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志愿者绘就公益保护“同心圆”

志愿者绘就公益保护“同心圆”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3日 01:12

编者按 经过两批、12个省份先行试点后,“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日前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平台已有注册志愿者2万余人,他们凭借相同的公益热情和不同的专业优势,在提交线索、咨询听证、跟踪观察等多环节进行实践,充分发挥了助力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天,本刊7版、8版联动,报道3名志愿者与公益诉讼相识相守的故事,以及最高检和浙江省检察院、湖北省检察院关于平台试点工作的实践总结。

2023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左二)参观浙江省海宁市检察院“益之家”志愿者驿站(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

01 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规范建设

2023年2月10日,湖北省大冶市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回头看”的检察官和姚昭(右一)介绍母婴室建设和使用情况。

14平方米能做什么?路边的两排座椅?商街一角的狭小店铺?停车场的两个车位?走进湖北省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处14平方米的母婴室里,放置着柔软安全的婴儿床、婴儿护理台、小沙发、饮水机、洗漱台……近日,来此办理业务的新手妈妈刘女士赞不绝口道:“真的太方便了!在这里给宝宝喂奶、换纸尿裤,安全又不尴尬。”

说起来,这处母婴室与大冶市政协常委、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副主任姚昭有关。2022年7月,姚昭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外出,在某客运站里遇到了尴尬:她想要哺乳,但车站里人流量太大。想起来自己的公益诉讼志愿者身份,她向“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反映了这件事。

“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发的互联网平台,集公益诉讼线索提报、线索评估、专业咨询、参与听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姚昭就是大冶市检察院聘任的首批公益诉讼志愿者之一。

收到线索后,大冶市检察院负责公益诉讼和未检工作的检察官到现场进行了情况核实。经调查发现,大冶市区及乡镇的重要公共场所普遍存在母婴室建设不规范问题,如政务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乡镇客运站等7个较大公共场所均未设置或未规范设置母婴室。母婴室与其他场所混用、环境脏乱、面积不足、堆放杂物的现象也广泛存在。相关部门未能依法履职,损害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我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音。”不到一周时间,姚昭就接到了检察院打来的电话,称她反映的线索经实地走访已经得到核实,检察院拟召开一场公开听证会,邀请她继续建言献策。

2022年8月2日,这场涉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公开听证会召开。大冶市未保办、市妇联等单位代表,负有监管职责的卫健、住建、交通等行政部门代表,以及人民监督员、公益诉讼志愿者受邀参会。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就案件事实、监督依据等进行了介绍。姚昭等与会人员围绕母婴室建设缺位的危害性、行政机关职责划分以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结合听证结果,该院现场向大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管理局、卫生健康局分别制发了检察建议,以促问题尽快解决。

“新建的母婴室空间划分合理吗?”“母婴室私密性如何?卫生状况好吗?”“母婴室基础设备是否齐全?”近日,带着这些疑问,姚昭参与了检察院组织的“回头看”活动。她看到,政务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场所都规范设置了母婴室。

“小小的空间汇聚了城市的‘大温暖’,小小的举动体现的不仅是对妇女、儿童的关爱,更是公共服务理念人性化的彰显,有助于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宜居性。”姚昭感慨道。

刚成为公益诉讼志愿者时,姚昭有点迷茫,因为其他志愿者有的是高中地理老师、有的是环保志愿者、有的是社区退休人员……这样一个毫无共性的团体该如何共同发力?自己又该如何更好履职?

“姚主任,我们小区‘飞线充电’有极大安全隐患,劝说无果,有关部门也不解决……”“姚阿姨,我们楼下的游乐设施被占用了。可以找检察官阿姨帮我们解决吗?”

