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且能量低,对于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需要、保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蔬果中还含有各种植物化合物、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成分,能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人体健康。
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低,水果摄入长期不足,成为制约平衡膳食和某些微量营养素不足的重要原因。专家建议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蔬菜,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
怎样吃才能保证摄入蔬果的“量”?
1.餐餐有蔬菜
首先,保证在一餐的食物中蔬菜重量大约占1/2,这样才能满足一天蔬菜“量”的目标。膳食要讲究荤素搭配,做到餐餐有蔬菜。在食堂就餐,每顿饭的蔬菜也应占整体膳食餐盘的1/2。对于三口之家来说,一般全家需要购买1—1.5kg新鲜蔬菜,并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中晚餐时每餐至少有两个蔬菜的菜肴,适合生吃的蔬菜可以作为饭前饭后的“零食”和“茶点”,既保持了蔬菜的原汁原味,还能带来健康益处。
2.天天吃水果
一个三口之家,一周应该采购4—5kg的水果。选择新鲜应季的水果,并变换购买种类,在家中或工作单位把水果放在容易看到和方便拿到的地方,这样随时可以吃到。有小孩的家庭,应注意培养孩子吃水果的兴趣。家长应以身作则,可以将水果放在餐桌上,成为饭前饭后必需的食物,注意培养儿童对水果的兴致,通过讲述植物或水果神奇故事、摆盘做成不同造型,来吸引孩子,从而增加水果的摄入量。
3.蔬果巧搭配
以蔬菜菜肴为中心,尝试一些新的食谱和搭配,让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装点餐桌,愉悦心情。单位食堂也应提供如什锦蔬菜、大拌菜等菜肴,利于人们进食更多的蔬菜。
怎样挑选才能保证摄入蔬果的“质”?
蔬菜、水果品种很多,不同蔬果的营养价值相差很大。只有选择多种多样的蔬菜、合理搭配,才能做到食物多样,享受健康膳食。
1.重“鲜”
新鲜的应季蔬菜颜色鲜亮,如同“鲜活”有生命的植物一样,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清新,而且仍在进行着呼吸、蒸腾和成熟等植物生理活动。食用这样的新鲜蔬菜、水果对人体健康益处多。每天早上买好一天的新鲜蔬菜,不要过长时间放置。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不但水分丢失而且口感也不好。蔬菜发生腐烂时,还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对人体健康不利。放置过久的水果或者干瘪的水果,不仅水分丢失,营养素和糖分同样有较大变化。
2.选“色”
根据颜色深浅,蔬菜可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蔬菜,具有营养优势,尤其是富含β-胡萝卜素,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应特别注意多摄入。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橘红色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紫色菜如紫甘蓝、红苋菜等。这些深色蔬菜应占到蔬菜总摄入量的1/2以上。选择不同颜色蔬菜,也是方便易行地实现食物多样化的方法之—。
3.多“品”
蔬菜的种类有上千种,挑选和购买蔬菜要多变换,每天至少达到5种以上。简单来说,蔬菜可以分为碳水化合物和非碳水化合物蔬菜、深色和浅色蔬菜等。叶菜、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绿菜花(西蓝花)、各种甘蓝等,富含营养素和异硫氰酸盐等有益物质,应该多选。鲜豆类是居民常选菜肴之一,蚕豆、豌豆、菜豆、豇豆、豆角等风味独特,豆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菌藻类食物如香菇、平菇等,维生素B2、铁、硒、钾等都很高;海带、紫菜富含碘。每种蔬菜特点都不一样,所以应该不断更换品种,享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如何烹饪才能最大程度保持蔬菜营养?
蔬菜的营养素含量除了受品种、产地、季节、食用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烹调加工方法的影响。根据蔬菜特性来选择适宜的加工处理和烹调方法,可以较好地保留营养物质。
1.先洗后切
尽量用流水冲洗蔬菜,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切后再洗,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切口处流失过多。洗净后尽快加工处理食用,最大程度地保证营养素的摄入。
2.急火快炒
缩短蔬菜的加热时间,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有研究表明,相比于炖煮,微波及爆炒会使蔬菜抗氧化活性及相关物质损失较少。但是有些豆类蔬菜如四季豆,就需要充分加热。
3.开汤下菜
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类)对热敏感,沸水能破坏蔬菜中的氧化酶,从而降低对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因此掌握适宜的温度很关键,水开后蔬菜再下锅更“保持营养”。水煮根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蔬菜的口感。
4.炒好即食
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食用,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这不仅是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可能因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