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暴食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暴食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2日 14:02

​暴食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患有暴食症的小伙伴,每次大吃特吃后,尤其是吃完那些被认为“禁止”或不健康食品后,

容易产生强烈的罪恶感,自我憎恨,

于是开始过度限制饮食,然后又陷入更强烈的暴饮暴食,如此恶性循环,不可自拔。

暴食症全球的发病率为1.4%,也就是超过1亿人发病年龄约为23岁左右的年轻人。

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也都曾受过暴食症困扰,

比如玛丽莲梦露,她的女佣曾说过,从没见过任何人吃过那么多东西。

乔布斯、戴安娜王妃也有类似经历。

过分在意自身体重、每日摄取热量

或者特别在意别人看法、追求极致完美的人,

都容易成为暴食症的的高危人群。如何判断是否有暴食症呢?

1、周期性、大食量:固定时间内大吃大喝,而且食量往往大于多数人。比如一餐摄取食物超过2000大卡。

2、无法自控:无法停止进食或控制食物种类和数量。进食比正常情况快得多,而且一直吃到不舒服的饱腹感。有时在身体没有感到饥饿的情况下,也会吃进大量食物。

3、情绪化:经常在忧郁、伤心、无聊时大吃特吃。

4、高频率:暴食发作的频率一般一周至少一次,持续3个月以上。

5、事后焦虑:吃完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严重恶心、焦虑或自责。

6、独食:由于不想被其他人察觉,所以通常独自一人进食。

如果上述条件符合3条以上,你可能已经有明显的暴食症状了!

怎么你就“暴食”了呢?

目前没有某个单一因素可作为暴食症的主要成因,

以下都是影响暴食症的重要因素。

遗传

基因在饮食失调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研究表明:

暴食症患者往往对多巴胺的反应更敏感,

多巴胺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神经传导物质,

它会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促使大脑增强该行为的动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成瘾”。

体型肥胖

约50%的暴食症患者体型肥胖,他们常常通过节食等极端手段降低体重,

而节食往往意味着严格的限制食物种类和数量,

这又会引发饥饿模式,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暴饮暴食的冲动,在暴食的深渊越陷越深。

体相障碍

在这个宣扬以瘦为美的社会,很多体型正常的人也对体重有着过分的执念,

他们认为“越瘦=越美”,对体重斤斤计较,既对美食充满无限渴求,

却又过分的节食运动,每次暴饮暴食后,又严重的自暴自弃,

陷入节食暴食的循环不可自拔。情绪创伤

当遭遇重大压力的生活事件时,如虐待、车祸或失去亲人、工作等,

我们会心理上无法接受,却又不知如何面对,

只能通过疯狂食物填补内心的无助。

其他精神障碍

研究表明,近80%的暴食症患者至少有一种心理障碍,

如恐惧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两者又会相互促进。

如暴饮暴食容易导致焦虑症,焦虑问题又会使暴饮暴食变得更难控制。

暴食,远不止囤膘那么简单…..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卡路里的食物,除了容易导致肥胖,

增加患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风险。

和没有暴食症的相同体重肥胖者相比,

暴食症患者上述健康问题的风险更大。

除此之外,暴食症还会引发其他

健康问题包括睡眠问题、慢性疼痛、哮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面对暴食症,你可以.....

保证正常的饮食

千万不要节食!

即使是减肥期间,也至少保证基础代谢率的热量摄取,

一般女生的基础代谢率1200大卡左右,男生在1500大卡左右。

不让身体处于过度饥饿,就能避免一时嘴馋就吃个没完。

和食物和解

即使偶尔吃了冰淇淋、炸鸡薯条这些“垃圾食品”也没有关系,

用心感受食物的美味,不要有过度的心理负担,

更不要不断内疚自责,正确看待自己与食物的关系就好。

树立健康的身材观念

不要盲目追求「变瘦」,更不要追求极端手段快速减重,

健康的才是最美的!

即使想要瘦身需求的小伙伴,

也应该遵循合理的方式进行。

合理处理情绪问题

了解造成压力的根源,改掉吃东西=缓解压力的心态。

多尝试其他途径排解压力,比如多和亲朋好友倾诉交流,

听歌、跑步,都是不错的缓压方式。

如果你身边有类似的朋友,请不要吝啬你的理解与支持,

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或许他们的生活就会完全不同。

相关知识

如何远离肥胖并发症
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让我们远离疾病
健康养生:饮食与情绪的关系,远离暴饮暴食
避免暴饮暴食!健康饮食小贴士帮你远离不良饮食习惯!
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暴饮暴食的诱惑
暴食症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不良习惯
女生减肥的阻碍其实并不是瘦不下来
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伤害
暴饮暴食症的症状、治疗以及建议

网址: ​暴食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1133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