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通用12篇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通用12篇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2日 2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自我妨碍 成就目标 心理健康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 of the Colleg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chievement Goal and Mental Health

CUI Wei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 of the colleg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achievement goal,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This research is going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to testify whether this conclusion of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could get universe meaning among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e. The research has got 128 college students for subjects by the method of scale, which is designed for uncov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The result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evasion achieving-goal are related, with grasp achievement goal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approaching achievement goal is not significant. When it comes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it is significant in 9 items of SCL-90 except the factor hostility.

Key words self-handicapping; goal-orientation; psychologically-health

1 自我妨碍、成就动机、心理健康等概念的研究渊源

1.1 自我妨碍的研究背景

Berglas 和Jones最早将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行为情境中,个体为回避或降低不佳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切能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①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动式妨碍, 如酗酒、减少练习的时间等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二是自陈式妨碍, 如紧张、焦虑,身体不适等个体在任务前,主动声称有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存在。②

1.2 成就目标的研究

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目标取向是传统的成就目标理论认可的两种主要目标取向,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重在学习、理解,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重视与别人比较,想优于他人。③

近来有人提出加入掌握―回避的维度,形成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的2*2成就目标体系。④有研究表明,不适应的学习模式和成绩回避目标相联系,然而,如果排除成绩目标中的“回避”成分,聚集于“趋近”成分的成绩目标,不适应学习模式会不会由成绩―趋近目标导致尚不明朗,而近期有研究发现成绩―趋近目标比掌握目标对成绩效果更佳,而成绩―回避目标对成绩无正向作用,指出全面地研究成就目标与成绩之间的关系仍是必要的,并注意考虑情境、成就任务等的特征。⑤

一般来说,测量成就目标,可以采用Elliot & Church(1997)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

1.3 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前人有不少研究结论显示,学生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与个人成绩目标和成绩目标结构有关,国外有研究也发现,教师报告的成绩目标,学生知觉到的成绩目标导向,均预测了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且无论个人目标如何,老师的目标导向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⑥

后来引申开的研究又得出了新结论:个体的实证性目标不能积极预测自我妨碍,同时个体的成绩目标却可以积极预测自我妨碍,个体任务目标则能对自我妨碍进行消极预测,成绩目标结构可以积极地预测自我妨碍,同时独立于个体目标的任务目标结构能够消极预测目标结构,另外,无论任务目标如何,成绩回避程度低的学生,比成绩回避性程度高的学生,更不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低程度成绩回避性目标与高任务性目标的学生比两种目标都低的学生更倾向于较少使用自我妨碍策略。⑦

1.4 心理健康的研究及其与自我妨碍的相关研究

心理健康的界定,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而第二种,则是心理的健康状况,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负向。本研究取的是后一种意思。而心理健康的研究,即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成为热点。就国内而言,近十年来仅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就几千篇之多,而冠以心理健康的教材、读物、专著和论文集更是林林总总。

但是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国内外资料很少,一般研究的是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正如李晓东教授所说的“自我妨碍是归因的基础,而不是归因的本身 ”。归因作为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中介而发挥作用,但是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直接关系仍然值得研究。

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可以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和过程

以南京财经大学4个随机抽取的班级的同学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8份,废卷17份,共11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35人,女生76人;大二39人,大三34人,大四28人。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工具合成了三份问卷:

(1)自我妨碍问卷。采用了SHS自我妨碍量表,1984年由Rhodewalt编制,用来检查个体的自我妨碍趋势,含25 个项目(8 个项目反向记分),5 级记分,自我妨碍的特质越明显得分越高,国外运用广泛。相关的研究显示,量表信效度良好:1990年报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9,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74;2002年报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6;2003年报告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

(2)成就目标定向问卷。采用1997年彻奇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有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6个项目。2003年报告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趋近型成绩目标)、0.89(回避型成绩目标)、0.89(掌握目标)。

(3)心理健康问卷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王征宇修订,1984),共90 个题目。量表包括10 个症状因子,它们是:躯体化(F1)、强迫症状(F2)、人际关系敏感(F3)、抑郁(F4)、焦虑(F5)、敌对(F6)、恐怖(F7)、偏执(F8) 、精神病性(F9)、其他(F10)。

统计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

3 结果

3.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相关

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趋近型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而回避型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同时掌握目标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显著。结果如表1所示。

