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4日 01:50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四圣谛讲记

  佛法的基础

  为何说是「四圣谛」?

  圣谛是什么?

  四圣谛的经论依据

  四圣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两类因果

  四圣谛的内容

  结论

  四圣谛讲记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天,最初在鹿野苑为五位比丘弟子所讲的佛法,就是四圣谛。四圣谛的内容有三个层次,也就是所谓的三转*轮:(一)此是「苦」的事实;苦果定有其苦因,名为「集」;此是灭苦之「道」;此是苦「灭」的涅槃。(二)苦宜灭,集宜断,道宜修,灭宜证。(三)苦已灭,集已断,道已修,灭已证。

  这是四圣谛的三个层次。

  释迦牟尼佛讲了三次,当他讲到苦已灭了,苦的原因已断了,苦的修行方法已修了,实际上已经进入涅槃;到了第三个层次时,这五位比丘弟子也都全证得阿罗汉果了。

  佛法的基础

  基础的佛法应该包括以下的四项:

  (一)依戒而住

  戒律,包括在家众的五戒、八戒及十善,出家众的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戒律就是健康清净的生活规范。

  (二)依法为师

  依「三法印」为依归。「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南传巴利文的三法印中的第三法印是有受皆苦。

  (三)以解脱为目的

  观十二因缘而出生死流转,破执而离苦。佛法所讲的正法,就是对生命的判析,生命的生死过程,是以十二因缘构成的,从十二因缘来观照;观成之后,便会觉悟到人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能够觉悟到人的生命之虚妄,便可从执着的烦恼之苦,而得解脱。

  (四)以四圣谛为总纲

  四圣谛是生死流转及生死还灭的指导原则。一切大小乘佛法,无非围绕着众生的生死及解脱问题在做宣导,故亦皆依四圣谛为根源。如果离开四圣谛的原则而说的,都不算是佛法,而是外道法。

  戒律及正法,合称为正法律,目的是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故皆不离四圣谛的原则。

  为何说是「四圣谛」?

  (一)是佛陀或阿罗汉等圣人所通达的四种真实的道理,故名为圣谛。(二)能如实正觉此四种道理而登圣位,成等正觉,故为圣谛。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初次说法度五比丘时,所讲的就是四圣谛。(三)四圣谛的四种道理,是如实,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的,故名为圣谛。在佛的观察和体验,苦和苦灭,永远是众生所需要知道的,人类要想离苦,必定要断绝受苦的原因,如何断除受苦的原因,就必须修行灭苦之道。这是四种真实的道理,因此称之为四圣谛。(四)「圣」有「正」义,能发无漏智,证涅槃之正理者,即成为悟道的圣者。

  圣谛是什么?

  苦圣谛

  有苦难相,苦已发生。也就是说,圣人已经知道了三界众生即是受苦的事实,由于苦难、苦厄、苦恼等的现象,使娑婆世界的烦恼众生,头出头没,流浪生死,永无了期。苦集圣谛

  有生起相,使苦的事实发生。就是先有了引生苦果的行为,构成了受苦的原因,才会发生苦的结果。从圣人的立场所看到的苦的原因,是由于众生在烦恼愚痴中造作种种不善行为,而形成一种力量,名为业力。这股力量,就是将来要受苦的原因。

  苦灭圣谛

  有寂静相,苦已中止。圣人已经实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苦已是不存在了,停止了接受苦的事实。灭苦所修之道圣谛

  有出离相,使苦停止。如何使得苦的事实不再产生或停止呢?必须要修灭苦的道,那就是运用正常、正当的生活,以及清净的身心,杜绝造作种种恶业的机会。修道和非修道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不修道,一定永远在造作苦的因,不断地接受苦的果;修道则不再继续造作苦的原因,自然也不会再有苦的结果。

  四圣谛的经论依据

  (一)四圣谛在三藏圣典之中的依据相当多,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以及《杂阿含经》等原始经典中,都讲到四圣谛。具体的则有:1.《长阿含经》卷八的〈众集经〉;2.《中阿含经》卷七的〈分别圣谛经〉;3.《四谛经》。(二)在论典里面,基本的有阿毗达摩的:1.《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2.世亲的《俱舍论》卷二十二;3.婆薮跋摩(Vasuvarman)的《四谛论》,共有四卷;4.佛音的《清净道论》第十六〈根谛品〉。(三)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依据《大涅槃经》详论: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此外,在藏传及南传的论典内,还有不少处论及四圣谛。因为四圣谛是佛法的根本,不论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是离开了四圣谛的原则,就没有了根据。本文姑且不讨论各宗各派对于四圣谛的论列,单就基础佛法介绍四圣谛的法义。

