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女子图鉴:生活“暴政”下的自我救赎
“
盛夏将近,现在正是年轻人扫除春困,把健身排上日程的好时机。近来,“刘畊宏女孩”们会在每晚七点半准时来到直播间,跟着“健身教练”刘畊宏和他的妻子王婉霏、岳母一起,在周杰伦的经典曲目中跳起来流汗燃脂。与此同时,各大内容平台中的广大健身博主也更多地被以女性为主的年轻群体关注,从健康饮食制作到健身动作示范、健身相关器材和日用品推荐等,“健身女子”火力全开。
关于身体与性别,女性主义者一直在思考女性身体为何被社会文化建构,以何种方式建构,如何才能重构。当然,这里的身体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身体,而是物质、社会和精神混合的统一体(entity)。
在传统社会学和文化批判主义的视角下,我们在体育事件中看到的更多是社会权力对(女性)身体的建构与压迫,然而,当我们从主体理解与日常实践两个角度探讨运动中的身体时,我们对女性运动身体的理解与诠释就不再是简单的“好与坏”“天生与养成(建构)”“压迫与解放”“规训与挑战”“成功与失败”的二元划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的是“健身女子”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努力”(体现了能动性和主体性)地去规划自己的生活,而生活本身无法用二元思维去进行定义,也不能“泛泛”而谈。
本篇节选熊欢所著的《凡身之造》第一章:生活“暴政”下的自我救赎。作者通过健身女性的口述故事,呈现了中国女性的健身活动中,生活建构和个人主体性的碰撞。
”
刘畊宏直播间
当今社会,减肥风潮盛行,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层出不穷。许多“受困于”体重的女性开始疯狂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试图让自己拥有大众认为的苗条身材。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中,身体的尺寸和外形越来越成为个人身份的象征,似乎身材以及外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和品格的硬性指标。“肥胖”被视为懒惰、缺乏纪律、不愿服从、缺少自我管理的表现。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女性的身材肥胖,她往往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身体缺乏控制力,也就是说她意志力薄弱,这也是许多人蔑视肥胖女性的原因。正是社会中这些“批判的声音”使得女性在追求苗条身材的路上选择了许多错误的方式,并且饱受其折磨。本章通过笔者对自己减肥经历的阐述,试图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肥胖女性减肥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痛苦,也希望能使更多肥胖女性脱离体重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我。
化名:“我”
年龄:24岁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业:学生
婚育状况:未婚未育
健身背景:儿童时期生病,在一段时间内注射了激素类药品导致食欲大增,我的体重逐渐增加,到13岁左右体重达到220斤。在肥胖期间试图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减肥的目的,一度瘦到了160斤(身高1.8米),后来接触到健身,开始尝试一种健康的减重方式,直至今日也一直在坚持健身。
一
活在社会“暴政”下的肥胖症“患者”
当今社会,身体正前所未有地占据我们视野的核心位置。它不再是灵魂的容器或原罪的象征,转而变成某种偶像或资本的象征;它逐渐作为消费品、作为社会身份、作为人格本身而公开展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取代心理和意识,成为当代最需要被治疗和拯救的对象。现在再去回想我肥胖时期学校里那些嘲笑我的同学,他们的行为以及对待肥胖人群的态度似乎是有理可循的,因为肥胖的身体在当代社会并不符合社会主流,是需要被医治和被拯救的对象。因此,社会大众对于肥胖人群的态度和行为就成了被“时尚”包装的一种普遍暴政——这种暴政是永久的、晦涩的,教导女性身体,指出个体缺陷和不足——是一种强有力的规训。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减肥和宣扬以瘦为美的视频层出不穷,而我作为文化中的客体存在于这个社会当中,就会不自觉地被这些无形中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东西所影响——我们的审美、价值观被标准化了。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我,还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自己的想法便很容易被这些大众媒体影响。小时候的我会羡慕电视里身材完美的女明星,而同学们之间探讨的也是明星们的外表。虽然有些媒体一直在炫耀塑形都是为了让女性具备适当的危机感和对外表的专注,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对不同的群体,还是会有许多的具体要求。比方说,中国在不同的时代对女性的美就有不同的标准,如唐朝时以胖为美,而到了明朝人们又喜欢那种纤瘦的女子,再到如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又开始追崇那种“健美”的身材。
