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练习才是关键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近日,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此外,教育部还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学、地理、化学等学科融入了急救知识相关内容。(10月12日 中国青年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把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而且要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急救知识常识化、普及化,体现了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
普及急救知识,了解知识要点是前提,掌握应急处置方法是落脚点。掌握的应急处置方法越多、越熟练,学生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就越强。为此,在普及急救知识的过程中应防止跑偏,把普及急救知识简单化,变成要求学生背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背熟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不等于掌握了处置方法,如果“练”不到位,学生即使把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背得滚瓜烂熟,遇到突发情况还是会不知所措。
普及急救知识,旨在为学生赋能,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要力戒重背轻练、只背不练现象。重背轻练是本末倒置,只背不练是“假把式”,都不是普及急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习武也好,唱歌也罢,都要以练为重。应急处置,事关生命安全,只有规范操作,才有可能挽救生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普及应急知识,要以练为要,从了解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入手,以练习和训练为主。
应急处置的效度取决于应急处置的熟练程度,应急处置的熟练程度则取决于平时训练的强度。只有勤练、常练,方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方法,从而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急救内容,灵活练习、训练,以练促学,以练提能。在训练过程中,要将模拟急救训练作为主要方式。模拟急救训练常态化,急救知识普及才能持续化,应急处置才能熟练化,自救和互救能力才能够最大化。
相关知识
“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很关键
多变人生,依“救”精彩!长沙首届急救知识网络大赛开赛
学校健康教育计划
疾控中心、教育部、卫健委:开学在校期间不强制戴口罩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校园,预防先行 ——我校举办2024年艾滋病、肺结核健康知识讲座
教育部办公厅: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
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体现健康第一理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精选41篇)
网址: 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练习才是关键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8496.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556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57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47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98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0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