  四圣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两类因果

  什么叫做世间及出世间?世间就是时间加空间,凡是生活在有时间感、有空间感的环境之中,一定是无常的、是有生有灭的、是经常变化的。

  例如时间一天天过去,而人们的生命在继续的延伸着;事实上,人的生命,从生到死,从有到无,其过程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叫做无常。

  然而,无常的时间现象,一定是在空间之中移动变化。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空间的位置,有大有小,由于种种不同的时空因缘,使得人们的生命现象产生变化,才有了永无止境的无常,因此,时间加空间的不定性,便形成了没有永恒不变的现象,这就叫做世间。

  出世间的定义,是说圣人已经离苦而得解脱,其内心世界不再有时间和空间所给予的拘束;虽然还在时间及空间之中,但已经不受任何时空现象所动摇、所困扰。

  四圣谛跟世间及出世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苦谛和集谛是属于世间的,灭谛和道谛则是属于出世间的。世间是凡夫众生的生死流转,出世间是圣人永离众苦的涅槃寂静。

  苦谛──有漏的世间果

  众生的生命,无常生灭,犹不自觉,故为苦果。苦是属于世间的事实,就是在世间接受苦的果报。

  集谛──有漏的世间因

  众生于生死中,既在受苦的果报,同时也在造种种业,构成继续接受种种苦的原因。因此,苦是在世间的果,集则是在世间造作受苦的因。

  一定有人会这样想: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快乐的时候;一生之中,也有快乐的时光,怎么会全部都是苦的呢?然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世间上的任何一样事,任何一个现象,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即使有快乐,结果还是苦,因为无常即是苦。

  或者有人认为,无常也不算是苦,没有就没有了,又有什么苦呢?但是,从佛法的观点来讲,无常并不等于没有苦,乐不能持久故是苦,乐的无常并不等于不再受苦,而是苦的连续。

  灭谛──无漏的出世间果

  永离烦恼的无明,业惑从此不起,故从苦果获得解脱,一切的苦因,永不造作,所以称之为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道谛──无漏的出世间因

  此即是修行灭苦断集的八种圣道,亦名八正道。苦灭谛是果,灭苦的道谛是因;苦灭,就是涅槃,是解脱生死的一切苦厄,而已得到出离世间的结果,称为灭谛。但是在尚未得到出世间的结果之前,必须要有修道的生活及其所修的项目;所以,修持八正道,即为出世间之因行。

  由世间因果转换成出世间因果

  若人希望由世间因果而转换成出世间因果,必须根据四圣谛的原则。释迦牟尼佛初度五比丘,三转四谛*轮,使得五位比丘弟子从凡夫而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从世间因果而变成出世间因果的例子。以下再做深一层的解释:苦圣谛是知四苦、八苦的生死果报,不论正报及依报,皆是苦的果报。苦谛是教人们知道苦的事实,就是要人知道人生即是四苦、八苦;这也说明了人这个果报的身体,就是苦的事实。正报是主观的身心条件、是受苦的主人;依报是客观的生活环境,是给我们受苦的世间。集圣谛亦名爱习苦习圣谛,爱腻染着内六处,名为习,贪恋染着外六处,亦是苦。苦的原因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对于自己生命现象的身体,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处(即是六根),非常的爱惜、执着,甚至牢牢不放;又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攀缘不舍;于是,根身、器界的结合,而生六识的我执,造作种种的业,集成了苦报之因。灭圣谛亦名爱灭苦灭圣谛,舍去对于内六处的爱腻染着,获得解脱,便是苦灭。就是对于自己的根身不再爱着,对于器界不再攀缘,苦因不生,苦果永尽。道圣谛亦名苦灭道圣谛,即是修持离苦的八正道,断苦习,灭苦果。八正道的内容相当丰富,涵盖着种种的修行方法,包括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从五停心、四念住,配合修持十六特胜而发无漏智慧,入初果的见道位。

  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在佛法则是「生灭不已」。因为在生的同时,已经有了灭的、坏的现象,事实上,生灭是一体的两面,同时进行。无常的现象,可分三类的四相,来解释说明:1.生住异灭;2.生老病死;3.成住坏空。如果知道苦的原因就是因为无常,无常就是无我,若能实证现量的无我空性,就可以从苦因及苦果得到解脱。