起初,在我患有肥胖症的那段时间里,我也很羡慕杂志上那些身材窈窕的模特,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变成她们那样“完美的身材”,这些思想的产生说明我也在潜移默化之中越来越多地遵守着这个社会的规则,已经将其内化并受控于社会的文化。其实,这种对身体的规训在早期西方国家也很盛行,19世纪时流行的沙漏体型,代表着一种家庭的、性别化的女性特质理想,通过使用紧身胸衣和女裙撑架表现出来的女性外形和男性外形之间强烈的文化对比,以象征的方式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二元划分明确表现为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与此同时,为了获得这种规定的外表,需要特殊的女性实践——用系带缚紧、吃最少的食物、减少活动性——使女性身体不适宜在指定区域之外活动。用福柯的话说,这就是符合审美准则的有用的身体。这些关于完美身材的联想以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中身形苗条的女明星为视觉载体,通过在女性时装杂志、节食指南、关于减肥的出版物和电视节目中定期出现得到推广,这些产品的推广以实物的形式将这个社会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在青春期肥胖的那段时间里,正是受到时尚杂志上不健康的减肥方式的影响而采取了各种极端的减肥方法以获得大众对我的认可。在个人努力的过程中,我很容易遭受大众眼光的批判,那些“不懂事”的男生甚至会直接对我恶语相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克制不住的冲动和无休止的自我检查、自我惩罚,我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只是在践行这个社会对我的要求。
其实,那些男生对我的排挤、歧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多数人都会认为瘦是美的,胖是丑的。当然,他们的父母对肥胖人群的态度也是造成他们对肥胖人群歧视的重要因素。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会和其他人打交道,社会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制约着大众文化传播的效果,因此即使是社会中存在着某些反对凭借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声音”,但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理论,很多人最终还是会倾向于相信多数人的那一方。因此这种“以瘦为美”的理念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多数人就形成了一种“以瘦为美”的固定的思维模式。
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中身体的尺寸和外形越来越作为个人身份的象征,象征着个体的情感、道德或精神状态。在西方文明中,肌肉发达的身体早已被当作一种文化偶像,锻炼是一项被美化和性别化的活动,它意味着一个人“在意”自己和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暗示着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我在健身房锻炼的时候,曾有一个阿姨过来向我请教,她说像我这样身材苗条坚持健身的人一定是一个很自律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人都称赞你的身材代表着他们认可你的外表,就是因为这样,身材以及外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的硬性指标,而肥胖被视为懒惰、缺乏纪律、不愿服从的象征,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表现。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女性的身材肥胖(非遗传因素和药物影响),她往往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身体缺乏控制力,也就是说她意志力薄弱,这也是许多人蔑视肥胖者的原因之一。
二
我的身体、他人的凝视
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思想虽然已经不同往日,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身体仍然是压抑与控制的,它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女性的身体,却打着“积极”的旗号。即使我减肥成功后,依然会有许多人对我品头论足。由于瘦身速度太快,我皮肤有些松弛,有些人便会大惊小怪地说出“你的肉怎么这么松啊,你这可怎么办啊”等“关心”的话语。他们这种名义上的关心只会使我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
我在减肥成功后,似乎对自己的外表越来越重视。不知是为了“取悦”他人还是“满足”自己,我也开始学习化妆等能使自己变得更“完美”的方法。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女性会比男性花费更多的时间管理、约束身体,这些身体中的力量与活力习惯于外界的规则、征服、转变和“改进”,通过饮食、化妆、服装等苛刻的规范化训练——这是许多女性一天中组织时间和空间的主要原则,这使我们对社会的关注减少,更加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自我的修饰。我化妆、更积极地瘦身也是为了能获得来自男性更多的赞美与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的身体仍然局限于所谓的父权社会的批评话语中。从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出,当代社会对于女性外表的关注远远高于男性:评价一个女性多数是看她的外表,而评价男性则更多是从能力、金钱等方面。大众的审美已经影响了女性对自身的审美,而对这种审美的过分追求已经成为大部分女性痛苦的根源。我想通过健身变成欧美女星那种蜂腰翘臀的身材,我想要尝试各种方法以达到这种“审美”所要求的外表。我受到了这种思维的影响,我迫切地想要变成社会审美中完美的形象,我的身体已经不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被社会“驯服”的身体。这也让我在减肥瘦身成功并且开始走上健身这条自律的道路的同时,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我越是压抑它,它越是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去爆发。
