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03:35

减肥博主“打假”帖实为引流,平台不能坐视不理

发布时间:2024-02-06 09:43:55作者:守一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浏览次数:205

不少人想必都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刷到过一些减肥教程。那些所谓的减肥博主,会推崇各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减肥方法,比如“吃吃喝喝生活化减脂方式”“跟着吃就能瘦”的“食疗减肥法”等。《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这类减肥博主打着减肥的名义卖货,甚至有的把处方药当成“减肥药”推荐,误导公众涉嫌违法。

以“种草”的名义带货,已经不算是新的营销套路,对于这些种草帖,很多网友也会本能地警惕。不过面对利益诱惑,这些博主的营销套路也在同步“进化”。比如有的博主义正辞严地声称要检验、打假某种减肥产品,以骗得网友的共情,可是点开视频、帖子一看,其实也是在推荐减肥药、减肥胶囊、减肥茶等。如今各平台都“精通算法”,网友一旦看过减肥类的信息,以后类似信息就会铺天盖地,看得多了难免有人中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购买产品。

如果只是减肥无效,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和金钱,还不算最糟糕的结局。更可怕的是,还有些博主为了赚钱不惜铤而走险,鼓励通过药物减肥,甚至把处方药炒成“减肥神药”。在某平台上,就有不少博主推荐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但这是供糖尿病人使用的降血糖处方药。很多医生都有提醒,正常人如果长期使用司美格鲁肽,可能导致低血糖,还可能对女性的月经和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减肥不一定有效,倒是有可能把身体搞垮。

这些信息之所以能在社交平台泛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定性存在一定模糊性。这些博主通常是打着分享经验的名义介绍自己用过的产品,以区别于传统的广告。而且多数博主还很精明地在视频中标注文字:“普通食品不能代替保健品和药品”,试图规避法律责任。

不过,在很多法律人士看来,这些做法近乎掩耳盗铃。按照《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八条,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保健食品的购物链接等内容。按照这些规定来衡量一些平台减肥博主的行为,很多可以直接定性为违规。只不过因为此种现象太过普遍,当没有消费者较真维权时,此类行为往往就处于“法不责众”的状态。

对于这些乱象,各大社交平台最有能力、也最有责任进行必要的管理。这种身处灰色地带的营销带货,或许能给平台带来短期收益,可是长远看,欺诈行为迟早会遭到反噬,更不要说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平台少不了要承担连带责任。放任这种灰色流量和利益,只会恶化平台的生态,伤害用户和消费者,最终就是伤害平台。早一点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更有利于维护平台和用户的利益。(守一)

相关知识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教育部部署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普及科学用眼提高防控意识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教育部明确: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体现健康第一理念
青少年心理健康,同龄人能发挥多大作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
防控青少年近视要将关口前移

网址: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4234.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