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西藏的十三个自然保护区

西藏的十三个自然保护区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3日 19:02

西藏高原是国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地域,是地学、生物学等有关学科十分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天然实验室。为了更好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展科学研究,从1984年以来,已在西藏自治区建立13个自然保护区,共计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7.1%,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9.3%。   从保护对象看,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以保护高原特有的高寒自然生态为主,如珠峰、羌塘和申扎自然保护区;第二类以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学研究价值的典型生态系统为主,以墨脱、察隅、波密岗乡为代表;第三类以保护濒危及珍稀野生动物种类为主,如林周澎波、芒康、林芝东久等保护区;第四类为保护特殊植被类型或珍贵树种,如林芝巴结、吉隆江村等。   世界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以其高亢的地势、独特而年轻的地质发育历史及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与动植物种类,成为我国以至全世界都瞩目的一处宝贵自然遗产。1989年在此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日喀则地区南部的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等县,面积33810平方公里,居民约7万左右,藏族为主,还有少数尼泊尔移民和汉族(多为18世纪留守边关的清军后裔)。   保护区大部分位于珠峰北坡,地面海拔大多在4000-5000米,属于温凉半干旱的大陆性高原气候,仅在南部的樟木、陈塘等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气候较湿热。区内南北地势的巨大高差和气候的迥然大异,使这里既有大面积的高山草原与灌丛草甸等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高山冰川、冰塔林等,又有冷杉、云杉、铁杉等温带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内中除有喜马拉雅长叶松、长叶云杉和喜马拉雅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外,还栖息着长尾叶猴、熊猴、塔尔羊、金钱豹、雪豹、棕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区内发现的吉隆三趾马动物群化石,高山栎古植物化石与孢子花粉组成,表明这里在晚第三纪以来迅速上升以及相伴而发生的气候与生物界的急剧演变,是研究西藏高原隆起及其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理想场所。   区内还耸立着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83米)等,成为各国登山健儿攀登探险的理想之地。目前拉萨到加德满都的中尼国际公路贯穿全保护区,为保护区的建设与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世界最大的高原珍稀动物园   位于藏北高原双湖、尼玛、改则等县无人区内的羌塘自然保护区,建于1993年,面积达24.7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以至世界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年均气温低于零度,无夏季,暖季,月均气温可接近10℃,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多大风。在这种高寒缺氧的严酷生态环境里,生长着紫花针茅为优势建群种的高寒草原植被,部分河湖滨岸低湿地尚有蒿草草甸植被,大多数盐湖边寸草不生。栖息在这里的藏牦牛、藏羚、藏野驴、藏原羚和盘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在星罗棋布的淡水与咸水湖域还能见到赤麻鸭、斑头雁、棕头鸥、黑颈鹤等水禽及裸裂尻鱼、裸鲤等高原特有鱼类。由于区内人迹罕见,动植物区系受外界干扰少,原始风貌保存完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珍稀动物乐园,也是保护和研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理想之地。邻近保护区南部的安多-狮泉河公路是目前通往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与探险的便捷之道。   我国最高最大的黑颈鹤保护区   建立于1993年的申扎自然保护区,位于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正处于羌塘内流区南部大湖密集的宽广湖盆地带,众多湖泊均为发育于冈底斯山北麓断陷带内的构造湖;面积4万平方公里,区内的格仁错水域面积476平方公里,水面高程4650米。因位置偏南,海拔稍低于羌塘高原中北部,气温稍高,有少量农田可种植青稞作物;年降水量300毫米,但受到冈底斯山顶冰川与积雪融化的补给,湖水矿化度低,适于水生生物与水禽生长和繁衍,尤其是低洼湖区内广泛分布着大蒿草等组成的沼泽草甸滩地,加上巴汝在布、永珠藏布等内流河,使这里发育着良好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并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理想栖息环境,是国内现有7个黑颈鹤保护区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者。   