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危机四伏,懂得这些养生招,绕开
编者按: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与事业的重担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人到中年,经历过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这些事或深或浅地刻在记忆中,变成带笑或带泪的记忆;人到中年大腹便便,腰间挂着“游泳圈”……中年油腻、中年危机……字字句句引人深思,你中年了吗?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今天就为你整理出一些人到中年的一些保健知识,请你查收。
中年为何容易“发福”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内分泌科杨锐指出,并非所有人步入中年后都会肥胖。导致中年肥胖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几个方面综合的因素。首先是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这是主要的原因,也是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良进餐方式在中年人人群中较为普遍。主要包括:应酬增多,外出就餐增多,导致摄入的热量过多。肥胖者多存在脂类代谢紊乱,脂肪合成过多,而脂肪水解和脂肪分解氧化无明显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
其次,基因组学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杨锐指出,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由于肥胖基因多态性上的差异,使得在各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对肥胖更易感者。而中年人,又恰好是在易感的年龄段。第三,不良的进餐方式及膳食结构改变,带来肠道菌群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短链脂肪酸和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引发脂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的发病机制日益受到重视,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改变,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有科学研究显示,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在过了25岁以后会慢慢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2%-5%。这也意味着,年轻时我们大鱼大肉胡吃海喝,身体能消耗大量的热量。但随着年龄增大,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我们摄入同等的热量,能消耗转化掉的却远不如年轻时,因此囤积在最容易积累脂肪的腰腹部。
中年“油腻”暗藏健康风险
肥胖带来的“油腻感”还暗藏健康问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介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都和肥胖有密切的关系。约50%的2型糖尿病、30%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10%-40%的癌症是由肥胖或超重引起的,肥胖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中国人的肥胖主要是苹果形肥胖,脂肪主要是堆积在腰部,内脏周围的脂肪比较多,更易患各种慢性病;而西方人的肥胖通常是梨形肥胖,脂肪堆积在大腿和臀部,患慢性病概率低。”
如何避免中年“油腻”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内分泌科陈容平博士认为,首先,限制热量的摄入是目前最为科学、最为有效的避免肥胖的方法。也就是说,既然知道人到中年,就要“管住嘴”。其次,当然是“迈开腿”。坚持规律的运动对于油腻感也至关重要。所谓规律,是指每周保证一定的运动次数,每次运动保证一定的时间,选择符合自身身体状态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保证能量的消耗,运动也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养成。对于体力下降的中年人来说,激烈的运动或许负累太重,也难以坚持。但慢跑或快慢走交替以及游泳,都是很好的利于减肥的方式。运动到微微出汗的状态,也有祛湿的效果。对于想要减掉小肚腩的中年女性来说,每天睡前在床上做十分钟“踩单车”动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保证足够的睡眠也相当重要。一般来说,中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中午休息时间最好保持在30分钟到40分钟左右。熬夜和不规律休息,会增加肥胖的发生几率。此外,抑郁状态是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利于保持身材。中年人通常上有老下有小,事业要拼家庭要兼顾,心理压力通常较大,日常更要注意疏解心理压力,避免抑郁状态。【详细】
人到中年,五不扛
不扛病。胃疼了吃点胃药,肩膀疼了贴膏药,头疼了吃点去痛片,这些已经成为不少中年人的生活常态。殊不知,头疼、胃疼、身体发麻等症状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一味漠视、吃点药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比如,经常头疼、头晕可能与高血压、颈椎病有关;经常胃疼可能是患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需要做胃镜排除恶性病变;上下楼吃力、心慌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无论是哪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微杜渐、及早干预,时间再紧张,也要在身体不适时尽快就医,并调整生活方式。
不扛饿。客户文案没做完,临时又加了一台手术……此时,很多人会选择“忍饥挨饿”,等加班结束再饱餐一顿。研究发现,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等问题,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另外,不按时吃饭的人比正常饮食者的胆固醇高33%。经常不按时吃饭,胆囊不收缩,久而久之会引发胆结石。因此,一定要保证三餐规律,尤其是午餐和晚餐,不要过度拖延,可以在办公室准备一些水果、饼干、充足的水等,及时给身体“加满油”。
