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丁闽江:我们一直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任重道远

丁闽江:我们一直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任重道远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2日 13:41

默认文件1619568536701.jpg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这段时间经历了几件让我觉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心情很沉重。

第一件事情是:一名学生已有非常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表现,周围人都能看得出来,可是孩子的父母不认同,不愿意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坚持认为是因为孩子遇到了“神附体”,把神供养好了孩子就没事了,怎么说也说不通,就是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评估诊断;

第二件事情是:一名学生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是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觉得接受心理咨询了就说明自己是神经病病人,会被其他人看不起,更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漏,被学校关注,记入档案,会对自己以后的考研、工作、晋升等产生影响;

第三件事情是:一个初中生,因为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不愿意上学,就被父母直接送到精神卫生中心去诊断治疗,并服药,孩子也很“配合”,其实孩子没有那么严重的疾病,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还有很多很多,都让我觉得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真的很重要。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对心理健康及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患有心理疾病后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温暖的家庭氛围、有互相理解的同伴群体是患者能否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当前,整个社会仍然对心理疾病存在严重的污名化,个人对心理疾病也存在严重的病耻感,我们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亦是如此,这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

我所经历的误解,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作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者,经历了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种种误解。

误解1:在大多数大学生眼中,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是精神疾病患者才会去的场所,心理中心就是一个心理疾病治疗的场所,它们提供的服务就是给心理疾病的患者治病的地方。一旦寻求了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就说明自己有“神经病”。就会担心受到周围同学、家长对其负面的态度和看法,被贴上其不安全、性格缺陷、情感控制能力差等标签。比如:心理协会纳新的时候,邀约同学参与,很多同学都会说,我又没病,我不需要参加心理协会。

误解2:大学生们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自动化的负面评价和情感反应。一方面对其它心理问题患者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是危险的,不愿意过多地与他们接触,甚至断绝来往;另一方面,大家普遍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被周围的朋友、同学、家人,甚至陌生人所知晓,因为这会引起别人的偏见、怜悯和嘲弄。比如:很多同学对宿舍某个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有偏见,不愿意与之交往;不愿意让宿舍的同学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戴着面具生活。

误解3: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有心理困惑后都不愿意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传统的尊卑观念导致部分同学对教师这个职业心存芥蒂,他们普遍认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在咨询时就是普通老师说教的过程,并不能理解他们的困扰和疑惑,所以每当询问学生是否需要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干预时,部分同学出于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误解是不会主动选择去求助的。我做过一个调查,大学生有心理困惑后第一时间寻求帮助的对象,身边的朋友占70%,咨询师占7%,家长占10%,辅导员占4%,其它占9%。这样的调查数据让我感到非常震惊,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对心理疾病及心理咨询存在严重的误区。

误解4:还有很多同学认为心理问题不需要寻求专业帮助,自己都能解决,求助心理咨询是弱者的表现,寻求专业帮助会被视为是能力低下的表现,会威胁到他们的自尊,产生羞耻感,这比当下的痛苦更令他们难以接受。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人们认为“人先自助而后天助之”,问题就应该由自己解决,寻求帮助是“无能和羞耻的象征”,还有就是担心会损害到自身的“面子”,即便自身无法解决问题时人们往往难以启齿,不想积极寻求帮助。

误解5:我们很多大学生的父母亲对心理疾病也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仅仅只是心情不好,不需要看医生,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也不愿意让自己亲朋好友及学校老师知道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孩子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仍然不愿意带孩子到医院去做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另外,有些孩子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后不配合用药,尤其是父母不让孩子用药,随意减药、停药,导致严重后果。

误解6: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存在误解。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很多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概念理解是不清晰的。他们大多都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其实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其主要工作范围是为心理正常同学及遇到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和健康性心理咨询。例如,涉及到高校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求学问题、恋爱、家庭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与发展的咨询模式,重视咨询效果的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涉及的意识程度一般较浅,基本在意识层面。主要通过谈话来解决问题。而心理治疗师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做的事情,面对的是心理异常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来治疗。所以,有时候很多家长和大学生都不理解为什么学校有免费的心理咨询,非得要我去精神专科医院。

误解7:对心理咨询存在“咨询恐惧”。在现实世界中,学生会因为对未知的咨询产生恐惧而导致在选择治疗时产生犹豫和怯懦的心理。大学生因为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则、过程、方法,会产生一些担心,害怕被卷入治疗模式中,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漏,担心曾经的创伤被再次提及,担心心理咨询根本没有作用。