3.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经统计分析,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十个维度中,与除敌对之外的所有其他九项维度相关显著。躯体化维度相关最高,达到0.463,抑郁维度的相关也达到0.435,其余强迫、人际敏感和其他维度均在0.4以上,而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则在0.3至0.4之间。

表1 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三个维度的相关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3.3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并对自我妨碍因素进行了3(年级)x 2(性别)的被试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的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4 讨论

4.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不尽相同,与趋近型成绩目标没有显示显著相关,与回避型成绩目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掌握目标的负相关显著。这个结果与已有研究的结论相似。因此回避型成就目标和掌握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基于先前的许多研究,这两种成就目标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作用几乎可以确定。不过对于趋近弄成就目标来说,与前人研究相似,未能发现与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相关,还是需要进一步考量的。

4.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除了与敌对这一个子项目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九项均有显著的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学业自我妨碍还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的。

而本研究的结论是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与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包括睡眠、饮食、死亡观念、自杀观念)这九项都有显著的相关,这样的结论应该来说还是很能够引起重视的。对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抑郁和偏执等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解释意义的。

正如之前很多研究归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提出的那样,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可以进行归因训练来改善这种状况。自我妨碍本与归因关系密切,类似地,我们也许也可以通过对自我妨碍状态的觉察和修正,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3 性别和年级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在性别变量中,学业自我妨碍的男女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变量中,二、三、四年级的差异也都不显著。国外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差异,而国内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中性别变量的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不论男生和女生,在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方面是没有差异的,不管性别如何,都不能预测是否比异性更可能使用该策略;而关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年级差异的研究,此前未见,没有前人数据可供参考,只有一些研究做出中学生高低年级是有差异的,高中用学业自我妨碍用得比初中多,而初二、初三用得比初一多。这次研究,并未发现这三个年级的大学生在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

注释

① 肖丹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② 李春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③ 杨秀君.国外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7.16(4):78-81.

④ 杨秀文.大学生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⑤ 钱淑红.自我效能、考试焦虑对自我妨碍影响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2篇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论文投稿学业压力日益加剧,虽然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但就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做较深层次的研究,所以本文通过对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国家级期刊征稿使人们对于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有一较理性的认识,塑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的和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1.2 专家访谈法:走访专家,收集专家对于此课题研究的意见。

1.3 理论分析法: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此课题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心理健康的界定: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1]。”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对

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适应,能发挥潜能,过有效率的生活。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是需要层次论,即人的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包括5 个层次,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

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加上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一种新的需要和不满足就会出现。马斯洛认为个

人得到的满足需要的层次越高,人的心理就越健康。它的基本信条是:人拥有成长、改进并使他的潜能发挥到最充分的内在驱动力。而自我实现的人就是达到了个人发展最高水平并充和“为所当为”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引导来访者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生存状态进入超越自我的生存状态,帮助来访者设

法解除已经形成的心理困惑、矛盾与冲突,并最终铲除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森田疗法适用于文化程度较高或对东方文化有些了解的人群,而大学生群体的领悟能力是最强的一

个群体,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运用森田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使他们能够坦然面对现实生活和尽力调控自我,使其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引导大学生以“平常心”来看待意识的内容和本体,体验到意识本体的存在。让他们学会以“顺应自然”的态度来面对自我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②引导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换,从而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先让他们从观察自己身体的状态和意识入手,逐渐转换到对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慢慢发展到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然后再在上述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转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高一层的意识,逐步提高元认知能力。③引导大学生转入意识的主体。教育职称论文投稿使个体知道哪些是可以控制的事物,哪些是不可控制的事物,并且针对可控制的事物,充分领悟和运用“为所当为”的原则。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竞争残酷激烈,人们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以追赶时代的步伐,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许多人成了神经症患者,导致不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当代大

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77-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职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通过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发挥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但由于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并且出现了心理特征偏离常态的现象,并严重制约了其培养对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为中职生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并从心理现象不同的维度出发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总结分析。

当今社会,中职生往往被视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上缺乏经验,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使得部分中职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郑亚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盲目追求个性、自控能力较差。周小红在《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培养思路》中指出,除了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等问题外,中职生还存在虚荣心强、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周小红还调查研究了中职生的积极性心理特征,发现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人际维度,这一结果表明中职生发展最好的是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这为中职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切入点和启示意义。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李梦卿和徐燕萍采用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的方式对辽宁、安徽、湖北、山西、广西、云南等东、中、西部七省(自治区)1100名中职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在抑郁、自尊、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就业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张阿敏的《关于中职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一文通过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74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普遍存在问题行为。除了在心理问题类型方面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研究,邹玉玲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25.50%,其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24.27%,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6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6%。