  苦的层次有三等

  苦苦是因不能自主而又不得不感受种种苦楚。由于自我的不安定性,便无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更无法做环境的主人。因为一切现象都以因缘而产生无常的变化,不论是身、心、环境,都不是自我所能掌控的,所以很苦,这就是苦苦。

  也许有人不相信,认为自我的身心怎么可能无法由自我掌控呢?这在平常可能感觉不到,可是当你在理智和感情产生矛盾、冲突时,就会天人交战,相当地挣扎,这是自心不能自主。身体也是一样,只要当你咳嗽、感冒、头痛生病时,身体往往就不听你的指挥了。

  许多人喜欢控制环境,这可能吗?对自然现象来说,希望它不要刮台风、不下暴雨、不出炎阳,要它经常风调雨顺、阴晴适时、凉暖适中,这虽理想但却做不到的。对人际关系来说,希望某人能听你的指挥,由你来管,或者某些人是你的靠山,是你所要倚靠的,偶尔运气好似乎是做得到,但大多数是不可靠的。类似这些不如心意的期待,往往多过称心如意的事;因为不自由,所以就是苦。

  我经常遇到一些在家、出家的弟子,认为我就是他们所要倚靠的对象。他们会说:「师父呀!你要保持健康,我们以后就靠你啦!」我说:「阿弥陀佛!我靠的是佛法,你们也应当靠佛法啊!如果靠我个人,一旦我死了以后,你们又靠谁呢?」他们还会再说:「师父!你可不能死啊!我们还是要靠你的啊!」唉!这些人真是愚痴,光想靠别人,结果一定受苦;唯有亲近善知识而自己修持佛法,才能离苦。

  坏苦是说一切现象,均是无常,不能持续永久,故名为坏。这是由于身心世界,经常变幻而不能保持,故使你受苦,名为坏苦。无常即是坏,这个坏,不等于是破坏,而是变易、变化、变形、变质、变量;今天的人、事、物,今天的环境,到了明天就会有变化的。所以坏是过程,未必是终结,世间一切现象,没有最先的起点,也没有最后的终点,它们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永远是在过程之中。

  每一个过程,又会有不同的因缘发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得到了、完成了、成功了;其实,得到也好、完成也好、成功也好,这只是另一个坏苦的开始。譬如说,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妇,最后不是你先走,就是另一半先走,这就是无常的过程,也叫坏苦。你如无法悟透这个变易的过程,便会经历永无休止的坏苦的煎熬。行苦此行是五蕴中的行蕴,行蕴有造作、迁流的功能;造作是制作、产生,迁流则是生灭的变化。也即是说,世间的一切有为有漏诸法,都不能离开因缘生灭、造作迁流。一般人,都喜欢顺利,不欢喜不顺利。可是不论好事、坏事,永远都在生住异灭,造作迁流,无法静止下来,这就是「行苦」。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蕴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质部分。心理部分又分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蕴属于心所,识蕴是心王;识是分别心、认识心,从认识心、分别心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名为心所,是属于心王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没有心王,就无法产生心所。不过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动,分析成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蕴的后四蕴,涵盖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这里所讲的行苦,是指极微细的意识状态,一般人如果能修到无想天,或是修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此时,虽然已经没有物质的色蕴,已经没有情绪等的心理活动,但是仍在三界之中,还是有一个心意的生灭起伏和迁流变化,行苦依然在运作。入灭尽定,往非想天,即停止六识的心心所法,极长七日不出定,亦名灭受想定。至第四果,出三果,便离五蕴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众生,都俱有苦苦、坏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众生是在禅定中,只有坏苦和行苦;到了无色界时,便只有行苦。那是由于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坏苦,所以欲界的众生,能了解到苦苦、坏苦,至于行苦最微细,则不易体会;到了色界的众生,知道有坏苦,也能体会到行苦;进入色界的无想天以及到了无色界的众生,已进入无想非无想的深定中,苦苦、坏苦俱无,只有行苦还在,由于尚未出离三界,当他出定时,又会回到被称为万丈红尘的烦恼世界了。

  苦的种类有八项

  三界众生,所受苦的种类有八项,即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苦。八苦之中,欲界的众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无色界时,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阴盛)中的行识两蕴所招致的苦,例如行苦,即是五蕴之一。第八苦总括了前面的七个苦,也即是前七苦的总结。新译五蕴旧译为五阴,此苦有二义: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蕴,因而众苦炽盛;2.由于具有五蕴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满众苦,故名五蕴炽苦。

