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一文读懂|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

一文读懂|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4日 00:2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我国高血压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我国在2018年修订了该指南,今年3月11日,在2022中国高血压年会上参与指南修订工作的专家学者,就《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 ,这预示着时隔5年,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即将发布 。我们先看看有哪些更新点:

高血压流行病特点与心血管风险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容易高血压。高钠低钾膳食、吸烟、社会心理因素、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高龄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需要加强高血压防控的重点人群是男性、中青年、农村和少数民族人群(基于患病率对比)。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高血压诊断界值仍为 140/90mmHg

诊室血压(非同日3次测量)≥140/90mmHg为高血压诊断界值。

新版指南首次提出,完全可以依据诊室外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强调基于诊室血压与诊室外血压确定高血压表型,并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在诊室血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家庭血压达标:家庭血压目标为<135/85 mmHg;家庭清晨血压目标为清晨家庭/动态血压<135/85 mmHg。

新版指南还指出,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应作为降压达标的重要内容。

在风险分层基础上,提出分期管理理念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有利于更准确地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和目标,优化降压治疗方案,进行综合管理。

分期管理理念:1期-危险因素阶段;2期-靶器官损害阶段:靶器官损害, CKD 3期,无并发症的糖尿病;3期-临床合并症阶段:确诊CVD, CKD分期≥4期,或有并发症的糖尿病。 

高血压降压策略

血压高了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强化管理应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并贯穿治疗全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也应改善生活方式。

对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要从2018年版的7个方面干预变为2023年的以下八个方面干预:

1.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1)减盐措施更明确、精准:限钠由原来的<6g盐,减少到了<5g;

2)建议饮食补钾,但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来降低血压;

2. 合理膳食

新版指南推荐患者采用得舒饮食、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和辣膳食模式,以降低血压。

文末将详细介绍这三种饮食方案。

3. 限制饮酒

任何类型的酒精对人体都无益处,使健康损失最小化的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4. 控制体重

1)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都应减重;将减重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1年内体重减少初始体重的5%-10%;

2)对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应视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减重措施;

5. 运动干预

1)运动方式:可采取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冥想与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与拉伸训练等。

2)运动时间: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天30min,每周5-7天,最好辅以每周2-3次的抗阻运动,增加肌肉量;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

3)对于血压未控制者(收缩压大于 160mmHg),在血压得到控制前,不推荐进行高强度运动。

6. 不吸烟

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吸烟者戒烟,且不吸二手烟;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替代疗法。

7. 自我调整,避免心理不平衡产生

建立防御屏障,保持心理平衡,如身体防御、情绪防御和精神防御。

8. 管理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以显著提高降压药的药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管理睡眠主要措施包括睡眠评估、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和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降压

启动降压药治疗的时机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包括血压水平在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

图片

血压水平≥160/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水平140~159/90~99mmHg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低危和中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周~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水平130~139/85~89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建议继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降压药物的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包括降低风险、长效降压、联合治疗、起始剂量、服药时间、个体化治疗6个方面。建议选择有证据支持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降压药物,以降低患者风险。

与2018年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服药时间。普通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在早晨服药。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否则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在 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五大类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补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为新的一类常用降压药物。

特殊人群降压标准

1.对于80岁后老年人,较2018版,2023版指南新增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评估:

图片

2.与2018年相比,高血压合并慢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等,降压目标及治疗药物没有大的变化,部分疾病增加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用药。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有因可循、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新版高血压指南的更新要点 ,我们期待新版指南全文尽早发布,我们也将及时根据新版指南更新高血压特色管理服务。

3种饮食方案详细解读

得舒饮食:

具有高钙高镁、高钾低钠、低饱和脂肪、少糖等特点,不仅有利于控血压,对降低肥胖、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结肠癌等发病风险都有帮助。其膳食结构如下:

蔬菜:每天约4~5份,每份100克,约为做熟1拳头的量。这和我们国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蔬菜摄入量300~500克/天差不多,建议一半以上为深色蔬菜,并且多选择含钾和镁较高的蔬菜。

水果:每天4~5份,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为1份,大约每天400克水果。

奶制品:低脂奶或脱脂奶2份,1份约236毫升。

蛋白质类:肉类和豆制品。2份或更少份的肉类,每份50克,少吃红肉,比如猪牛羊的肉;多选白肉比如鸡鸭肉和鱼虾,禽肉去皮。豆制品每天吃25克大豆对应的豆制品,按照蛋白质换算,相当于72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40克豆腐丝、55克豆腐干,可灵活调整。

谷薯类:推荐每天6~8份谷薯类食物,其中至少2/3以上的全谷类食物,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强调了要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建议每餐用1/2~2/3的全谷物代替精白米面。

坚果:每天1份或每周3~5份,1份约10克。如果增加了坚果的摄入量,可以同时减少烹调油的食用量。多吃了10克坚果,可以对应减少10克烹调油,如果吃的是脂肪含量较高的夏威夷果、霹雳果、坚果等,可以对应减少15~20克烹调油。

烹调油:每天2~3份即可,1份约为10克。建议多选择n-3系列的烹调油,炒菜可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凉拌或做汤可选择亚麻籽油、紫苏油。

盐和糖:盐控制在5克以内,糖最好不吃,如果实在要吃,控制在不超过总能量的5%。

中国心脏健康饮食:

总能量摄入:建议采取磨合期期间评估的平均摄入量。

通过改变烹饪方法来减少食用油的使用,例如,用蒸煮代替油炸,并使用低脂或非脂肪乳制品。

增加全谷物摄入,限制糖的摄入。

增加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豆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入。

增加高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

烹饪时少用盐,用代盐代替普通盐。

增加含钾量高的食物的摄入和含钾代盐的使用。

辣膳食模式:

营养特点:辣椒富含维生素C,也含有较高的维生素B、β-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其活性成分为辣椒素。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辣膳食有助于增加盐味觉 ,减少摄盐量,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我国队列研究发现,与不常吃辣食者(<1d/周)相比,常吃辣食者(6-7d/周)的全因死亡风险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分别降低14%和22%。就是说:食用辣椒的频率越高,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越低。但是,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用单一的办法去解决复杂问题,显然是不理性的。食用辣味食品虽然对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在生活上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关知识

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终于发布,10大更新要点来了!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 2023,要点全梳理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发布
一文读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一)指南与共识
美国糖尿病学会2024年“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解读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CSP2016:《中国进食障碍防治指南》第一版解读
2024 CSCO 指南会|胃肠道肿瘤(食管/胃/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一文尽览
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2023 年)分享
时隔 8 年新指南!一文总结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治更新要点

网址: 一文读懂|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4852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