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纵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编者按
思想碰撞,大咖解惑;直抛问题,分享经验。在“跃动的DNA创变的力量”2024中关村科学城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布大会院士讲坛和前沿论坛两个环节,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最新观点、最新成果、最全经验让大会现场高潮迭起。对于医药健康产业来说,惠及患者,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是每一位从业者的使命与追求。从如何让技术突破走出实验室,真正走入临床治疗;到夯实基础研究,为医学领域打磨更高效的“装备”;再到产业界的深入探索,让医学、科技、产业、社会有机融合,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思维与思维的对接,论坛环节精彩纷呈、金句频出。本版特编发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在大会上的发言,汇聚大咖声音,共同交流医药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瞭望学术前沿 夯实基础研究
——院士讲坛把脉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要率先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生命科技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全新赛道。”3月28日,在由海淀区政府主办的“跃动的DNA创变的力量”2024中关村科学城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布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中心”首席科学家程和平在院士论坛环节发表主题演讲,院士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及实践经验,就新质生产力对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享,并介绍了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参会嘉宾交流。
乔杰:新质生产力推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在开始前,我还在与大家交流,我觉得今天非常有感触,就是海淀区以这样的主题聚焦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为大家的交流提供平台,促进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在当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乔杰院士在发言中表示。论坛中,乔杰院士发表了题为《新质生产力推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新质生产力如何在医药健康领域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推动形成?要率先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获得新一轮发展战略主动权而言意义重大。”
乔杰院士表示,我国生命基础和临床科学家正在生命科学“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不断追求领先,为我国生命科学“第四次科技革命”争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基础是对生命本质的再深入研究,将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变革,形成经济增长质变。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是推动“旧质生产力”的瓦解和“新质生产力”逐步形成的动力,都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大转换。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再一次重塑生产力“质态”。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生物医药产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世界各国正围绕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全链条布局,“海淀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资源,随着高校在工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医工交叉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乔杰说。
乔杰院士表示,“十四五”期间,海淀区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推动医药健康新兴产业的发展,将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到“国家优先产业”战略高度,全面加快生物医药强国建设步伐。“作为海淀医药健康产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学习和掌握新质生产力,探索如何在不同领域实现新质生产力真正落地应用,以实现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引领医药健康产业‘质’的变革。”乔杰院士表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仍面临着稳定性、精准性、安全性、时效性等方面的挑战。当教育、科技、人才之间良性循环,不断疏通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堵点后,“技术理论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要素将催生新质生产力在医药健康领域中形成。
要打造好三要素,首先需要分析聚焦国家医药领域战略与需求,明确自身优势前沿发展方向。据介绍,北大医学部积极牵头国家科技规划项目,针对性配置资源,精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再提升。“我们紧抓国家战略与需求,以项目为切入点,做好人才队伍组织、平台建设等系统布局,从项目、平台、人才三方面共同搭建发挥北大医学部自身优势,希望能将推进产业全链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经验推广至海淀区、全市乃至全国,成为先行先试的成功示范。”乔杰院士说。
乔杰院士表示,北大医学部整合校内外资源,交叉形成“大药学”学科、推动微生物免疫学科发展,在“医学+X”中寻求基础研究突破。北大医学技术、理论创新活动已经形成“主动整合各创新主体”和“从研究起始就布局基础-临床-转化全链条”的创新思维。目前,临床研究成果在“医学+X”中已直接面向市场、临床应用,让成果真正从“纸面到地面”。
“未来希望能够在政府的主导支持帮助之下和企业有效结合,形成整体创新业务。全面融入国际审评审批标准,加快推动多环境联动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促进国内创新型企业融入国际化。实现医药领域创新链、发展链、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和安全自主可控。”乔杰院士说。
程和平:『看见生命力』——自研高端成像装备探索未来
论坛上,程和平院士在《看得见的生命》主题演讲中表示,脑科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前沿挑战之一,而成像技术则是推动生物医学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随着高端成像装备双光子成像显微镜的研究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脑科学研究发展。
