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顾名思义,是对腹中胎儿的教育。
为让自家的「宝贝」健康成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爸妈从怀孕期间就开始进行胎教了:摸摸肚子、讲讲故事、听听音乐、数数算术……
那么……
胎教真的能让孩子变聪明吗?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不妨让我们先看看流行的「胎教益处」。
1. 开发胎儿的大脑?
没有根据。
提倡胎教的人常常说「胎儿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
他们举出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发现,即婴儿出生时神经元上负责通讯的突触的数目不断增加,到 3 岁时达到峰值,此后突触数目不断降低。他们认为给胎儿进行音乐、触摸、光照刺激能使宝宝的神经元突触增多,让宝宝更聪明。
但事实上,胎教对胎儿大脑发育是否有帮助,究竟有多大的帮助,是需要科学的论证的。但至今为止,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显示,聪明与否与突触数量完全没有直接的关系;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孕妇对胎儿的任何刺激能够有效「促进大脑神经元发育」,更别说提高宝宝的智力了。
2. 让胎儿提前学习知识和技能?
并非如此。
提倡胎教的人,尤其是提倡直接胎教的人,要求孕妇在孕期学习具体的数学、外语、音乐等课程,并认为这能帮助胎儿出生后学习相关领域。
事实上,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婴儿的发育是有「关键期」的。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在某些阶段会呈爆发式地习得某些知识或技能。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关键期是能追溯到胎儿期的。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胎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结构较简单、功能较原始,远未达到成型水平,所以关键期当然不会落在胎儿阶段。
3. 莫扎特音乐能让宝宝更聪明?
没有证据。
在众多胎教理论中,流传最广的算是「莫扎特效应」了。商家宣传莫扎特的音乐非常适合胎教和幼儿,甚至能让宝宝更聪明。
但其实,美国权威的神经脑科学家约翰 · 梅迪纳在 2014 年指出:
尚无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莫扎特音乐能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甚至找不到任何相关效果检测的双盲随机试验,更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能说明胎教课程可以持久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这位著名学者认为,子宫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各种刺激——黑暗、湿润、温暖、坚固、安静的环境为胎儿早期大脑发展提供了最佳环境。最后,他对孕期胎教的建议是:请保持安静,宝宝正在发育。
如此看来,并无证据表明,胎教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胎教的缘起
现在普遍认为,胎教起源于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的胎教,主要是指让孕妇保持平和轻松的心情、饮食营养清淡、劳逸适度,并且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
在西方,也有类似胎教的说法:孕妇应该处于合适的环境中、受到特定的教育、保持良好的情绪、吸收足够的营养,以此间接地影响腹中的胎儿。
但是,近 30 年来,由于医学、脑神经科学的进步,研究者在利用胎儿镜等现代手段观察胎儿时发现,小宝宝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些来自于外界的声、光刺激。由此,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对胎儿进行智力开发,直接教给胎儿音乐、语言、数学等内容。
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是由于爸妈们这种心态,对胎儿的直接胎教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在近年来愈演愈热。
胎教各有不同
按照胎教的对象来看,又可分为「直接胎教」和「间接胎教」两种。
间接胎教提倡调适孕妈妈的身心状况,以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而直接胎教倡导直接对胎儿进行知识教育、直接让胎儿听音乐等。
尽管直接胎教和间接胎教都会涉及运动、语言、音乐和视觉四方面,但又存在显著不同。例如:
胎教,其实「教」的是孕妈妈
然而,不少妈妈可能会有异议:「进行胎教后,孩子似乎真的比同龄人更聪明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表面上对宝宝的胎教,其实影响的是孕妈妈的身心状态。
国内外不少研究都指出,胎教并非直接作用于胎儿,而是通过对孕妇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的改变,影响体内激素和有关神经介质的分泌,从而间接地影响到胎儿的大脑发育。
我们来看看 2004 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对音乐胎教的研究:
胎教音乐能使孕妇情绪平静、放松,并能伴随着情绪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胎盘循环阻力下降、灌注胎盘的血液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加对胎儿的营养和氧气供应。
这才是胎教有作用的真正原因:
妈妈开心了,宝宝也就长得更好。
过度胎教不可取
凡事不可过度。在秉持「胎教有用」的理念下,不少准爸妈认为只要多做胎教、用力胎教,就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殊不知,过度的胎教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1. 过强刺激影响胎儿健康
在音乐胎教方面,研究表明,胎儿所听的音乐强度一般不宜超过 60 分贝(大概是正常交谈的音量),音乐频率不应超过 2 000 赫兹。但普通家庭一般没有测量工具,因此很难控制音乐强度。国内外均有因过量声音刺激造成新生儿听力受损的报告。
2. 过久刺激影响胎儿发育
有的胎教要求孕妇随时随地都抚摸肚子、对胎儿说话,长时间聆听音乐。这种长时间的刺激其实反而对胎儿大脑发育有害。
已出生的新生儿尚且有 70% 的时间在睡觉,更别提胎儿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实际上,睡眠对胎儿来说,是一种大脑、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积极过程。而过久的胎教刺激,打乱了胎儿正常的生产发育规律,更可能造成危害。
总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需要澄清两个概念:
感觉 ≠ 知觉:胎儿虽然有了感觉,但尚未具备知觉,更别提思维。
情绪 ≠ 情感:胎儿虽然有了喜欢、恐惧等情绪,但显然无法从胎教中学习知识、培养审美。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让胎儿获得充足的休息和正常环境中的运动、声音和光线刺激已经足够,过度的刺激反而损害胎儿的发育。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妈妈身心状况俱佳,胎儿就能发育得好。
因此,胎教与否,全在于妈妈——如果妈妈觉得散散步、听听音乐、和宝宝说说话能让自己身心愉快,那就去做吧。至于更高强度的刺激,或者难度太大的知识学习等,则是没有必要的。
此外,如果能让准爸爸参与胎教,那么这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能让准爸爸提前适应自己未来的角色,增进和小家伙之间的感情。这不但有助于准妈妈的身心放松,也有助于全家适应小家伙出生以后生活方式的改变。
责任编辑:付婷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你对「胎教」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胎教」对你或宝宝有帮助吗?写在评论区,跟大家交流一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