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有效的塑身运动 让你的身材变得更紧致
2018-03-12 阅读:2.45k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真正的减肥不只是要关注体重是否降了下来,更重要的是要让身材变得更加健康和紧致,而想要拥有如此美好的身材,光靠控制饮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坚持锻炼才能完成这样的目标。所以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塑身运动,让你可以快速的练就紧致身材。
运动一,俯卧在地面上,双手向前伸直,让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均匀的呼吸,然后呼气,同时尽量的抬起上半身,腿部也向上抬高,保持住这个姿势,坚持几秒钟,然后慢慢的放下来,休息几秒钟后再重复练习。这个动作能够有效的加强身体各处的肌肉,并且让脂肪得到一定的燃烧。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好呼吸的频率。
运动二,平躺下来,把双腿搭在墙上,让上下本身呈直角状。手肘弯曲置于脑后,正常的呼吸。然后呼气,慢慢的抬起上半身,尽量让眼睛看到自己的腹部,然后再慢慢的落下身体。这是仰卧起坐的变形运动,不但可以塑造腹部的线条,还能让腿型变得更漂亮。虽然练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得到的塑身效果却非常惊人。
运动三,俯卧在地面上,双腿并拢伸直。手肘弯曲,用胳膊撑起上半身,保持这个姿势半分钟。然后放下身体,继续练习十次以上。这个姿势的难度要比眼镜蛇式更强,所以练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样要注意自己呼吸的频率,坚持练习能让背部、腹部以及臀部的肌肉都得到一定的加强。
运动四,站在地板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背部挺直。注意腹部也要收紧,然后慢慢的抬起右脚,用左脚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坚持几秒钟之后放下来,换另一条腿来练习。之后再弯曲膝盖,慢慢的做下蹲的动作,起身后动作完成。每天反复练习十次以上能够快速的消除大象腿。
运动五,跪在地板上,双腿自然的分开。身体向前,用手掌撑住地面,做准备爬行的姿势。保持均匀的呼吸,右腿膝盖离开地面让后方抬高,坚持几秒钟收回再换左侧练习。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可以锻炼到我们的腹部、臀部、手臂以及大腿的肌肉,塑造紧致的线条。如果不觉得疲劳可以尽量多练习几次。
相关文章推荐
怎样让血液变得更干净健康 2023-04-28阅读:585 让血液变得更干净可以从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戒烟戒酒、调整心态以及定期体检入手。 1、健康饮食: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和鱼类等。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 穿了塑身衣身上痒是怎么回事 2022-09-14阅读:1.16k 穿了塑身衣身上痒可能是衣物过紧引起的,也可能与材质过敏、皮肤湿疹等原因有关。1、衣物过紧:塑身衣是一种根据人体结构特点,制作的一种功能性服装,能够起到紧身、塑形的效果,所以衣物会比较紧。如果衣物过于 移植完为什么让你马上排尿 2022-01-19阅读:2.55k 移植完马上排尿有利于着床、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同时还能够放松心情。 1、有利于着床:在做移植的时候通常会进行憋尿,通过彩超检测能够清晰的查看子宫内的情况是移植手术顺利的进行,移植完如果不及时的排除尿液会 别让你的私生活害了你——梅毒 2022-05-27阅读:216 患者,女,59岁,配偶感染梅毒,就医检查自身是否存在梅毒感染,生殖器检查发现患者阴道内侧有溃疡出现,但溃疡处没有明显疼痛感。为进一步诊断,为患者行血液检查,梅毒二项显示TPPA阳性,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为1:32。鉴于患者爱人梅毒阳性,两人近期曾发生过性行为,结合以上检查结果和患者表征最终诊断该患者为梅毒1期,予以青霉素左右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3周后患者阴道内侧溃疡明显消散,行血液检查梅毒二项显示TPPA阴性,RPR滴度下降至正常,治疗有效。 孩子高智商的五种表现 2022-04-13阅读:1.05k 孩子高智商的表现一般为独立自主、语言运动能力强、喜欢冒险、喜欢恶作剧、兴趣广泛。 1、独立自主:高智商的孩子通常在与他人一起玩耍的时候具有比较高的领导能力,同时思维比较灵活,有自己的思想,比较独立。 手麻的五种征兆 2023-05-11阅读:249 手麻的五种征兆是皮肤刺痛感、麻木感、疼痛感、动作不便和手肿。 手麻是指手部出现一种感觉异常的症状,通常描述为一种刺痛、麻木或针扎等感觉。手麻征兆可能涉及手掌、手指、手腕和前臂等区域,其发生原因可以是神
相关知识
如何让自己的身材变得更好
五个塑形紧身动作帮你局部瘦身
哪些运动能有效的减肥 最有效的塑身运动有哪些
塑形有哪些运动 让身材更好的方法
全身塑形,6个动作就可以,简单粗暴,助你紧致全身练出魔鬼身材
游泳:最有效的减肥运动,泳姿组合让你快速瘦身!
女子塑形训练 让你的身材更完美
全身塑身动作并不难! 8种瑜伽变式,收紧全身,塑造好身材
减肥塑身运动让你瘦到底
3种运动,燃脂减肥的同时塑造紧致肌肤!
网址: 五种有效的塑身运动 让你的身材变得更紧致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0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