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动协调——小动作
训练方法
父母和孩子约好,由父母讲出身体的某个部位的名称,然后,孩子伸手去指。一组以4~5个部位为宜,可以连续做3组以上。例如:
耳朵、鼻子、眼睛、眉毛、嘴;
后脑勺、脑顶、眉毛、头发、大腿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让孩子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训练孩子快速的听动协调能力。
增加生活乐趣,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
注意事项
要让孩子每次指完后把手放在固定的位置。如孩子是右利手并用右手指时,把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左手掌心里,每次指前都恢复这个状态。
为了训练反应能力,父母可以故意几次重复一个部位,然后突然换到离这个部位较远的部位。如从眉毛到脚后跟。
如果孩子是右利手,可先练右手,再练左手。
2、听动协调——大动作
训练方法
让孩子在屋子正中站立,父母喊口令,让他按口令做动作。
例如按下列口令做动作:踢腿、蹲、伸右手、向后转、向前走,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让孩子熟练各种动作的名称。
训练听动协调能力。
锻炼身体,增加生活情趣、培养亲子感情,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
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让孩子的动作幅度过大,以免发生摔倒。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块做,为了增加兴趣,也可以让孩子喊口令,父母做。
3、理解左和右——听动协调
训练方法
父母说出某种动作让孩子去做,或者父母发出指令让孩子去摸,如伸右脚,伸左胳膊,摸右眼,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认识左右,为建立完整的空间概念打基础。
训练听动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前后、上下已经比较清楚,但对左右还比较模糊,有的儿童还没有一点点左右的概念(常把两只鞋弄反就是具体的不知道左右的表现),因此,开始训练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哪是右,哪是左,先有这个过程然后再训练。
4、听动协调——反义词
训练方法
父母和孩子先定下这样的规则,既父母说出某个动作时孩子要做出相反的动作,如父亲说“停”,孩子“走”,父母说,“蹲下”,孩子“站立”,父母说“左耳”,孩子摸“右耳”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加深孩子对左、右的认识,促进孩子对反义词的理解与掌握。
训练孩子灵活、准确的判断能力。
增加生活乐趣,增强亲子感情,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注意事项
开始孩子可能不理解这个训练的规则,这时父母要做示范,直到孩子理解后再做。
可以用面部表情来训练,如哭和笑,吃进和吐出等,父母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找出更多的训练内容。
5、剪纸
训练方法
父母可事先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十字、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再画一些复杂的图形,如鱼形等,让孩子沿着画的线用剪刀把图形剪下来。
父母说出剪什么,让孩子独立剪出来。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孩子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在头脑中积累多种形状,发展智力。
锻炼手的灵活的技能技巧。
注意事项
开始时的形状要简单,随着训练的进一步进行,再使剪的形状复杂起来。
这个训练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不受孩子年龄的限制。
要注意安全地使用剪刀。
6、开步走
训练方法
在房间里或院子中划上一条直线,或者两条宽25厘米的平行线段(长2米以上),然后让孩子在父母发出指令后按下列方法开步走:
沿着直线或者在平行线段内(下同)自由走。
两手平举、掌心向上、掌心中放一乒乓球,手托乒乓球走。
两手平举、头顶上放一个沙包向前走。
用脚尖自由向前走。
用脚尖、平举双手向前走。
用脚尖自由向后走。
用脚尖、平举双手向后走,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发展动作的灵活能力。
训练儿童空间定向的能力。
增加生活乐趣。
注意事项
要逐渐地加大走的难度,为了孩子有兴趣,父母中一人可以和他一块以同样方式走,比赛谁走得好。
可以用足跟向前走、向后走,也可以在用足尖、足跟走时,手中托沙包、乒乓球等。
如果有条件时,可把直线和线段换成长木块,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注意安全。
7、编故事
训练方法
给婴儿画一幅或几幅图画,让他看着图编出两个以上的故事给父母听。
给儿童讲一个故事,最后留下一点,让孩子把故事续上或继续编下去。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注意事项
一定要鼓励、启发孩子编下去,哪怕是他说一两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8、联词与造句讲故事
训练方法
父母说出两个以上的词,让儿童按下列方法处理。
说出一句包含这两个词的一句话,至少说2句以上。
把这些词按照某些相似点连接起来。
以这些词为背景编出一个故事。
注意事项
到5岁时,孩子已基本上掌握了口语,因此,本阶段再给孩子说儿歌时就要让他记住,然后,再让他说给别人听。
可以把儿歌说一部分,然后让孩子续说另一部分,这样既可培养儿童的说话能力,又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9、讲故事
训练内容
把故事按个讲给孩子听,可以讲前半截,让孩子续后半截,也可以讲完,然后再让孩子复述,父母也可自己选故事讲。
训练目的与作用
培养儿童的听话、说话能力。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那些让儿童回答的问题或让他续讲故事的活动都会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极有好处。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或思想品德。如故事一,讲的是“孝”道;故事二讲的是学习要有恒心,要勤奋;故事三讲的是多学习才能进步,才能长知识;故事四讲的是友善、孝道很好,懒惰没有好结果;故事五则讲的是,做事要认真,做一个是一个,不要丢三拉四。
注意事项
父母讲故事时,速度要慢,要尽量口语化、儿语化。
父母讲过的故事要让孩子复述,或者父母讲一半后,下一半让孩子讲,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父母还可选用更多的故事或儿歌,在这一年里总共应该讲不少于52首儿歌或故事,即一周要讲一个新故事或新儿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