误解8:有不少大学生,因为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和病耻感,就对自身的心理疾病不重视,就会拖了很长时间才寻求帮助,等来进行心理治疗时已经相当严重了。这种现象还比较多见,直接影响了咨询和治疗效果。

误解9:还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替我解决问题,认为心理咨询师是万能的,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其实,心理咨询产生效果的根本动力在于自身的改变及行动,心理咨询师只是协助你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如果咨询师的想法和建议你不认同,更不愿意采取行动,那心理咨询是不会产生效果的。

误解10:还有不少学校的老师也对心理咨询有误解,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过得那么好,哪里来的心理问题,就是矫情,不要管他;有的还认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了,根本不需要心理咨询;有的学工管理教师把全部希望寄托给心理老师,认为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就是你心理老师需要解决的,干嘛要去医院治疗。

误解11:当然,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关注,也有不少大学生过分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常常一些很正常的情绪表现就过分夸大症状,担心会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经常上网查询各种相关信息,导致误判,也因此产生强烈的暗示,越是暗示,问题就越重。

什么是心理疾病污名化?心理疾病病耻感?

“污名”一词最早源自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人身上的标记或符号,表明此人有行为或道德缺陷,人们会因此拒绝和回避他们。污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是刻板印象、贴标签、偏见和歧视的复杂结合体。被污名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特征,比如罪犯身份、身心缺陷或者不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等,污名导致其价值受损、被群体排斥。公众会形成对被污名者的刻板印象,并以偏见、歧视等反应对待他们,并引起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心理疾病污名是污名的一种,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的负面评价、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由于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出现功能失调,但大多数公众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不了解各类心理疾病之间的症状差异和严重程度,而是统一看成是神志不清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具有潜在暴力危险或安全隐患的。所以相较于生理疾病,人们对待心理疾病者的态度会更加严苛,更易产生负性评价。这种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消极刻板印象会导致大众对心理疾病患者更大的恐惧、愤怒、逃避、社会距离疏远、偏见和歧视,并且即便患者在疾病症状得到控制之后的恢复期,污名的负面作用也会持续存在。公众污名使得受污名者在生活各方面受到歧视,还会使其家人、朋友受到连带污名的影响。个体会将污名进行内化,形成自我污名,被污名者将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内化,将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转向自己,表现为自责、自我贬低、社会退缩和负面情绪等,甚至自暴自弃、行为退缩。自我污名会让被污名者体验到强烈的刻板印象威胁和污名压力,他们可能会对心理求助感到羞耻,对亲人和朋友隐瞒病情等。

社会群体对精神病患者一般抱有不和善和不接纳的态度,他们被社会标记为“特殊群体”和“其他人”,最后演变成社会群体大多对精神疾病患者持有偏见、歧视和负面的刻板印象。当意识到被贴上了负面标签后,以及社会上已有的关于精神疾病患者的诸多刻板印象,如不被信任,被认为是危险的和愚蠢的,就会造成那些被污名的个体在与他人交谈沟通的过程中会缺乏自信,更有甚者会出现避免与人进行沟通的现象。
    病耻感(perceived self stigma)主要是因自己生病而产生的羞耻感(shame)。社会给有心理问题的人打上了一个变态、不正常的烙印,然后被降格成低人一等的存在。患者自己似乎也接受了这种设定,认为自己得了病很丢人。近年来,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临床案例中发现:虽然有很多人能够对心理及精神疾病持包容态度,能做到正确认识和及时治疗,在心理求助的人群比例方面发现,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开放性地接受心理治疗,越愿意广泛地利用有效资源,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人群对精神与心理类问题以偏概全存在“病耻感”。最可怕之处在于,无论那猜疑、嫌弃、不信任的目光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的内心,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歧视、病耻感、偏见与污名,都会阻碍患者直面问题,使患者被伤害的更久。因而,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有很强的“病耻感”,觉得自己生病就是一种“耻辱”,一种无法对外界言说的东西。这种“病耻感”继而影响着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助之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能清晰明白,心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心理疾病?

