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了超1300家,腾讯健康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跑
从To C转型To B的第6年,腾讯健康摸索出了适合医疗健康这一垂直领域的商业模式。
在不久前结束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在发言中指出,腾讯健康依托于大模型打造的解决方案已经在1300多家企业、医院等机构落地,“在医疗领域,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很好的AI应用场景,未来1-3年将是一个覆盖的过程,让更多的医院、药店、企业在AI的帮助下更好地服务客户。”
图1: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成熟期,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一批头部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医疗产业,尝试打造第二曲线,押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时代风口。
从医疗服务到医药电商、从生物医药到大模型......互联网大厂们的足迹几乎已经遍布医疗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历经十余年的成长与试错,医疗健康业务逐渐成为巨头们的重要探索领域,但商业化依旧是一大难题。
从2014年上线微信智慧医院算起,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走到第十年,在各个方向上进行了诸多尝试,2016年的腾爱医生、企鹅诊所,2017年的腾讯觅影、腾讯医典,再到To B转型开启与大模型爆发后的当下,腾讯健康的发展路线逐渐清晰,打开了B端付费的商业模式。
吴文达向《健闻咨询》表示,“医疗业务不能依赖于腾讯集团的无限投入,一个一直亏钱、一直需要补贴的业务意义不大,我们要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
以大模型为抓手,探索B端商业模式
在去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以混元大模型为底座的医疗大模型首次公开亮相,并依托大模型对腾讯健康此前发布的的智能问答、家庭医生助手、数智医疗影像平台、药物发现平台等多个AI产品进行了新一轮升级。
彼时吴文达曾说,腾讯健康“更关注如何在真实世界的医疗场景,用起大模型,用好大模型。”
两年前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汤道生,明确了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中的定位和转向,即专注于“关键产品赛道”和“打造技术壁垒”上,协助合作伙伴完成集成和交付。“被集成”战略的转变,也体现在对医疗大模型的规划之中:将大模型这一生产工具封装在不同的业务和产品中,再输送给ISV(独立软件开发商)等合作伙伴。
如今时隔一年,腾讯健康在新一届的数字生态大会上分享了阶段性成果:旗下医疗AI及相关产品已经落地超1300家机构,涵盖医院、药械企业、科研院校、医疗科技企业等,并累计携手超过1000家合作伙伴服务了超过3.6万家医疗健康行业机构。
图2:腾讯健康的AI产品嵌入了体检全流程
据腾讯健康副总裁张渝介绍,腾讯健康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归纳为三个场景:第一、提升在研发生产环节的智慧化水平;第二、解决内部办公协同方面的效率问题;第三、完善数字化营销体系建设,实现业绩突破。
以腾讯健康与迈瑞医疗合作研发的硬件设备全自动细胞形态学分析仪(AI阅片机)为例,加载AI算法和大模型后,AI阅片准确率超过年轻医生,达到95%以上,阅片时间也从原来的25分钟到30分钟缩短到半分钟以内。
AI预问诊是腾讯健康长期布局的方向之一,医疗大模型发布后,加载了大模型的AI预问诊产品也已经开始大规模落地。
早在四年前《健闻咨询》的一次专访中,吴文达就曾强调腾讯健康要解决用户核心问题,增强病人和医生的关系,利用技术手段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建立信任关系。
彼时的腾讯健康仍在进行探索,尝试从最底层开始打通信息不对称。经过几年的AI导辅诊经验的积累,现阶段的AI预问诊系统可以在医生问诊之前,先与患者进行详细的预问诊回答,提前提供主诉、既往病史、用药禁忌等信息,从而帮助医生提升问诊效率和精准度。
在深圳人民医院,腾讯健康的AI预问诊系统每月被调用已经超过2万次,“比起其他的AI产品,2万次这个数字也许并不算多,但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AI预问诊系统改变了2万次病患交流的体验。”吴文达表示。
从澳洲沙漠小镇的一名医生到执掌腾讯健康的总裁,吴文达始终怀有理想,在四年前的专访中,他曾强调腾讯健康“不着急赚快钱”,今时今日他再次表态,感谢集团在十分重视利润收入的前提下,仍然愿意给腾讯健康空间,让他们投入到当下的技术研发工作之中。
吴文达也指出,腾讯健康不会一直依赖集团方面的投入与扶持,而是要在竞争中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未来1-3年的工作中,腾讯将持续深耕B端业务,覆盖更多的医院、药械企业、连锁药店。