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显示当前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较多,是一个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二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等方面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进行了诠释。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在职中高一和高二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迟缓,身心发展失衡,形成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现象。他们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具有冲动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王海霞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中指出,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中职生大多还没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对未来无所适从。中职生的迷茫心理和因身心发展的失衡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本来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以解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这两种教育不仅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反而激发了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形成。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刻意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采

用不当的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体罚、心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从家庭教育的层面来说,不好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香月在其硕士论文《邢台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亲子间沟通的缺乏、父母对孩子过低的期望及放任自如的教养方式都容易导致中职生出现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高红琴在其《对我国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反思》一文中也指出,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是当前中职生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魏克芹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有意伤害、自杀、吸烟等危险行为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另外,宝炎兵在其硕士论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中指出,作为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风气对中职生的心理也有不良影响。

三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

1.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

从目前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发现,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界定多为增强学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健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重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苏锦玲的《在中职校的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的人格能够健全发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一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通过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当今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从“传统单一式”向“现代多样式”转变,从“消极矫正式”向“积极发展式”转型,从“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转轨,从“单向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向,从“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体式”转换,从“封闭自主式”向“开放渗透式”转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郭淑芹在《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崔景贵和黄亮从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倡导学校建立以积极型、主体性、发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职业类、文化层、网络化和整合态为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唤醒家长的责任感、指导家长正确地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实践光荣的文化氛围,完善实验实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心,以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王志洲等人的《中职心育课之“三激”模式建构与操作范式研究》中指出,要建立“三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本着激活、激发和激励的原则来建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进而激励学生的心理成长。王海霞指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自信教育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重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既有的调查研究也只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研究思路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沿袭着“问题、原因、对策”的思路进行。但由于“对策”的提出只是以心理问题的假设为依据的,所以“对策”的时效性可能会降低。另外,微观研究较少。既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中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大都因为比较宏观而难以落实到具体方法层面。其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还与社会影响有关。但是目前研究社会影响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较少,对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合力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应紧随心理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与发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实践,着力建构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中职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丽.当代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

[2]邹玉玲等.全员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4)

[3]郭淑芹.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3(3)

[4]李梦卿、徐燕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管视与对策——基于对我国七省(自治区)中职学生抽样调查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4)

[5]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6)

[6]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2004.7

[7]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理论经纬,2013(7)

第4篇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第6篇

论文摘要: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削除这些心理问题,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未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此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削除这些心理问题,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未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

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媒体报道,杭州9岁男孩张毅,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三年级三好学生,还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职务,在家里却因为想要姐姐手中的两块糖果,没有得到而上吊自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更是给我们触目惊心的警示。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大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还存在部分未成年人在情绪、行为、自信心、人际关系、性观念、性格等方面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因素颇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建议在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即使有些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往往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孩子心理特点不了解,无从下手甚至越关注越乱,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经验不足以及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习等诸多因素也困扰着学校,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着手培养相关教师,但在短时间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

3.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尽管我们的和谐社会正羽翼渐丰,但仍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自我中心意识、拜金主义、盲目攀比,以及一些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影视、书刊及网络使孩子们迷失了方向。一些腐败现象甚至造成未成年人丑恶不分、是非不明,缺乏正确的处事原则。

三、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要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取舍。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检验,不能急于求成。重要的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用社会的影响力来促进家庭心理教育的进步,使未成年人真正拥有一个有利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压力 原因 对策 导师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40-02

2012年5月,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被诊出患有急性精神障碍,就医时不辞而别。失踪三日后被发现浮尸河中,警方排除他杀嫌疑,判断是跳河自杀身亡。家属称其精神变化导致轻生的原因“可能是学业压力大”,同学也证实,时常听到严俊说论文有难度,怕无法顺利完成。对于严俊的死,家属分析,可能缘于毕业前产生的一系列压力。因心理问题导致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事情时有报道。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促使我们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询其压力产生的原因,以便寻找解决的对策,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重演,让研究生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1 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思想和心态是表现为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研究生正处于学业、求职、恋爱、婚姻等人生的关键阶段,与本科生相比,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术和就业上的压力,更要承受日益增加的来自经济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因此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出现的研究生自杀事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已经成为影响到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 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客观原因