这里我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版)给大家普及下。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会有所帮助。

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所以我们都要重视心理健康,知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二、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当前的社会现象是,很多人不愿意主动求助,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三、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失眠严重、兴趣减退或者丧失、精力缺乏、有悲观厌世的感觉、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减轻,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无法正常生活,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严重是会出现惊恐障碍。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四、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五、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作为心理老师,我们都会要求学生动起来,通过运动来改善症状,获得更好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甚至认为这没有作用。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运动的方式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动起来就会有作用。

六、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去治疗,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被歧视。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我们都应该给心理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不歧视,不排斥,可以的话给予一些温暖的关怀。

七、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八、改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态度。要把精神障碍当成普通疾病,理解坚持治疗,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性,相信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他们首先是害怕,怕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歧视自己,而周围的人则怕患者危及自己。周围的异样眼光,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压力,阻碍了他们正常就医,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实际上,精神障碍(包括失眠、抑郁和焦虑障碍)其实就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这些病就像高血压、胃肠炎一样普通。它的病因大多来自于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及外界的心理压力。要学会科学和正确认知精神疾病,按照精神科医生的要求安心治疗。

九、消除一些“误区”,真的很重要。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要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看病真的不丢人,有心理困惑需要周围人的支持,大胆的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大胆的去寻求帮助,接纳是康复的基础;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会因为病耻感拖了很长时间,等来进行心理治疗时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能早点到相关心理卫生机构进行测评检查,对心理障碍的治疗就会更及时有效。所以,家属不要以“病耻感”来回避对患者的治疗,越早确诊和治疗,只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越有利;有些病人肯来看病,却不肯吃药,以为和医生聊两句就能好。从专家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焦虑、抑郁、失眠,如果自己能调整过来,一般不会到医院来看病。如果自己不能调整,医生也不可能用三言两语就让其精神障碍好转。所以只要患者症状达到一定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就应该按医学程序治疗。然而,客观现实是患者不愿意吃药,或吃一段时间就停药,从而造成病情加重或反复,用药的时间就得进一步延长,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要知道精神疾病用药都是要一段时间的,甚至长达几年;有的人吃精神药物,甚至只是安眠药,旁边的人看了就会说别吃,吃了会‘变傻’。其实,国内精神类的药物基本都是紧跟国际标准,其安全和疗效性都有相当高的保证,绝不可能导致吃药变傻这么严重的后果。很多人不理解,特别是刚开始失眠、抑郁的人,把精神类药物当成毒药,生怕吃多了有问题,事实上,服用精神类药物原则上不会造成心、肝、肾等大的损害,只是因人而异有些小的副作用而已。所以,一定记得,要按照精神科医生的医嘱来,这才是康复的关键。

作为高校,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一、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学生特点,建议开发校本教材。

二、明确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内容

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首先要明确普及的内容。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普及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心理健康与健康的关系;心理发展与心理成长;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心理健康标准;心理问题识别;心理疾病识别;如何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如何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如何化解自身的污名化及病耻感;如何正确看待心理疾病患者;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合理宣泄情绪;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如何适当帮助身边的人获得心理健康;如何陪伴身边的心理疾病患者等。让全体大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另外,针对朋辈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群体,还要进行更专业性的培训,让他们在学校乃至走出校园后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途径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普及外,要充分发挥各种渠道、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要发挥新媒体优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动漫等形式,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平台,组织创作、播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二是通过开展学生喜爱的各种心理活动来达到知识普及的目的,比如:运动健心、素质拓展、团体辅导、心理情景剧、园艺心理治疗、音乐心理治疗、绘画心理治疗、茶艺心理治疗、书画心理治疗等;三是制作新媒体产品,通过新媒体作品吸引学生关注并潜移默化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如:心理小视频、心理动漫、心理音频、心理图文、朋辈微课等等;四是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校园广播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五是通过辅导员队伍、朋辈心理咨询员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宿舍心理信息员队伍的力量,在班级、宿舍、社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六是通过邀请外校心理咨询专家、精神科医生、公众人物等到校或者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和普及;七是通过5.25心理健康日、10.10精神卫生日等特殊日子,加强心理科普工作。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团队

学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队伍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工作队伍、学院心理辅导站工作队伍、思想政治辅导员、朋辈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专业课教师、家长、专科医院精神科医生。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它们发挥着各自的工作职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场合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另外,要建立起

新媒体技术团队,包括:视频团队:前期视频设计、编导、创意、视频剪辑、拍摄、后期剪辑等;社群运营:平台管理、维护、粉丝维护等;新媒体编辑:新媒体文案的设计及编辑,图文设计;真正把新媒体产品及技术平台用好用活。

 心理健康科普,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我们一起可以吗?

相关知识

郑州心理: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
做好健康科普,任重道远
知识普及有力 健康理念入心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丁香妈妈科学养育 新生儿护理知识育儿百科全书 中信出版社
【科普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丨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宣传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小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网址: 丁闽江:我们一直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任重道远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10919.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