旧业务的新打法
自2018年起来,腾讯自建医疗板块逐渐形成三个部分,一是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二是侧重内容的医学知识服务,三是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医疗AI。这三个方向后来分别诞生了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腾讯医典、腾讯觅影。
医疗健康行业的商业化过程中,C端用户付费一直是一大难题,因此在腾讯健康的战略中,上述前两块业务,秉承了腾讯一贯的“连接”主张,没有营收KPI,目的是增强用户黏性,为生态中的其它产品带来巨大的流量。
据腾讯健康透露,目前腾讯医典已经拥有6亿C端用户,电子医保卡也拥有5-6亿C端用户。这些普惠性产品的C端用户并不需要为服务付费,但是服务平台的建立却为B端客户带来更大的产业价值:庞大的C端用户需求,反过来倒逼B端服务创新。用技术和服务“连接”C、B两端,这是腾讯擅长的打法。
例如在此次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健康、腾讯元宝联合华润三九共同发布了“三舅健康管家”智能体,这是一个基于腾讯医疗大模型、云计算等新技术搭建的AI智能助手,为用户提供健康服务。支撑“三舅健康管家”健康问答服务的众多工具之中,便包含腾讯医典的科普知识。
图3:腾讯健康、腾讯元宝联合华润三九共同发布“三舅健康管家”智能体
腾讯觅影也进入调整期。这款产品诞生于医学影像AI最火热的2017年,腾讯健康最初为其选择了一条大多数同类产品都在走的道路,将其作为独立的医疗器械软件产品进行研发、临床试验、审批拿证。
但是,简单复制医疗器械的商业模式,可能无法让医疗AI走通商业化,这条明星赛道迅速变得冷清。2021年腾讯觅影拿到肺炎CT影像辅助分诊及评估软件的首张AI三类证时,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依图医疗卖身、安德医智破产重组,多家企业IPO折戟。腾讯觅影也是一边走,一边调整,在获得肺炎、眼底、结直肠三个AI器械三类证的同时,还承担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结合腾讯云的能力还孵化出“数智医疗影像平台”,在云上搭载人工智能分析引擎,实现医疗影像数据和业务流程的互联互通,把医疗AI的“产学研管”整合在一起。这些动作有别于传统器械企业,但或者更能体现腾讯的价值。
“医疗器械这条路可以走,但是很长很慢,腾讯不是一家纯医疗器械公司,我们的渠道、生态也和传统器械公司有所差异。”吴文达指出。腾讯健康决定转换思路,将精力放在医疗影像大模型基础技术的长期探索之上,“跳出传统垂类模型的边界。”
于腾讯健康而言,在仍需大力投入研发的这一阶段,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不依赖集团输血,也是公司在现阶段在业绩盈亏上的目标与期待。
医疗这座难以攀爬的高山,终有一日将被翻越。
文 / 乔燕薇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相关知识
医疗AI落地超1300家机构,腾讯健康打造开箱即用智能方案
以实用为理念、聚焦实际场景 腾讯健康医疗AI推“开箱即用”智能方案
乳业数智化转型新范式——蒙牛发布AI驱动双飞轮与全球首个营养健康领域模型MENGNIU.GPT
腾讯云与海淀区卫健委开启合作,以数字化技术加速医疗高质量发展
医疗AI驶入快车道,一文盘点国内“AI+医疗”代表企业
大模型、大数据与显示技术深度融合 加速智慧医疗多元化场景落地
美年健康:AI医疗最佳应用场景跑出加速度
“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正加速创新
千亿市场引巨头争相入局 健康元构建AI制药商业闭环
一文概览:大模型在医药健康领域进度几何?
网址: 落地了超1300家,腾讯健康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跑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07745.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02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03
- 3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266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66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5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39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42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13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07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