  五蕴,在《阿含经》及《阿毗达摩》,称作五取蕴。为何被称为五取蕴?因为五蕴的产生,就是由于执取贪、瞋等烦恼,故称五取;又因为五蕴能够生起烦恼,故名五取蕴。换句话说,因为有烦恼,故产生五蕴之现象;因为有五蕴,故产生烦恼之执着;互相执取,互相依存,彼此纠缠。因此,凡夫所处的环境,称为娑婆世界,不断地由五蕴执取烦恼,由烦恼生起五蕴。只要五蕴还在产生活动,不断地生灭,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受苦连连。

  五取蕴,即是众生,即是苦谛,即是世间,即是三界。当此五取蕴不炽盛时,就没有众生,就没有苦谛,就没有世间,就没有三界。《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修习佛法而开启般若智慧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要令凡夫众生从五取蕴的炽盛之苦,得到解脱。

  苦的四相

  释迦牟尼佛以智慧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实,就从诸苦获得解脱。他知道苦的当下有四种相,即为四法印,证了四法印,即得解脱,即得涅槃。

  四法印就是苦及离苦的道理,那就是:诸行(行蕴)无常、诸法无我、有受皆苦、涅槃寂静(空),简言之即是无常、无我、苦、空。若不觉悟诸行无常,就是苦;若已觉悟诸行无常,无常即是空,空即是无我。若就无常、空、无我的三相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若证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达佛法,灭一切苦而得涅槃乐。

  若从愚痴众生的立场来看,苦就是苦。若以佛的智慧来看,诸行无常,诸苦亦是无常,苦既是无常,也即是空、也是无我的,既已无我,那还会有什么苦呢?

  经常我的弟子们在起烦恼时,我问他们:「佛法听到哪里去了啊?」他们的回答则是:「师父!我都听懂了,无常、无我、苦、空,但是我的苦却是真的,我愚痴、我生气、我没办法啊!」唉!众生真是可怜,明明知道自己愚痴,还是不愿放下,让自己一直愚痴下去。

  集谛的内容

  常常听到有人这么说:「这个世界真不公平,我这辈子什么坏事也没做,为什么恶运会临到我身上?」于是怨天、怨神、怨佛菩萨们不长眼睛,使他们受苦受难。这些人若是听了集谛的道理之后,大概就不会再这么想了。

  使众生引起世间苦果的原因,便是苦集谛。众生在世间,是由果报的「种子识」牵引而来。所谓果报,又分有华报、果报、余报以及因果同时之报。所谓华报,是即生造业即生受到若干报应;所谓果报,是造什么业因,来生中必受主报;所谓余报,是在受了果报之后,转生之后,仍受余势之报;所谓因果同时之报,是在造作业因的当下,就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报应,此如华严宗所说的「因[目*亥]果海,果彻因源」,乃是同时因果论。多半的人,因为只能看到这一生,所以不相信生命是在过去无量劫之前,就一次一次的有了。事实上,现前的生命,仅仅是无量的生死过程之中,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凡夫在一生一生的生死流转中,继续造业,又继续受苦报下去。

  「果」有苦有乐,众生对于幸运的事,会很骄傲的认为是自己聪明、运气好;遇到困难时,就会怨天尤人地觉得很倒楣。却没有想到,受苦与享乐,都有其原因。多半的原因并非是这一生造的,而是在无量生以来所造的种种业,累积到现在这一生,得到了果报。知道了这个道理,便是接受了集谛的意义,遇到快乐、幸运的事,不会骄傲、得意忘形;遇到倒楣、痛苦的事,不会失望、埋怨。这就能从诸苦得到解脱了。

  集谛以「业」为正因

  业以「思」为体,能发动根本意志,而形成身、口、意三业。集是集合与聚集的意思,集合了因和缘,聚集了苦的因及苦的缘;因就是业,缘则是烦恼,使得烦恼和业相辅相成,因缘和合而造成集谛的事实,完成集谛的内容。有了集谛,就必须接受苦的果报。

  集的本体及其所依靠的,称之为「业」,至于业是如何产生的?是以「思」的心所为体,思的心所又分为两阶段,一个是「思业」,另一个为「思已业」。所谓「思业」,就是意念或心念的作用,它只是思考,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所谓「思已业」,则是一边思考,一边正在进行,但没有善与恶的性质及道德标准的问题。