不扛困。长期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导致患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几率升高。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脱发、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另外,很多中年人在加了一宿班后开车回家,迷糊状态下开车的反应速度等同于酒驾的反应,极易引起交通事故。建议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即使不能保证睡眠时间,也要适当补觉,提高睡眠质量。
不扛累。正所谓积劳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来的,长期过度疲劳会出现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当感觉体力不支时,证明你已经处于劳累状态,必须好好休息,恢复体力。每连续工作2小时,就应停下来,听听音乐,放松下身心,小憩15分钟。另外,疲劳过度者要注意多补充营养物质,但切记饮食不能过于油腻,果蔬、鱼肉等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应调整好工作和生活节奏,让自己慢下来,享受当下,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平时可以多做些有氧运动,比如跑步、骑车。
不扛压。中国人的性格比较隐忍,很多中年男性有苦有累自己扛,有了苦闷情绪也憋着不说,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得不到释放,就会扛出大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为自己减压。一是积极面对难题,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能力等,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二是可以约三五好友郊游、拥抱大自然,到户外做做运动或者去唱唱歌;三是按摩也有助于释放压力。【详细】
纠结过去引发中年危机
人到中年,肯定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这些事深深浅浅地刻在记忆中,变成带笑或带泪的记忆。如果其中某些事让人忧心忡忡、焦虑不已,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就应该果断忘记。美国“博闻网”刊载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颈椎疼痛、80%的头痛、99%的腹胀以及90%的疲劳都是由负面情绪引起的,健康状况与情绪波动息息相关。
人到中年最该忘记五件事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介绍,40岁以上人群大多扮演着多重角色,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使这一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不少中年人对曾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加重了心理负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艺樱和宋崇升三位专家指出,人到中年,以下五件事最应该忘记。
追不回来的债。人一辈子会欠两种债:金钱债和人情债。两肋插刀过的兄弟在自己有难时消失无踪;慷慨解囊过的朋友自此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无论情感还是利益,如果一直记在心上等于要继续为这些要不回来的“债”支付高昂的健康利息,不但越陷越深,还会日夜折磨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忘记,将这些付出打包、封存,搁置到过去的时光里,将目光聚集在当下,感恩现在拥有的幸福。
等不来的道歉。人到中年,肯定经历过一些不公和伤害,一直耿耿于怀却怎么也等不来的道歉,就像期盼无中生有。何不学会宽恕,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国外有句谚语,“会犯错的是人,会宽恕的是神”,中国也有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等不来的道歉就不必再等,这样才能活得更轻松。
来不及说的抱歉。年轻时因冲动或赌气对别人造成的伤害,经过时间沉淀后,想和对方说声对不起,但有可能已经物是人非,彼此天各一方。心怀愧疚是一种良知,是对过往的忏悔。不妨将愧疚转变成动力,通过帮助他人来弥补曾经的过失,用善意温暖更多人。
努力后的不得志。年轻时拼命奋斗,却发现屡屡碰壁,金钱、名誉都没得到,感觉一切都付诸东流。其实,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缺少的,而常常忽视已经获得的。因为得不到的东西而郁郁寡欢,却忘了要珍惜一直拥有的亲情和友情。中年人更需要一颗宁静的心,能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付出是独一无二的。人到中年,是时候丢掉被人衡量的恐慌了,大可以施展才华,无需在意他人的评价,可以集中注意力做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以收获内心的满足。
身份带来的荣光。曾经“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如今回归家庭,琐事围绕身边;曾经享受的礼遇和关注,都随着卸任不再有。对过去权势地位的留恋,无形中把自己标签化了,被放大的荣光掩盖了自己真实的价值。成就一个人的是伴随终身的经历和体验,而不是外在的名声。背负着这些荣誉不但步履蹒跚,还会因为担心他人的无视而焦虑。忘记身份,追求内在的充盈,会让中年人的生命更加饱满,充满质感。
肖震宇认为,到了中年,更应该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不要对回不去的过往念念不忘,让过去的事情再影响现在的生活;也不要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担心害怕。人生就像爬山,年轻时从山脚开始摸爬滚打往上冲,一路上遭遇各种磨难;中年时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不禁洋洋得意。但是,人不可能永远留在山顶,当身心受到外物所累,不妨放下沉重的行囊,用心欣赏曾经错过的沿途美景。【详细】
人到中年必须排出体内6大阴毒
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的阴气开始增加,阳气逐渐消退,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随着阴气的增长,身体里面积累了许多过剩的浊物,即中医所说的“阴毒”。阴毒包括水毒、湿毒、脂毒、痰毒、瘀毒和气毒,学会排出这些阴毒,才能为体内阳气争取生存的空间。
水毒。阴毒中最严重的就是水毒,一般由肾功能衰弱引起。40岁以上的人应该注意,如果早上起来下眼皮、脚踝浮肿,很有可能就是水浊。想要驱逐水毒,首先要看医生,检查肾脏和心脏有无疾病,如果水毒是因肾功能不好导致的,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通过温肾来调动机体的气化能力;如果肾脏和心脏都没有病,那说明气血运行不好,需要多运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除水湿的丝瓜、冬瓜等。