教育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同步提高。自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高校招生规模迅速增大,即过快升级可能导致高校教师的质量呈下降态势,而招生人数增幅过大,可能导致学生的素质下降,师资队伍建设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高等教育总体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2.2 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

2.2.1 经济压力

随着研究生收费制的实施,很多研究生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而现在很多学校研究生的学费达到了上万,这对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而且有些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已经办理了助学贷款,所以在他们读研期间,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虽然高校提供研究生补助,但是这些补助是难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部分研究生为了减轻经济负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兼职。

2.2.2 学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学校也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力度。为此,培养单位在学业和科研方面对研究生毕业提出了更高的限制条件。每个硕士生导师带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导师总体能力不足以应对扩招的局面,就出现的放羊的现象,导师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只能依靠师兄带师弟的模式或者自己去摸索,很多研究生出现了焦虑的心情。

2.2.3 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有精英教育转为大宗教育。研究生已不再是“黄金女儿不愁嫁”。如今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是,找个工作不难,但是找个理想的工作不容易,很多研究生不得不“低就”。研究生读研、读博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们读研的动机都决定了他们对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报了很大的期望,而现实却给了他们研究生的心理落差,很多人开始失眠、焦虑。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2.4 情感压力

现在的研究生由于学业、科研压力大,生活圈子较小,而研究生阶段都是小班教学,能接触到的人很有限,特别是女研究生,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专科生是小龙女,女本科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些位于社会金字塔结构中的中上层的被人们视为精英群体的女硕士研究生,却成为了婚恋塔下的困难户。

2.3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次要原因

当前,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心理健康纳入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本科生开设,而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的老师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3.1 研究生要加强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要不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加强自我教育,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努力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困难时多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一方面,研究生刚入学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建档,掌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或治疗的针对性;其二,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并特别注意做好新生入学适应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做好咨询和指导,避免产生心理障碍。

3.3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导师参与是研究生心理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目前导师在研究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生在学期间,远离父母,联系紧密、接触最频繁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导师成了他们最得以亲近、依赖和敬仰的人。因而,导师在研究生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培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导师自觉地将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带教职责中,拓宽导师对研究生关心、指导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湖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简要报告[C].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论文选编(二),2008.

第8篇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4.2建议

第9篇

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认为人的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潜能是主导因素,是价值的基础,环境则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其作用归根到底在于容许人或帮助人实现他自己的潜能。

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依据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团体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而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结合;团体内部想把个体成员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结合在一起必须建立一定的规范和价值,使团体行为深入影响个体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米德指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会从每一个互动场合的具体他人处获得暂时的自我形象,最终形成相对稳定,把自己归于某类客体的自我概念。人需要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概念。

二、体验式教学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类型

1、直观感受型。体验式教学法:教师通过选择相关的音像、诗歌、小品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形成心理上互动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心理剧、小品、音乐等资料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形成心理上互动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根据情况让事件当事人参与到相关课堂中,分享体验,获得成长。

2、动手操作型。体验式教学:教师通过工作任务的布置,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或参与制作产品来完成体验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收集、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后体验小论文。

3、社会调查型。体验式教学:设定调查任务与目标,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要求根据调查结果作相应的结果分析和论证。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做一些调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不断成长。

4、角色模拟型。体验式教学:如:模拟采访、模拟招聘等。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角色互换,小品表演,心理剧表演。

三、体验式教学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

1、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步骤。

(1)创设类似情境,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者形成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前,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好相关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它都应该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学生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2)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在学生有了直观的感性的“体验”后,需要把它沉淀、浓缩、进化、生成,凝聚为人的大脑无意识记忆。这种无意识会因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被激活,而使个体产生特定的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语言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些“体验”,使之变为真实的、现实的体验。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体验有时其实很薄弱、片面、易逝,随时都可能消逝。因此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让他们及时地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强化他们的这种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时,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感受更清楚、更明确,这样更加深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架构。

