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陈锦明,雷黄伟,林雪娟,许克祥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2.福建省2011 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350122)
中医健康管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以维护人体身心健康为核心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1]。 目前国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主要以传统的中医辨证及治未病思想为导向,但往往受时间、空间限制,且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导致健康管理效率较低,影响力小,无法实现共享。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日益融合,“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将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传统中医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导、健康体检、心理咨询、预防保健等全方位、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2],完全消除传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限制的问题,形成更加广泛有效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但如何更好地构建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为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推动中医健康管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仍有待探索。
1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服务现状
1.1 越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基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国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李灿东教授提出中医健康管理 “越人模式”,即 “‘太医院’+全科医学+互联网” 健康管理模式[3]。 该模式 以 “状态辨 识” 为核心,提倡以个人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借助智能穿戴等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实时获取个人健康数据,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习惯数据、生命体征和其他如心跳、脉搏、血压等相关数据。 依托互联网,将采集到的个人健康数据上传至中医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经由 “状态辨识” 对个人健康状态进行判断评估,由专业团队进行审核把控,给出风险预警和干预方案,用专业团队和技术产品替代 “太医” 通过 “知己”,实现自助、全程的健康管理[4]。
1.2 5S9H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5S9H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基于状态学理论和中医健康理念提出,是对未病人群、欲病人群、已病人群、病后人群的宏观、中观、微观参数进行全面采集、分析、评估、干预、跟踪、效果评价的全过程[5]。 5S 是以状态为核心进行服务的5 个环节,即:健康档案建立、健康状态评估、健康状态干预、健康状态跟踪、效果评价。 9H 是指9 个模块,即:血压监测、血糖监测、身高体质量测量、体质测评、疾病危险因素分析、生理特点、门诊预约、食疗药膳配方、状态要素测评。
1.3 综合医院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当前中医院、综合医院成立中医健康管理部或 “治未病” 科,它是集中医健康体检、中医健康管理和中医医疗功能于一体的全新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探讨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中医综合信息分析、中医健康管理策划和中医健康管理服务[6]。 例如,无锡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采用 “互联网+” 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构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健康管理平台,为健康体检客户提供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全流程的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服务[7]。通过该健康管理平台,客户可在体检前实现个性化的体检项目选择,体检中也可依托该平台实现对危急值或其他重大阳性结果进行实时预警,体检后客户可直接从健康管理平台查询体检报告及健康指导等相关内容。 “互联网+”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中医健康管理从体检前延续到体检后,实现了健康管理服务的连续性。
1.4 “多环节切入+状态调整+线性干预” 的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 “多环节切入+状态调整+线性干预” 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学者探索性提出[8],该模式通过综合考虑机体结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生活方式、社会适应等多个环节对人的影响,提出以 “多环节切入” 为出发点,通过中医学对于人体健康或疾病本质状态的认识和证候内涵进行 “状态调整”,基于疾病分析和预防干预常用的病因假设验证法,提出的健康管理方式,从而进行 “线性干预”。 该模式的运作主要包括健康档案建立、健康风险评估和建立健康信息共享平台,主要以智能信息存储卡为媒介(如智能手机新媒体),以可扩展标示语言为手段,搭建了中医移动健康管理平台,由 “智能库” 或 “专家中心” 对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分析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综合对健康数据、信息的准确解读,最终形成个人健康评估报告,并反馈给健康管理顾问,由他们对健康管理对象实施健康管理的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9]。
2 存在问题
2.1 理论体系暂不完善 当前,国家医疗管理机构提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以中医“治未病” 理论指导的中医养生文化倡导养身先养心,主张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都与健康管理存在相似目的。 因此,将中医 “治未病” 理论同现代健康管理学相结合,这种方法经济、有效、安全,可望改变我国现有的疾病控制模式,将疾病防控重点由治疗转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10]。 但是,由于结合“互联网+” 的中医健康管理事业刚刚起步,没有更多的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 比如说,在上述几种服务模式中,虽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与总结,但暂都缺乏具体的“互联网+” 与中医健康管理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这会导致例如在中医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健康信息的采集缺乏规范化的统一标准,各单位健康信息标准不一致,会导致中医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中信息杂乱,造成信息无法共用、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也制约了中医健康管理的推广和普及[11]。 因此,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理论,对于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方法技术尚未成熟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缺乏共性技术平台。 目前,国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健康管理体系,采用无线通讯技术、感应技术、计算机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患者进行疾病的预防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开发了在线健康社区网络平台进行健康指导与管理[12]。而国内的中医健康管理尚未与信息化完全结合,在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设备方面仍较薄弱,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四诊智能设备的研发尚处于发展阶段。 无论是越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或者是“多环节切入+状态调整+线性干预” 的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人工智能等现代化装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例如,在信息采集端中,在舌诊仪的研究方面,存在型号规格各异,硬件设备众多,用于信息特征处理的软件也千差万别,未形成统一的标准[13]。 在脉诊仪的研究方面,目前多处于实验室与教学研究,缺乏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再者,考虑经济及适用性, 医院临床单位多难以采用;由于脉学流派的不同, 对于脉诊仪的设置原理也多种多样[14]。 这些都限制了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建设中国特色健康管理信息化体系与实践的步伐。