  业有表业(作业)及无表业(无作业)两种。「表业」有身、口、意三种形态,那就是身口意、意身口、意口身。只用「意」业,就是叫「思业」,意业跟口业或是身业同时进行时,叫做「思已业」。思业虽然是没有表现出来的「无表业」,但是它会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称之为业力。譬如你不断地想要杀人,当业的力量推动时,你就会形成趋向于杀人的行为。因此,虽然仅仅是无表业或思业,事实上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还是要忏悔。佛说:「南阎浮提的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南阎浮提就是众生所住的这个世间,凡夫众生的举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而会造种种业,若不及时忏悔也就会造种种苦的业因了。

  业的性质,有三种分类法:1.善业、恶业、非善非恶的无记业;2.黑业及白业;3.烦恼业及清净业。

  集谛以「烦恼」为助缘

  促使业的成熟者,即是无明烦恼。而集谛的业,是如何造作的呢?它一定跟烦恼相应,是故烦恼即是产生种种业的助缘;若没有烦恼,便不会造业;「思」如果跟烦恼不相应,就不会造成烦恼业,也不会变成集谛。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明,它是混乱的心、情绪波动的心﹔自私而没有智慧的心,又称为烦恼。

  烦恼大约分做三类:

  (一)根本烦恼的第一类,原来只有贪、瞋、痴三个,称为三毒,再加慢及疑,成为五个,叫做修惑,又叫思惑。是从无始以来累积所成烦恼的根,要到修道位才能分分地断,至证无学道位,全部断尽;初、二、三果的有学道位即是修道位,第四阿罗汉果是无学位。

  在见道前的方便位时,这五个根本烦恼是「伏」而不「断」,伏就是不现行;也就是在方便位中的凡夫,只能伏烦恼,到了初果有学位,便开始断此思惑烦恼,到了第四果方能断尽思惑。

  (二)根本烦恼的第二类,总名为恶见,又称不正见,又名见惑。恶见之中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个,是从无始以来,以及这一生所学习、经验而得到的看法想法,在初果见道位就可以断尽。

  (三)由根本烦恼衍生出来的种种烦恼,是名枝末烦恼,有无量数。根本烦恼主要的类别分成贪、瞋、痴、慢、疑、恶见的六大类,枝末烦恼即为六个根本烦恼之眷属,由根本而产生枝末;也就是说,只要根本烦恼消除了,枝末烦恼自然消失不起。譬如贪是根本烦恼,与它相应的有欲、爱、取,即为枝末烦恼;瞋烦恼是根本烦恼,与它相应的有恨、嫉、忿怒,即为枝末烦恼。

  如果不修道,烦恼永远在,有烦恼就会持续造业。从六个根本烦恼所产生的枝末烦恼有无量数,所以称为八万四千个尘劳门,也就是有八万四千个解脱道法的障碍门;因此,要修八万四千个法门,来对治这八万四千个烦恼。不过,八万四千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只要先抓住这见思二惑的六个根本烦恼,做对治的工夫就可以了。

  集谛便是由烦恼的惑,造生死的业,再招致无常的苦。烦恼,使心产生「思业」及「思已业」,然后变成意业、口业和身业,造业完成之后,就有了生死的业因,招致生死的果报。

  集谛即是十二因缘的「有」

  「有」是随增义,即是随顺增上,这一生造了种种的业,因此有了业的力,准备下一生再去受报。「有」的意思,即为「随增」,是随着、顺着业力而增上生死的果报,也就是随顺着业力,而增上烦恼所形成的生死事实。

  随顺增上又分两类:(一)相应随顺增上:即是与烦恼相应俱起的心及心所,随顺增上其力。(二)所缘随顺增上:即是烦恼与所缘之境,随顺而增上其力。

  因为有这两种随顺增上,对内,是随顺自己的心及心所的活动;对外,则随顺外边的环境而迁流,因此产生烦恼而造业,就变成了「有」,「有」就是集谛。

  灭谛的内容

  灭谛即是断有漏的苦因苦果,而得无碍自在的解脱道。「灭」在此处来说,是名词而非动词,它是已经完成了修道的过程,以及断除了烦恼,进入了涅槃寂静。照理应该是先要用修道的方法,来灭除苦的事实,由修道而灭苦,灭字就变成动词而非名词。因此,这里的意思是说,只要「集」断了,也就是只要不再造作苦的业因,苦的果报也自然没有了。所以讲完集谛,就讲灭谛,是正确的。