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步骤。

第10篇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第11篇

1.工作坊

工作坊起源于欧洲的包豪斯学院,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先驱格拉皮乌斯倡导“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学习过程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负责教授理论课程,并引领专业的发展;而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负责辅导实践教学。由于实践环节需要特定的场所,而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因此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称为“工作坊”。源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扩展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为核心,按照实践的要求学习理论,而不是以理论为核心,按照理论学习的要求辅助实践,是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因此,流行于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领域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学所借鉴。如张尚莲、李明、黄越都将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领域的课堂教学,认为这一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郑碧波将工作坊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心理辅导教育,有效推动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合作意识的形成。夏艳玲在社会调查研究教学中运用了工作坊教学模式,良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王雪华通过实践发现,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2.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因此,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同时,认为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协商性、探究性等一些特征。情境认知理论在教学应用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提倡情境性教学。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其次,教学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评估。二是实践共同体。情境学习将社会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的活动而建构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共同体的重要性。从工作坊形式和情景认知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即它们都强调在社会的情境中实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一样,工作坊中教师的角色是主导、负责人和师傅,学生是学徒;而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支架”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监控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导演和策划人。本研究以工作坊为单位在大班背景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通过工作坊来深入学习和培养实践能力,工作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支架作用。由此我们认为支架式工作坊是多人共同参与的一个具有社会情境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实践操作、分享体验的学习小组,又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二、支架式工作坊的运行方式

以情境为中介,以实践为核心,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习理论,这是支架式工作坊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为主线”相吻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要从“主导”转变成“支架”,教师的“支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要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出发,由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拓展为关注学生人格完善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是根据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应着眼于从学生的心理健全、心智发展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本次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专题式设计,设置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人际适应、健全人格的培养、情绪压力的管理、爱的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内容。三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指导和帮助学生创设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工作坊。组建“工作坊”是支架式工作坊实施的主要任务。工作坊相当于一个“实践场”,是为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工作坊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场所,而且更在于实践的过程。工作坊以实践项目为核心,学生通过对心理健康相关项目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完成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之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工作坊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体现了“工作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支架”作用。工作团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主要是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工作坊的组建与选题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师资力量短缺,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和体验,很多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所以形成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热情不高的情况。而工作坊是让每个人都参加实践,有事可做,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但是如何让一名教师带动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工作坊,这是现实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化整为零,将6~10人分为一个小工作坊的办法。工作坊的组建是依据学生相同的兴趣、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特点,是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最近发展区”相差很大。以恋爱心理为例,有的学生已经经历过恋爱,对恋爱问题深有感触;有的学生对恋爱问题还未曾思考,既无需求也无感知。因此,工作坊的成立采取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使对相关心理问题有共同兴趣和困惑的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坊。工作坊主题的选择,也是实践情境创设的前提条件。工作坊的主题可以选自于教师定的题目,也可以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自选主题,必须要经过教师的审阅,为的是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这个环节教师的支架作用要有所体现。

2.工作坊的实践

(1)工作坊的前期准备过程

在工作坊的前期准备过程中,主要是对所选主题项目进行学习和资料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包括多种形式的学习,其中有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自学等方式。首先,工作坊成员以自学为主,查找主题项目相关方面的内容资料,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自学、消化吸收,了解所选项目涉及的知识内容。其次,坊内成员合作学习,共同协商工作坊活动的展示内容,编写活动策划方案。其中包括项目主题的界定、心理问题情境的呈现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依据策划方案坊内成员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反复实践体验心理问题情境,验证问题解决的方案。在工作坊前期准备过程的环节中,教师要监督工作坊的任务进度,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工作坊活动顺利展示。在工作坊资料准备和实践环节,教师要保证及时为坊内项目的进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2)工作坊项目的展示环节

每一个工作坊都有一次课堂展示的机会,展示时间为一个课时。以工作坊为单位,引导和带动课堂,其中主要环节是呈现心理问题,引发讨论分析。首先在各个工作坊内讨论分析、交流沟通,提出解决方案。其次,各个工作坊之间经验交流,发表建议和看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工作坊内的充分讨论,可以保障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体验项目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动机;各个工作坊之间的交流与竞争,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得到了澄清,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3)工作坊活动的反思

工作坊项目展示结束后,参与成员要对工作坊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思,涉及投入、角色、矛盾冲突、成长、遗憾等方面,从个人和团队两个角度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通过反思活动,每个参与成员完成对实践项目意义的重组和建构。每个工作坊要对所研究实践项目,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研究,共同合作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不仅仅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领悟了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而且通过小论文写作,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某一领域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刻和系统的掌握。小论文的写作,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课时方面是有限的,不能够对工作坊的项目研究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实践研究,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就涉及到了课外延伸方面的内容。工作坊的成立便于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以工作坊为单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延伸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如果坊内成员的实践项目结束后,仍然不能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解决。二是同年级相同项目主题的工作坊,可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工作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境随机进入同一主题项目,从而获得对同一问题多方面、超越现有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三是不同年级同项目主题的工作坊,可以进行经验交流。高年级工作坊可以带动低年级工作坊,高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和指导低年级学生。