现在,街坊四邻遇到问题,都习惯向姚昭反映,姚昭则及时将线索转交检察院。一个个棘手难题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迎刃而解。

慢慢地,姚昭对公益诉讼志愿者有了全面的认识:他们的履职不受限于时间,也不受制于地点;他们是检察机关在大街小巷、各行各业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却都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

据了解,大冶市检察院通过个人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等形式,共招募来自不同行业的公益诉讼志愿者48名;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受理公益诉讼线索7件,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件;邀请公益诉讼志愿者参与公开听证、实地调查等案件办理30余人次,实现了公益保护最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公益诉讼志愿者既是‘情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监督员’,多一个志愿者就是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一双服务的手、多一份社会责任。”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晶说。

(本报记者刘怡廷 通讯员柯雨佳)

02 一年多就参与办案活动7次

2022年2月,姚云峰(左一)与浙江省长兴县检察院检察官一起现场查看古银杏保护情况。

“这里有不少固体垃圾侵占了河道,而且水体比较浑浊,周围可能有污水在排放。”2月21日,站在响水涧的岸边,姚云峰一边拨开丛生的杂草探身仔细查看,一边跟身边的公益诉讼检察官讨论着。作为公益诉讼志愿者中的一名代表,姚云峰一直活跃在助力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前线”,用“志愿红”的力量绘就保护公共利益更大的“同心圆”。

2021年5月的一天,浙江省长兴县检察院发布了一则公益诉讼志愿者招募令。姚云峰一直对公益保护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基层铁路工人这个身份,他也是当地一名政协委员,还是创立了22年的长兴县众公益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看到公开招募令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一开始,他对公益诉讼志愿者要做什么并不了解,但他想到大家初心一样、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就报名参加了。

通过资格审查、履职培训、颁发聘书、庄严宣誓,姚云峰正式成为了长兴县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志愿者。一则招募令,让他从此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结缘,也让“检察蓝”与“志愿红”在保护公共利益的道路上相识相守。

“热心公益,保护公益”,姚云峰心里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成为公益诉讼志愿者后,他积极履职,排污企业里、河湖沿岸边、银杏古树下,都留下了他参与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身影。2022年1月,他和其他公益诉讼志愿者发现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古银杏生长环境恶化的线索,立即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向检察机关反映。

检察机关立案后,姚云峰发动众公益协会志愿者核查,发现有2000余株古银杏不同程度地被破坏。在上级检察机关的支持下,长兴县检察院推动该案转化为省政协重点提案予以办理,最终破坏古树名木违法行为得到系统整治。一年多时间里,姚云峰一共提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2件,参与现场调查、公开听证、实地评议等各类办案活动7次,提供专业咨询意见等5次,真正成了检察公益诉讼的“情报员”“技术员”和“监督员”,为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底气。

据悉,早在2021年4月,浙江省检察院、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共同发文,确定长兴县等18个县(市)区为公益诉讼志愿观察员制度试点地区。两年过去了,当地公益诉讼志愿者已发展扩充到54名。队伍越来越壮大的同时,检察官和志愿者深度融合,保护公共利益的“同心圆”也越画越大。他们不仅在“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上相知相助,更有办案实践的你来我往。检察院每年都发布工作计划、履职清单、知识清单,日常注册完善也派专人指导志愿者操作。现在,所有公益诉讼志愿者在“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上的注册率和完善率均达到100%。专项线索征集令、专项调查令等任务在认领群里“一呼百应”。

以姚云峰为例,一年多时间里,他参与调查了34公里太湖岸线、27条太湖溇港、3448株古银杏的保护情况,参与见证了县人大常委会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动力蓄电池等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推动了更深层次的公益保护。

(本报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周波)

03 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到“好”

2022年10月13日,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检察官与陈志坚(坐轮椅者)等公益诉讼志愿者查看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陈志坚是江苏省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也是常州市文明办聘请的“文明城市无障碍监督员”。作为一名残疾人,他日常出行需要依靠轮椅,但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残疾群体权益保护的最前沿,是全市有名的无障碍环境专家。

2022年9月,当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打算对辖区重点公共场所开展无障碍环境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邀请陈志坚作为志愿者为本次专项行动提供专业帮助。为增强公益保护力量,便于后续工作开展,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邀请陈志坚注册了“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

