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队伍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拥有专职导师6人(张灵聪、曾天德、沐守宽、周秋红、陈顺森、余益兵)。从年龄结构看,50年代出生1人,60年代出生3人,70年代出生2人。从职称结构看,专职导师100%具有高级职称(教授4人,副教授2人)。从学历结构看,第一学历为教育学或心理学专业者5人,占83%;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者4人,占全部专职导师的67%;45岁以下人员100%取得具有博士学位。
表1 专职导师专业背景简表
专职导师
职称
学历学位
年龄段
专业背景
目前主要领域
张灵聪
教授
博士
(西南大学)
1950s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中学生学习自控;
幽默能力发展
曾天德
教授
研究生学历
(西南大学)
1960s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流动儿童社会心理能力;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沐守宽
教授
博士
(上海师大)
1960s
基础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青少年美德发展
陈顺森
教授
博士
(天津师大)
1970s
心理咨询与治疗
自闭症儿童社会认知;
考试焦虑干预
周秋红
副教授
研究生学历
(华东师大)
1960s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区域文化与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弹性
余益兵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师大)
1970s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
学校心理测评与干预
目前,本方向有外聘指导教师4人(郝兴昌、崔建华、赵冰洁、王文强),实践指导教师2人(胡胜利、李远),二者占全部专兼职教师的50%,超过国家规定的20%比例。近三年来,兼职指导教师至少发表1篇基础教育领域相关研究成果。
表2 兼职指导教师科研简表(2013-2015)
姓 名
基础教育科研论文
郝兴昌
词表呈现时间和通道的匹配性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郝兴昌
小学生有意遗忘的发展研究,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1
郝兴昌
任务转换中对中介检索说的检验,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8
郝兴昌
不同品质形容词的内隐记忆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0
赵冰洁
中学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关系欺负的关系研究,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7
王文强
多水平模型及其在社区人群心理障碍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 2013-08
王文强
厦门市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10
崔建华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3-04
李 远
除此之外,为加强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实务类课程师资的不足,本方向充分利用闽台高校合作的契机,聘请10多位有实务工作经验的港台高校教师来闽集中授课或专题讲座。另外,还不定期聘请国内知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性讲座和短期培训,进一步开阔专业视野、提升实践技能。三年来累积举办学术讲座、专题培训或工作坊60多场次。
(二)教学资源
目前已建立实践教学点4个(靖城中学、漳州三中、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漳州市东铺头小学),研究生创新研究基地1个(厦门),研究生工作站1个(东山县文明委牵头覆盖辖区全部中小学),能满足全日制学生每20人有一个实践基地的基本要求。实践基地的实践指导教师均具有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三级以上资质证书,基本能胜任本方向的实习指导工作。
目前,校内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实训室和治疗室8个(心理测评室、电话咨询室、团体咨询实训室、音乐治疗室、箱庭室、生物反馈治疗室),师范生技能训练与测评室5间,总面积500多平米,功能比较齐全,设备运行完好,能基本满足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需要。
本专业方向建立了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和导师课题组三级教学和科研资料资源库,拥有国内外心理学图书万余册,能满足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的需要。心理学英文图书资料和专题数据库也在不断补充采购之中。
(三)教学管理
本学位点已建立了由学院院长亲自部署规划,分管领导和系部主任共同推进,学位点负责人具体实施,研究生教学秘书和辅导员全程协助的多层级协同管理模式。
该硕士点的培养领导机构为本学院的学位指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黄清教授、蔡勇强教授、陈顺森副教授、周秋红副教授、索磊副教授、杨爱君副教授、李云淑副教授、安素平副教授、冉新义副教授、余益兵副教授、廖圣河副教授等十一位专家学者组成。
本学院还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研究生秘书办公室,并配备研究生教学秘书,协助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相关工作。
目前,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健全,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在招生、学籍、学生考勤与奖惩、任课教师和导师遴选、教学评估与督导、课程考试、中期考核,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指导,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方面均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档案管理方面,近2年学籍档案,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表,试卷(答卷),成绩,教学质量评估,实践教学,论文开题报告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
(四)社会合作
本专业方向积极寻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研究生实习实践活动纳入到闽南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实验区建设与管理中。截止目前,已经与东山县文明委、芗城区教育局等建立了教科研协同创新基地,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五)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指导,充分考虑了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需求的特殊性,大胆借鉴国内重点高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确立了以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教研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方案。
(六)课程教学
课程设置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其中,课程教学环节3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9学分。对于非师范类专业教育硕士,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跨专业教育硕士,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以此来提高这类学生的专业素养。
每门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参考文献等。
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注重综合运用团队学习、专题研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育调查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术规范。
考核形式多样,包括论文考核、小组合作、调查研究、课堂试讲、案例分析、自我剖析等多种形式。
上述课程档案基本完备。
(七)实践教学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手册,对实习实践的全程进行记录。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模块化管理和考核,分为课程教育见习、医院临床见习和集中教育实习三大类别。
课程教育见习穿插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理论授课与实践环节教学和实训相结合。
集中教育实习部分的实习内容包括:课程教学、班级管理、教育调查、心育中心建设、心理测评与筛查、心理辅导与干预以及学校危机干预等七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