“生命体是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健康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生命科技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全新赛道。脑在生命体中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不仅关乎意识还关乎智慧、疾病。要研究脑科学就需要成像技术,甚至在许多生命和医学的研究中都离不开成像技术。可以说,过去一个世纪中医学发展史和生命科学发展史中许多巨变都是由成像技术的突破所带来的。”程和平院士介绍。
“目前,生物医学成像正在经历多模态、跨尺度的革命性变化。双光子显微镜可以将体内物质中产生的荧光激发,帮助观测、研究脑科学。1992年,世界上第二台双光子显微镜做了代谢物质自发荧光实验。而在过去20年内,全世界双光子显微镜在脑科学领域已超过4000台,已成为最重要的显微成像技术设备。”程和平院士介绍。
据介绍,以往的传统显微镜为固定台式,往往很沉重,程和平院士团队于2013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时,便想到了申请原创研发一个超高时空分辨而且是微型化的双光子显微镜。“如果我们没有趁手的工具,要开拓新的领域多么困难!抢占先机只有从工具开始打造。”程和平院士提出,要将新式双光子显微镜重量压缩到15克以下,目标是能够让试验鼠戴在脑袋上,看清其比神经元更精微的结构。
经过三年挑灯奋战,程和平院士团队超额完成任务。将双光子显微镜由巴掌大小变为拇指大小,15克最终压缩到2.2克,打破当时世界最领先技术,成为基础科学研究实验范式上的重大突破。“虽然重量只有2.2克,但是精度比台式一点儿也不差,可以看清一个微米,也就是相当于一根头发丝二百分之一宽度的结构。还可以观察到大脑自由行为的动物脑内活动,比如最小信号处理过程——突触信号动态。”这项发明不仅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8NatureMethods年度方法,也是我国首次在国际领先的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
据介绍,随着技术不断突破革新,目前第三代双光子显微镜可以直接穿透皮层在完整的大脑上看清试验小鼠的海马体结构。经过2.2克微型化双光子、3D大视场微型化双光子到微型化三光子的迭代更新,功能上也实现了更精、更广、更深。2016年,程和平院士团队将这项技术转化为产品,承担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让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能够使用上这套设备。在2023年美国神经科学会上,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惊艳亮相,同年荣获2023中关村论坛“二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我认为,海淀会产生越来越多这样的技术,让我国科学家走出从‘0到1’这一步,做出重大医学成果突破。我们的最新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已经成功应用到航天领域,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利用微型化成像设备深入脑科学领域读、释、写、仿领域。”程和平院士说。(记者 孙知白)
思维激荡与科技突破
——创新论坛引领医药健康产业前沿
“让高位截瘫患者用脑机接口实现自行的抓握,对全世界的科学家来说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我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海淀医药健康领域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所帮助。”3月28日,由海淀区政府主办的“跃动的DNA创变的力量”2024中关村科学城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布大会在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主会场召开。其中,前沿论坛环节,来自高校、医药健康领域领军企业的科学家、企业家们,围绕脑机接口、创新与合作生态及创新药械的商业化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独到的见解和成功案例带来了一系列精彩分享。
洪波:脑机接口,未来已来
“事实上,我们的手机就是一个连接大脑和互联网计算机的桥梁,脑机接口的未来有可能就会像手机上的触摸屏一样,成为下一代连接人脑和计算机,连接人脑智能和人工智能的一个窗口。”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为先书院院长洪波说。
论坛上,洪波分享了近几年团队在脑机接口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提出,自己和团队最初的目标是希望能把科幻小说里大脑和世界互动的场景搬到现实生活中来,最终通过脑机接口改变疾病的诊疗。“现在,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包括生物材料、信息科学、脑科学,甚至临床医学的共同努力,这个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洪波介绍,“在过去的10年至20年,我们的脑机接口在各种脑疾病,比如耳聋、失明、脊髓损伤、渐冻症,甚至抑郁症、癫痫这些神经中枢性疾病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洪波将脑机接口的应用总结成三个趋势:一个是从单向到双向,脑机接口不仅可以读出大脑的信号,也可以写入;另一个是从外周到中枢;再一个就是从感觉修复到未来认知的康复。他表示,自己的团队去年已经分别在宣武医院和天坛医院完成了第一例和第二例脑机接口植入的临床手术,当视频展示中,一位已经高位截瘫15年的患者通过脑机接口连接气动装置,第一次自主喝水时,现场观众们发出了阵阵赞叹。第二位患者则是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控制电脑光标。目前,这两位高位截瘫患者除了实现了脑控的抓握、喝水及控制光标,在大脑相关的各项医学指标上也出现了好转。
为了表达得更加直观,洪波用“带宽”来表示脑机接口的性能。他认识到“带宽”和创伤之间是一个“跷跷板”,怎样做既能得到很高的“带宽”,又可以避免患者承受创伤和感染的风险?洪波向现场嘉宾介绍了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脑机接口方面的技术路线,并分享了自己团队的想法和设计。他表示,自己的团队以颅骨下的一层硬膜作为突破口,最终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不仅采集到了大脑信号,还大大降低了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此外,他们还依靠无线供电技术实现了机器植入后终身使用,无需安装和更换电池,为患者省去了不少麻烦。
洪波表示,这种无线双向、微创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除了高位截瘫患者的神经修复,未来也将实现包括难治性癫痫、抑郁等神经疾病的调控,甚至可以在外科手术中,作为一个中长期的电生理监护设备。“让硅基的芯片和碳基的大脑直接对话一直是我们团队的目标,它能够缓解脑疾病的苦痛,我们还希望它能够让人类由此走向数字永生,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现实。”洪波说。
论坛现场,洪波不仅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医学家在脑机接口领域的领跑型研究成果,也揭示了脑机接口充满希望的未来,其技术的突破性成果,让台下的观众们频频赞叹。
焦玲:构建“有意义”的创新与合作生态
“我们致力于攻克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包括癌症、神经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提供完整的覆盖这些疾病的诊疗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为重大疾病的临床决策和治疗途径带来新的变革。同时,将多维度赋能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学中心建设。”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焦玲在论坛中介绍。