2.3 服务模式较难复制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仍需进一步推广宣传。 在互联网条件下,发展中医健康管理要不仅实现在本地区的复制,还要达到跨区域复制乃至跨国界复制,而这有赖于各地区的医疗水平、群众对互联网医疗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各地域对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暂仅局限在当地,尚未形成统一的服务范式,这会对区域协同造成一定的阻碍;再者,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或地区而言,互联网医疗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实现低投入、高效益、广覆盖这一要求,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另一方面,广大群众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局限于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场所就诊,如何以 “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的方式解读、表达中医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和结合 “互联网+” 之后的优势与便捷,让民众容易接受并得以普及,这仍有待探索。
3 应对策略
随着2015 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 “互联网+” 一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日益加快。 此外,国家陆续出台《健康档案基本构架与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慢病管理业务信息技术规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等,明确了以 “互联网+” 为手段,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切实改善医疗服务,表现出了政府部门对健康管理 信 息 化 的 高 度 重 视[7,15],顺 应政 策 要 求 发 展 中医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3.1 完善理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融合现代医学、全科医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科学等,通过检索文献、书籍以及互联网资讯等,了解国内外前沿科技公司及科研学术机构在 “互联网+” 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收集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及其案例,归纳相关理论和特征,将传统的中医健康管理理念与高科技信息化产业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医特色的 “互联网+” 健康管理基础理论,为 “互联网+” 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研究提供统一规范的研究思路与理论支撑。
3.2 构建方法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构建全面系统的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平台,在今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上,首先应着力于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标准,使用国际通用的如Java 语言、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相关技术,建立统一的中医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 依托正在研发试用的便携式、可移动、可穿戴中医家庭式诊疗设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方式传输与汇集至中医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进一步推动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3.3 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产业支持 构建一个产业化中医健康服务业态,以 “2030 健康中国” 为切入点,推导健康服务产业与业态特征,接轨福建省首批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建设项目政策导向,形成中医健康数据信息化分类和模式的识别方法,包括健康状态表征参数分类、集合分析、系统建模、个性化预警、干预方案匹配和疗效评价等[16],构建中医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进而实现“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的模式创新。
4 小 结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在依托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大数据采集、分析、服务等设备和产品,建立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和健康服务新业态,向各级医院及健康管理相关企业提供服务,为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推动中医健康管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由 @ 修订发布于 2023-11-23 20:05:2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相关知识
互联网+大健康下健身房营销的模式的研究.doc
“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正加速创新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研究
构建“社区—家庭—医院”为一体的社区运动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我院新版互联网医院互联智慧健康服务系统正式上线
康复医学中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健康管理模式与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2021年中国互联网女性健康管理行业市场消费规模研究预测及未来市场发展建议分析
“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血糖精准管理
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报告
网址: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65629.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413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52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47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92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0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