农作物和禽体内积蓄硒过多。地方性硒中毒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皮搔痒、癫皮、斑齿、毛发和指甲脱落等。

根据硒的生理作用及毒性,并考虑到食物中可能摄入量,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1mg/l。

10.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在饮用水中一般浓度为每升数微克水平。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效应,包括致癌性,对肝和肾的损害。急性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蛋白尿、血尿、黄疸、肝肿大、神经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痉挛和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肝硬化和坏死、肾损害、血中酶的活性改变、血清胆红素增多等。

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02mg/l(原标准为3μg/l)。

11.氯仿

已经证实氯仿对人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作消毒剂的氯和在水源中存在前体(腐殖质等)之间的相互反应。当水源中含前体浓度低或经处理将前体去除后再消毒,就不会产生高浓度的三卤甲烷。氯仿对实验动物和人的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

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饮用水标准限值为不超过0.06mg/l。

1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POPs是英文(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缩写,中文名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根据POPs的定义,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四个重要的特性:

(1)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由于POPs物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

(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由于POPs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

(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低地区。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远距离的迁移,同时这一适度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能够重新沉降到地球上。

(4)在一定的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影响。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五、饮用水的基本常识 1.值得一读的几本书

(1)《水是最好的药》,(美)F. 巴特曼著,译者:刘晓梅,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2)《水,是药还是毒?》,李复兴教授——著名的水营养学家;

(3)《怎样喝水更健康:矿泉水才是最好的药》,[日]藤田纮一郎著,张婧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2.多姿多样的水

(1)      天然矿泉水——天然最好、自然最美;

(2)      天然泉水——与矿泉水原本是一家;

(3)      纯净水——不能长期喝;

(4)      矿物质水——水中含有矿物质比不含矿物质好;

(5)      冰川泉水——最好的水;

(6)      海洋深层水——后起之秀、市场广阔;

(7)      长寿村水——中华长寿第一泉;

(8)      富氧水——证据不足,慎饮;

(9)      苏打水——天然比人工好。

3.水中污染物导致哪些病

(1)      铅:婴儿和儿童,身体或智力发育迟缓;成年人肾脏出问题,易于患高血压。

(2)      砷:伤害皮肤,血液循环问题,增、加致癌风险,乌脚病,神经炎。

(3)      钡:血压升高。

(4)      硫:消化系统病。 无机汞:肾损伤。

(5)      磷:有机磷中毒。

(6)      硝酸盐:"兰婴儿综合症"(6个月以下婴儿受到影响未能及时治疗),症状为婴儿身体发兰色,呼吸短促。

(7)      铬:出现过敏性皮炎。

(8)      硒:头发脱落,血液成分变化,对肾、肠或肝有影响。

(9)      三氯甲烷:肝发生问题,致癌风险增加。

(10)  细菌:细菌性传染病。

(11)  病毒:病毒性传染病。

(12)  农药:中毒,肝炎。

(13)  放射性粒子:致癌风险增加。

(14)  异臭味:食欲不振,毒素。

(15)  沉淀物:结石,肠炎。

(16)  有机物:毒素。

(17)  氟化物:骨骼疾病(疼痛和脆弱),儿童得齿斑病,蛀牙。

(18)  氰化物:神经系统损伤,甲状腺问题。

4.健康的饮水方式

(1)      保持体内水平衡

(2)      专家推荐的每日喝水时间表

(3)      天天喝水好习惯

(4)      补水分内补和外补

(5)      等口渴再喝水是错误的饮水观念

(6)      要小心饮水的人群

(7)      婴幼儿喝牛奶是否可以代替喝水

(8)      喝饮料不等于喝水——将饮料驱除出校园

(9)      男人比女人更需要补水

(10)  胖人喝凉水都会长肉吗

(11)  高血压患者夏季应多喝水

(12)  卧床病人宜多喝水

(13)  腹泻时别忘及时补水

(14)  痛风病人的喝水的保养法

(15)  喝矿泉水会得结石病是无稽之谈

(16)  睡前不喝水,易得脑猝中

(17)  吃饭时最好不要喝水

(18)  衰老水不能喝

(19)  冰融水、露水、雪水——自然界的水

(20)  淋浴时应注意的事情

(21)  酸性体质的人应多喝弱碱性或碱性水

(22)  脱水环境注意补水

(23)  乘坐飞机该喝什么水

(24)  家庭如何安全饮用自来水?

(25)  烧开水的学问

(26)  家庭饮水机的选购

(27)  水杯的安全

5.天然矿泉水——健康饮水之冠

有人说水是最好的药,但实际上矿泉水才是最好的药!矿泉水在欧洲被喻为“治病的万能中药”。矿泉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良药,无毒副作用。天然矿泉水的水体来源于大自然降水,经过数十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地下长距离渗入、循环和运移,与地层裂隙的岩石硅酸盐和矿物元素等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并且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溶滤了大量有用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由于矿泉水在地下深循环,交替迟绶,有良好的封闭条件,不受外界污染影响,保证了水质卫生,清澈纯净。矿泉水富含人体易吸收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锶是人体骨骼及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正常、稳定的摄入量会有利于人体强壮骨骼、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等疾病;偏硅酸对人体主动脉硬化具有软化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胃病及胃溃疡等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钙能促进生长发育,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维护强壮的骨骼和健康的牙齿;镁有助于血液循环,能防止肝、胆、肾等体内结石的形成,可以减少软组织的钙化机会。经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值与地壳中元素的丰度值密切相关。矿泉水溶解了地壳中相关地层的矿物质,所以矿泉水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最接近人体中的含量,所起作用不亚于维生素。

远在古罗马时代,欧洲一些地方的矿泉水就被人们奉为“圣水”,用以医治疾病。我国利用矿泉水治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年历史。从分子生物学、营养学研究进展来看,水不但起解渴、载体的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生物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作用。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水污染,我们要慎重选择饮用水源。

天然矿泉水,由于其特殊的形成环境、独特的物质成份和绝佳的营养功能,正成为人们健康饮水的首选,无愧为健康饮水之冠!

相关知识

世界水日,科学健康饮水,要谨记
科学网—打造科学健康饮食体系须变革供需两端
科学网—代谢僵化与健康
饮食限制健康影响或无法与长寿同效—新闻—科学网
【健康科普】科学足量饮水知多少?
低碳水饮食有助长期健康保持减肥效果—论文—科学网
体内水分充足的人更健康—新闻—科学网
重视水资源,培养科学饮水意识“水与健康”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
怎样科学饮水
如何科学饮水

网址: 科学网—饮水与健康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82999.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