3.评价维度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规划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生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提出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思路,旨在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职业指导与心理教育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

职业规划教育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评估外界机遇和制约因素,制订和修正个人职业奋斗目标和行动方案,选择和调整职业发展道路。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利用各种方法与措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校园走向职场的准备阶段,培养就业能力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职业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两者互相影响。本文就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高职生在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体系中,难以体验到自我效能感,更易体验到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另外,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导致高职生社会定位困难,高职生“弱势文凭”带来的就业压力等因素,都导致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大学生的对比研究。高职生在SCL-90的统计结果表明,高职生在各个因子上均高于全国常模(P

2.高职生就业压力引起的情绪变化。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就业有压力的占到84.55%,感到焦虑紧张的占76.25%,抑郁的占4.58%,恐惧的占6.58%。焦虑的主要表现是对未来超出实际情况的无名担忧和紧张,挫折承受能力差,稍有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便易急躁,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抑郁心理表现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面对就业压力时觉得前途渺茫,难以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恐惧表现为,面对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逃避现实,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情绪状态上,年级的主效应极显著。在焦虑上,大三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在抑郁上,大三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得分显著高于大三。

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各种负面情绪积压,对大学期间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其大学期间和步入工作岗位后的择业就业,都会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二、高职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因素:

1.在高考指挥棒下,大多数高职生在中学时期,在职业发展、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方面主观探索不足,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模式,让他们对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够,在树立个人信念和发展方向的大学时期,经历较长时间的摸索,是可以理解的,这点和普通高校生并无差异。

2.从生源来看,中小学评价体系建立在学习成绩之上,而高职生多数在中学时期就成绩中低,难免影响自我评价,而自信心不足会导致其发展的主观动力不足。

3.高职生多数是高考落榜生,他们中有相当部分可能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就读了目前的学校和专业,需要更长的适应周期才能投入到现实的努力中。

4.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誉,对高职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误解,这使高职生充满了自卑感,在身份上不能认同自己,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2]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重心,除了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更应健全其心智发展,使其不仅掌握其专业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更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使其在课堂外通过各种活动,达到充分认识自我的目标,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理清自我与职业、就业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三、高职生职业规划能力发展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悦纳自我、正视现实、善与人处、情绪乐观、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职业规划能力体现在,正确评估自身劣势和社会职业环境,制定出符合现状的追求目标和可行的操作方案,从而使自己从入校之始就置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修炼之中。一份有效的职业规划,往往是在充分正确地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它需要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内容,弄清楚“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尽快适应社会生活。[4]

职业规划教育所倡导的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自我和了解社会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正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有效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职业发展的探索进程中。

四、职业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操作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育部文件[5]指出,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分为以下六部分展开: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

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职业规划教育,力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学生形成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行动方案,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他们健康、负责任以及有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非常强调其经验课程属性,认为态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比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和每个学生的成长挂钩,多设计一些学生必须投入的活动环节,通过专题讨论、团队协作、辩论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

2.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即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应成为大部分学生得以形成独立人格和创造能力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历练,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开拓创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择业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一些,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3.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心理指导渠道。学校负责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实习期间带队老师等,经常与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渠道和方式,如BBS、QQ聊天、电子邮件等网络平台上提供的交流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等,使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通过心理测试、个别辅导的方式,不仅要着眼于辅导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更应加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应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的引导。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既是两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又是两项可以齐抓共管、相辅相成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研究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心理现象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源,使更多人认识到这两个手段的共赢效应,同时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使这两项工作得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能够齐头并进,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利华,肖凭.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M].教育与职来,2005,(30).

[2]杨新惠.民办高校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的文章(通用10篇)
养生保健论文通用12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报告(38篇)
自我心理调适范文12篇(全文)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报告15篇
皮肤保养论文通用12篇
心理健康讲座通用12篇
饮食与健康论文通用5篇
大一心理健康自我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
健康状况自我评价(通用5篇)

网址: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通用12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2134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