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大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来了
“阳过”“阳康”们怎么吃才有助于身体尽快康复?“3·15”晚会上曝光的“土坑酸菜”后来怎样了?某些品牌酱油真的存在“中外双标”问题吗?“海克斯科技”究竟是什么梗?
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多位院士专家对2022年度食品安全与健康九大热点进行了深入解读。
热点一:预制菜
——资本狂热追逐下的冷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
随着“宅经济”“懒人经济”的快速发展,预制菜产品增长迅速。但产业迅速发展背后,亟须正视安全风险与供应链建设两大问题。预制菜从餐饮到工业化生产需要跨越产业链安全、风味标准化还原、专业装备创新、标准建设、冷链物流等多道门槛。因此,该产业当务之急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以坚实的科学根基支撑产业的稳健发展。
热点二:“海克斯科技”
——食品添加剂再度被妖魔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网上走红的有关“海克斯科技”视频内容并非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更大程度上是短视频博主为博眼球和赚流量专门拍摄的,夸大和扭曲了实际情况,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违规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政府相关部门应规范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
热点三:“土坑酸菜”
——产业链安全不能有“坑”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
“土坑酸菜”由于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工业需求,高浓度盐水排放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遭“3·15”晚会曝光后,当地政府引导农户和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措施。目前已回填土坑6358口,新建标准腌渍池1365口,落实订单种植面积17万亩。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初加工规范体系,强化酸菜加工过程的监管。
热点四:金银箔粉
——食品“镶金镀银”不可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
食品中金银箔粉的添加量一般非常小(毫克级别),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然而,金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我国没有批准将金银箔粉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也未允许其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饮食消费观念,注重食品安全、美味和营养,不要被含金银箔粉食品的华丽外表所迷惑,更不要相信其具有保健或治疗疾病的功能。
热点五:大食物观
——未来食品发展重要依托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
树立大食物观,就是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第一,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第二,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第三,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食品行业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为大食物观落地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热点六:雪糕不融
——施了“法术”还是被误解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范大明:
影响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主要与环境温度和配料成分有关。雪糕中添加的增稠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融化速度,合法合理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雪糕不融”引发的舆情事件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对雪糕缺乏相关的科学常识,导致认知误区。建议各方加强对雪糕科学常识的普及,引导消费者走出对雪糕的认知误区,助力消费者提升认识水平。
热点七:酱油“双标”
——食品难道真有国民差异?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
国内外销售的酱油产品,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也有不添加的,只要符合相关标准,都是安全的。炒作“双标”既不合理,也无意义。关于酱油“双标”的舆情事件提示我们,产业界不仅要保障产品的安全性,也要将产品信息科学客观地传递给消费者,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理念,提升识谣、防谣能力。
热点八:“阳”了怎么吃?
——疫情防控新阶段的饮食健康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
第一,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要“吃饱”,不要节食减肥;少食多餐,选择容易咀嚼和消化的细软食品;清淡饮食,不吃过于油腻、干硬的食物。
第二,要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感染期成年人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1.2~1.5克,每天至少摄入1个鸡蛋、500毫升牛奶。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无乳糖牛奶或奶酪。
第三,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锌、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绿色和红黄橙色的蔬菜和水果,注意色彩搭配。
第四,要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发烧感染者可以适当增加。少量多次,以白开水为主,喝温水,不宜饮凉水或冰水。对于患有肾病、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建议咨询医师确定喝水量。
热点九:“限包令”落地
——食品过度包装有了“紧箍咒”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
过度包装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含第1号修改单)中规范了31类食品的包装要求,极大简化了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对此,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对于消费者,则应倡导绿色消费,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食品。
相关知识
权威解读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专家解读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盘点2021年不能错过的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
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发布
寒假了,儿童食品安全了解一下~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知识五大点,你一定要知道!
2019食品安全热点九:食育帮助人们养成健康饮食观念 青少年是重点人群
孕婴童资讯,母婴行业资讯,婴童品牌热点资讯
食品安全标准中沙门氏菌解读
来了!2022全球十大照明新科技
网址: 2022九大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来了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21589.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794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596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66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54
- 5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100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39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3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09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07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