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借此机会,我作为一名在临床摸爬滚打多年的消化科医生,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肠道健康那些事儿。
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文章,来帮助朋友们消除心中关于结直肠癌防治的疑惑与忧虑。
认识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全球发病率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二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2位(33.17/10万),死亡率为第5位。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在欧美国家的5年生存率均在60%以上;近年来我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达到57%左右。
图片来源:pexels
我国 结直肠癌生存率低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这种疾病的 早期诊断率低。
目前,我国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占比为20%~30%,其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有些早癌甚至可以治愈;但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有14%。
所以,提高结直肠癌的生存率,必须重视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对消化科医生来说,确实任重而道远。
结直肠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可无症状。
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腹痛或腹部不适;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频率改变、时干时稀等;
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带沟槽、血便、黏液便等;
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图片来源:pexels
前段时间我就曾诊治过一位30多岁的青年男性,既往体健,大便带血一直以为是痔疮,最后结肠镜检查发现患者已是晚期结肠癌,很是惋惜。
所以平时还是应该关注一下自己的排便情况,有没有大便带血、带脓或者黏液、变细、带沟槽的问题,有的话还是应该及时就诊做一下检查的。
但是,仅依靠症状来辨别结直肠癌是远远不够的,很可能到出现症状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对于结直肠癌,还是需要早筛、早诊、早治。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人群特征
1
●
结直肠癌家族史:
其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
研究表明一级亲属(也就是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患结直肠癌的患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2.07倍。
2
●
年龄
年龄是结直肠癌的明确危险因素,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从40岁开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随年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增加。
相关疾病
3
●
炎症性肠病
研究发现该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2.4倍。
4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
图片来源:bigstock
国外研究发现,该病患者的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1.38倍和1.2倍。我国的一项纳入50万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体检查出的糖尿病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较一般人群增加了44%。
5
●
肥胖
肥胖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
国外研究发现,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并且结肠癌较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升高更多;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
生活习惯
6
●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过量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布的《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指出了红肉 (主要指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肌肉)和加工肉类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g,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
图片来源:bigstock
7
●
高脂饮食
研究发现,与素食者相比,高脂饮食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8
●
吸烟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发病风险RR值为1.18。
吸烟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吸烟每增加10支/天,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升高7.8%。
9
●
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国外的研究发现,与偶尔饮酒或不饮酒者相比,大量饮酒(每天大于36g)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 。我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大量饮酒的人群比少量饮酒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5%。
10
●
久坐不动
研究表明,久坐的人群相比经常运动及体力劳动者,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28-44%。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根据相关诊疗指南的建议,符合如下情况则视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也就是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中患有结直肠癌的情况;
本人有恶性肿瘤病史;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便潜血阳性;
本人有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图片来源:bigstock
具有以下6种情况的两项及两项以上者:
1)慢性便秘患者;
2)慢性腹泻患者;
3)出现黏液血便的情况;
4)近20年内,因不良事件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的患者;
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的患者;
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的患者。
以上人群也是建议行结肠镜筛查的重点人群。
何时筛查结直肠癌?
指南明确指出:
◎ 年龄≥40岁者应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建议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在≥40岁时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患者,推荐结肠镜筛查年龄为比一级亲属确诊该病时的年龄提早10年。
◎ 建议IBD(炎症性肠病)患者在诊断后8~10年开始行结肠癌的筛查。
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1
●
阿司匹林的应用
现有的研究支持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文献认为阿司匹林可降低26%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且随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其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性可显著降低。
但其预防效果在10年后方能显现,且阿司匹林的服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因此,对于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仍然未得到大规模普及。
图片来源:pexels
而其他的药物如叶酸、钙剂的补充、黄连素、二甲双胍等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2
●
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菌藻、粗粮、坚果等)以及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研究发现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全谷物每日摄入量每增加9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7%;乳制品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钙质的补充有关。
3
●
合理的体育锻炼
国内外的研究均发现,合理的体育锻炼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每周进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大于2个半小时的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有所降低。
温馨提示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等。
在此提醒各位朋友们,提前了解肠健康知识,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有疑问可及时预约消化中心的医生一起聊聊。
祝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肠道,保持肠(长)健康!
医
生
介
绍
杨静
消化内科医生
主治医师
◆ 杨静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动力性疾病、胃肠道早癌和肝胆疾病。
◆ 杨医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2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症患者诊断及治疗(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早癌等),胃肠镜技术(包括内镜下取活检、取异物、内镜下止血治疗术、胃石切割术、内镜下胃肠粘膜切除术等),胶囊内镜操作技术及图片解读技能。
◆ 杨医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曾在《中华消化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针刺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11月,重庆)
[2]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
[3] 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的系统性回顾及专家共识
[4] 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2016年,上海)
[5] 中国结直肠肿瘤综合预防共识意见(2021年,上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