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为重点人群解决取药难,社区医院有妙招

为重点人群解决取药难,社区医院有妙招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2日 22:27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柴嵘 王瑶琦

开方拿药是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行动不便人群的健康“刚需”。为打通居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解决重点人群拿药难题,本市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探索。

启用外配药房:

满足患者个性化用药需求

为解决药房小的空间限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通信息渠道开设了外配药房,将药库“前置”到了药品配送公司。“按需购药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前置药房连通着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患者需要的药品,就算医院常规药房里没有,通过登记、申请、审批,一般也能在两三天内取到。”该中心信息科科长刘颖介绍。

图片

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医为患者登记临时用药

“老母亲用的药太‘偏门’,别的地方没有。以前拿药都得跑大医院,现在方便多了。”按月来社区医院给母亲拿药的齐先生说。齐先生的母亲91岁,因患慢性胆囊炎需长期服药。此前,老人一直在大医院就诊拿药,但随着年岁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便,随诊拿药也越来越困难。

一筹莫展之际,齐先生想到求助家庭医生。于是,他将情况告诉了他的家医赵燕燕。“老人需要的这3种药,我们社区医院常规药品目录里没有。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虚拟药房’。”在赵燕燕的建议下,老人在社区医院建档、签约,医生在工作站进行临时用药登记,申请了需要的药品。经过科主任、医保办、医务科等多个部门对需求的审核后,用药需求发送到了采购员手上。很快,配送企业就将药品送来,3天内齐先生就拿到了药。

同时,针对老人的特殊情况,家医还特别为她延长了处方的时效,“病人患的不是慢性病,常规应该半个月一拿药。我们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病情稳定,特事特办每次给开一个月的药量。这样省得老人和家属来回奔波,我们可以通过上门诊疗、互联网诊疗随时掌握老人病情,及时调整药量。”赵燕燕说。

刘颖介绍,“仅今年内,辖区内通过外配药房开方拿药的居民就达2754人。”通过外配药房解决用药难题,在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了一种常态,受到老街坊们的好评。

长处方扩人群:

保证下转患者治疗连续性

长处方是让“老慢病”少跑腿、享便利的重要手段。从2017年起,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开始为签约居民提供长处方服务。近年来,不少社区医院不仅为辖区内患者提供该服务,还照顾到了医联体内下转患者的用药需求,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为他们提供长处方服务。朝阳区六里屯社区服务中心便格外注重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衔接。

“现在我一次可以买两三个月的药,非常便捷。”刚刚在社区医院取回5周用量的高血压药物,黄先生格外高兴。6个月前,67岁的黄先生因高血压突发晕眩,在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平稳后,他被转诊至朝阳医院医联体共建单位——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康复,不久后出院。

“您要是觉得回回往大医院跑费事儿,可以在我们这儿开长处方。”控制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临出院,社区医院的医生嘱咐黄先生。这正合了患者的心意:“我的病是两家医院联手治的,在医联体内拿药、随访,心里踏实。而大医院就医拿药排队时间长,我腿脚又不利索,格外不便。”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艳红说,该中心与朝阳医院建立医联体,探索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已有10年时间。“转诊患者里有不少都不是我们辖区内居民,许多慢性病转诊患者都有开具长处方的需求。”为此,中心近年来借助医联体平台,对上级医院下转的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的慢病患者进行家医签约并纳入重点管理,经全面用药评估后开具长处方。“这种做法既解决了慢病患者在三级医院频繁取药的不便,也能保证慢病治疗的连续性,体现了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意义。”王艳红说。

根据国家医保局制定的《长期处方管理规范》,长处方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根据慢性病特点,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目前,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具不超过84天的长处方。

一站式智能药柜:

随时刷卡取药不排队

最近,在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厅里,新增了一台个头儿不小的“储物柜”。小格子、电子屏,这台“储物柜”样子有点像各家小区门口的智能快递柜。只不过,这里面存取的,可不是快递或外卖,而是一袋袋包装好的药品、底方和收据。其实,这是社区医院专为方便周边居民,特别是经常需要取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设置的一站式智能取药柜。

上周四下午,家住周边马南里社区的周先生,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先生65岁,因为最近血压有点儿不稳,所以到社区医院的中医科看病,大夫为他开具了一些治疗、调理的中草药。对于中药,医院可提供代煎服务,但这需要时间。“可是我等不了啊。”从开方到取药,需要一个半小时,这让周先生感到为难:医院草药房16时30分就下班了;可是,过会儿幼儿园放学,他得去接孙女回家。

“没事儿,别急,回头我把煎好的药给您放在智能药柜里。您什么时候得空了,溜达着过来拿了就是。”听了医生的建议,周先生就诊结束后,放心地回家了。

当天18时30分许,吃过晚饭的周先生,来到社区医院。“我想取药,您能教教我这个怎么使吗?”智能设备“玩不溜儿”的他求助于当天在门诊大厅值班的党员志愿者李娥。“您把医保卡放这儿扫描,然后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后4位。”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周先生完成了几个简单的步骤后,取药柜的3号“小格子”门立刻弹开。“遛个弯儿就把药取回来了,挺好、挺方便,这个方法以后可以常使。”周先生拿着药,关上柜门,满意离去。

图片

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丽介绍,这个智能药柜是朝阳区卫健委牵头的社区移动药房信息平台化与缺药登记、虚拟处方集成的便民设施。她说,患者可根据自身用药的需求,联系家医沟通病情后,由家医将调配好的药品放进药柜。“患者到院后不用排队,直接缴费拿药,不仅高效、便捷,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还能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

开设家庭病床:

在家“住院”药品送到床前

“昨天,老刘的闺女在‘住院群’里说,老刘这两天有点咳嗽,让给拿点止咳药。周一去巡诊的时候,我发现他涂褥疮的、去腐生肌的药膏快没了。这回我一块儿给他拿去。”9日一早,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主任沈勇在药房取了药,匆匆踏上了巡诊的路。他要巡的“病房”在附近的瑞平家园小区,要将药品送到在家“住院”的病人刘大爷手上。

刘大爷去年因为脑梗后遗症卧床,除此之外,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因为卧床,老人的骶尾部长出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压疮。今年,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了本市第二批老年护理中心的成员单位,开设20张专门的老年护理床位,刘大爷也曾在此住过两个月的院。

在外住院,老人总是有些“想家”,老伴儿的岁数也大了,来医院探视十分不方便。但病没好全,出院难免影响身体恢复,怎么办才好呢?社区医院决定将“病房”挪进家庭,由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每周两次上门查房、护理、送药。

“从手续上,病人还属于在院的患者。因此,拿药也不需要来回地挂号、就诊了,有‘绿色通道’。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有用药需求,直接就给开好了,送到‘家庭病房’的床前。”沈勇介绍,自成立老年护理中心以来,该院已为十余名长期卧床、行动不便、不能常来医院就医取药的老年患者开设了家庭病房的“小灶儿”。

“真不错,医生的诊疗、护士的护理、需要的药品都送上门,给我们省了事、省了心。”老人的女儿说。手续省了、来回奔波也免了,“家庭病房”在周边的社区里“叫好又叫座”。

相关知识

建立数字孪生社区,解决健康差距难题
聚焦解决群众就医用药急难愁盼事,推动“健康广饶”建设
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用药难 各地出招
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用药难 各地出招→
缓解胃酸的妙招 面食为主吃苏打饼干
难以适应医院全面信息化成为老人就医痛点
如何优化就诊环境?这家医院有妙招
社区老人乐享“医养结合”
解锁母婴社区的美妙世界!
4个泡脚妙招 解决男人脚臭问题

网址: 为重点人群解决取药难,社区医院有妙招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2009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