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丧偶的心理重创
生活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年轻的时候,遇到的人多,想聊的话题也多。今天跟这个无所不谈,明天和那个聊得忘乎所以,国事、家事、天下事,都能聊得津津有味。然而,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听你说话、和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候,和人聊天居然会变成奢望。过去,我们甚至还会厌烦别人来邀请聚会、吃饭,现在退休了,离开了工作岗位,却开始巴不得有人来看望。当人渐入老境,无论是离异,还是丧偶,如果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不必照看第三代,孤独感可能会如影相随。有时甚至会发现,找一个能随时随地和你聊天的人都不易。即便你认识的人多,也未必见得能和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何时聊就何时聊,而不会被冷淡或拒斥。
尤其一旦陷入丧偶之痛,则更会使人深陷其中而不易自拔。而沉湎于对配偶的哀思会积郁成疾,对身心健康不利。久久不能从恶劣情绪中走出,严重者经过一段时间恶劣情绪的折磨后,还可能会引发自残、自虐,甚至自杀。设法走出精神重创,这对丧偶老人来说非常重要,是安享健康晚年所必需的。
丧偶带来的恶劣情绪使人无法自拔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60~64岁的城市低龄老人丧偶率为16%,农村是20%;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丧偶率,城市为63%,农村为76%,这个比例随年龄上涨而增长。老年夫妻相濡以沫几十年,积淀下浓浓的亲情,平时淹没在琐碎的生活之中,而丧偶的悲痛会在瞬间爆发,给人以致命打击。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一旦深陷丧偶之痛,会久久不能自拔,很难从恶劣情绪中走出。
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说,他们一家人本来生活得其乐融融,哪想到祸从天降,半年前,即将退休的丈夫坐着单位的车外出办事,却出了车祸。司机命大,可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丈夫却命丧九泉。
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说好等他退休后,两人一起去周游世界。她不能接受丈夫会先她而去,总是觉得他还没有走,不过是出了个差而已。虽然大家都劝她想开、保重。她还是伤心得难以自拔,觉得整个世界都坍塌了。她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不知如何是好。
丈夫过世之后,她睹物思人,老伴儿的影像总在眼前,不知道该如何排遣。尤其是快到中秋节了,想想别人家团团圆圆,更是心如刀绞。她常常会感到寂寞,相伴最多的是电视和电话;儿子、儿媳都很孝顺,但她依旧还是吃不好、睡不好,人瘦了一大圈,总是失眠,念叨着连个拌嘴的人都没有。
独自前行也要充实而快乐
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带给当事人的痛苦是永久的,如亲人过世等等。面对死亡,所能做的最具建设性的事,就是正视现实,把自己的能量用到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摆脱痛苦,并且有助于自己与家人的事情上。独自一人前行,如何过得充实而快乐,这具有挑战性,完成这个转变不易。
有一位活泼开朗,为人热情的李大姐,她老伴儿也很和蔼可亲。他们总是形影不离地一起散步、一起买东西、一起外出旅游。而有一天,她老伴儿骑着三轮车突发心梗,从车上摔下来,虽然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还是没有救过来,人一下子没了。李大姐面对这个突发事件,完全受不了。老伴儿本来身体还不错,没大毛病,连医院都不常进,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她伤心得不得了。为了排解她的痛苦,妹妹把她接到外地,让李大姐在她家住了一段,好好散散心。女儿说服她,把原来她和老伴儿的住房给卖了,重新给她换了一个地方住。
过了一段时间,她想明白了。人死不能重生,她不想让自己沉溺在痛苦之中,真是郁闷得生了大病,是给孩子添麻烦。她发现自己关节不太好,一下蹲就疼,于是就开始抓紧锻炼,学着打八段锦、打太极拳,毛病竟渐渐消失了,她也从此迷上了晨练。
她每天为大家拿播放音乐的扩音器,每天负责充电,还为晨练的姐妹建立了微信群;她张罗给大家在网上订购太极扇,登记、收钱、发扇,可以说,她样样不辞辛苦。太极成了她生命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之事,总是那么忘情,那么投入。丧偶之痛逐渐淡出。
她每天活力四射,好像又有了一颗年轻的、不老的心,浑身的活力甚至感染了周围的人。她成了一群和她年龄相仿的中老年妇女的核心人物,身边围拢了一群乐观、知足、积极向上、喜欢学习的上了些年纪的女性,她们把普及太极拳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李大姐只为大家尽义务,并乐在其中。她尽可能自己找寻生命的意义,到地铁当志愿者,积极在街道值班。谁家有事,她都愿意出力。自己找寻让她觉得有兴趣、且有意义的事,她活出了开心。
如何尽快摆脱丧偶之痛
归纳起来,由于丧偶造成心理失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一是强烈的心理创伤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突如其来的、极其悲痛的刺激使精神崩溃。
二是老伴儿突然离去,生者失去了心理支持和依靠,导致内心一片空白,无助感倍增,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夫妻相依为命,妻子过世,会出现失眠、忧愁、痛苦等情绪。
如何尽快摆脱和缩短因过度悲伤而引起的心理创伤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正视并接受丧偶的现实。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保重自己的身体,让小辈放心,也让亡者安息。
2.转移注意力。应尽可能走出容易触景生情的旧地,比如到子女家小住一段时间。把有些遗物暂时收起来,以减少痛苦的回忆。
3.广泛培养爱好,增加社交活动。这是非常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到公园散步、与人聊天、跑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种花、养鸟、下棋等,不仅能摆脱痛苦,稳定情绪,更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生活圈,交更多的朋友,尽快走出丧偶后的心理阴影。
4.寻机再觅佳偶。丧偶后最大的苦恼是孤独,找一位贴心的老伴有利于减少孤寂无助感。
亲人亡故等不幸事件带给人的痛苦是巨大的,这是应激的心理反应。应激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让人疲劳、失眠、食欲降低等,这样就使疾病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还会使人产生行为方面的障碍,从而影响家庭关系。人如果长期面临应激状态,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这时,可以找人倾诉一下,发泄一下内心的消极情绪,太压抑了容易生病,这叫心理转移;也可以做一些心理补偿,当然,最为积极补偿是另择新伴;心理升华是最有效的,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有自己愿意投入的事情。这个过程完成不易,需要家人与朋友的帮助。
(作者系北京出版集团编审,曾任红枫妇女热线首批咨询员、教练,著有《女性眼中的外遇》《脆化的婚姻》)
相关知识
怎样走出自卑心理
减肥必须走出的10个心理误区
谈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校园心理剧 走心更治愈
偶尔健身等于暴饮暴食
创伤后应激障碍并不可怕,走出创伤阴影,迎接新生活
偶然的健身=吃得太多不如不锻炼
运动与心理健康——走出身体,走进内心的秘密花园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分类
常见的产妇心理调节.ppt
网址: 走出丧偶的心理重创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08270.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73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59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303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208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5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65
- 7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9
- 8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7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
- 10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