不可否认,最受这种“苗条暴政”压迫的是女人。如果当初我在肥胖的时候没有遭受到那么多的嘲笑与歧视,后来瘦下来也不会过于关注自己的体重,从而走上暴食、催吐的道路。我常常觉得自己生活在别人的“凝视”中,不管是在我胖的时候、努力瘦的过程中,还是在我瘦身成功之后,我都感觉自己活在别人的凝视中。这种凝视就像福柯说的形成了一个包围自我的“全景监狱”,我的行动和想法都被他人监视着,所以我只能收敛起内心的欲望,用真实的(认真地健身)或者是假装的行动(催吐、节食但是假装减肥是健身的结果)来掩饰和压制它。我尝试掌控自己的身体,但它反过来突袭、压制、爆发并破坏,在暴食催吐的时候,我的意识与身体仿佛是敌对的,它是我的敌人,我不能控制我的身体或者说我想要过度控制它。减肥期间的健康饮食,使我进食量过少,同时我会进行大量的运动使用它、消耗它,它便反抗,于是我不能控制自己而大量进食,在满足了身体之后,我的意识又占了上风,这使我懊悔不已便开始催吐。在暴食的过程中,我仿佛是在无意识地进食,我的身体也不再受自己的控制。在我健身的时候,周围的赞许越多,我对自己的要求越严格,怕自己的身材稍微差些就会“辜负”别人对我的赞赏。由于这种对“完美身材”的理想越来越严格和苛刻,当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时,就步入了“歧途”。其实想想,不管是健身还是催吐,这些行动既是我对焦虑疏解的要求,也是一种自我惩戒和强制管理的方法。
三
性别化的健身思维
在健身的过程中,我曾经听到过许多反对的声音,有些人认为肌肉是男人才应该拥有的,而女性只要瘦就足够了。这种思想并不是只存在于个体的脑海中,而是社会大众的普遍思想。“肌肉”这两个字往往被认为是男性权力的象征,经常表现为一种具有性别差异的“自然性”编码的方式。人们往往认为男人有能力做一切事情,而女人却没有。因此,那些肌肉发达的女性往往会受到其他人的“歧视”。当我在朋友圈发一些肌肉明显的欧美健身达人的照片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时,总会遭到这样或那样的嘲讽,如“这样的人一拳能打死我”“你真的要练成这样吗?这个样子多丑啊”“唯有瘦才能穿衣好看,你一个女生练得这么壮,小心以后没有男朋友”等嘲讽的言语,只有少数跟我一样健身的人才会给予我支持和鼓励。
这些现象其实都能体现出性别差异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性别差异是由文化和社会建构起来的,女性不应该练肌肉这种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被灌输的信息和参照体系造就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中国从古代就一直是男耕女织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社会中男性成了持家者,因此男性看上去更有力量,一些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已经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从社会认同来看,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是一个群体认知的过程,不仅发生在个人的头脑中,更发生在与人交往时。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我在青春期肥胖时所遭受的嘲笑一样,那些互动都是思想以及文化传播的过程。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积极的方面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开放,西方的文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健身房中“举铁”的女性越来越多,大家对于做力量训练的女生更多的是投以赞许与佩服的眼光,甚至我还曾遇到过向我请教的男生,这都能证明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合理理解和尊重男女之间的不同。
然而,大多数女性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还是会认为瘦即美。大量的资料表明,在我们的文化中,女人受当代社会苗条理想的制约程度比男人要深。和男人相比,女人也更容易认为自己太过肥胖,更容易不满足,因此她们更可能依靠“激烈”的方式管理身材——节食、滥用泻药、采取医疗手段、从事强迫性锻炼等,并且远比男人更容易产生身体的失调。
四
健身中的身体政治
福柯说:“我们关注的是‘政治肉体’(body politic),应把它看作一组物质因素和技术,它们作为武器、传达路径和支持手段为权力和知识关系服务,而那种权力和知识关系则通过把人的身体变成认识对象来干预和征服人的肉体。”对于福柯而言,身体并不只是受到话语的控制,而是构成了日常实践与权力的大规模组织之间的一种关联。而20世纪的健身神话背后,是一些更为微妙的动机,权力在其中借由身体产生传播,调控运动中的每个个体。20世纪20年代的女孩们将她们的胸部紧紧缚住,以期待能与同时代的男人们竞争劳动力市场中的席位,后来开始流行蜂腰细臀的女性身材,受到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成熟女性身材的审美成了当时大众审美的标准,指引着女性群体的理想与行动方向。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健身越来越与强调效用的商业文明、无孔不入的消费文化、日益发达的大众媒介、崛起的中产阶级及其生活方式相关联,这样的健身模式让刚刚褪下羞耻感的身体很快再次陷入了另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起初人们健身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是一味舒心丸,能使我们完全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的运动从而释放工作压力,这是健身带给我们身体的积极影响,并且由于健身房场地的固定性、器械的多样性等优势,无论是作为体能储备营还是精神避难所,健身房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但有时健身也会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虽然沉浸在运动中是快乐的,它能使个人短暂地从社会中抽离,摆脱雇佣劳动的强制与规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在我亲身经历的健身过程中,我对自己的身体变得极为敏感,因为拥有完美身材的同时还附加着很多其他价值:他人赞许的目光,自我对身体的控制感和对人生的主导权等。因此,健身不可避免地沦为了知识、话语、权力控制的客体化对象,落入了身体规训和身体政治的窘境之中。
