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我国运动营养产业趋向“垂直细分+跨界融合”

我国运动营养产业趋向“垂直细分+跨界融合”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1日 15:35
       

统计显示,2009—2015年,我国运动营养产业正以25%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46亿元。近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亚洲运动健康营养学会等单位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中关村智慧运动健康产业联盟承办的北京国际运动营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一届亚洲运动营养健康科学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营养及医学等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参会。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政策、经济、科技等多重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多跨界者涌入,促使运动营养产业正朝向“垂直细分+跨界融合”的趋势飞速发展。历经20余年的培育,运动营养产业在中国正迎来一个厚积薄发的机遇期。

全球

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正高速发展 

与会专家介绍,近年来,全球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正高速发展。2014年全球运动营养食品销量较2009年同比增长约为55%。 

美国HILMAR乳品公司应用总监Grace Harris以营养棒为例,介绍了美国运动营养食品的市场状况。Grace Harris介绍,2016年,在美国,包括谷物棒、麦片棒、能量棒、蛋白棒等在内的营养棒市场预计能够达到83亿美元的销售规模。过去5年中,平均年增幅达到7%。同时,越来越多的功能性配料被应用到这些棒类产品中,如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此外,消费者在追求清洁标签、天然、有机、非转基因及低糖等卖点。在市场占比方面,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家乐氏Kellogg’s、克里夫能量棒Cilf Bar,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国内

运动营养产业以25%左右的年均增速“快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致辞中谈到,在我国,运动营养食品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其代表性产品是以“东方魔水”著称的广东健力宝饮料;10年后的1994年,运动饮料的国家标准诞生;1998年,国内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发展的标志性企业——康比特体育科技公司成立,这是中国体育运动营养学与食品科学这两大学科在一个企业内的首次交集。2015年,在逐渐加大的市场需求的指引下,在以杨则宜教授与白厚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扛起了中国运动营养食品的大旗,在近20年的发展中培育了自身的品牌,并引领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统计表明,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的销售额从2005的1.1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的15亿元人民币,2015年较2014年的销售额11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6.4%,远高于同期中国食品工业6.4%的平均增长水平。 

孟素荷指出,中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目前正处于旺盛的成长期。但就整体发展格局而言,面对中国庞大运动人群的加速聚集,面对中国整个健康产业发展庞大而多元的需求而言,它依然是单薄的、微量的。孟素荷相信,历经20余年的培育,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在中国将会迎来一个厚积薄发的机遇期,成为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重要板块。“创新与发展是行业成长中始终直面的课题,‘致敬理想’就是致敬运动营养人对行业的开拓、创新与坚守。”孟素荷如是说。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厚增谈到,我国运动营养产业增速迅猛。2009—2015年,我国运动营养产业正以25%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运动营养产业的规模将达到46亿元。2014年我国运动营养食品销量较2009年同比增长约为175%,约为全球增速的3倍。 

伴随着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兴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运动营养品牌进入中国运动营养市场,多品牌竞争格局形成。 

白厚增表示,我国运动营养产业的发展已从单纯的运动营养提升至体育科技和健康管理的水平;从单一的产品研发、制造到专业运动训练解决方案再拓展至大众科学健身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在运动营养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呈现细分化态势,细分人群包括专业运动人群、青少年运动人群、跑步人群、健身健美人群及户外运动人群。 

瓶颈

国内运动营养产业仍较为封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博士做了题为《体育与健康融合视野下的运动营养产业》的演讲。易剑东引用了一份名为《世界运动营养品市场——2014—2020机会与预测》报告的数据:2020年全球运动营养品市场将达到336亿美元的市场总额,从2015年到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在产品方面,运动饮料、食品将是商家布局的重点,蛋白类产品会有更多新花样;在消费者方面,运动员,尤其是年轻男性运动员,将继续统治市场,但是其比例会面临着更多元的消费人群的分食;在地区方面,北美将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大市场,但是亚太地区未来有望异军突起。

易剑东还谈到了业界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体育与全民健康、体育与全民健身的两个“不融合”,健康运动营养产业依然封闭性较大,急需学习国外的经验加速体育运动与全面健康的全面融合。他重点介绍了美国的运动健康如何与全民健身相互融合的成功经验,认为人类健康而有活力的状态才是最自由而和谐的状态,当下中国已经步入休闲和娱乐时代,“向运动要健康”成为必然趋势。 

变化

跨界力量融入我国运动营养产业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运动营养产业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资本大佬其他产业巨头们的关注,阿里、京东、苏宁、乐视、恒大等纷纷跨界进入。统计表示,2015年,体育创业公司融资金额为70亿元人民币,而2016年仅第一季度融资就逾100亿元,超过2015年全年。 