近130年来,西门子医疗研发出了众多处于世界前列的高端创新产品。焦玲结合企业发展历史,分别介绍了包括实时超声扫描设备、生命感知磁共振、光子计数CT等在内的世界首台先进设备。跟随焦玲的展示,现场嘉宾感受到了一代代引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和变革的力量,以及科技创新为人们带来的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高的生存机会。
“我们的人工智能辅助产品有84个,在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实验室诊断和癌症治疗等业务领域广泛覆盖,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焦玲介绍,第一是患者的孪生,基于影像和诊断方面的优势,为患者创建一个数字的孪生,利用这个数字的孪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诊断治疗,术后的护理和健康的管理;第二是精准的治疗,针对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以智能化的图像引导为基础的各种治疗方式,例如精准的外科手术,精准的介入手术,精准的消融手术等;第三是数字化数据和人工智能,不断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数字化进程,助力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
焦玲表示,西门子医疗通过全速推进与中国顶级医院的全方位价值合作建立客户生态;开放创新中心助推本土医疗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产业生态;运用5G和元宇宙技术,驱动远程诊疗及教研培训再升级构建数字化医疗服务生态,并将元宇宙技术从教研培训拓展至临床应用,打造虚实融生崭新模式,全力构建“有意义”的创新与合作生态。
王廷伟:创新药械的商业化之路
论坛分享嘉宾同样探讨了医药健康产业落地与深耕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未来十年,我国的创新环境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创新将逐步升级,源头创新逐渐浮现,然而创新药械的商业化之路仍存在挑战。”对于医药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百洋医药副总裁王廷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廷伟以企业自身经验为例,分别从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个方面分析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研发方面,医药创新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同时,与监管机构能否保持高效率的沟通,这些都是面临的挑战;在生产方面,对于新兴产品来说,厂房建设、质量控制和产能合理预估、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是新的开始,需要全面考虑,尤其是对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在生产环节挑战诸多;在销售方面,医药行业商业化能力通常是一个短板,在终端、渠道、人力的布局方面缺乏经验。
王廷伟全面深入的分析为海淀即将投身医药健康产业的企业点出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风险,同时,他也结合具体案例为企业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王廷伟提出,面对困难和挑战,做好商业化有三个关键的路径:首先,以数字营销避免结构性的浪费;第二,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合理配置资源;第三,运用专业平台提升协同效率。
王廷伟表示:“运用数据确定目标是管理者最基本的职责。过程数字化,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客户标签化能够把信息传递给有需要的客户;应用场景化,是我们衡量一个产品在市场上能否被接受和认可,做好商业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企业面对挑战,如何高效配置现有资源是决胜赛道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企业来说,王廷伟认为,在不同阶段应配置不同的资源和要素。如果企业处在品牌建立初期,要去寻找原点市场,找到发力点;如果到了成长和成熟期,则要快速将资源投入企业发展和模式复制,做到渠道和市场的下沉;如果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一定要在维护已有客户和渠道的基础上,做好服务保障及持续创新。
当听到王廷伟讲述自己是如何克服种种问题,迎接市场的挑战时,台下听众有的拍照记录,有的不时点头表示共鸣,这些真实的案例与经验,揭示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多方发力,共谋高质量发展。
王廷伟介绍,在创新药器械商业化的过程当中,百洋医药也建立了一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与众多科研院校、机构进行合作,不断获得创新药械产品,持续推动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应用场景。同时,在王廷伟看来,要运用专业平台提升协同效率,但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的打造也不可缺少。“首先,基于品类洞察的品牌管理能力,做精准的品牌定位,用一个品牌来主导品类,继而引领品类的变化和发展;其次,以精准的市场地图助力数字化营销;最后,要培养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王廷伟总结。(记者 关镓萍 实习记者 李祎乔)
相关知识
院士专家纵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第七届中华健康节: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大健康高质量发展
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召开
专家热议: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
西普会首设前瞻论坛 创新引领健康产业新篇章
陕西日报:挺立创新潮头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做强生命科技产业点燃秦创原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4西普会首届健康产业前瞻论坛:生命科学,引领全球“下一波”增长浪潮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走进黄金时代,数位专家探讨创新药新策略
康缘药业:锚定未来,以现代科技为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共话数智健康未来:赫力昂携行业专家聚焦健康产业新趋势
网址: 院士专家纵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4009.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413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52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47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92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0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