随着健身时间的逐渐累积,我愈发渴望自己能受到关注。在我的人际关系圈中,我发现自己日渐苗条的身体被人羡慕,我在健身过程中表现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也会得到同学们、朋友们的称赞,因为这对多数女性来说都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在家中,父母为我的进食问题担忧,对我的关心增加,从这些关注中我发现自己的行为对于周围的人具有极大地支配力以及影响力。因此,我感觉自己受到了“积极”的重视,而不是像过去那种被“消极”地看待。我想要得到一种被关注的感觉,因此在对待自己的身体时用尽了一切手段。或许当我每天不辞辛苦地走进健身房,拼命抗拒饥饿和欲望来安慰自己时,我的身体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实践关于控制和自律的社会美德。
(本文摘自《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熊欢等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书籍简介
凡身之造:
中国女性健身叙事
熊欢 等著
2021年5月出版/79.00元
978-7-5201-8369-7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十二位中国女性的健身故事,在“自我、身体与运动”、“生活、身体与运动”和“孕育、身体与运动”三个主题下,从女性视角、微观的社会互动、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感受层面,描绘了女性真实、鲜活的健身图景,讨论了节食、减肥、身材管理、孕期保健、产后恢复、广场舞、健身社交、身体刻板印象等热议话题,挖掘了健身文化对女性个体生活规划、自我认同和文化审美的影响,反映了当今我国女性身体与生活的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成,为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提供了具象素材和理论视角。
书籍目录
绪论
主题一 自我、身体与运动
第一章 生活“暴政”下的自我救赎——一位“肥胖”患者健身减肥历程的自我反思
第二章 跨越中西文化的审美想象——一位留澳女学生跨国健身的具身体验
第三章 身体冲突中的自我发现——两位女孩拳击健身体验的比较研究
主题二 生活、身体与运动
第四章 人到中年的“体悟”——一位单身职业女性的健身故事
第五章 年龄洗不掉心中的“芳华”——一位老年妇女的舞蹈人生
第六章 “扮靓”乡村文化生活的广场舞——一位农村妇女的健身经历
第七章 拥抱城市生活——一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对刻板印象的身体改写
第八章 舞蹈中的彩虹人生——一位双性恋女性的运动身体经验
主题三 孕育、身体与运动
第九章 在“肥胖”的身体与“备孕”的身体之间——一位城市二孩母亲健身备孕的口述经历
第十章 双重身体的“孕育”——一位孕产期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健身经验
第十一章 身体的重塑与传递——一位二孩母亲产后健身恢复的心路历程
余论 凡身之造——女性运动健身的社会学启示
参考文献
读到最后,你有没有回想起自己的健身体验?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你的健身故事:是在健身房、直播间、还是在拳馆?关于健身,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是否有奇妙际遇?健身前后体会到怎样的变化了吗?你怎样看待健身,以及与健身有关的一切?……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哈喽各位书友,我们终于正式入驻小红书啦!5月1日-5月5日,我们在【社科文献】小红书策划了一场“文笔挑战”,书中的金句,将由你来重新定义!今天我们节选的金句来自索·恩的《反战之战:律师、政客与知识分子如何重塑世界》。欢迎大家关注【社科文献】小红书,参与挑战!截至今天(5月2日)23:00,我们将在小红书评论区选出1名幸运儿,送出《反战之战》【特装本】一本!
策划:张思莹
原标题:《健身女子图鉴:生活“暴政”下的自我救赎》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焦虑症的自我救赎
急救与自救
女子120斤暴瘦至60斤骨瘦如柴,丈夫抽自身肠液救了她
医药卫生与健康管理中的M30《生活急救小常识》
浅谈二胎政策下家庭教育中影响长子女心理健康因素
健康短剧|重生之我在古代当御医
怎样算暴饮暴食 控制自己的饮食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我是游泳教练,千万不要慌” “90后”小伙勇救落水女子
女子抽脂手术后死亡,卫健委通报:已吊销医院执业许可
专访|熊欢谈女性健身:不与你的身体为敌
网址: 健身女子图鉴:生活“暴政”下的自我救赎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198657.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20
- 2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682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18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77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72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48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1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16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1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