  因此,真正了解了苦及苦之现象时,也会同时了解到集谛;也就是说,已经知道苦果是由于制造了苦因的关系,既知苦果来自苦因,受苦之时,心境也会相当平静而甘之如饴,不以为苦了。

  如果,不知道苦因是出于自作,就不愿意接受苦果,在受苦的时候,就变成了苦上加苦。同样的事,你若认为是你应该接受的,是理所当然而心甘情愿的,接受之时就不会觉得是在受苦,此时,你就已从苦因苦果得到解脱。

  譬如说,打坐是件满痛苦的事,又不是你的意愿和兴趣,却被老师要求坐着不可动,那就是受苦了。如果是出于你的兴趣,虽知会有一点腿痛,还是愿意去打坐,因为知道打坐对你有好处,虽然腿及背还是会痛,却不算是苦了,这也算是苦「灭」的一个比喻。

  灭谛即是实证无我的空性

  实证空性,了生脱死,证得阿罗汉位,正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什么叫做实证无我的空性?世间任何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任何一个现象,只要另外加了一个因缘,那个现象就会改变,变得或好或坏;或者变得更圆满,或者变得更残破,乃至变得没有了。但是,最圆满的事物,在这个世间法中,是从来未曾出现过的,因为到最圆满时,实际上已经开始衰退。因此,任何一样事,任何一个现象,都是因缘生,因缘灭。因缘而产生的变化,是没有一定的、没有永恒的、没有不变的,它们的性质随时都会随着新的因缘而起变动,因此说诸法的自性即是空性。

  「我生已尽」,是已出离三界的生死;「梵行已立」,是应修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已经圆满;「所作已办」,是应断的烦恼,已经全部断除;「不受后有」,是从此之后,不再接受任何善恶果报。这四句话是形容阿罗汉所证果位的标准用语,若尚未证涅槃,绝对不会以此四语称赞。

  灭谛即是从十二因缘的逆观成就与灭观成就

  若从十二因缘的顺观成就及生观成就而言,即知苦果及苦因为何物;若由顺观及生观转为逆观及灭观成就,则出三界、离五蕴、入涅槃。

  十二因缘,是指凡夫生命过程中之流转现象,从无明开始,接着是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阶段。

  逆观、顺观是什么呢?逆观是讲无,顺观是讲有。「顺观」是说,缘无明所以有行;缘行,所以有识;缘识,所以有名色;缘名色,所以有六入;缘六入,所以有触;缘触,所以有受;缘受,所以有爱;缘爱,所以有取;缘取,所以有有;缘有,所以有生;缘生,所以有老死。知道顺观之后,就晓得生死之苦是怎么来的,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么一回事。

  「逆观」是从无明观起,因无无明,故行亦无,无行故识亦无,无识故名色亦无,无名色故六入亦无,无六入故触亦无,无触故受亦无,无受故爱亦无,无爱故取亦无,无取故有亦无,无有故生亦无,无生故老死亦无。

  此顺逆、生灭二观,亦即《阿含经》所说:「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

  如何使得逆观成就?首由无明着手。无明是没有智慧、知见不正,所以起烦恼心造种种业。八正道中的第一个项目是正见,乃是要以正见来指导人类,使之开启无我的智慧,以智慧之明来破烦恼的无明,无明若灭,乃至老死也灭。生灭灭已,即证涅槃而登阿罗汉位。

  灭谛即是涅槃

  断尽烦恼,解脱生死,即为涅槃,涅槃就是寂灭。烦恼不动,是为寂,烦恼不起,是为灭。根据原始的佛法,涅槃有两类:

  (一)有余涅槃:即是在现生中从烦恼之苦获得解脱,不为情动,不受境迁。但是,业报的身体依旧活着,尚未舍报舍寿。就像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道之时,已经灭却一切烦恼,但是他的身体还是留在人间四十九年,做为弘扬佛法的工具。又如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们,共有一千多人,他们于断除烦恼之后,肉体并没有死,一样有冷、热、病、痛的果报,这就是「有余涅槃」。