此次论坛上,阿里、京东、咕咚及GIO华兴控股集团等企业的相关人士也对运动营养产业做了相应的分析。站在投资人的角度,GIO华兴控股集团创始人兼总裁葛小松非常看好运动营养这一蓝海产业,并将其作为重点的产业投资进行布局。葛小松指出,2013年全球体育产值为7.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2.2%,而我国体育产业产值3575亿元,占GDP比重仅0.6%,存在极为可观的提升空间。 

作为大健康产业下面垂直细分的路跑行业,是近年来业内关注的焦点。作为这一领域杰的出创业代表企业,咕咚体育副总裁刘渝龙先生介从咕咚体育进入互联网一步一步大胆试错,到三次转型的实践过程,分析了作为体育运动行业的企业如何实现电商化、如何获取大数据流量以及移动互联时代体育运动的各个细分领域如何服务用户等问题,具体呈现了运动健康行业产品与企业搭上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快车发生的变化,也让人们看到咕咚体育这个运动移动社交平台快速发展,为体育运动大健康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提供了一个典范。 

“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消费行为属于‘计划性消费’,恰恰以运动营养为代表的大健康类产品非常符合这个特征。”京东商城医药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魏凯在与大家分享“大健康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的话题时指出。魏凯认为,京东未来的健康云平台为大健康产业搭建了完整的数据链以及多个终端入口,依托京东多年在医药健康与体育运动等领域积累的大数据,可以快速帮助运动营养健康产业更高效的触达用户群体,更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更持续地为用户创造价值。魏凯表示,京东愿意以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与运动营养人携手共进。 

观点    

亚洲运动健康营养学会理事长杨则宜——

  教育推进和法规滞后

  是国内运动营养产业面临的两大难点 

论坛期间,记者独家采访到了主办方之一的亚洲运动健康营养学会的理事长杨则宜。杨则宜认为,每两年一届的运动营养高层论坛这一平台,代表中国运动营养界的水平和规模,也是向国际推广和学习的好机会。 

当记者问及我国运动营养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亚洲处于怎样水平时,杨则宜自豪地说,从整个亚洲来看,各国运动营养产业发展不均衡,而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产业应用方面,我国运动营养产业发展均走在前列。 

谈及我国的运动营养产业,杨则宜认为,发展还要再加快步伐,今后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教育推进和法规滞后。目前,百姓运动营养意识还不到位。可喜的是,通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分会的组织下,培训的运动营养师已达4000多人。同时,营养产业法规滞后问题也不容忽视,生产企业还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白厚增——

  我国运动营养产业处于明显的“价值洼地”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厚增告诉记者,据估算,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而其中的运动营养板块,目前初步估算仅有几十亿元,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数百亿元的规模相比,处于明显的“价值洼地”。“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运动健康营养产业还未达到爆发阶段,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白厚增如是说。 

白厚增在解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时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提倡科学运动、合理营养,变“被动型健康”为“主动型健康”。这种政策引导将对整个运动健康营养产业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白厚增认为,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是最重要的,随之而来的是个性化需求凸显,消费需求逐渐细分,迫切追求个性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 

“现在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全民健康意识层面,已经“万事俱备,只欠行动”了。”白厚增如是说。

镜头 

  握一下就能得到VIP运动营养处方

握杆测试、数据推送、云端存储、手机网站、查看测试结果报告……只需几分钟时间,你就可以知道自身的体质状况,并据此得到一份翔实的VIP运动营养处方。国内运动营养领军品牌康比特展示的体重自助管理平台让人跃跃欲试。通过一台IOI353体成分测试仪,受试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体质状况。通过这种体质测试评价与健康管理方案平台,可以实现大众科学营养健身解决方案。

运动营养食品新型原材料备受关注

国外运动营养品牌及原料供应商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正逐渐增大。来自美国等国家的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商及原料供应商展出了糖果型的肌酸产品、高纯度的乳清蛋白粉营养棒等产品和具有保健作用的高科技原料。图为美国TSI技源集团带来的用于骨关节保健的MSM(二甲基砜)、具有增肌作用的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等新型食品原料。

相关知识

2024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国移动携手医疗界共建“健康中国” 探索大数据产业应用新方向
2018运动营养高层论坛开幕 拥抱健康中国成为行业新趋势
2018运动营养高层论坛开幕 拥抱健康中国成为行业新趋势
【行业】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在融合创新中一路向前
运动营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强
后疫情时代 饮料行业向健康、创新、跨界转型
海岛旅游跨界融合逻辑:打造强标签、强调性的产品竞争力
2024中国健康养生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2024年全球及中国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网址: 我国运动营养产业趋向“垂直细分+跨界融合”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8786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