北半球最北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中的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6年,面积626.2平方公里。南迦巴瓦峰(7756米〕屹立于保护区西侧,谷地海拔600米,巨大的高差使这里拥有较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可看到北半球湿润地区各种主要植被类型的顺序更替,也可在海拔800米以下的谷地看到北半球最北的热带季雨林,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独特的峡谷环境、较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和丰富的动植物区系,使这里成为我国热带最北缘的自然博物馆,但因山势崎岖,地质灾害频繁,所建公路屡遭冲毁,至今未有一条常年畅通的公路。   “西藏江南”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察隅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5年,属于林芝地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察隅县。保护区面积1014平方公里,由三处组成:慈巴沟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最大,约1002平方公里,其海拔2600米以下山地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有桢楠、樟、含笑等珍贵树种,还有高大的云南松纯林、竹、棕榈、芭蕉等野生经济林丛;2600-3200米的山地为高山松、铁杉与栎、槭、桦等我国最高最大的黑颈鹤保护区北半球最北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西藏江南”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3200-4000米是云杉和冷杉为主的山地暗针叶林带;更高的山顶部为杜鹃灌丛草甸、稀疏植被带与冰雪带等;垂直地带十分明显。栖息于此的珍稀动物有猕猴、云豹、小熊猫、林麝、红咀相思鸟等。   夭朱村云南松高产林保护区,位于上下察隅乡交界处,面积5.4平方公里,这里的云南松原始林的木材蓄积量高达每公顷1000立方米。   拉木弄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点,面积6.6平方公里,重点保护桢楠、含笑、青冈、柴桂等珍贵树种。   滇金丝猴之乡   藏东昌都地区的芒康自然保护区,建于1993年,面积为1853平方公里,位于芒康山一带,南邻滇西北的云岭山脉,海拔3500—4500米,气候温凉,森林植被保存较好,除阳坡有较大面积高山栎灌以外,阴坡及众多支沟中都生长着原始的云杉和冷杉林,并混生有落叶松与大叶杜鹃。我国目前22种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即栖居于此,是我国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区。保护区内地势虽很险峻,但滇藏公路贯穿于内,是目前西藏境内交通相对便利的一个保护区。   岗乡暗针叶林   位于帕隆藏布江谷地中的岗乡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5年,面积46平方公里,山地海拔大多在2600-5000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区内森林茂密,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组成的高大、树干通直的暗针叶林占优势,部分密林下还生长着密集的箭竹,难以通行。这里的森林拥有罕见的生产力,个别地段每公顷的蓄积量超过2400立方米,约为我国东北林区的3倍;树龄高达300-400年,有些云杉树干胸径达1.5-2.5米,树高75-80米,单株树木的树干木材多达60立方以上,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暗针叶林。滇金丝猴之乡岗乡暗针叶林。   古柏森森的巴结保护区   林芝地区八一镇东边的巴结古柏保护区,建立于1985年,占地仅8公顷,是西藏境内最小的保护区。这里长满巨柏(又称雅鲁藏江柏木),为西藏特有种,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巨柏林郁闭度0.5,平均树高50米,胸径100厘米,最大的一棵柏树王,胸径18米,树龄2500年以上,是我国柏科植物中年龄最老、树干最粗的,其躯干上记载着高原地区近数千年间的气候环境变迁的历史,堪称“活的文物”。同时,这里也是我国巨柏的重要种源基地。   不难看出,西藏境内的自然保护区虽然面积大小不一,类型各异,各具特色,但它们都有着重要的环境保护与科学研究意义,兼有登山探险、旅游观光等价值,是西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但鉴于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以及资金投入有限等多种原因,不仅这里的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现有保护区的建设也有待加强和深入,特别是在完善管理机构和培养人才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相信通过有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世界屋脊上的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将会大放异彩。(李明森 )


相关知识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签:“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条例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网址: 西藏的十三个自然保护区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4256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