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提升健康素养 有效形塑健康生活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疾病谱发生明显转向,即从以传染病和急性病为主转向以慢性病为主,而生活方式的变化则是疾病谱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健康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健康,还将造成健康分层。例如,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可能拥有更多资源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系健康优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易造成慢性疾病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蔓延,增加家庭健康开支与社会医疗成本。因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提升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形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诸多因素中,健康素养应予以重点关注。健康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对健康知识、信息以及服务的获取、理解、判断和使用等前后接续的四个方面。健康素养和日常健康实践直接相关,例如,戒烟、限制饮酒、合理膳食、充足睡眠、积极参与运动、定期体检等健康生活方式,都是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指向。此外,健康素养具有较强的可干预性、可塑性,应成为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我们对健康素养的分析与理解不应仅停留在静态、个体的层面,还可以从以下五点进行相应扩展。
第一,应从生命历程角度将健康素养视为可塑的、具有持续性的特质,从时间维度上科学地把握健康素养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过程。健康素养是随着个体的成长、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和需求。首先,在儿童和青少年等生命历程早期,应侧重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普及基础健康知识,并培养健康的饮食、运动和卫生习惯等,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在成年早期和生命历程中期,健康素养的重点应转向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和自我健康规划。成年人应积极扩展、主动更新自身的健康知识,增强主动健康素养的能力,还应提升获取必要健康服务的能力,并掌握更多健康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善,以积极应对因生活和工作压力带来的健康问题。最后,在老年期,健康素养的提升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特有的健康问题,比如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增多、因社会连接减少带来的孤独感等,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照护与健康支持,并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与服务,帮助老年人做好健康管理,以维持较高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第二,从家庭和社区层面营造提升健康素养的环境。202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建设的通知》强调,要在家庭内部普及健康知识、做好健康管理和规划、“培养健康家庭明白人”等,明确将家庭作为提升家庭健康素养、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基本单元。相关理论也指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在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上能够彼此影响,产生共性。因此,需要在家庭层面做好健康教育,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健康知识与信息互动,以及提升家庭成员的共同健康实践。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健康日等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健康督促与帮扶,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生活方式。此外,还应以社区为单位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尤其应在社区层面做好健康教育。例如,通过组织有效的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为居民提供所需的健康知识与健康服务。在社区空间营造中,应着重建构社区内的健康支持与互助网络,促进居民之间健康信息交流,形成良性互动的社区生活氛围。
第三,在市场化照护情境中,广大护工不仅应提升自身健康素养,还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提升被照护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素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护工参与到照护老年人的工作中,而提升护工自身的健康素养有助于其在日常护理中更好地了解被照护者的切实需求,提供必要的身心与情感支持。此外,护工的健康素养还体现为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如疾病预防、急救措施、医疗设备使用、药物管理等,以便准确理解、传达和执行医护人员的医疗指示,并及时反馈照护中遇到的问题,与医生、护士等协同处理、完善护理方案,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照护服务,这也是提升护工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在临床环境中,护工还应注重与被照护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通过日常沟通、健康宣讲等方式,提升被照护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素养。具体来说,护工可以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教授健康自我管理方法等方式,帮助被照护者建立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其健康意识与行为,以确保照护工作中的各方得以协调合作。
第四,除了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提升健康素养还应着力关注社会性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日常行为的改善和心理层面的调适,还应注重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社会学强调人际链接对健康结果的显著影响,而建构稳定、有益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支持网络是居民提高社会性健康的有效途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个体有效规避健康风险,增强应对诸如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公共健康危机以及抑郁、焦虑等流行性心理健康症候的能力。从人口学角度来看,社会性健康还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整体的健康水平。因此,从社会性健康角度提升健康素养,对于增益居民身心健康亦有裨益。居民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提高社会责任感、社区融入感和邻里归属感,而个体在积极的社会互动中获得的情感支持与自我价值实现,有助于提升其整体健康福祉。
第五,健康素养不仅涵盖居民日常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还应包括对更广泛、更宏大的健康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在全球化时代,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等公共健康危机能够对我国居民的生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难以规避的健康风险。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近年来,因全球变暖带来的“热浪”已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少民众造成了生命威胁,以及在加拿大、西班牙、美国等国导致山火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与健康。这些超越国境线的公共健康危机要求我们将健康素养的视角扩大到更宏观的范围,通过相应的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了解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影响健康的具体路径与机制,提升大众对宏观健康风险的认知,并做好充分的应对。
总的来说,健康素养是在生命历程维度上展开的、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的一种能力和特质,它和每个人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密切相关,体现了个体在健康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尽管健康素养会受到诸如受教育程度、收入、城乡、地域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但通过普惠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个体、家庭以及社区层面的健康素养,打破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和再生产,促使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可以说,提升健康素养直接面向的是理念、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个体高水平的健康素养有助于节约健康成本、缓解医疗压力,进而帮助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在当下的数字时代,除了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以及家人、亲友、社区等渠道,居民还可以从各种新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信息甚至服务,比如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问询平台、社交媒体APP的直播平台等。然而,不少自媒体平台存在信息冗杂、真假难辨的情况,这更需要居民提升理解和判断健康信息的能力,避免受到不实健康信息的误导,并作出明智的健康决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健康生活方式理论的我国低龄老年人健康素养研究”(21CSH06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教授)
相关知识
多维度提升健康素养 有效形塑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减肥:从减重到塑形,追求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运动,拥抱活力生活,五种锻炼方式提升身体健康!
减肥塑形的健康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LAC利维喜活力系列,打破形式保健
健身对身体塑形的效果
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大健康生活方式你造吗,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
健康养生指南: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网址: 多维度提升健康素养 有效形塑健康生活方式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29138.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556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57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47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98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0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