  (二)无余涅槃:即是阿罗汉们于此身死后,不再流转生死,一旦舍报,便从此不再来到世间,不再接受任何生命的果报体;从此以后,进入寂灭,不再出现。故称为「无余涅槃」。

  灭谛即是无学位

  (一)修四谛十六行相证初果,即入见道位,自此而历二果及三果,均名有学果位。(二)断三界惑尽证真谛之理,登第四阿罗汉果位,名为无学位。只有到了无学果位,方真解脱自在,才能称之为进入涅槃。

  道谛的内容

  (一)佛陀所说、所制的一切正法律,又名真谛法、中道法、解脱法,都是道谛。(二)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便是道谛。(三)八正道即是中道行。

  (四)正信、正行、正知见的正法,便是道谛。(五)由八正道统合为戒定慧,由戒定慧衍为六波罗蜜,乃至所有一切佛道品法,都是道谛。

  道谛,具体的基础是八正道,就是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唯修中道行,才得真解脱。八正道共有八个项目,修持八正道,就可以灭除苦因苦果。

  修道是渐渐修的,修到多少程度,就能减灭多少苦;渐渐的修,渐渐地减少痛苦的感受以及烦恼的困扰。修习八正道,宜配合五种增上:信增上、施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

  八正道与中道善法、真谛法、解脱法等的关系

  正见是依三法印而知四圣谛,明十二因缘。此即是根据正见,对四圣谛、十二因缘起信心,叫做正信。若没有正见的信心,便是迷信。正志(正思惟)是思惟四谛之理,不起三毒,意业清净。正思惟又称为正分别,意思是说对四圣谛考察又考察,了解又了解,不断地思惟、考察,面对着苦的结果,然后知道苦的原因是什么,不断地想着应该要修中道行来灭苦。正业(行)即是远离五恶行,也就是受持五戒。这个业不是工作的职业,而是身口意的行为之意,也就是说要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用酒等五种恶行。正语即是远离口业的四恶行──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正命即是远离五种邪命,戒除不正当的生活方式,离开五种不当的谋生方式:(一)诈现奇特:用欺诈的手段,装着使人感觉到你真有一套本事。(二)自称功德:为了得到职业、地位而赞叹自己夸张自己是位伟大的人物,譬如告诉人家说自己有神通,或者说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一位修行人等。(三)咒术占卜:为了帮人赚钱、找对象,而用咒术、占卜替人算命看相。(四)大言壮语:说大话,告诉他人说自己会做总统,或在多少年之内,能做大事业、赚大钱,使人听了之后,就先给他钱来支助他。(五)彼此标榜:两人以上,彼此互相标榜,其目的是希望得到金钱、名望、地位、权力等。正勤即是修四正勤,亦即:未断之恶令断,已断之恶令不复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长。正念即是修四念处,亦名为四念住。这个念是方法而非妄念,有了方法之后,心念就会止于一境,其方法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等六念,以六念为基础而修四念住,即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由修四念住而进入八正道的「正定」。正定即是包括七方便及十六特胜的修定方法。七方便是: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称为三贤位;暖、顶、忍、世第一,称为四善根位。相加起来,名为七方便,也就由此而入见道位,名为初果圣者。十六特胜是: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十六特胜胜于四念住的观身不净法,是由观息而历十六层次,即入见道位,名为初果圣者。

  结论

  四圣谛与十二因缘的关系

  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七项为苦的事实,即是苦谛;无明、行、爱、取、有等五项则为苦的原因,即是集谛;因集谛而有苦谛,苦集二谛是为顺观,顺观是知道无明,最后才有生、老死。苦的原因就是集,由集而苦,变成了顺观,生死流转由此而来。

  灭是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以此类推,直到生灭故老死灭,这是灭谛,逆观十二因缘就是灭谛。如果无法以逆观十二因缘得成就,修习八正道也能够达成灭生死的苦。因此,逆观十二因缘,事实上就是道灭二谛,或是灭道二谛。

  四圣谛与三法印的关系

  「诸行无常」及「诸法无我」,便是离苦、断集、修八正道的三种圣谛;「涅槃寂静」,便是苦灭圣谛。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一日、八日、十五日、二十二日,圣严法师讲于纽约东初禅寺,李青苑及姚世庄居士整理)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相关知识

【圣诞节活动】圣诞活动
【圣诞节祝福语】圣诞祝福语
圣诞节亲子活动策划方案(优秀11篇)
营养防病圣典
备孕圣经
叶圣陶研究会
广州圣泉医院
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
圣象引爆地板环保标准之争
营养圣经 pdf epub mobi

网址: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5013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