湿毒。湿是水的异常形态,由水转化而来。体内有湿毒的人,一般表现为舌苔白腻、恶心、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等。湿毒主要是因脾气虚,不能化湿导致的。我们常吃的食物中,豆类最养脾,可以用各种豆子熬成粥喝;还可以用党参、白术炖肉吃,有不错的健脾除湿、升清降浊效果。
痰毒。有的人早上起来不停吐痰,没完没了,这就说明有痰毒了。痰毒一般由饮食而来,或因肺功能不好导致。如果气管不好,痰多,可以喝二陈汤来治愈,一服药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0克,甘草6克,用水煮了喝,喝上7天痰即可化。日常饮食上,萝卜是最好的化痰食物,可以买生萝卜加点香醋凉拌吃;另外还可以多吃冬瓜、无花果、紫菜、罗汉果等清热化痰之品。
脂毒。有脂毒的人一般偏胖、脂肪较多,经常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对肝脏伤害很大,易得脂肪肝等疾病。想清除脂毒,首先要降血脂,建议用山楂、荷叶煮水喝,可化痰降脂;平时应多吃洋葱等蔬菜;还可按揉小腿上的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可以消食导滞,减少脂肪。
瘀毒。瘀毒是指藏在血液里的毒,大多是从中年开始出现的,一般表现为舌下脉络发紫、容易健忘、皮肤干燥、胸闷憋气、脸色暗等。有瘀毒的人,可以服丹七片,也可以用丹参或山楂泡水喝,可以活血化瘀,清除血管垃圾。
气毒。气毒是存在肺里面的毒,中医认为“肺主气”、“肾主纳气”,有气毒的人往往肺肾功能不好,一般身上气味大,如有口臭、汗臭等。为了防止气毒,可以每天早起做深呼吸,即“呼吸吐纳”,把肺中的浊气排出来,保持体内空气的新鲜。【详细】
中年养生,从养成这几个习惯开始
谈及“养生”,多数人会认为那是老人的事,至少退休以后才需要考虑。然而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疾病缠身”,身体不堪一击。
临床上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正趋于年轻化。
因此,养生应从中青年开始,抓住重点,防患于未然。对男性来说,最好从年轻时就养成热爱锻炼的习惯,不要中了“烟酒”的招;推掉一些不必要的餐桌应酬,而可以用结伴健身、郊外远足等方式,打造人脉圈。女性朋友则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不要完全被生活、工作的琐事困住,每周可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与闺蜜逛街、谈心等,以免将不良情绪积压在心里。宽容和理解他人,知足常乐。
一日三餐要按时,不要经常变换。同时根据中医的“顺应四时”观点,合理调整起居生活。可以试着过一下“老年式”的生活。那就是早晚遛遛弯,晚饭后看看电视剧,通过这样的办法让自己暂时脱离工作和事业,真正放松大脑。
坚持健康饮食。中医认为,“高粱原味,足生大疔”。饮食合理最好的办法是在家吃饭,做到荤素搭配、食量适度。人到中年后,还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延迟中、老年人疾病的发生。
把运动融入生活。在我看来,最好的运动是散步和爬楼。可以与工作或生活结合起来,比如上班少坐两站地,回家爬几层楼等。
保持乐观情绪。上班时要精力集中工作,下班后要学会休息与放松。遇到问题要换位思维,多想积极向上的一面,善于思考,并善于倾诉,只有这样,才能心情舒畅。【详细】
人到中年 保养肠胃 先抓三餐
人到中年,事业进入加速期,在家庭中也扮演顶梁柱的角色。但衰老也常常从中年开始,特别是肠胃,如果不加以重视,多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北京中医医院前院长乾构指出,爱护肠胃首先要从控制饮食做起。尽量做到三餐规律,无论怎样,早饭一定要吃。中老年人的肠胃功能已经开始退化,生活要尽量规律。中年人一定要谨记吃饭时要“吃少、吃慢、嚼烂”,吃少,就是要吃七成饱,不过饱;吃慢就是要一口饭一口菜嚼50遍,不要狼吞虎咽。
对于经常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状态的中年人,李乾构建议可以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茯苓、莲子等,这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有助于健脾胃,另外,可以喝点酸奶进行调节,酸奶经过发酵更容易消化,最好喝益菌多的酸奶。
李乾构还强调锻炼有助于肠道保健。压力会影响肠道蠕动,而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刺激肠道蠕动。此外,运动也会让人释放多巴胺,使人感到快乐。
最后,中年人要少吃垃圾食品,如方便面、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虽然口感较好,但营养极低,特别是油炸食品,营养早已在高温下损失殆尽。吃多了不仅会让人长胖,更会增加中老年人的肠胃负担。【详细】
☆推荐阅读☆
秋季乏力情绪低……吃这些横扫麻烦还养生
你老了吗?这些变化是你提前衰老的佐证
百岁寿星每天都吃啥?吃坚果预防多种疾病
晨起空腹一杯水,适合你吗?听听专家的说法
百病生于气,这些疾病都是被“气”出来的
什么症状说明心脏不好?常吃6种食物最护心
孩子戴上眼镜还能摘掉吗?听专家怎么说
长期睡眠不足寿命减1成 常吃3类食物睡的香
揭秘老人保养的黄金时间 好睡眠不必追求早起
担心肩颈疾病找上门?3个动作测肩膀是否退化
鸡蛋有助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一天最多吃几个?
花椒生姜泡脚有神奇功效 老人睡觉十大禁忌
尿常规大部分人都做错了,你真的会留尿吗?
头晕须找病根!哪些疾病可能会“晕”?
相关知识
老人健康 老年人养生学会这些妙招
天坛科普——夏养三伏,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请收好
中伏养生
三伏天养生 初伏防中暑中伏防湿邪
中伏养生就吃这三种薯
老年人健康 老年人养生应学会这些养生妙招
年轻人养生忙,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2017三伏天时间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中年养生,从养成这几个习惯开始
三伏天老年人健康养生方法最新发布
网址: 人到中年危机四伏,懂得这些养生招,绕开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83713.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181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39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3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83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8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57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5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9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