2022年10月13日,该院邀请陈志坚等公益诉讼志愿者,一同来到辖区的公园、医院、商场、酒店等重点公共场所。陈志坚通过亲身演示,一一向志愿者和检察官们指出这些场所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旋转门是不符合无障碍通行要求的,我的轮椅前进速度很难跟上门的旋转速度,很容易发生危险。”

“这个无障碍厕位的入口宽度只有50厘米,这比国家标准要求的无障碍通行净宽90厘米窄了许多,你们看,我的轮椅直接被卡在门口,根本没办法进去。”

……

在陈志坚等公益诉讼志愿者的帮助下,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高效完成了辖区22个公共场所200余处无障碍设施的调研。

2022年11月10日,该院召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公开听证会,邀请区人大代表、公益诉讼志愿者等担任听证员,区建设、商务等主管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派代表参加,区残联和部分商业服务场所经营主体负责人列席会议。听证会上,检察官通过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行动障碍者出行遇到的困境,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了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陈志坚作为专家志愿者,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对整改落实措施给出建议。经过听证评议,参会人员对推进优化各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达成共识。

结合听证意见,该院先后向区建设局、投资促进局、社会事业局等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场所进行无障碍环境优化改造。

收到检察建议后,上述单位高度重视,督促责任主体逐一排查、逐个整改。横林镇政府还主动作为,在检察建议内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所有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进行系统改造升级。

此次专项行动推动常州经济开发区各重点公共场所新增无障碍公厕10个,改造无障碍厕位46个;新建无障碍通道26处;清除62处无障碍出入口的障碍物;新增无障碍公共停车位55个;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指引标识89个。

“这下,进出商场大门再也不用绕一大圈了!”近日,陈志坚与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成员一起回访某商业广场无障碍环境改造情况,他对焕然一新的无障碍环境表示非常满意。

“我自己就是残疾人,最知道无障碍环境的重要性。我非常愿意担任公益诉讼志愿者,把我发现的损害公益的问题告诉检察官,大家一起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到‘好’,让所有和我一样身体不便的人出行能够更加舒心、从容!”陈志坚说。

(本报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汪翰 孔维娜)

公共利益大家共同守护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主任 李鸿彬

检察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这几年,检察机关为了高质量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想了很多“妙招”,如诉前磋商、圆桌会议、公开听证、“回头看”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志愿者“情报员”“技术员”和“监督员”的作用,真正做到“公共利益,大家共同守护”。

最近,从抖音等网络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支持检察公益诉讼监督办案活动的真人真事、好人好事。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响应检察机关的“征召”,或者主动申请注册为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发挥作用。检察机关借助志愿者对公益的关注拓展线索,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破解办案难题,借助他们的社会视角进行监督,还借助他们的“人脉”广泛宣传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及其生动实践。志愿者更是成了公益诉讼检察的“同盟军”。比如,热心公益的基层铁路工人、政协委员、社会公益组织负责人姚云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向平台提交了公益诉讼线索12件,参与现场调查、公开听证、实地评议等各类办案活动7次,提供专业咨询意见等5次。像姚云峰这样的平台注册志愿者,目前共有2万余人,为公益诉讼检察注入了活力和底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同时要求“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近日,最高检决定全面推开“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工作。我相信,随着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见效,多元化的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将日益壮大,公益诉讼的社会助力协同体系也将更加科学完善。

相关知识

公益志愿者团举办环保活动
【启新志愿者携手觉醒公益*健康环保公益爬山活动】十九期
简述志愿者自身心理调适
公明街道提升志愿者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绘出美好家园 关爱孕妇心理健康——横琴民生志愿者心理咨询师队伍第三期服务活动顺利举行
护航儿童心理健康,公益组织何为?这场圆桌对话讲透了
环保公益活动策划书
共享绿色‖周末环保公益活动
陕西正式启动慢性病防治及国民营养健康知识 公益培训项目,首批专业志愿者团队同步亮相
保护环境公益活动方案5篇

网址: 志愿者绘就公益保护“同心圆”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2294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